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综合规划.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886011 上传时间:2024-06-08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综合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综合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综合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综合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综合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计划编制关键依据中国气象法、浙江省实施中国气象法措施、浙江省雷电灾难防御和应急措施等法律法规,和中国二十一世纪初可连续发展行动纲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浙江省可连续发展计划纲要、浙江生态省建设计划纲要、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计划纲要等计划,并参考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等相关研究结果。计划范围为全省行政区域;计划期为。一、现实基础浙江是中国气象灾难种类最多、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省份之一。影响浙江关键气象灾难(灾难性天气)有台风、暴雨、洪涝、大风、雷电、寒潮、大雪、低温、冷害、干旱、热害、冰雹、龙卷风等。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因自然灾难造成经济损

2、失中有80%以上是气象灾难所致;1992年至间,浙江自然灾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677.5亿元,占同期中国生产总值2.4%,其中1997年灾难损失达332.7亿元,占当年GDP9.06%,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灾难损失占GDP 0.2%0.6%百分比。气象灾难不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如:1949到间受台风灾难攻击造成万余人死亡;多年来因雷电灾难和局地暴雨引发山地灾难人员伤亡也时有发生。气象灾难既是浙江自然灾难之首,也是水土流失、地质灾难、森林火灾和农业病虫灾等其它自然灾难关键诱发原因。伴随浙江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大家对气象灾难日益敏感,气象灾难影响面更广,考虑到气象灾难所引

3、发生态、环境、地质等次生灾难对社会经济发展含有长久性负面影响,所造成损失更为严重。“十五”期间,浙江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气象科研及其结果推广应用取得可喜成绩,在气象网络通讯、决议服务等方面处于全国前列,在本省防灾减灾,尤其是抗台减灾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取得了良好社会经济效益:一是气象探测网初具规模,气象观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初步形成了以地面人工观察、地面气象自动监测、农业气象观察、探空雷达、天气雷达、卫星数据接收处理、雷电定位监测、大气本底污染监测为探测手段气象综合立体监测网基础框架。至11月底,全省已前后建成了69个地面观察站,546个地面自动气象站

4、,13个农业气象观察站,3个L波段雷达探空站,3部含有世界优异水平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1个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11个紫外线观察点和12个酸雨观察点,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EOS/MODIS)接收处理系统,雷电定位监测网。二是气象信息网络建设成绩斐然。建成了以地面宽带网和卫星通信为主,覆盖全省,联通中国气象局、全国各省气象信息网络,形成了较强数据共享能力,快捷有效地传输着各类气象信息。省级配置了SGI高性能计算机,依靠全省气象业务宽带网和VSAT卫星通信系统,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各类常规气象信息共享;建成了省、市、县三级远程视频天气实时会商系统;建成了全省及部分周围地域自动站网数据采集和处理系

5、统,实现了自动气象站数据全省共享;雷达数据和图像、雷电探测网数据处理系统正在建设中;建成了省、市、县三级NOTES网络办公系统。三是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和综合效益深入提升。开发研制了MM5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系统、数值预报释用和质量评定模式,加大了预报技术方法、手段和多种预报工具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晴雨、温度等常规天气要素预报和台风、暴雨等气象灾难预报水平有一定提升;短期气候估计工作已含有一定业务能力。现在,台风路径预报误差24、48小时分别达成了140、280公里,数值天气预报时效为072小时。在(“森拉克”)、(“云娜”、“蒲公英”、“艾利”)、(“海棠”、“麦莎”、“泰利”、“卡努”)等台

6、风活动期间,本省气象部门依靠科技进步和现代化气象监测预警手段,预报正确立即,为抗台工作提供了关键决议依据。不过,气象科技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仍不能满足本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加需要。一是气象监测手段和能力不足。全省统筹协调综合气象观察体系还未形成,气象监测手段和能力,尤其是气象灾难监测手段和能力,还存在显著缺点,远不能满足气象灾难有效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临近预报和精细化天气预报和气候改变应正确需要。二是天气气候预报估计能力亟待提升。天气预报时效不够长,预报不够精细,尤其是气象灾难短时预报能力和预警技术有待深入提升,临近预报预警机制还未形成。三是气象防灾减灾和趋利避害服务能力

