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天津市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2886235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市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津市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津市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津市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天津市“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发布时间:2009-4-27信息来源:“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我市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五大战略举措、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制定和实施好天津市“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规划,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鼓励、引导和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期间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落实新的城市定位,加快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完

2、成“三步走”战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中小企业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中央把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加速国际国内资本、技术、产业向新区集聚,产业集聚派生出更多配套产品的链接需求,更多的国内外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为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深层次问题逐步解决,科技创新日益加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步伐加快,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为中小企业拓展了发展空间。 我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民心工程,扩大就业,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大力发展公共事业

3、,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为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我市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完善城市载体功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加快发展的载体。 (二)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知识产权、反倾销等贸易规则,为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生存空间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小企业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品牌优势,对世界贸易规则还不够适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更大的压力、困难和风险。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小企业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宏观

4、调控力度加大,银根紧缩,资源紧缺,物价上升,人工成本升高,信息不对称等,都给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之路,着力转变增长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发展环境,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形成产业结构合理、竞争优势显著、就业能力扩大、技术管理先进、信誉和效益双高、制度环境优化的中小企业发展新格局,为实现我市“三步走”战略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

5、基本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中小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按照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的发展模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坚持重点支持和全面推进相结合。按照天津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快资源整合,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发展模式,重点加快优势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鼓励科技型、都市工业型、社区服务型、都市服务型中小企业发展,走优势突出、骨干带动、整体提升的发展道路。 3坚持专业化分工和配套协作相结合。按照区域产业布局和市场经济规律,围绕优势产业发展配套生产,围绕特色产品发展一条龙服务,围绕新型产业发展创新型企业,

6、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提高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走“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 4坚持政府引导和全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贯彻落实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加强政府协调、引导和扶持,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中小企业发展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三)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增大经济总量,扩大就业容量,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企业素质,改善发展环境,使中小企业在天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著。 实现中小企业数量规模快速增长。到

7、“十一五”末,全市中小企业数量实现翻一番;中小企业GDP年均增长14%以上;资产总量年均增长10%。 提升中小企业社会贡献率。到“十一五”末,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市比重不低于80%。提升工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就业能力,扩大科技型、现代服务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就业容量;职工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职工社会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中小企业税收逐年增长。 优化中小企业产业和技术结构。通过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传统产业向“专、精、特、新”型转变。形成以优势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先导,加工和制造业为支撑,以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友好为特点的产业和

8、技术发展格局。到“十一五”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00家;围绕优势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 转变中小企业增长方式。通过观念、体制、机制、管理创新,加快传统经营管理模式向现代经营管理模式转型。发展循环经济,创办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工业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到“十一五”末,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工业废水、废气排放量达标率分别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9%以上。 优化中小企业成长模式。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培育和扶持100家最具成长型中小企业,培育和支持1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和鼓励10000家发展型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的发展环

9、境明显改善。建立和完善以财政支持、税收扶持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和完善以投资融资、信用担保、人才培训、创业辅导、管理咨询、管理创新、技术支持、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市场开拓、国际合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小企业发展与促进工作要实施优势产业带动战略、集群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四大战略”),搭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平台(“一个平台”),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一个体系”),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和成长工程(“两大工程”),推进中小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营造公平诚信、竞争有序的发展环境,全面

10、提升中小企业整体竞争力,推动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施优势产业带动战略,推进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 围绕壮大优势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战略,引导中小企业积极融入产业链,发展一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配套型中小企业,形成以优势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先导,加工和制造业为支撑的中小企业产业发展格局。 1依托优势产业发展配套型制造业中小企业 按照全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方向和要求,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层次和水平。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及环保等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的

11、中小企业;加快装备制造业和纺织、轻工等产业的中小企业改造步伐,提升装备成套和加工制造水平。重点发展与优势产业配套的零部件生产、装配、包装、运输以及相关增值服务的中小企业,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配件质量。围绕大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开展相应的技术改造。到“十一五”末,为优势产业配套的中小企业达到5000家,形成比较完整的制造业配套产业链。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型中小企业 “十一五”期间,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以耗能、耗水、排污等企业为重点,集中力量在冶金、化工、建材、纺织、机械装备、电力等领域的中小企

