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污水处理厂各单元运行管理基础手册.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880837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各单元运行管理基础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污水处理厂各单元运行管理基础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各处理单元运行管理 格栅间 (1) 过栅流速控制 合理控制过格栅流速,使格栅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拦截作用,保持最高拦污效率。通常来讲,污水过栅越缓慢,拦污效果越好,但当缓慢至砂在栅前渠道及格栅下沉积时,过水断面会缩小,反而使流速变大。污水在栅前渠道流速通常应控制在0.4一0.8m/s,过栅流速应控制在0.6~1.0m/s。具体控制指标,视处理厂调试运行后依据来水污物组成、含砂量等实际情况确定。依据多年来运行经验,有污水处理厂污水中含有大粒径砂粒较多,即使控制在0.4m/s,仍有砂在格栅前渠道内沉积,多数城市污水中砂粒径在0.1mm左右,即使格栅前渠道内流速控制在0.3m/s,也不会产生积砂现象。部分处理厂来水中绝大部分污物尺寸比格栅栅距大得多,此时过栅流速达成1.2m/s也能确保好拦污效果。运行人员将依据运转实践中探索出本厂最好过栅流速控制范围。污水流量从厂内设置超声波流量计液位计抄报,水深由液位计测取。 (2) 栅渣清除 立即清除栅渣,确保过栅流速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清污次数太少,栅渣将在格栅上长时间附着.使过栅断面降低,造成过栅流速增大,拦污效率下降。格栅若不立即清污,造成阻力增大,会造成流量在每台格栅上分配不均匀,一样降低拦污效率。所以,操作人员应将每一台格栅上栅渣立即清除。值班人员全部应常常到现场巡检,观察格栅上栅渣累积情况,并估量栅前后液位差是否超出最大值,做到立即清污。超负荷运转格栅间,尤应加强巡检。值班人员注意探索总结这些规律,以提升工作效率。 (3) 定时检验渠道沉砂 格栅前后渠道内积砂和流速相关外,还和渠道底部流水面坡度和粗糙度等原因相关系,应定时检验渠道内积砂情况,立即清砂并排除积砂原因。 (4) 格栅除污机维护管理 格栅除污机是污水处理厂内最易发生故障设备之一,巡查时应注意有没有异常声音,栅耙是否卡塞,栅条是否变形,并应定时加油保养。 (5) 卫生和安全 污水在长途输送过程中易腐化,产生硫化氢和甲硫醇等恶臭有毒气体将在格栅间大量释放出来。在半敞开格栅间内,恶臭强度通常在70~90个臭气单位,最高可达130多个臭气单位。建在室内格栅间采取强制通风方法,夏季应确保每小时换气l0次以上。必需时可在上游主干线内采取部分简易通风或曝气方法,降低格栅间恶臭强度。采取上述控制恶臭方法,关键为了值班人员身体健康,又能减轻硫化氢对除污设备腐蚀。另外,对清除栅渣应立即运走并立即处理,以预防腐败后产生恶臭,即使极少一点栅渣腐败后,也能在较大空间产生强烈恶臭。栅渣堆放处要常常清洗。栅渣压榨机排除压榨液因含有较高恶臭物质,操作人员应立即用管道导入污水渠道中,严禁经明沟漫流至 地面。 (6)分析测量和统计 值班人员统计天天发生栅渣量。依据栅渣量改变,间接判定格栅拦污效率。当栅渣比历史统计降低时,应分析格栅是否运行正常。 