7、需深入增强。气象灾难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和灾情传输体系不健全,灾难评定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四是气象投入机制还不够完善。双重计划财务体制仍未完全落实,尤其是部分市县,在实际实施中,仍存在实施范围和口径不一致现象;同时,多渠道气象投入机制,尤其是社会参与气象投入机制还未形成。二、总体思绪(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关键思想为指导,根据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要求,紧紧围绕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础实现现代化奋斗目标,落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方面建设“平安浙江”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布署,全方面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

8、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大力提升气象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大力提升气象灾难监测预警对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候资源对可连续发展支撑能力,强化政府对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升气象信息资源共享水平,充足发挥气象事业在本省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中关键作用。(二)基础标准1、坚持以人为本、普遍服务标准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关键思想,一直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可连续发展作为气象事业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方向,坚持以提升预报正确率为中心,着重提升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和气象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为社会公众和各级政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精细化气象服务。2、坚持气象事业和经济社会

9、协调发展标准气象事业发展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和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需求相适应,在全方面提升气象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同时,深入拓宽气象业务和服务领域,强化政府对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3、坚持需求导向、突出关键标准要依据本省不一样区域对气象事业服务需求和气象事业各个领域服务功效,科学合理地布局气象观察站网和气象事业各个领域发展,加大气象灾难易发或人口相对集中沿海地域、关键流域、敏感山区和中心城市气象观察站网布局力度,主动研究开发气象灾难监测信息加工处理和应用系统和估计预警业务系统,关键提升沿海地域、关键流域、敏感山区和中心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4、坚持统筹兼顾、软硬并重标准要充足

10、考虑浙江实际,统筹全省气象事业各个领域和各个地域协调发展,尤其重视硬件建设和软件研发之间、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友好发展。在加紧气象现代化硬件设施建设步伐同时,要深入加强气象科研开发力量,着力研究天气气候现象和气象灾难发生机理和监测信息应用、估计预报方法、应急预警机制,开发气象科技业务、服务软件系统;在加强气象现代化装备、台站建设、气象科技水平及开发能力和资金保障能力等气象硬实力建设同时,要重视人才队伍、依法行政、气象文化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科学管理等气象软实力建设。(三)发展目标总体目标:根据“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要求,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初步建成含有全国优异水平、多轨道、集

11、约化、研究型、开放式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浙江省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优异行列,为浙江省走在前列、全方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础实现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友好社会提供优良气象服务。1、气象灾难监测预警目标:形成现代化气象灾难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基础满足本省气象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需要。提前0.5小时公布雷雨大风、山洪、泥石流等局地突发性灾难警报;公布雷电灾难警报,90%城市建筑和20%农村房屋采取雷电防护方法;气象灾难对本省GDP影响率在现有水平上降低20%25%。2、公共气象服务目标:初步实现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气象服务领域要深入到和国民经济相关

12、各个关键行业。提供大气成份监测和趋势估计汇报;全省气象预报、警报公众覆盖率达成95%以上;气象服务综合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满意度达成90%以上。3、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目标:定时提供本省气候和生态环境改变事实、影响及对策咨询提议,为本省能源结构和生态环境改善、可连续发展作出贡献。4、气象探测目标:初步建成项目配置合适、空间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全省统筹协调一体化气象综合观察系统,努力争取达成对区域内产生多种中尺度以上灾难性天气监测基础不漏,实现重大灾难发生、发展跟踪监测。新增大气化学成份、雷电、海洋气象、生态气象等气候系统分量观察项目;雨量、气温等要素观察站点在全省陆域范围内平均间距达成10公里,

13、风向、风速等要素观察站点平均间距达成20公里,气压要素等观察站点平均间距达成30公里,在关键区域内关键要素观察站点平均间距达成510公里;实现连续自动观察。5、天气气候预报估计目标:基础建成基于数值预报等多个技术天气气候集成预报估计业务系统,初步满足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要求。公布7天公众气象预报,台风、暴雨等灾难性天气预报质量提升510%,年季旱涝、冷暖气候估计水平提升5%,产量预报精度95%以上。其中,开展台风路径72小时预报,台风路径预报24、48、72小时距离误差分别小于120、220、320公里;开展二十四小时内时间间隔6小时强对流天气落区预报,强对流天气临近预警时效达成1小时;能