12、业,推广节能、降耗、减污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对新建项目把好“效益、资源、环保”三关,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实现原材料的合理使用、能量的梯级利用、水和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再生使用和循环利用。通过不同产业、不同行业的有效衔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的进程。依托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六条产业链(大港石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循环经济产业链、汉沽电水盐联产循环经济产业链、纺织循环经济产业链、渤海化工园循环经济产业链、塑料制品循环经济产业链)和四个再生资源回收基地(废旧电器回收再生利用基地、废旧轮胎再生利用基地、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基地以及静海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基地),发展一大批循环经济型的

13、中小企业,促使生产工艺和装备落后、质量低劣、污染环境、浪费资源以及不符合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退出市场。 3大力发展服务型中小企业 放宽准入条件,降低门槛,大力发展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通讯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等领域的中小企业;大力发展融资、担保、创业投资、技术支持、人才培训、咨询服务、信息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科技、文化、医疗、体育、教育等新兴的现代服务型中小企业。到“十一五”末,旅游、金融、信息与科技服务、文化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0%以上。 4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小企业 按照“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的

14、定位及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鼓励传统的运输、仓储、物资、货代等中小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提高管理、技术和装备水平,拓展服务功能,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大力发展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多功能、集成性的现代物流业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天津港散货物流中心、集装箱物流中心、保税区空港国际物流区等9大物流园区的建设;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服务于华北、东北及西部地区的货运网络和货运枢纽工程;鼓励传统的运输企业向港口、仓储、代理等业务延伸,完善多元化服务功能,实现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运输服务。 (二)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提升中小企业集约化

15、发展水平 按照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布局,本着相对集中、集约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原则,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结合各区县产业发展布局,促进中小企业向集约化、规范化、集群化发展。逐步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化、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1突出滨海新区的战略拉动 滨海新区更大规模的开发开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中小企业应在参与、支持和服务滨海新区建设中,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展发展空间,提升竞争水平。围绕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中小企业配套能力强、产品调头快、经营灵活等特点,提高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参与集约化经营、集群化发展、区域化合作。依托滨海新区的优势产业,围绕产业链的构建,在大

16、项目的带动下,促成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在零部件、装配、包装、运输等环节上的战略合作,努力形成与大企业紧密合作的“共生圈”。开发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基地、海河下游钢铁工业基地、开发区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基地、保税区空港物流加工区航天航空制造产业基地等为中小企业集聚园区,加快建立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基地。 2实施郊区工业的战略聚集 通过新一轮“嫁改调”,逐步推动郊区中小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聚、产品升级、资源集约。坚持“调三、发四、改八”的方针,即调整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高耗资源的企业;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配件、新型建材产业;改造农产品加工、冶金制品、环保产品、自

17、行车及配件、服装、地毯、电线电缆、化工产业。通过优化整合,高标准建设市政府批准的郊区工业园区。到“十一五”末,入驻工业园区和经济功能区的企业达4000家,实现产值和增加值占全市郊区工业的30%。重点建设静海子牙环保产业基地、西青辛口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北辰白色家电工业基地、宝坻塑料工业园以及蓟县、宝坻、静海和宁河的食品加工基地,形成职能分工明确、产业链条完整、土地及各种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小企业聚集基地。 3实施都市工业的战略集中 按照集约发展、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中心城区的工业用地资源,建设好一批各具特色的都市工业小区(楼宇)。“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河西陈塘庄、河北张兴庄、红