进水泵房 (1) 集水井 污水进入集水井后流速放慢,部分泥砂会沉积下来,使有效池容降低,影响水泵正常工作。所以集水井要依据具体情况定时清理。清池工作最关键是人身安全问题。在干管内腐败污水会带入有毒气体,在池内沉积污泥也会厌氧分解产生出有毒气体,甚至会产生出甲烷等可燃气体。清池时,先停止进水,用泵排空池内存水,然后强制通风,方可下池工作。 注意:操作人员下池以后,通风强度可合适减小,但绝不能停止通风,因为池内积泥厌氧分解并未停止,还有硫化氢等有毒气体不停产生并释放出来。每个操作人员在池下工作时间不可超出30min。 (2)泵组运行调度 泵组运行操作应考虑以下几项标准。第一是确保来水量和抽升量一致。假如来水量大于抽升量,上游没有立即采取溢流方法,则可能淹泡格栅间;反之来 水量小于抽升量,则可能使水泵处于干运状态,造成设备损坏。第二是应保持集水池高水位运行,这么可降低泵扬程,在确保抽升量前提下降低能耗。第三是控制水泵开停次数不要过于频繁,不然易损坏电机并降低使用寿命。第四是泵房内每台机组投运次数立即间保持基础均匀。因为每台泵吸口全部对应着集水池内一部分容积,假如某台长时间不投运,集水池内对应部分将成为死区,会造成泥砂沉积。运行人员应参考初步运行调度方案,并结合本厂实际情况,不停完善、总结经验,找到最好运行调度方案。 水解酸化池 (1) 运行机理 水解酸化工艺属于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技术范围,污水由反应器底部进入,经过污泥床,从而将进水中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快速截留和吸附。截留下来物质在大量水解产酸菌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溶解性物质,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小分子有机物质(如有机酸类)。 (2) 水解酸化池开启 水解酸化池开启是其达成设计要求后正常运行前期工作,是反应器中缺氧或兼氧微生物培养和驯化过程,会直接影响水解酸化系统能否顺利投入使用及其运行效果。 开启—般采取同类污泥接种,通常温度适宜时开启时间约2~6周不等。 a.接种 接种是向水解酸化池中接入厌氧、缺氧和好氧代谢微生物菌种。若不接 种,靠反应器本身积累微生物量来开启将需要比接种长3~5倍时间。 ① 接种物起源 接种物关键起源于多种污泥,如现有污水处理厂厌氧、缺氧或好氧反应器污泥,下水道、化粪池、河道或污水池塘等处积沉污泥和农村沼气池内底泥。 ②接种物基础要求 水解酸化反应降解是多种类群微生物共同作用结果,所以对接种物有以下要求:第一,必需含有适应于一定废水水质特征微生物种群;第二,所接入微生物 (或污泥) 必需含有足够代谢活性;第三,污泥所含微生物数量应较多,且多种微生物百分比应协调。 ③ 接种方法 采集接种污泥时,应注意选择生物活性高、相对密度大污泥,同时应除去其中夹带大颗粒固体和漂浮杂物。接种量依据处理对象水质特征、接种污泥水质特征、接种污泥性能,水解酸化池容积、开启运行条件等来决定。通常来说加大接种量有利于缩短开启时间。若按容积比计算,投加接种污泥量通常为10%~30%。接种部位应在反应装置底部,尽可能避免接种污泥在接种和开启运行时流失。对于一些填料厌氧反应装置,开启时甚至能够将填料取出,在另外污泥池中预先挂膜,然后装入反应装置中。 b.开启基础方法 当反应器中接种污泥投足后,控制污水、废水分批进料,开启运行早期水解缺氧反应装置间歇运行方法。