14、够提前36小时制作和公布区域性暴雨落区预报,暴雨预报漏报率和空报率在现在基础上降低10%。6、气象信息共享目标:建成气象信息综合网站为主体、多渠道公布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基础实现关键气象信息数据资源社会共享。7、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基础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适应该代气象业务技术体制需要气象科技人才队伍。职员队伍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达80%以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达成50%以上,硕士学位人数达成7%左右,博士学位和正研高工人数达成1%左右;培养和引进510名含有中国优异水平或省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几十名含有较强创新能力科研业务技术骨干。三、关键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必需大力提升气象

15、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大力提升气象灾难监测预警对社会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候资源为可连续发展支撑能力,构建集约化气象功效平台,建立多轨道研究型气象业务,强化政府对气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一)构建集约化气象功效平台1、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依据政府重大决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需求,根据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设想,以气象灾难预警服务为关键,涵盖公众气象服务、决议气象服务、专业专题气象科技服务等方面,建设连续滚动、灵活快速、个性化、多媒体化及动态跟踪全程服务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和相关部门合作,构筑专业气象服务平台,向各类用户提供数字化、可视化、图形化、多媒体化公共气

16、象服务产品。以研究开发广大农村或边远地域灾时气象信息公布渠道为关键,充足利用电视、广播、移动通讯、互联网等媒体,努力增加气象信息公布渠道,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快速开启、覆盖面较广气象信息传输网络和公布平台。2、构建气象综合观察平台。以提升本省沿海地域、关键流域、敏感山区、中心城市等关键区域气象灾难监测能力为关键,根据国家“三站四网”布局要求,经过调整气象观察站网、观察项目、观察手段,逐步建设项目配置合适、空间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全省统筹协调一体化气象综合观察系统。优化和完善地面自动气象站观察网、新一代天气雷达观察网,更新气象卫星、资源卫星接收处理系统,建设风廓线仪、GPS水汽总量探测系统、

17、车载式流动观察系统,形成布局合理、密度适宜立体、全程、自动化、高精度基础气象观察网;建设海洋自动气象站、强风站等海洋气象观察设施,加强海洋船舶气象观察资料汇交,初步形成海洋气象观察网;加强卫星遥感应用和开发,改造和扩建现有农业气象观察站,建设林业气象监测站、湿地气象监测站、城市气象监测站,形成生态和农业气象观察网;在关键城市建设气象观察铁塔,开展城市边界层气象观察,形成城市气象观察网;以临安大气本底站为主,其它气象台站为辅,开展大气化学观察,初步形成大气成份观察网;布设大气电场测量仪,形成雷电观察网。加强现代优异理论和数值分析、资料同化等现代气象技术应用,研究开发气象观察资料数据加工处理技术方

18、法,按功效建立完善单项气象观察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和质量控制系统;开展多种气象观察资料综合应用研究,建立气象观察资料综合应用系统。建立实时气象装备动态信息管理系统和新型气象装备技术支持保障体系,开展面向全省气象行业气象装备计量检定校准、维护维修、仓储供给等技术装备保障服务,确保本省多种现代化气象探测装备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全部能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确保多种气象探测数据正确性。3、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气象信息处理步骤和规范、数据政策和数据处理标准、质量控制体系和共享机制;购置优异高性能计算机,提升运算能力;进行气象信息存放资源整合和扩容,提升气象信息存放能力;开发多样化气象信息产品,建设

19、省市级气象信息存放、检索和加工处理系统,建设气象信息综合网站为主体、多渠道公布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完善气象信息通信网络。经过增加带宽,开展浙江省无线气象网建设,提升气象信息通信网络传输水平和增加气象信息通信路径,满足气象应急和移动服务需要;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包含入侵检测、漏洞扫描、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建立相关安全系统及监控管理系统来合理分配资源、有效监视运行状态、科学高效使用资源。4、构建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气象科研开发工作要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气象科技业务水平、服务能力需求为导向,把气象科技业务和服务中问题上升为科学问题加以研究处理,研究结果要尽可能业务化、立即在气象业务

20、和服务上发挥作用。在“十一五”期间,要组建由科研和业务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型业务团体,着重开展灾难性天气形成机理、基于数值预报灾难性天气客观预报方法和临近预报预警技术、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技术、高新技术探测设备综合应用技术、气象灾难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气候资源和气象灾难区划评定技术等方面研究,对小流域暴雨预警、大城市应急预警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经过开展科研开发,提升气象科技服务能力、气象科技服务科技含量、气象科技现代化水平,带感人才培养,形成出结果、出人才、促发展良性循环。构建“开放、流动、协作、竞争”气象科技创新平台,统筹全省气象科技、人才培养、结果贮备和转化工作,为研究型业务发展提供

