1、 目 录摘 要1Abstract2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11.1 矿区概述11.2 井田地质特征3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82.1 井田境界82.2 井田工业储量82.3 井田可采储量9第三章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133.1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33.2 矿井工作制度14第四章 井田开拓154.1 概述154.2 方案比较164.3 井筒参数确定204.4 开采水平设计244.5 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304.6 井底车场304.7 开拓系统综述39第五章 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415.1 煤层的地质特征415.2 采煤方法与回采工艺415.3 采区巷道和生产系统615.4 采区车场
2、设计及硐室645.5 采区采掘计划68第六章 矿井运输与提升716.1 概述716.2 采区运输设备的选择736.3 主要巷道运输设备的选择746.4 矿井提升75第七章 矿井通风与安全837.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837.2 采区及全矿所需风量867.3 矿井通风阻力计算907.4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937.5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97第八章 矿井排水1008.1 概述1008.2 排水设备选型1008.3 水仓及水泵房105第九章 技术经济指标107致 谢109参 考 文 献110 124 河北工程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摘 要迁安矿新井设计是在陈志彬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毕业设计之前,我们
3、到邯郸矿业集团陶一矿进行毕业实习,在这期间我们搜集了毕业设计所需的资料。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了我们以后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学到了重要的设计思想及设计中所涉及的现场工作经验,为毕业设计及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迁安矿新井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矿井内水文、地质、交通等基本情况概述。2. 矿井井田范围内煤的地质储量、工业储量及可采储量。3. 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4. 矿井井田的总体开拓设计。井筒位置及形式选择、水平划分、延伸方案确定、采区划分、井底车场的确定及线路计算、硐室布置等内容。5. 矿井采区的布置、工作面布置、生产运输机械选型、生产程序安排、采区车场的设计及生产工作面回
4、采工艺的确定。6. 矿井生产系统。包括提升、运输、通风、排水等系统的确定和设备选型及相关硐室的布置。由于本人水平有限,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在设计中难免有不足和欠考虑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给予批评指正,本人不胜感激。关键词:区域地质、井田储量、矿井年产量、开拓方式、采煤方法。AbstractThe design of Qianan mine new well is finish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my teacher-Chen Zhibin.Before the graduation design, we go to the HanDan Mining Group
5、for practice and we get a lot of data needed for our graduation design. Besides, we have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about our later work. Moreover, important design opinions and experience have been learned, which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our later work and graduation design.Qianan mine new well
6、 desig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1 .An basic introduction about the hydrology, geology and traffic in the well.2 .The geological reserves, industrial reserves and recoverable reserves of coal in well.3. The production 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mine well.4.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mine
7、Ida. The position of wellbore, form of selection, the horizontal divisio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utreach program, the division of the mining area,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shaft bottom, line calculation and the chamber layout etc.5. The layout of the mine, face arrangement, the selection of the
8、production of transport machinery, the procedural arrangements of production, the design of the mining area yard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face recovery.6. The production system of mine,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promotion, transport, ventilation, drainage and other systems, as well as the selec