每批废水进入后,反应装置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缺 氧代谢 (或经过回流装置适时进行循环搅拌) ,让接种污泥或增殖污泥临时聚集,或附着于填料表面,而不是随水分流失。经若干天 (所需时间随水质和接种污泥浓度而变) 缺氧反应后,大部分有机物被分解后,再进第二批废水。在分批进水间歇运行时,可逐步提升进水浓度或工业废水百分比,可逐步缩短反应时间,直至最终完全适应污水、废水水质并连续运行。 c.影响开启原因 影响开启原因,除接种污泥以外,还有污水、废水水质特征、有机质负荷和有毒污染物质、环境条件、填料种类、回流等。 ①废水性质 包含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组成和浓度、pH值、营养物质等。废水中有机物质(易降解性)浓度对于缺氧水解反应器开启是有影响,适宜浓度能使微生物污泥快速絮凝形成,形成足够浓度和活性微生物污泥,缩短开启时间。尽管缺氧水解微生物对C、N、P营养要求不如好氧微生物严格,但对于一些成份过 于单纯工业废水,在开启时仍应经过添加适宜污水或营养物质,协调进水中C、N、P等营养平衡。对于酸性或强碱性工业废水,在开启中首批投料时,甚至在开启前阶段,必需调整废水pH值至中性或偏碱性,才能免去再调pH值过程。物料缓冲性能有利于保持消化液适宜酸碱度,从而为在较高有机物质负荷下开启提供有利条件,以利缩短开启时间。 ② 有机质负荷 有机质负荷常常成为影响开启关键原因。开启过程中,有机质负荷过高,造成挥发性有机酸过量积累,消化液pH值下降过分就会使开启停滞或破坏。反之,有机质负荷太低,则会降低微生物增殖速率,从而使开启时间延长。控制有机质负荷要领为“有节”、“有进”。有节,指有节制地递增有机质负荷,以免在超负荷冲击下,使开启遭受挫折,结果是欲速则不达。有进,则指把握时机,立即递增有机质负荷,以期立即地完成开启过程。控制好有机质负荷,能够缩短开启时间过程,提升开启成功率和系统运行效率。能够避免因需要反复开启所造成运行费用损失,时间上延误,排除那种虽运行平稳,但效率不很高情况,提升整个缺氧反应过程稳定性。 ③ 水温 废水温度是影响开启关键原因,因为温度直接影响微生物代谢和增殖速率,影响微生物负荷能力,故温度降低会使开启时间延长。另外水温也会影响污泥黏附成团速率。 ④ 出水回流 缺氧反应器出水以一定回流比返回反应器,能够回收部分流失污泥及出水中缓冲性物质,能够平衡反应器中水pH值,有利于加速富集,缩短开启所需时间。在开启时出水是否回流,和反应器类型很相关系。通常情况下,附着型反应装置,因填料含有一定拦截作用,无须再加回流。悬浮型反应装置开启时,污泥絮凝不好易于流失,可合适用出水回流。 ⑤ 其它 对于填料型水解缺氧反应器,填料附着性能会影响挂膜快慢,所以影响开启时间。填料填充量、是否分层或错层等也对开启过程有一定影响。对于悬浮型水解缺氧反应器,能够合适投加无烟煤或微小沙砾或絮凝剂,促进污泥颗粒化。水力负荷对开启过程有一定影响,水力负荷过高,可能会造成污泥大量流失;水力负荷过低,又不利于对污泥筛选。通常在开启早期可选低水力负荷,经过数周后能够递增水力负荷,并维持平稳。 d.开启障碍排除 在开启过程中,常碰到障碍是超负荷所引发消化液VFA(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上升、pH值降低,使厌氧反应效率下降或停滞,即酸败。处理措施是:首先暂停进料以降低负荷,待pH值恢复正常水平后,再以较低负荷开始进料。若pH值降低幅度太大,可能需外加中和剂。负荷失控严重,临时调整方法无效时,就需重新投泥,重新进水开启。 (3) 厌氧生物处理装置运行管理 a.运行控制指标 ① 有机物降解指标 ————COD、BOD等去除率。 ② 出水水质指标 ————出水VFA、pH值、SS等。 ③ 运行负荷 ————测试并控制正常污泥负荷、容积负荷、水力负荷。 ④ 温度 ————控制反应较稳定水温。 ⑤ 生物相 ————可不定时检验污泥生物相。 b.维护和管理 ① 确保配水及计量装置正常。 ② 冬季做好对加热管道和换热器清通和保温,预防进出水管、水封装置冻结。 ③ 每隔一定时间清除浮渣和沉砂。 c.运行中应注意问题 ① 保持水解酸化池污泥区泥床高度基础恒定和污泥区有较高污泥浓度。 ② 保持水解酸化池排泥系统通畅,若发生排泥不畅和淤堵现象,应安排人员立即疏通。 ③ 污泥排放采取定时排泥,日排泥次数控制到1~2次。 ④ 依据污泥液面检测仪和污泥面高度确定排泥时间,矩形水解酸化池采取排泥沿池纵向多点排泥。 ⑤ 因为反应器底部可能会积累颗粒和细小砂粒,应间隔一段时间从下面排泥,以避免或降低在反应器内积累沙砾。 d.严格控制水解酸化池出水悬浮物SS含量 ① 采取水解酸化——曝气生物滤池组合工艺,为避免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次数过于频繁,预防生物膜流失和运行成本增加,应控制水解酸化池悬浮物SS含量小于100mg/L,并保持相对稳定。 ② 立即清除水解酸化池液面浮泥,以预防浮泥带入下级曝气生物滤池。 ③ 严格确保水解酸化池进水(泥)、配水(泥)均匀,定时检验浮渣挡板运行情况,出现问题立即处理。 ④ 如碰到下雨、暴雨天气,严格控制进水水量,并加强维护次数。 沉淀池 沉淀池作用关键是去除污水中大部分砂粒和悬浮物。 (1) 配水 多个沉淀池并列运行时,应将污水水量均匀分配到各池,以充足发挥各池 能力,并保持一样沉淀效果。假如水量分配均匀时,发觉各池沉淀效果有显著差异,在无其它原因时,可合适改变各池分担流量,提升各池和整个系统出水水质。 (2) 巡视 定时观察沉淀池沉淀效果,如出水浊度、泥面高度、沉淀悬浮物状态,水面浮泥或浮渣情况等,检验各管道附件、排泥刮渣装置是否正常。 (3) 出水堰 观察出水堰堰口是否保持水平,各堰出流是否均匀,堰口是否严重堵塞。必需时应调整堰板安装情况,或在堰口设置调整块,或堰前设置挡板均衡出流量。 (4) 污泥排出 依据沉淀池污泥产量和贮泥时间,应立即排出污泥,泥斗积泥太多会发生污泥腐败和反硝化等异常现象,排泥过多使泥水浓度太稀,使污泥含水率提升。通常情况下初沉池污泥存积时间可长些,每日排泥一次。 (5) 清除浮渣 浮渣过多,会影响出水水质,尤其是初沉池过多浮渣会影响刮渣机运行,必需确保刮渣机正常运行,去除浮渣,必需时应人工清除。 (6) 设备维护 应定时或视需要对金属部件或没备进行防锈处理或维修。 (7) 运行测试 ① 污水悬浮物浓度 经过测定进出水悬浮物浓度即可知沉淀池去除率。 ② 污水BOD、COD浓度 计算沉淀池BOD、COD去除率,并比较进出水BOD/COD值。 ③ 污泥SV和固体浓度 测定沉淀污泥性能和数量,如MLVSS/MLSS。 (8) 沉淀池异常问题及处理对策 ① 出水带有大量悬浮颗粒 原因——水力负荷冲击或长久超负荷,因短流而降低了停留时间,以至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出水堰。 处理措施——均匀分配水力负荷;调整进水、出水设施不均匀,减轻冲击负荷影响,有利于克服短流;投加絮凝剂,改善一些难沉淀悬浮物沉降性能,如胶体或乳化油颗粒絮凝;调整进入初沉池剩下污泥负荷。 ② 出水堰脏且出水不均 原因——污泥粘附、藻类长在堰上,或浮渣等物体卡在堰口上,造成出水堰脏,甚至一些堰口堵塞造成出水不均。 处理措施——常常清除出水堰口卡住污物;合适加药消毒阻止污泥、藻类在堰口生长积累。 ③ 污泥上浮 原因——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有机质腐败。 处理措施——确保正常贮泥和排泥时间;检验排泥设备故障;清除沉淀池内壁,部件或一些死角污泥。 ④ 浮渣溢流 原因——浮渣去除装置位置不妥或去除频次过低,浮渣停留时间长。 处理措施——维修浮渣刮除装置;调整浮渣刮除频率;控制浮渣产生量。 ⑤ 污泥管道或设备堵塞 原因——初沉池污泥中易沉淀物含量高,而管道或设备口径太小,又不常常工作造成。 处理措施——设置清通方法;增加污泥设备操作频率;改善污泥管道或设备。 ⑥ 刮泥机故障 原因——刮泥机因承受过高负荷等原因停止运行。 处理措施——缩短贮泥时间,降低存泥量;检验刮板是否被砖石、工具或松动零件卡住;立即更换损坏连环、刮泥板等部件;预防沉淀池表面积冰;调慢刮泥机转速。 生物转盘 生物转盘是一个好氧处理污水生物反应器,由水槽和一组圆盘组成,圆盘下部浸没在水中,圆盘上部暴露在空气中,圆盘表面生长有生物群,转动转盘周而复始地吸附和生物氧化有机污染物,使污水得到净化。生物转盘运行中,盘片上生物膜处于运动状态。生物转盘关键处理装置是表面附有生物膜盘片。生物转盘由安装在水平轴上一系列圆盘盘片组成,约40%盘片面积浸没于半圆形槽废水中。生物转盘旋转时,生物膜和废水及空气交替接触。 生物转盘在旋转过程中,盘面下部分浸没在污水中时,盘上生物膜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吸附;当盘片离开液面暴露在空气中时,盘上生物膜从空气中吸收氧气对有机物进行氧化。经过上述过程,氧化槽内污水中有机物降低,污水得到净化。转盘上生物膜也一样经历挂膜、生长、增厚和老化脱落过程,脱落生物膜可在二次沉淀池中去除。生物转盘系统除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外,有硝化、脱氮功效。 (1)生物转盘工艺和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对比 ① 操作管理简便,无污泥膨胀及泡沫现象,生产上易于控制。 ② 剩下污泥量小,污泥含水率低,沉淀速度快,转盘污泥产率通常为0.25~0.5kg/kgBOD5,沉淀速度可达4.6~7.6m/h。 ③ 设备结构简单,无通风、污泥回流及曝气设备,运转费用低,通常电耗为0.024~0.7KW·H/kgBOD5,约为活性污泥法30%~50%。 ④ 氧化槽内生物量大,达194g/m2,可处理高浓度废水,耐冲击能力强。 ⑤ 氧化槽停留时间短,通常在1~1.5h,处理率高,BOD5去除率达成90%。 ⑥ 可采取多层多级部署,占地少。 ⑦ 可用转盘实现脱氮。 (2)生物转盘开启 生物转盘和生物滤池同属生物膜法生物处理设备,所以,在转盘正式投产,发挥净化污水功效前,首先需要使转盘面上生长出生物膜(挂膜)。 生物转盘挂膜方法和生物滤池方法相同。因转盘槽(氧化槽)内能够不让污水或废水排放,故开始时,能够根据培养活性污泥方法,将活性污泥以mg/l浓度置于前几级氧化槽中,直接引入同类废水处理活性污泥更佳,在不进水情况下使盘片低速旋转24~48小时,盘片上便会黏附少许微生物,接着开始进水,进水量依生物膜逐步生长而由小到大,直至满负荷运行。 