21、支撑。进行气象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着重处理科研和业务在人员交流、资源共享、结果转化等方面体制性问题。建立和完善包含信息、设备、人力、结果在内资源共享机制,促进科技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友好和广泛科技合作环境,提升开展关键科技攻关能力,提升水平,培养人才;建立科研和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提升有效机制,加紧科技结果转化,强化科研和业务相结合,提升气象业务和服务科技含量。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建立健全气象教育培训机制,增强教育培训能力,充足利用网络教育手段和社会教育资源,着重岗位技能培训,改善队伍专业知识结构,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以培养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关键,建设专业齐全、梯次合

22、理、素质优良、适应事业快速发展需要气象科技人才队伍和政治上过硬、懂业务、善管理、富有创新精神管理人才队伍。加强人才评价工作,建立公平、公开竞争和合作机制,有利于优异人才脱颖而出。加强气象文化建设,营造宽松环境,形成能够极大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体制机制,最大程度地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激情和活力。5、加强台站建设。根据“四个一流”标准和一站多用和一站多能要求,着力推进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业务综合化、装备设施现代化,大气探测自动化、信息交换数字化,预报会商可视化,服务产品多样化,建设集“生态气候监测点、高新科技展示点、防灾信息公布点、文明建设示范点、环境建设亮丽点、优异人才集聚点”为一体“绿色台站”。完成

23、省级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建设,杭州、丽水等市业务科技用房改造和新建气象监测手段配套建设和武义、淳安等县级气象台站综合改善,深入处理气象台站供水、供电、排污、道路、围墙、护坡等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二)发展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1、大力提升气象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为导向,主动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为公众、政府和国民经济各个关键行业提供气象科技服务;不停开发满足防灾减灾、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气象服务产品,增强服务敏锐性和针对性,实现气象服务产品多样化;着重研究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技术,开展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提升气象科

24、技服务科技含量,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公众气象服务。以研究开发通俗易懂公众气象灾难预警服务产品为关键,不停开发和公众工作、生活、旅游、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等紧密相关公众气象服务产品,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提升物质文化生活质量提供气象科技服务。决议气象服务。以天气气候预报估计和气候资源区划评定为基础,以气象灾难防御决议参谋为关键,主动推进天气现象和气候事件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影响预评定工作,大力研究开发针对性强、科技含量高决议气象服务产品,为政府决议提供气象参谋服务。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以加强生态和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建设为关键,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生态和农业气

25、象灾难预报预警、评价系统,建立通畅农村气象信息公布渠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加强卫星遥感资料开发和应用,开展气候变暖对生态环境影响评定,开展生态系统改变趋势和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严重影响估计预警,开展生态气候区划,为生态省建设布局及开展生态恢复、重建、保护提供服务。交通安全气象服务。加强研究以高速公路为关键公路、铁路和关键内河通道气象条件(尤其是大雾、道路结冰、暴雨及山体滑坡等气象灾难)监测、预报、预警技术方法,逐步开展交通气象预报和交通气象灾难监测预警,为创建平安大道提供气象服务。大气化学和城市环境气象服务。加强大气成份监测和分析,开展区域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为大

26、气环境管理决议提供立即、正确、全方面大气环境质量信息。大力发展城市环境气象服务,空气质量、污染物汇聚、扩散预报估计及其对居民具体影响和生活指导服务。其它气象科技服务。主动拓展气象为各行各业服务领域,开展城市计划、功效区块布局气候可行性论证;开展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污染物扩散能力、人居环境等气候评定技术服务;建立交通基础设施、高层建筑及大型户外设施等建设工程气候论证制度,开展工程建设气象灾难评定,提供建筑荷载气象条件确保率分析,提升工程设计科学性。2、大力提升气象灾难预警对社会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加强雷达、卫星等多个气象观察信息融合技术和动力诊疗分析技术综合应用,研究灾难性天气发生