9、tion of equipments and the related arrangement of chamber.Because of my limited ability and experience, there may be some shortages. I will appreciate very much for the suggestions of my teachers and classmates.Keywords: areal geology; Ida reserves; mine annual production; exploiting methods; mining
10、 methods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1.1 矿区概述1.1.1 交通位置迁安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燕山南麓,行政区划属迁安市管辖,井田地理位置坐标东经11826,北纬4051。井田南北长4.8公里,东西宽3.8公里,井田面积16.8km2。迁安井田处于环渤海、环京津“两环战略”的前沿地带。环渤海与日本、韩国相望,与辽东半岛相联;距首都北京200公里,天津160公里,唐山60公里,距曹妃甸港100公里,京唐港100公里,秦皇岛港7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市423公里,具体位置如图1.1。图1.1 迁安矿地理位置图矿井旁边有大秦铁路经过,依托大秦铁路建成的九江煤炭储运公司,年可装卸煤炭750万吨;
11、迁曹铁路南接京唐港、曹妃甸,已全线贯通,成为全市工业原料及产成品运入运出的重要出海通道和拉动全市经济大发展的生命线;境内省道平青大公路,县道兰大公路、平马公路构成项目建设大三角,另有新近贯通通车的三抚公路直通北京,交通十分便利。1.1.2 气象及地震本矿井地处华北平原北部,燕山余脉。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县面积的55.4%。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度适中,冬季寒冷干燥且多西北风。降水量主要集中在78月份,全年降水量711.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年平均降水量的1.5倍以上,达1300mm。全年日照2292.5小时,全年平均气温11.5
12、,极端最高气温达38,极端最低气温为-19。霜冻期为9月中旬至次年4月下旬,无霜期198天。有滦河、青龙河、冷口沙河、西沙河等16条河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地区划图(1:400000)。在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烈度为6度。1.1.3 工农业生产概况迁安矿划属杨各庄镇政府,辖 37 个行政村,总人口 3.7 万人,全镇现有设施农业3000亩,各类企业32家。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收入1.56亿元,全社会财政收入146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06元。经济社会发展处在
13、从农业乡到工业乡的国度时期。粮食作物主要有谷子、高梁、大豆、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有棉花、芝麻、花生等;瓜果类有板栗、苹果、梨、桃杏、葡萄、核桃、西瓜等。主要特产为板栗。迁安矿产比较丰富,地处“铁迁安”,铁储量大。另有煤、煤层气、白云母、重晶石、白云岩、大理岩、镓、锗等,工业有化工、冶金、建材、发电、机械、经济、食品、采矿等。 1.1.4 矿井外部建设条件1、交通运输井田内有大秦铁路横贯东西,依托大秦铁路建成的九江煤炭储运公司,年可装卸煤炭750万吨;迁曹铁路南接京唐港、曹妃甸,已全线贯通,成为全市工业原料及产成品运入运出的重要出海通道和拉动全市经济大发展的生命线;境内省道平青乐大公路,县道兰
14、大公路、平马公路构成项目建设大三角,另有新近贯通通车的三抚路直通北京;京秦、大秦通(县)坨(子头)三条铁路东西过境,卑(家店)水(厂)铁路,迁曹铁路南北过境,交通十分便利。2、水源有滦河、青龙河、冷口沙河、西沙河等16条河流。青龙河河谷中的全新统冲积砂砾层和基岩风化裂隙带含有潜水,湫水河全新统冲积砂砾层单井出水量可达500m3/d左右,水质好,水位浅,易于开采,水量随季节变化大,是当地居民用水水源。也可作为矿井建设期的临时供水水源。3、电源依托大秦铁路、九江煤炭储运公司,迁安建有龙虎山工业园区,占地6000 亩。园区内正在构建公路网格,其间建有110千伏变电站一座,南4公里处820万千瓦热电高
15、压线路也可直接引进园区,变电站为国家电力电网,矿井供电电源可靠。4、其它本区通信较为发达,矿井通信系统与当地光缆接通即可与国内外通信。本区工业发达,主要建筑材料除普通水泥、砖、石等可在区内解决外,其它均可本地购买。1.2 井田地质特征1.2.1 地层迁安矿矿区地表为第四纪冲积平原,地面标高介于+212+231m之间。地形总趋势北高南低煤系地层属于典型的华北区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其上界为唐家庄组A层铁铝质粘土岩顶面,下界为唐山组G层铁铝质粘土岩底面。根据两个钻孔实际控制,煤系地层厚度分别为580.35m和586.26m,按分组段厚度累计,煤系地层厚度为589m。1.2.2 地质构造迁安井田位于开
16、平向斜东南翼中段,其主体构造是吕家坨背斜。开平向斜是一赋煤向斜构造,煤系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向斜轴的总体方向约NE40,北部受青龙山背斜等北西南东向构造的影响,自古冶至唐家庄逐渐变为东西向,形成一弧形构造。向斜的两翼不对称:西北翼岩层倾角陡,甚至局部倒转,并伴随出现了一组与向斜轴大致平行的断层和短轴褶皱构造。东南翼岩层倾角相对平缓,向斜边缘出现两组短轴边幕状褶皱,轴向与开平向斜轴直交或斜交,并沿倾伏方向逐渐消失。其中一组由杜军庄背斜、黑鸭子向斜、吕家坨背斜、范各庄向斜、毕各庄向斜及南阳庄岭上背斜组成;另外一组在宋家营以南,规模不如前一组。东南翼断层的发育程度相对西北翼较低,且断层常分布在轴部附近
17、,方向常斜交地层走向或平行褶曲的轴向,正断层为主,逆断层较少,落差一般小于50m。1.2.3 煤层及其顶底板岩性特征本井田煤系地层总厚600m,含煤27层。其中可采煤层为2#煤、4#煤,共计两层。共划六个煤组:一煤组含煤多达10层,一般57层;二煤组含煤最多4层,一般2层;三煤组最多7层,一般25层;四煤组含煤最多3层,一般2层;五煤组含煤最多3层,六煤组含煤1层。普遍可采者二2煤及三2煤层局部可采者一4煤,三3、三5煤层局部不可采。余者偶见可采点,多属不可采煤层。其中2#和4#煤层为本设计的主采煤层。井田构造简单,煤层间距及厚度稳定,标志层明显。大煤(2#),为井田厚度大、分布稳定、结构简单
18、煤层,厚度为5.56.5m,平均6m,倾角15左右。煤层结构简单,无夹矸。直接顶板多为一层08.26m的粉沙岩,厚度变化大,不稳定,开采时易冒落。间接顶板(老顶)为中细粉沙岩,厚度2.725.33m,平均厚度10m左右,质地坚硬,不易垮落,在断层带附近节理裂隙发育。底板为深灰黑色砂质泥岩,厚度412.03m,平均6m左右,个别地段为砂页岩互层,含植物根部化石。表1.1 地层划分明细表地层 层组起止层位地层厚度m所 含系统组煤层(编号)标志层第四系由地表至基岩顶面10.0-103.5061.38二迭系上统洼里组下界为红色砂岩层底砾岩。300.00古冶组由红砂岩底砾岩底面至A层铝土岩顶界面338.