和此同时,后几级用于硝化转盘也会挂膜,因自养硝化细菌世代时间长,繁殖生长慢,若进水有机物浓度过高,会使膜中异常细菌占优势,从而抑制自养菌生长,为了确保硝化细菌占优势,必需注意将进水BOD控制在30mg/l以下,硝化转盘挂膜时间要2~3周。当水质出现亚硝酸盐时,表明硝化均在生物膜上已占优势,挂膜工作宣告结束。 挂膜所需环境条件和前述生物处理设备微生物培驯时相同,即要求进水含有适宜营养、温度、pH值等,避免毒物大量进入;因早期膜量少,盘片转速低些,以免使氧化槽内溶解氧过高。 (3)生物相观察 生物转盘上生物膜特点和生物滤池上生物膜完全相同,生物呈分级分布,第一级生物往往以菌胶团细菌为主,膜亦最厚,伴随有机物浓度下降,以下数级依次出现丝状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生物种类不停增多,但生物膜量即膜厚度降低,依污水水质不一样,每一级全部有其特征性生物类群。当水质浓度或转盘负荷有所改变时,特征性生物层次也随之前推或后移。经过生物相观察可了解生物转盘工作情况,发觉问题,立即处理。 正常生物膜较薄,厚度约15毫米左右,外观粗糙,带黏性,呈灰褐色。盘片上过剩生物膜时脱落,这是正常更替,随之即被新膜覆盖。用于硝化转盘,其生物膜较多,外观光滑,呈金黄色。 (4)生物转盘运行过程中异常情况及处理方法预案 通常来说,生物转盘是生化处理设备中最为简单一个,只要设备运行正常,往往会取得令人满意处理效果。但在水质、水量、气候条件大幅度改变情况下,加上操作管理不慎,也会影响或破坏生物膜正常工作,并造成处理效果下降。常见异常现象有以下多个。 ① 生物膜严重脱落 在转盘开启两周内,盘面上生物膜大量脱落是正常,当转盘采取其它水质活性污泥来接种时,脱落现象更为严重。但在正常运行阶段,膜大量脱落会给运行带来困难。产生这种情况关键原因可能是因为进水中含有过量毒物或抑制生物生长物质,如重金属、氯或其它有机毒物。此时应立即查明毒物起源、浓度、排放频率和时间,立即将氧化槽内水排空,用其它废水稀释。根本处理措施是预防毒物进入;如不能控制毒物进入时应尽可能避免负荷达成高峰,或在污染源采取均衡措施,使毒物负荷控制在许可范围内。 pH值突变是造成生物严重脱落另一原因,当进水pH值在6.0~8.5范围时,运行正常,膜不会大量脱落。若进水pH值急剧改变,在pH小于5或大于10.5,将造成生物膜大量脱落。此时,应投加化学药剂给予中和,以使进水pH值保持在6.0~8.5正常范围内。 ② 产生白色生物膜 当进水发生腐败或含有高浓度硫化物如硫化氢、硫化钠、硫酸钠等,或负荷过高使氧化槽内混合液缺氧时,生物膜中硫细菌(如贝氏硫细菌或发硫细菌)会大量繁殖,并占优势。有时除上述条件外,进水偏酸性,使膜中丝状真菌大量繁殖。此时,盘面会呈白色,处理效果大大下降。 预防产生白色生物膜方法有:1、对原水进行预曝气;2、投加氧化剂(如水、硝酸钠等),以提升污水氧化还原电位;3、对污水进行脱硫预处理;4、消除超负荷情况,增加第一级转盘面积,将一、二级串联运行改为并联运行以降低第一级转盘附负荷。 ③ 固体累积 沉砂池或初沉池中悬浮固体去除率不佳,会造成悬浮固体在氧化槽内积累并堵塞废水进入通道。挥发性悬浮固体(关键是脱落生物膜)在氧化槽内大量积累也会产生腐败、发臭、并影响系统运行。 在氧化槽中积累固体物数量上升时,应用泵将其抽去,并检验固体类型,以针对产生累积原因加以处理。如属原生固体积累则应加强生物转盘予处理系统运行管理;若系次生固体积累,则应合适增加转盘转速,增加搅拌强度,使其便于同出水一道排出。 ④ 污泥漂浮 从盘片上脱落生物膜呈大块絮状,用滤布滤池加以去除。周期过长会产生污泥腐化;周期过短,则会加重污泥处理系统负担。因为生物转盘不需要回流污泥,污泥漂出现象不会影响转盘生化需氧量去除率,但会严重影响出水水质。