18、桥光荣道、南开海泰、南开鑫茂、北辰天娇、西青凌庄子等20个都市工业园区,高水平建设、专业化发展、品牌化经营。根据区位优势和人文环境特点,明确产业定位,严把技术水平关、资源消耗关和环境保护关,发展环保、无污染的都市工业。逐步创新都市工业业态,积极发展体现大都市特征的创意产业,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入驻都市工业园区的企业,以科技型、环保型、节约型、效益型、就业安置型、社会公益型为主要方向,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节约资源能源的技术和产品,新生一批科技水平高、就业能力强的中小企业。 4打造现代商业经济功能区 按照国家和天津市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积极打造产业功能突出、规模效益显著、辐射范

19、围广阔的服务型经济功能区。在中心城区以外交通便利的地段,建设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专业批发市场,搭建我市产品对外推销的平台,吸引外来消费,形成区域经济的重要交易场所。在各区县建成“拉动地方经济明显、消费者普遍认同、特色突出”的商业街道。运用规划调控和市场运作两种手段,引导中小企业进入专业市场和特色商业街,形成整体市场规模效应。在中心城区,搭建以都市繁华繁荣为特点的商业平台,提高我市商业对外辐射水平,扩大零售业辐射半径,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社区商业建设,做大做深社区市场。市内六区分别建设至少一处“小吃街”、“美食城”,推动餐饮业、住宿业连锁化经营。 (三)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

20、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切实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推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管理水平。 1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推进国家、市级和企业三级技术中心建设。鼓励中小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研发能力,推动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联合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重点技术和产品,增强企业竞争力。到“十一五”末,中小企业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13家,市级技术中心270家,企业级技术中心3900家;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率力争

21、达到2%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覆盖面达到80%以上,高级工以上技术工人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30%左右。 一是重点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市区联动”、“产学研联动”、“产业集群联动”等多种形式,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公共技术支持平台,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大企业开放科研基础设施,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服务。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构建产业研发合作平台,共享技术、信息、市场资源,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到“十一五”末,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平台累计达到50个;搭建汽车、生物技术、中

22、药现代化、装备成套、绿色能源等重大产业技术平台10个。 二是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孵育和建设。按照优势产业布局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要求,加工与制造业中小企业加快由传统产业型向“专、精、特、新”型的现代产业转变,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突出对科技型产业创新集群的孵育作用,大力发展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孵化器,促进高成长企业群体发展,支持形成一批以自主研发为依托、技术专利为产品、知名品牌为目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到“十一五”末,全市科技孵化器达到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8000家。 三是加快建筑业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应用。围绕新型建筑结构体系,积极推广应用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

23、、钢结构技术和建筑防水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按照全市新建住宅和公共建筑执行65%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推广应用新型复合墙体材料、新型建筑节能结构体系和建筑施工等方面新技术、新工艺。到“十一五”末,建筑业中小企业技术装备率显著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占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 四是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应用计算机管理等现代化手段,在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店经营中推广时点销售系统(POS),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MIS);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代理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现代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2推进制度创新,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活力 积极引导中小企业深化改革,从自身实际出发健全企

24、业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活力。采取多种形式,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科学治理结构,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小企业适时推进股份制、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态势好的中小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兼并、整合等形式,扩大规模,做强做优;鼓励成长型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方式,逐步壮大实力,发展成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大集团;切实扶助困难企业解决职工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挖掘潜力,激活生产要素,增强创业活力;合理解决国有、集体中小企业政策性历史包袱;对确属无法生存的中小企业,通过依法破产、关闭、注销等方式平稳退出市场。 3推进管理创新,提高中小

25、企业的管理水平 完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在内的中小企业标准体系,引导中小企业建立健全安全、劳动、财务、质量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分类指导、逐步推进,开展中小企业管理上水平活动,引导中小企业重视基础管理工作,依法建立商品经营管理、财务管理、合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和标准。引导和监督中小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环保卫生、资源开采、土地使用等方面的监管。规范企业劳动关系,依法维护中小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升中小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十一五”期