27、机理和估计预报、临近预警方法,以本省沿海地域、关键流域、敏感山区、中心城市等关键区域气象灾难防御为关键,开发、建立、完善基于精细化数值预报气象灾难监测、估计、预警系统;建立气象灾难风险区划和评定标准体系,开展气象灾难风险区划和评定、预估工作;建立健全本省气象灾难应急响应机制,建设以省级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和关键区域气象灾难监测预警分中心为关键载体现代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对气象灾难监测预警、区划评定和应急响应能力。流域气象灾难估计预警。以兰江、新安江、曹娥江、南太湖等关键流域防洪减灾为关键,开展影响浙江暴雨发生发展机理和天气气候、数值模式研究,开展不一样暴雨强度对浙江关键江河、大型水

28、库等影响程度研究,开展致灾暴雨预报技术方法研究,建立关键流域致灾暴雨短期、短时临近预警系统。山地气象灾难估计预警。以人口相对集中和隐患较高敏感山区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难预防减灾为关键,开展台风、暴雨、短时强降水等对山地气象灾难影响和山地气象灾难对区域人民生命财产影响研究,开展山地灾难气象条件短时临近预报技术研究,建立山地气象灾难短期、短时临近预警系统。海洋气象灾难估计预警。开展海上灾难性天气(热带气旋、海上低压、海上大风、海雾、东风波暴雨等)预报预警方法研究,开展海洋气象灾难对海洋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影响研究,开展海温、含盐量等海洋环境、气象条件、海气耦合对海洋气象灾难发生发展、气候改变影响

29、研究,建立海洋气象灾难预报预警系统,提升热带气旋、海浪、海流、风暴潮、海雾、大风等分析预报能力。雷电气象灾难估计预警。在雷电综合监测网基础上,建立以省级中心信息数据接收处理平台为主、地市级子系统为辅,覆盖全省雷电灾难信息管理系统;探索以物理预报为主、数值模拟和多种统计、经验模式相结合综合雷电预报技术和方法,开发雷电监测预警和对策分析应用软件和综合预报估计业务步骤,建立重大雷电事件分级警报制度,建立现代雷电预警系统,公布雷电要素预报。农业气象灾难估计预警和评定。研究洪涝、干旱、高温、冷害、冻害等农业气象灾难特点,建立农业气象灾难指标体系和估计预警和评定系统,提升农业气象灾难估计预警和评定能力。完

30、善关键农作物发育期预报及产量动态估计业务,为粮食安全提供保障服务。研究制订科学农业保险气象指标体系,为农业保险提供气象评定服务。城市气象灾难应急预警。研究城市积涝、大风、雷电、雾、霾等城市气象灾难特点和演变规律,探索城市气象灾难防御对策和应急处理方法,形成城市气象灾难预警机制,建立城市气象灾难应急预警系统,开展城市气象灾难及其次生灾难定时、定点、定量预报预警。突发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预警。以基础气象业务系统为依靠,研究建立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社会活动气象应急预警服务预案,建立移动应急气象台,为突发事件提供现场气象服务,提升核应急、大气环境污染、化学泄漏、森林火险、紧急事故和重大社会活动气象应急预警服

31、务水平。气象灾难风险区划和评定。建立统一气象灾难标准体系,研究气象灾难风险评定方法和模型,各地域和省级分别建立气象灾难、灾情数据库;开展关键气象灾难风险评定和区划,摸清浙江省气象灾难特点和分布区域;依据不一样区域气象灾难风险程度和气候资源承载力,研究提出不一样区域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对策方法。3、大力提升气候资源对可连续发展支撑能力。开展气候资源和生态系统动态监测业务,开展关键气候资源普查和评定,开展水资源安全气象影响、淡水资源调度可行性分析及气候影响、气候资源承载能力评定,研究本省气候和生态环境改变事实、影响及对策,全方面增强利用气候资源环境为浙江经济社会协调可连续发展服务保障功效,为本省能源

32、和生态环境改善、可连续发展作出贡献。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主动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评定,建立浙江省风能、太阳能资源评定档案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标准制订科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区划,建立本省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示范基地,依据各地太阳能密度进行资源利用承载评定,指导各地开展太阳能利用和建筑施工一体化研究和实施。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建立健全人工影响天气专用数据库系统,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评定;加强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作业系统和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实现人工增雨由季节性抗旱向整年开发空中云水资源转变。加强水资源安全气象影响评定,开展淡水资源跨地域跨流域调度可行性分析及