19、02-434.7377.83A0下统唐家庄组A层铝土岩顶面至煤5顶板顶界面。177.0-238.0217.03、4A大苗庄组煤5顶板顶界面至煤11顶板腐泥岩顶面45.93-96.1167.575-1、5-2、6、7-1、7-2、8、9、煤6顶板石炭系上统赵各庄组煤11顶板腐泥岩顶面至K6石灰岩顶界面44.05-91.0169.4611、12-1、12-2、12下K8、K7开平组K6灰岩顶界面至K3(唐山灰岩)顶界面。49.99-79.1470.0013、14、15、16、17K6、K5、K4中统唐山组K3顶界面至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顶界面。65.70-76.9970.04K3、K2、K1、G奥陶
20、系中统马家沟组400野青煤(4#),为井田内分布较稳定煤层,厚度1.552.1m,平均厚度1.8m,倾角13左右。煤层结构较简单,无夹矸。顶板为石灰岩,厚度0.462.10m,一般厚度1.16m,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粒砂岩。 可采煤层特征表见表1.2。表1.2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号厚度间距结构稳定性可采性2640.90-56.15简单稳定全区可采41.8简单稳定全区可采1.2.4 煤质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1)煤的物理性质井田内各煤层的物理性质基本相同,为黑色,条痕为褐黑色,光泽多呈玻璃光泽,有时可见弱丝绢光泽。断口参差状、贝壳状。内生裂隙发育,外生裂隙不发育。条带状结构,且以宽条带结构为主,其
21、次为线理状结构。层状或块状构造。煤的硬度小,脆度大。(2)煤岩特征1)宏观煤岩特征各主要煤层的宏观煤岩特征以亮煤,暗煤为主,镜煤次之,丝炭很少见。宏观煤岩类型主要为半亮煤,半暗煤,其次为光亮煤和暗淡煤。煤层主要为宽条带状结构,太原组各煤层可见星散状或团块状黄铁矿结核。2)显微煤岩特征本次P4、P15、P42、P56号孔中采取了各煤层煤岩煤样进行了显微煤岩鉴定,各煤层显微煤岩特征见附表。各煤层有机组分以镜质组为主,惰质组次之,壳质组含量少;无机组分以粘土类为主,含少量硫化铁类。各煤层镜质组最大反射率Romax为0.75-1.15%,变质阶段达IIIII级。2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1)煤质特征1)区
22、内各主要煤层垂向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分带现象。同一层煤在平面上精煤挥发份由浅到深变化规律不明显;垂向上山西组煤层精煤挥发份要高于太原组各煤层,而且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而呈现递减趋势。2)全硫(St.d)也存在着一定的变化规律,山西组明显低于太原组的煤层,原煤磷(Pd)2#煤平均含量高,而10#煤层平均含量低。3)各煤层的煤灰成分变化不大,煤灰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4)各主要煤层的理论精煤回收率以10#煤最好,而2#煤回收率则较差。(2)工业用途根据井田开采范围内煤层煤样的化验结果和中深部钻孔的煤芯分析资料,我矿设计开采的2#和4#煤层均属肥煤和焦煤类,在井田浅部,煤层多属肥煤类,在井田深部
