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云体系分析_李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809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云体系分析_李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云体系分析_李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Application 创新应用272 电子技术 第 52 卷 第 2 期(总第 555 期)2023 年 2 月知识云体系研究内容。(1)准确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缓解以往对学生的分层分级教学更多以测试总成绩进行划分,无法精准把脉学生在各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情况的问题;通过构建“数学能力测评”知识云体系,清晰反馈新生在各知识模块的掌握情况,使得教师可以通过系统测评结果,因人而异,定制个性化学习提升方案或教材,提升分层分级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2)优化教师分工协同,把教师队伍中技术应用和专业能力进行强强结合,减轻日常教学工作重复投入的压力,“按需修改、使用”教学课件、备课内容,结合学

2、生实际“按需生成”教辅、作业、考题。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提高预科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发展。(3)强化教学信息化管理手段,把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教学资源沉淀以及教学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多维统一,从而实现更加高效、快捷评估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质量的目标。(4)提升知识学习和使用效果。“知识云”0 引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教学领域得到广泛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教育的深入发展及应用,正在积极地改变着传统教育的传承、学习与管理模式。目前,云计算技术与数学教学的相关性研究正逐渐受到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关于“知识云”的概念,国内最早在2014年见之于网络,初步应用于在线知识库管理、知识分享

3、应用领域;并逐步扩展到各学科领域。把云计算技术理念及成果应用在数学教学领域,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本项目的研究中,主要借助云计算技术及其“按需提供服务”的核心理念,通过对预科数学知识的碎片化及重构,细化知识管理及应用的颗粒度,并借助云计算技术将各类教学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一套面向学生数学能力测评、学习以及教学应用管理一体化的预科数学知识云体系。1 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云体系“知识云”理念将知识应用及管理全流程以“云”的方式实现,使得知识体系云化。“知识云”理念的引入,为改进预科数学教学管理、教学、学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知识云体系的构成并不具有唯一性,通常因学科及知识特性的不同而存在差异,需

4、根据学科本身及知识的具体特点来选择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预科数学知识云体系研究参照已有的研究方法及成果,应包括理论、概念、框架、模型等几个方面,如图1所示。基金项目:云南民族大学2021年校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1JG-080)。作者简介:李霞,云南民族大学;研究方向:互联网教育。收稿日期:2022-10-08;修回日期:2023-02-12。摘要:阐述课程教学的知识云体系,研究内容、建设目标、体系框架结构,包括能力评估体系研究中的模型设计和内容设计、教学课程知识云设计、教案和题库知识云设计、教学管理大数据管理。关键词:知识云体系,能力评估,教学管理。中图分类号:TP311.13,

5、TP393.09文章编号:1000-0755(2022)12-0272-02文献引用格式:李霞.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云体系分析J.电子技术,2023,52(02):272-273.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云体系分析李霞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 650031)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knowledge cloud system of course teaching,research content,construction objectives,and system framework,including model design and content desig

6、n in the research of 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teaching course knowledge cloud design,teaching plan and question bank knowledge cloud design,and teaching management big data management.Index Terms knowledge cloud system,ability evaluation,teaching management.Analysis of Knowledge Cloud System in Cur

7、riculum Teaching LI Xia(Yunnan,Yunnan 650031,China.)图1 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云体系 Minzu UniversityApplication 创新应用电子技术 第 52 卷 第 2 期(总第 555 期)2023 年 2 月 273实现知识管理的集中化、规范化、信息化,提升了知识获取、更新、共享、测评、反馈等使用效果。面向使用对象,分解整合原有知识,使用者能够一目了然,方便知识学习掌握。知识云体系建设目标。(1)预科学生数学能力评估体系研究搭建(模型设计、内容设计)。通过对预科数学知识的碎片化及重构,细化知识测试颗粒度,优化设计一套适合预科学生数

8、学知识能力测评体系,并据此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级教学管理。(2)预科数学知识云体系研究搭建。教学课程知识云设计:结合学生能力评估体系研究成果,支持教师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碎片化”设计,使得课程内容支持便捷化“按需组合”、满足“分层分级”教学使用需求;能够支持针对性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补习”。教案、题库知识云设计:引入信息化手段,支持“按需投入”精力在需要调整的知识点、题型设计,提升工作效率。教学管理大数据管理分析设计:教学管理后台支持对学生日常学习的知识点、时长、次数、练习效果等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到相应教师,便于教师优化教学内容以及针对性教学课堂设计,提升教学质量。知

9、识云体系框架结构。图1中,结合传统知识管理四大要素(2W+2H,WHO-谁需要知识,WHAT-需要什么知识,HOW-如何提供知识,HOW-如何保障长效)内在联系,借助云计算技术,形成内在联动的预科数学“1233”知识云体系。(1)1朵知识云统领:以“云化”的思想统领知识管理全过程,实现“随时随地”的知识应用和管理;(2)2种应用途径:知识云体系设计架构需支持PC端和App端同步使用;(3)3类用户使用场景:聚焦学校/学院管理用户、教师和学生三类用户使用场景,全流程打通知识管理应用,实现知识及知识管理的按需使用;(4)3大知识云库:3大知识云库,内容面向使用用户、面向应用场景,以教学为核心进行全

10、流程管理,方便知识学习,提升使用效果。2 案例分析 学生能力评估体系研究。预科数学知识能力测评指标体系建立主要是准确分析预科学生数学的基础能力,避免教师教学面临的大量低效重复劳动投入以及教学管理评估手段落后等问题;指标体系涵盖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对知识的应用及创新能力,与外部的沟通交流及表达能力等,多维度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表1所示。教师知识体系研究。建立预科数学教师知识体系主要是考虑教师群体的差异,部分教师经验丰富,讲解深入浅出,但缺乏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线上教学工具使用,微课件制作,PPT制作等);有些教师恰好相反;借助云计算技术,整合各层级教师优势资源,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减少学

11、校教学资源的整体投入,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教学管理体系研究。本研究所构建的教学管理体系与知识云体系其他部分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包含的评价体系根本目的是“以评促改,以评促教”,评价结果可以实时反馈到教师,并能快速进行优化调整,达到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目标。3 结语预科数学知识云体系将知识管理全流程以“云”的方式实现,使得知识体系云化,实现一站式获取知识,提升知识传授和掌握效率。将“知识云”理念引入到预科学生教学管理中,线上线下结合、实现“管、教、学”一体化融合发展;为改进预科数学教学管理、学习、测评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复制性。构建预科知识云

12、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加强顶层设计,采取分步协同推进,持续更新深入、与时俱进的研究策略。参考文献1 徐斌艳.旨在诊断与改进教学的数学学科能力测评分析来自德国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11,40(12):78-83.2 许子明,田杨锋.云计算的发展历史及其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08):66-67.3潘登,胡健.知识云服务与高校外语学习空间深度融合的设计与反思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9,39(01):102-107+156.4 李志河,刘芷秀,聂建文.高校在线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20,38(05):81-89.图2 知识云体系框架结构表1 学生能力评估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