26、间,每年推出100家经营管理创新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中小企业,进行表彰,推广经验。 (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力争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上实现更大突破。选择一批经营有特色、市场容量大、盈利水平高的企业重点培养,发展自有商标品牌;重点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的企业品牌、服务品牌和产品品牌;对照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标准,通过产业集聚、提升能级、资产优化重组等,塑造一批被市场认可的知名品牌企业和知名品牌产品。提高中小企业专利保护和开发利用意识,推动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引导中小企业逐步摆脱贴牌生产、缺乏发展主动权的困境,培育自主品牌和商标,

27、提高附加值。 一是推动工业中小企业与国外名品名牌联手,通过联合开发,引进国外著名品牌,提升品牌结构水平。通过加大产品配套等方式推进中小企业进入跨国公司的产业链和国际市场。利用低成本制造优势为国外优秀公司配套,借势提升企业良好信誉,打通国际市场通道,形成新的竞争力。重点支持我市“中华”老字号企业,引导、鼓励老字号企业向连锁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整合资源,实现品牌共享,提高在国内外市场中的份额;进一步做大做强“蓝天”、“郁美净”、“海鸥”、“飞鸽”等被广大消费者公认的品牌,努力扩大其影响力。“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中小企业形成中国名牌产品20个,天津名牌产品260个。挖掘一批影响力大、知名度

28、高的传统商标,巩固放大,重振具有天津特色的优秀品牌。 二是加强著名商标创立工作。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商标保护能力,创立更多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为重点,提高中小企业的商标注册意识和品牌竞争意识,提升商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引导和鼓励已注册商标的中小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商标的广告和宣传,增强商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服务覆盖面,提高商标专用权法律保护范围和层次,积极创立著名商标。重点支持已获得著名商标的中小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保持优异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商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创立驰名商标,全面提升商标的无形资产价值。到“十一五”末,我市商标注册量力争达到8万

29、件,著名商标达到500件,驰名商标数量争取翻一番。 三是加快商贸流通业中小企业“三个一百”建设。打造100个年销售规模达1000万元以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商业“小巨人”;培育100个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商业品牌;树立100个体现现代流通特色、具有一流经营环境的中小商业示范店铺。 (五)搭建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平台,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 “十一五”期间,要把缓解融资难问题作为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工作来抓。在资金筹集上,针对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能力、融资条件和融资特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的原则,建立中小企业多层次融资服务体系的工作思路,帮助企业通过股权融资、上市

30、融资、引进外资、银行信贷、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多种直接、间接融资途径和方式扩展融资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1健全直接融资机制,重点拓宽成熟期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综合运用创业投资、产业基金、企业债券、股权交易、发行上市等资本市场工具,开拓多种直接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比例。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产权或股权转让吸引境内和境外资金,支持各种资本参与建立各类创业投资机构,重点做好股权融资,即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营造一个良好的融资市场环境。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育成体系与工作机制,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储备资源库,选择和指导一批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重点培育和扶持100家最具成长型中小企业

31、,开展多层次的上市融资培训和辅导服务,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并购重组、改制上市,支持企业到境内外资本市场融资,鼓励符合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进行项目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实施信托计划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 2进一步探索政府部门和银行的合作途径和方式 鼓励商业银行加大中小企业信贷力度,制定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和信用评价标准,不断创新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提高为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政府部门与银行、担保机构的合作,建立和完善“政府协调引导、银行合作支持、担保积极配合、企业主动参与”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评级、贷款担保的“一条龙”服务,为信用良好的

32、企业开辟融资绿色通道。争取到“十一五”末,银行金融机构年新增贷款中中小企业贷款占到50%以上,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市分行“两台一组”贷款模式覆盖我市70%以上的区县;“十一五”期间,与天津银行合作的融资平台累计为中小企业提供300亿元的贷款支持。 3继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按照“坚持发展政策性担保机构,大力发展商业性担保机构,稳步发展地域性和行业性的互助式担保机构”的总体思路,逐步构建 “一体两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架。鼓励民间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支持具备条件的社会法人成立担保机构和开展担保业务,引进有实力的外地担保机构。制定规范性措施,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积极引导担保机构