23、多属焦煤类。在背斜轴部岩浆岩床和东翼岩浆岩墙附近,煤的挥发份降低,粘结性变差,煤质多属焦煤类,局部变为瘦煤或无烟煤。1.2.5 矿井水文地质1、地表水特征井田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介于222+231m之间。地面径流不发育,降水大部分渗入地下补给潜水,只有大雨或暴雨才形成地表径流,流入附近的沙河、幸福河或低洼地带。表1.3 含水层划分表含水层所处层位含水层厚含水层岩性含水性水质特征编号名称第四系冲积层含水层组第四系冲积层34卵石,粗、中细沙弱中等上HCO3-Cl-Ca2+Mg2+下HCO3-Ca2+Mg2+古冶组砂岩含水层组二迭系上统古冶组130粗、中砂岩中等5煤层顶板含水层组二迭系下统唐家庄组1
24、90砂岩中等HCO3-SO42-Na+Ca2+7煤层顶板含水层组二迭系下统大苗庄组30砂岩弱HCO3-Ca2+Mg2+1214煤层砂岩含水层组石炭系上统赵各庄组60石灰岩砂岩弱强上HCO3-Na+Ca2+下HCO3-SO42-Ca2+Na+唐山灰岩含水层组石炭系中统唐山组19石灰岩中等HCO3-SO42-Ca2+Mg2+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420石灰岩极强HCO3-Ca2+Mg2+沙河为季节性河流,当上游普降暴雨时,第二天洪峰到达矿区。1977年7月27日,北部山区暴雨过后,在大安各庄东沙河坝处测得洪水位30m,这是建国以来沙河的最高洪水位。为防止洪水泛滥,1986年加固了沙河
25、大坝。但近年来大坝北端人为损坏严重,一旦发生大的降雨,洪水可能溢出河道,危及附近村庄和农田。2、含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根据开滦集团统一的含水层划分标准,将区内的地层划分为七个含水层(见表1.3)。其中,、含水层对矿井涌水量影响较大,为直接充水含水层,其它为间接充水含水层。1.2.6 瓦斯、煤尘和自燃迁安矿矿井鉴定等级为低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8.8m3/min,相对涌出量5.6m3/t;煤炭为三类不易自燃;煤尘爆炸指数为3.83%,不具有爆炸性。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2.1 井田境界 迁安矿位于河北省迁安市东部地区,行政区划属杨各庄镇管辖。井田走向长度最大7135.5m,平均长度为6800.3
26、m,井田倾向最大长度为2621.6m,平均长度为2485.2m,井田面积16.9Km2。井田内主要开采2#煤和4#煤。2.2 井田工业储量2.2.1 储量计算基础1、根据迁安井田的地址勘探报告提供的煤层储量计算图计算。2、依据煤、泥炭地质勘探煤炭资源量估算指标中无烟煤为:煤层最低可采厚度为0.8m,最高灰分为40%。最高硫分为3%,最低发热量为22.1MJ/Kg。3、储量计算厚度:夹矸厚度不大于0.05m时,与煤分层合并计算,复杂结构煤层的夹石总厚度不超过每分层厚度的50%时,以各煤分层总厚度作为储量计算厚度。4、井田内主要煤层稳定,厚度变化不大,煤层产状平缓,勘探工程分布比较均匀,采用地质块
27、段法的算术平均法。5、煤层的体积质量:2#煤层体积质量为1.45t/m,4#煤层体积质量为1.49m。 2.2.2 井田地质勘探井田范围内钻孔分布:井田内北部边界附近和西部及东部边界附近,钻孔布置较少;其他地区钻孔分布比较均匀,勘探详细。井田内西部边界附近、南部边界附近属于332级储量,断层附近属于333级储量,其他地区属于331级储量。高级储量约占99.6%,符合煤炭工业设计规范要求。2#煤层最小可采厚度5.5m,最大可采厚度6.5m,平均6m,煤层倾角为1218,平均角度为15。4#煤层最小可采厚度1.55m,最大可采厚度2.1m,平均厚度1.8m,煤层倾角为1014,平均角度为13。2.