所以,应立即检验排污设备,确定是否需要维修,并依据实际情况合适增加排泥次数,以预防污泥漂出现象发生。 (5)系统运行中环境原因影响 ① 溶解氧 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生物处理法。供氧不足会出现厌氧状态,妨碍微生物正常代谢过程,并滋长丝状细菌。供氧多少通常见混合液溶解氧浓度控制。活性污泥絮凝体越大,所需溶解氧浓度就要大部分。为了使沉淀分离性能良好,较大絮凝体是所期望。通常来说,溶解氧浓度以2 mg/L左右为宜。 ② 营养物 微生物代谢需要一定百分比营养物质。除以BOD5表示碳源外,还需要氮、磷和其它微量元素。生活污水含有微生物所需要多种元素,但有些废水则缺乏一些关键元素,如氮、磷等,这时就需要投加适量氮、磷等或生活污水。对氮、磷需要量可依据下式估量,即BOD5:N:P=100:5:1,其正确数量应经过试验确定。 ③ pH值 对于好氧生物处理,pH值通常以6.5~9.0为宜。pH值低于6.5时,真菌即开始和细菌竞争,pH值低到4.5时,真菌将完全占优势,严重影响处理效果;pH值超出9.0时,代谢速度受到阻碍。 假如在驯化污泥过程中将pH值这个原因考虑进去,则活性污泥在一定范围内能够逐步适应。但如出现冲击负荷,pH值急变时,则将给活性污泥带来严重打击,净化效果将急剧恶化。 ④ 水温 对于生化过程,通常认为水温在20~30℃时效果最好,35℃以上和10℃以下净化效果即降低。所以,对严寒地域生活水,则需采取必需保温方法。但对大型处理厂,如水温能维持6~7℃,通常采取提升污泥浓度和降低污泥负荷等方法,活性污泥仍能有效地发挥其净化功效。 ⑤ 有毒物质 对于生物处理有毒害作用物质很多,其中包含重金属、氰、H2S等无机物质,酚、甲醛等有机物质。 毒物毒害作用和pH值、水温、溶解氧、有没有其它毒物及微生物数量和是否驯化等有很大关系。 滤布滤池工艺操作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处理技术是一项优异高效水处理过滤技术,关键用于冷却循环水处理、废水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也适适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其关键特征为出水水质好,出水稳定,连续运行,承受高水力,悬浮物负荷能力强,全自动运行,操作、维护简便,运行费用低,土建费用低及占地小等。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于常规活性污泥法、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SBR 系统、氧化沟系统、滴滤池系统、氧化塘系统以后,可去除总悬浮固体、结合投加药剂可去除P、色度等。 需处理水进入滤池后,经过滤盘,固体悬浮物被截留于滤布外侧,过滤后水则经过中空管搜集后重力排放;伴随固体悬浮物在滤布上不停积累,在滤布外侧逐步形成污泥层,造成滤布过滤阻力不停增加,并使得滤池内液位不停升高,当液位上升到设定高度时,PLC自动开启反抽吸泵,同时传动装置带动圆盘缓慢转动,固定于滤布外侧刮板和滤布表面摩擦,刮去附着于表面纤维上污泥,同时圆盘内水被由内向外抽吸,对滤布微孔内污泥进行冲洗,附着于滤布上污泥层随反冲洗水经抽吸泵排到池外;在过滤和反冲洗过程中部分沉积于滤池底部锥形槽内悬浮物,经时间设定,PLC自动开启排泥泵,将池底污泥排放并回流至生化处理系统。 滤布滤池特点: (1) 出水水质好而且稳定。 (2) 设计新奇,耐冲击负荷。 (3) 设备简单紧凑,隶属设备少,整个过滤系统投资抵。 (4) 设备闲置率低,总装机功率低。 (5) 运行自动化,所以运行和维护简单、方便。 (6) 水头损失比砂滤池小很多。 (7) 占地面积比其它滤池小很多。 (8) 滤布滤池易于安装。 (9) 设计周期和施工周期短。 (10) 运行费用低,费用低于0.005元/吨水。 加药间、污泥脱水间 (1)加药间 加药间是污水处理厂关键部门,应设有专员负责管理维护。污水处理厂加药间关键用于给污泥脱水提供药剂,和为了化学除磷而配制或投加药剂。 a. 用于污泥脱水 ① 通常来说,未经过消化污泥其脱水性能较差,所以天天工作之前全部应取待处理污泥测定比阻。 ② 依据污泥比阻,确定最好用药量后进行污泥脱水, ③ 对于出现异常情况下污泥,应使用大量药剂进行调质后才能脱水。 b.用于化学除磷 ① 天天依据水质化验结果立即调整加药量。药剂量加少则出水不达标;加多则水中铁离子超标,出水水质颜色较黄,并造成浪费。 ② 化学除磷药剂为硫酸铁,其有一定腐蚀性,应注意设备、阀门、管道使用情况,如发觉有渗漏地方,立即处理。 c.正确使用加药设备 d.卫生管理 ① 药剂盛放地方应保持干燥、低温。天天未用完药剂应妥善保管。 ② 天天用完药剂后,应清洗设备,以免腐蚀。 ③ 运输药剂,不得散落地面。 ④ 天天下班前,应冲洗地面。 (2)污泥脱水间 a.卫生管理 ① 脱水机房内恶臭气体,除影响身体外,还腐蚀设备。工作时应打开窗户,加强空气流通。 ② 立即清理厂区垃圾,立即运输泥饼,并不得散落地面。天天下班之前应冲洗设备、工具和地面。 ③ 应定时分析滤液水质,判定脱水效果是否降低。 b,设备管理维护 污泥脱水关键设备有浓缩脱水一体机和潜污泵。 环境保护和安全卫生 (1)污水处理厂建设应充足注意到环境绿化和美化,以确保职员健康和良好工作环境;充足利用道路两侧空地和其它空地进行绿化,保持绿化覆盖率达成30%以上。 (2)污水处理建设工程水泵宜选择潜水排污泵,基础上不产生噪声。鼓风机选择离心式风机,并应带有消音器。风机房墙壁宜设置有吸音板,以降低噪音污染。 (3)设备选择和保护、设施消防、构筑物安全防护全部要求符合国家现行相关要求。 污泥出泥管理 1、正常情况下污泥出泥管理 污水处理厂天天会产生一定量栅渣和干污泥。栅渣直接由压榨机压滤后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正常情况下活性污泥含水率为90%以上,而且脱水性能差,需要加絮凝剂和助凝剂才能脱水。污水处理厂污泥投加药剂通常为PAM和PAC,脱水后滤液回流至集水井再次处理;泥饼装车运输至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运输车沿途不得有污泥洒落地面现象,车辆要在污水处理厂区内清洗,不得给当地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出现异常污泥出泥管理 污泥出现异常原因可能较多,比如污泥量降低、污泥上浮、污泥厌氧等,管理应从以下多个方面进行。 (1)首先要查明污泥异常原因,对症下药,处理污泥异常现象。 (2)假如水解酸化池污泥浓度降低,则应降低污泥排放量,剩下污泥按正常方法处理。 (3)当水解酸化池出现污泥上浮或污泥厌氧产气等现象时,加大水解酸化池排泥量。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人员管理/培训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