33、提高担保实力和规范开展担保业务。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和自律制度,分散与化解信用担保风险。在适当时候建立担保机构的退出机制,整合和淘汰一批资本金规模小、实收货币资本缺乏、风险管理能力不强和违规开展担保业务、风险资产过大或长期不开展业务的担保机构。到“十一五”末,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达到100亿元,年担保能力达到500亿元。 4推动诚信制度建设,优化中小企业信用环境 建立以企业、经营者、中介机构为主体,以信用登记、信用征集、信用评估、信用发布、风险预警、风险分散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经济活动信用制度。指导中小企业建立信用管理的基本制度,

34、引导经营者树立良好的信用意识。强化对中小企业经济交往对象的资信管理,防范信用风险。实施中小企业信用工程,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促进作用,制订中介机构的执业规范。积极建立我市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通过评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定期公布评价结果等考评和监督机制,改善中小企业信用状况,树立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到“十一五”末,完成所有开展业务担保机构评级工作;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工作试点区县覆盖面达到50%以上,参评企业覆盖面力争达到30%以上。 (六)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政府引导、各方支持、社会参与、专业分工、协调服务的原则,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

35、务体系。重点开展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法律援助和维权四个方面的服务。 1信息服务 一是充分发挥市、区、县、局的信息网络传媒作用,设立中小企业网络服务系统,大力宣传国家和我市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及时提供国家及我市政策法规、产业导向、行业发展动态、经济发展趋势、投资融资、最新科技与成果、产权交易和合作项目、市场需求、产品推介、人才供求等信息服务,帮助企业提高市场分析和快速反应能力。实现网上受理企业申报材料和咨询解答问题。充分发挥天津中小企业等刊物的服务、传媒、引导、促进功能,大力宣传国家和我市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方针、发展动态、典型经验,及时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类动

36、态信息。 二是推动中小企业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提高中小企业运用信息网络的覆盖率,推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鼓励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逐步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中小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 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继续开展“百万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上网工程,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为中小企业全面提高和普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2管理咨询服务 开展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引导企业变革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方法和思路;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经营

37、管理上的难题;促进中小企业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围绕中小企业需求,根据中小企业特点,依靠社会力量,主要开展改制重组、资源整合、营销策划、规范化管理、技术支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建设、投资及商业策划、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管理咨询服务。建立管理咨询服务网络,注重管理咨询服务队伍的素质建设,健全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方式,为中小企业搭建便利的咨询诊断服务平台。 3市场开拓服务 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发布国内外市场信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洽谈会、博览会,支持商会、协会等各类服务机构对企业提供产品洽谈、展销、订货、进出口代理、招商引资、营销策划等服

38、务。举办各类中外企业间的经贸洽谈会、投资说明会和商情介绍会等,定期组织中小企业代表赴外省市学习考察,搭建中小企业商贸往来的平台,提高中小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用足用好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资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企业到境外投资办企业,从事资源开发、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并在财政资金、银行贷款、风险保函、企业用汇、出口退税等方面给予扶持,为中小企业境外投资及人员出国提供便利服务。 4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 建立全市中小企业法律援助体系,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对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政策歧视、财产权利侵犯、合同纠纷、加重企业负担等问题进行法律咨询服务

39、,为困难企业实行诉讼代理,提供法律支持。设立法律咨询服务热线,在中国中小企业天津网设立法律咨询服务平台。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进一步对现有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和界定,取消不合理收费,减轻中小企业负担。公开依法确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社会监督,坚决制止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改进对中小企业的监管、服务方式,引导中小企业规范经营和守法经营,防止以罚代管。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作力度,严厉查处和打击假冒伪劣、合同欺诈、偷税漏税等不正当竞争和违法行为,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财产及其合法权益。加强对中小企业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管理,维护社会公共