28、2.3 井田工业储量计算井田主采煤层为2#和4#煤层,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工业储量。由图井田的面积为: S=16.9km2注:2#煤层的容重为1.45t/m、4#煤层的容重为1.49t/m。按以下公式计算井田的工业储量: Zi=SiMiri /cos (2.1)式中:Zi各煤层的储量, Si井田的面积, Mi各煤层的平均厚度, Ri各煤层的容重, 平均煤层倾角。则2#煤层的工业储量为:Z2 = 16.961.45/0.966 =15220.5 4#煤层的工业储量为:Z4 =16.91.81.49/0.974 =4653.6万吨综上所述:井田的工业储量为:Z总=15220.5 +4653.6 =1
29、9874.1万吨2.3 井田可采储量2.3.1 安全煤柱留设原则1、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第14条规定 按建(构)筑物的重要性、用途以及受开采影响引起的不同后果,将矿区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保护等级分为四级 ,见表2.1所示。保护等级主要(构)建筑物国务院明令保护的文物和纪念性的建筑物;一等火车站,发电场主厂房,在同一跨度内有两台重型桥式吊车的大型厂房,平炉,水泥厂回转窑,大型选煤厂主厂房等特别重要或特别敏感的、采动后可能 导致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铸铁瓦斯管道干线,大、中型矿井主要通风机房,瓦斯抽放站,高速公路,机场跑道,高层住宅楼等高炉,焦化炉,220KV以
30、上超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吊车的工业厂房,铁路煤仓、总机修厂等重要的大型工业建(构)筑物;办公室,医院,剧院,学校,百货大楼,二等火车站,长度大于20m的二层楼房和三层以上多层住宅楼,输水管干线和铸铁玩死管道支线;架空索道,电视塔及其转播塔,一级公路等无吊车设备的砖木结构工业厂房,三、四等火车站,砖木、砖混结构平房或变形缝区段小于20m的两层楼房,村庄砖瓦民房;高压输电线路杆塔,钢瓦斯管道等农村木结构承重屋,简易仓库等表2.1 矿区建(构)筑物保护等级划分地面受保护面积保护对象及其周围的围护带。围护带宽度根据受保护等级确定,一般可按表2.
31、2规定的数值选用。表2.2 建(构)筑物各保护等级煤柱的围护带宽度建(构)筑物保护煤柱等级围护带宽度(m)20151052、工业广场的围护带宽度设为15m。周围的村庄比较少在这不留围护带。3、断层煤柱:断层按其落差大小及对煤层的破坏程度而留设保安煤柱,落差50m者,两侧各留50m(水平距离),落差20m(水平距离),两侧各留20m(水平距离),落差20m 者,不留保护煤柱。4、各类保护煤柱按垂直剖面法或者垂线法确定。用岩层移动角确定工业场地、村庄的保护煤柱。岩层上山移动角为70,下山移动角为75,走向移动角60,表土层的移动角为45。5、工业广场的占地面积,根据煤矿设计规范中若干条文件修改决定
32、的说明中第十五条,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见表2.3。表2.3 工业场地占地面积指标井 型大 型 井中型井小 型 井生产能力(万吨/年)120、150、180、24045、60、909、15、21、30占地指标(公顷/10万吨)0.81.11.31.82.02.5工业的可采储量可按下式计算 Q=(QcP)C (2.2)式中:P保护工业场地、井筒、井田境界、河流、湖泊、建筑物等留设的永久煤柱损失量。 Qc井田境界内的工业储量。 C采区的采出率,厚煤层不低于0.75;中厚煤层不低于0.8;薄煤层不低于0.85;地方小煤层不低于0.7。本井田内2#煤层6m属于厚煤层,采出率取0.75,4#厚度1.8m属
33、于中厚煤层,采出率取0.8。2.3.2 井田内保护煤柱损失量1、工业广场保护煤柱 根据设计规范本井田的工业广场面积应控制在0.8-1.1公顷/10万吨,按照井型为180万t计算,工业广场面积依据小井取大值,大井取小值的原则,确定该工业广场的面积为400450=180000m2,工业广场长边与倾向夹角90,井田范围内的松散层为60m。井筒及工业广场煤柱按岩层移动角留取。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有关规定,各参数选取如下: 表土层移动角:=45 上山移动角: =70 下山移动角: =0.7 走向移动角: =60经过对梯形面积测量计算工业广场所压煤柱面积为859097.3
34、m2,工业广场的压煤量为: 2#煤层保护煤柱量为:Q2=859097.361.45 =7474146.5t 4#煤层保护煤柱量为:Q4=859097.31.81.49 =2304099.0工业广场保护煤柱的总量为:Q工总=474146.52304099.0 =977.8万吨2、井田边界保护煤柱损失量:图2.1 工业广场布置图井田边界2#和4#煤留设保护煤柱,保护煤柱宽度平均值取30m,取厚度平均值分别为6m和1.8m,煤层倾角取平均值分别为15和13,经过计算需要留设的保护煤柱量为: Q井2=S井2M22 (2.3) =(1781030/cos15)61.45 =481.2万吨 Q井4=S井4
35、M44 (2.4) =(1781030/cos13)1.81.49 =148.4万吨 Q井总=481.2+148.4=629.6万吨式中:Q井井田边界保护煤柱煤量(万t); S井井田边界保护煤柱面积(m2); M煤层厚度(m); 煤层容重(t/m3)。3、断层保护煤柱的损失:由于井田范围内1个断层的落差为105m,则保护煤柱的宽度为50m。 QF2=2750100/cos151.456 =2476898.3t QF4=2750100/cos131.491.8 =756950.6t断层保护煤柱损失总量:QF总=2476898.3756950.6=323.3万t 表2.4 井田内保护煤柱损失量表地