33、气候影响评定,为水资源合理利用和计划提供有效气象服务。气候资源承载能力评定。综合分析和研究全球气候和环境改变、土地利用改变、工业化、城镇化、重大建设项目等对气候资源影响,增强气候资源保护意识;开发区域和局地气候资源及其演化评定技术、气候资源管理技术、不一样空间尺度气候资源优化技术。研究和制订减缓气候改变对策、区域气候资源保护、大气层保护和大气环境保护等气候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三)建立多轨道研究型气象业务建立完善涵盖天气、气候、大气成份、雷电、人工影响天气、农业和生态气象等为主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现代气象业务体系。1、天气预报业务。加强数值预报开发应用,发展基于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精

34、细化预报服务技术,建设新一代预报业务工作平台,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定点、定时、定量水平,开展临近、短时、短期、中期和延伸期天气预报,关键建立气象灾难应急预警体系,加强气象灾难应急、海洋气象、小流域暴雨监测、预警、估计能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2、气候估计业务。着重加强气候模式降尺度应用和检验,开展气候系统监测和诊疗、短期气候估计、气候系统影响评价、气候应用和服务,发展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评定和气候风险管理服务,提供重大工程和区域经济发展气候可行性论证。3、大气成份估计评定业务。着重开展对气溶胶、空气质量、酸雨、温室气体、臭氧、黑碳等观察、分析、研究、预警、预报、评定和服务,提供大气成份监测和趋势估计汇报

35、,减缓和大气成份相关多种污染和灾难影响。4、雷电灾难防御业务。研究雷电预警预报技术、方法和雷电灾难防御对策,开展雷电监测、预警预报业务,提供防雷检测、防雷工程建设技术服务,发展雷电灾难调查、风险评定等业务。5、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关键开展以飞机人工增雨为主、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为辅人工增雨抗旱业务,发展河流和水库增水、防雹减灾、机场和公路消雾、森林防火、重大社会活动和军事活动保障等服务业务。6、生态和农业气象评定业务。着重加强农业气象监测、情报预报、服务及灾难评定和防御对策,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推广和设施农业气象调控工作;开展生态气象监测、生态系统演变评定估计,加强生态建设保护

36、气象服务能力;研究制订科学农业保险气象指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气象评定服务。(四)推进气象社会管理工作深化气象行政管理方法改革,切实推行法律、法规给予气象行业管理、关键气象设施建设统一计划和审查、关键建设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大气环境评价气候资料审查、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管理、气象灾难防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信息传输、施放气球等各项社会管理职能和职责,维护气象活动正常秩序。1、建立完善气象灾难预警和气象信息公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多种天气气候事件引发气象灾难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气象灾难预警信号,建立和完善气象灾难预警和气象信息公布管理制度,规范气象灾难预警和气象信息公布行为,确保气象灾难预警和气象信息公

37、布可靠、立即、正确。2、建立气象灾难风险评定管理制度。建立气象灾难评定及风险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气象灾难评定和风险区划,关键加强计划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标气象灾难风险评定管理。3、建立完善气象设施建设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气象设施建设管理制度,组织制订气象设施建设和保护计划,关键加强关键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管理。4、建立完善气象标准化管理制度。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组织研究制订和完善气象标准、规范和规程,建立健全以气象综合探测、气象仪器设备、天气气候产品、气象服务技术和气象灾难防御为关键气象标准体系,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基础上,建立完善气象标准化管理制度,保障气象信息资源质量。5、建立健全气候资源开发

38、利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制度,深入增强全民气候资源意识,开展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工作,组织制订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计划,加强气候生态环境保护,关键加强农业气候资源、风能、太阳能监测、区划、计划管理。四、关键工程为了确保实现和完成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和关键任务,关键实施气象灾难应急预警工程、海洋气象监测预警工程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等工程建设,并主动开展气象科学研究和开发、气象台站综合改善和气象管理能力建设。(一)气象灾难应急预警工程该工程建设,可提升气象灾难预警预报正确率、立即性和应急响应能力,深入提升社会各行业抗御灾难能力。1、灾难性天气监测系统。2、气象灾难估计预警