40、利益。加强对中小企业劳动关系处理、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的监察,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七)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和成长工程,全面加快中小企业的创办和成长步伐 抓住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和成长工程,进一步完善创办中小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全面加快中小企业创业步伐,为各类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和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我市中小企业在规模、数量、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新的突破。 1实施中小企业创业工程 大力推进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对符合国家和我市产业政策及本地区总体发展规划,布局合理,有一定的服务基础,能满足一定规模小企业创业和技术创新公共服务需求

41、的创业园、都市工业园及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载体进行资源整合,提升和完善功能。以创业基地为载体,以催生新企业、创造新岗位为目标,支持创业,扩大就业。帮助初创期的小企业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新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发挥和引导社会资源,鼓励、支持和引导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十一五”期间,计划建立和完善50个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 进一步完善小企业创业政策和服务环境。一是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资创办小企业。在经营领域方面,鼓励各种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参与制造业和社会服务领域。积极引导物流、配送、仓储、商贸、餐饮、文化娱乐、社区服务等中小服务企业的发展,积极扶持投资少、见效快

42、,安置人员多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二是为各类新办的小企业提供有关创办企业、信息咨询、市场开拓、技术支持、进出口代理、商务、公用事业、劳动人事和融资担保等方面的专门服务,形成便捷高效的服务环境。纳入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中介服务机构,对初创企业的政策、信息、管理、融资等一般咨询服务,按公益性服务原则免费或适当收取费用;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为创业者提供融资支持,积极引导和调动民间资本为创业者开辟融资的通道。根据市场需求,提供专项信贷资金,提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优先为创办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2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成长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把培育重点企业作为支持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工程来抓,实

43、施“百千万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即:重点培育和扶持100家最具成长型的中小企业,为我市储备优质上市资源;重点培育和支持1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挥其骨干和示范带头作用;重点培育和鼓励10000家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成为推动我市中小企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依据天津市实施办法及配套法规政策,针对鼓励发展的科技型、都市工业型和社区服务型、农产品加工等都市服务型企业,制定考评标准和支持促进政策,对100家最具成长型的中小企业,开展市级重点跟踪、服务;对10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开展市、区、县联合跟踪、服务;对10000家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通过实施“

44、百千万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形成天津中小企业的一支领军团队,促进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政策措施 (一)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协调 围绕全市中小企业工作服务体系的建设,积极发挥各区县、“新三区”、各委办局和集团公司的作用,调动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等社会力量,建立起以各区县、各委办局、集团总公司中小企业工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为载体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规划引导和协调服务水平。按照“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原则,强化行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引导各类服务机构转变观念、改进服务作风,提高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进一步建

45、立和完善全市中小企业统计指标评价体系,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研究分析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服务。 (二)建立中小企业的政策促进体系 一是加强对现有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天津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清理、修改不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有关部门要经常开展调查研究,加大对现有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中小企业政策落实,为进一步加快我市中小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是进一步完

46、善支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规章。主要包括: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大财政支持和税收扶持;鼓励社会人员创业,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领办、创办中小企业;鼓励个人或者法人依法以知识产权或者非专利技术等投资参与创办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品牌创新、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到境外创办企业;鼓励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优秀企业加快发展;支持都市工业园、郊区工业园、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支持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支持对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促进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促进人才引进、培养;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等相关政策规章。 三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扩大中小企业发展专

47、项资金规模。市和区县财政分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培训、信用、信息、法律等服务,支持中小企业专业化发展、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新技术推广、开拓市场、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等项目,支持都市工业型和社区服务型企业、农产品加工等都市服务型企业项目,支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根据财政收入增长情况适当增加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发挥专项资金引导、带动和放大作用,通过无偿资助和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一批优秀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产业项目和吸纳就业的创业项目,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坚持项目公开征集、专家评审、政府决策、监督检查的原则,安全、合理、高效地用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三)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合作交流和开拓市场 一是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推进中小企业的合作交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环渤海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扩大与“三北”及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京津冀地区企业收购、兼并、重组,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形成与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