36、点工业广场井田边界断层总计Zi总(万t)977.8629.6323.31919.0 综上所述井田内的煤柱损失 Q损= Q工总+ Q井总+QF总 =977.8万t +629.6万t +323.3万t =1930.7万t。井田的可采储量按公式22计算的: Q=(QcP)C =(19874.11930.7)0.8 =14354.7万第三章 矿井生产能力、服务年限及工作制度3.1 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3.1.1 生产能力确定的依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规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根据资源条件、外部建设条件、国家对煤炭资源配置及市场需求、开采条件、技术装备、煤层及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经
37、济效益等因素,经多方案比较后确定。论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应进行第一开采水平或不小于20年配产; 2、新建和扩建矿井配产,均应符合合理开采程序,厚、薄煤层及不同煤质煤层合理搭配开采,不应采厚丢薄; 3、同时生产的采区数及采区内同时生产的工作面个数,应体现生产集中原则,符合本规范513条规定,并应保证采区及工作面合理接替主要的因素为:1、矿井资源条件。包括资源储量、井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煤种煤质等,这是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2、外部建设条件。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水源和电源条件等,是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外部制
38、约因素;3、国家对煤炭资源配置及市场需求。是指国家对煤炭产出总量和煤类煤质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市场从客观上所起的导向作用,在论证和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时,对政策因素和市场空间必须有足够的重视;4、技术装备条件。主要指设计和投资者能否准确的根据矿井资源条件和设备供应条件,合理选择和采购先进的技术装备,这是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主观因素;5、 经济效益。是指确定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必须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按最佳经济效益选取。本井田煤层厚度属厚煤层,倾角较缓,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迁安矿的可采储量为14260.4万t,除去1.4储量备用系数,按设计生产能力计算矿井服务年限,设计生产能力
39、180万t/年。矿井服务年限 (3.1)式中:Z可矿井可采储量(万t) 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万t/年) T矿井服务年限(a) K储量备用系数,取1.4 代入数据,得按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本矿井设计服务年限为57年,符合规定,矿井年产180万t是符合要求的。3.2 矿井工作制度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矿井的生产的实际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采用“四六制”,每班工作时间为6小时,每昼夜提升小时数为18小时。第四章 井田开拓4.1 概述井田开拓是指在井田范围内,为了采煤,从地面向地下开拓一系列巷道进入煤体,建立矿井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和动力供应等生产系统。这些用于开拓的井下巷道的形式、数
40、量、位置及其相互联系和配合称为开拓方式。井田开拓方式应根据矿井地形地貌条件、井田地质条件、煤层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条件、装备条件、地面外部运输条件、设计生产能力等因素,经过多方案比较后确定。当煤层赋存条件和地形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当煤层赋存较浅,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或表土层虽较厚,属于干旱贫水区,且井筒不需特殊工法施工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宜采用斜井开拓方法。煤层赋存较深、表土层厚、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井筒需要特殊工法施工或多水平开采的急倾斜煤层,宜采用立井开采。根据井田特点,结合地面布置要求,采用单一开拓方式在技术、经济部合理时,可采用综合开拓方式。井田面积大、资源/储量丰富或瓦斯含量大的大型矿井,条件适宜时,可采用集中出煤、分区开拓和分区通风的开拓方式。平硐开拓具有施工条件简单、建井工期短、投资省、综合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在西南、西北;山西等高原和山区,当外部建设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适宜时,宜采用平硐开拓方式。和立井开拓方式相比,斜井开拓不仅具有井筒施工和装备简单、提运环节较少、系统较便捷等优点,而且由于新型带式输送机和辅助运输设备的发展,主井提运系统能力大、可实现煤流系统的连续化运输,副井系统可实现由地面至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