39、系统。3、气象灾难信息共享平台。4、气象灾难预警信息公布平台。5、气象灾难风险区划和评定体系。(二)海洋气象监测预警工程1、海洋气象监测系统。2、海洋气象信息网络系统。3、海洋气象预警预报系统。4、海洋气象信息公布系统。5、海洋气象技术保障系统。(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程1、风能、太阳能资源评定和开发利用区划。2、人工增雨指挥和作业系统。3、生态环境监测和评定体系。五、保障方法(一)完善气象投入机制应深入完善和落实落实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和完善稳定可靠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气象投入机制。要根据“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不一样服务对象,深入划分各级政府对气象事业发展事权关系,明确各级

40、政府气象支出责任,把气象事业发展全方面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预算中,建立起稳定公共财政投入渠道;以满足公共需求为目标,不停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逐步扩大气象投入在各级财政支出中百分比;实施投入倾斜政策,逐步建立长久稳定欠发达地域气象事业开发和建设资金渠道,促进区域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根据“谁受益、谁投资”和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分级负担标准,主动落实计划建设项目,关键保障气象灾难应急预警、海洋气象监测预警、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项目建设和运行经费。(二)深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主动推进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建立和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和本省实施两大战略相适应,符合现代气象业务技术发展方向,结构完整、布

41、局合理、功效齐备、综合配套、分工明确多轨道、集约化、研究型、开放式业务技术体制。建立完善天气预报、气候估计和气候改变评定、大气成份估计评定、雷电灾难防御、人工影响天气、农业气象和生态评定等业务为主多轨道协调发展现代化业务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促进业务发展研究型业务,实现科研和业务有机结合,培养既懂业务又懂科研复合型人才队伍,显著提升气象科技水平和气象业务科技含量;建立资源高度共享、集约高效功效平台。以综合气象探测平台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平台为依靠,以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为纽带,完善“无缝隙”预报估计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气象服务平台;优化业务布局和分工,调整业务组织结构,实现集约化发展,提升业务整

42、体效益和效率。(三)建立健全人才和科技政策实施“人才强业”战略,深化选人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优化人才健康成长和充足发挥作用环境,建立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机制。以“三百骨干人才工程”(百名科技业务骨干队伍、百名行政管理骨干队伍、百名科技服务骨干队伍)建设为抓手,全方面提升气象队伍素质,促进气象队伍协调发展。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及相关政策,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深入完善激励机制,激励从业人员结合工作需要进修深造,把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作为关键考评内容,充足调动从业人员接收教育培训主动性。经过加强教育培训等工作,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实现人力资本增

43、加,为气象事业提供人才确保。落实科技兴气象战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改革和改善投入体制、机制。加强研究基础条件建设,搭建科研业务结合科技创新平台,完善资源和数据共享机制,促进科研结果转化。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研发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气象事业重大发展项目标结合机制,将省气象科研所建成省级气象科技创新基地和引才育才人才基地。加强拔尖人才培养和吸引,围绕研究型业务建设,培育35个在中国有一定影响研究型团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关键开展应用技术开发和研究,激励从事基础性研究。实施重大科技计划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完善科技项目标评价和激励机制。扩大和

44、深化和高校、研究院(所)科技合作,强化部门间合作。加强气象科普和宣传工作。(四)建立健全气象政策法规体系加强气象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地方气象政策法规体系,是加紧气象事业发展一个关键确保。基础建成以气象法和相关法律为主体,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内容完善、科学配套气象法规体系,尽早出台浙江省气象条例等法律法规,关键加强气象灾难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突发性事件气象应急机制;形成以市级执法为主,专兼结合、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气象行政执法体制;基础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气象行政管理体制;不停提升气象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依法规范社会气象活动,促进和

45、保障气象事业发展和改革。(五)推进科学管理和文化创新主动推进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建设,初步建立和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相一致面向全社会气象行政管理体系;加强行业管理,初步建立面向全行业公共气象管理体系;根据国家机关改革政策,主动推进业务技术体制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和计划财务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新型面向部门内部综合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气象管理现代化,建设包含浙江气象政务内网、浙江省政府门户网站浙江气象子网站、气象政务档案管理系统和气象政务网络安全系统四个子系统浙江气象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全省气象部门之间,气象部门和地方党政机关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开展网络政务管理、网上办文、网上办公、移动办公、网上信息公布、网上审批、网上政务公开,提升科学管理水平。推进气象文化创新,建设有特色,以发展为关键浙江气象文化。加强面向社会公众宣传,把各级气象台站建成当地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宣传窗口,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继续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全省气象系统文明单位内在质量和档次。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