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牢牢抓住数字变革新机遇__强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_王小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7597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54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牢牢抓住数字变革新机遇__强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_王小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牢牢抓住数字变革新机遇__强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_王小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牢牢抓住数字变革新机遇__强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_王小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5(1):2-4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DOI:10.19788/j.issn.2096-6369.230102 牢牢抓住数字变革新机遇 强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Focusing on New Opportunities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Closely to Promote Digital Village Construction 王小兵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北京 100125,E-mail: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先后出台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数字

2、经济发展规划、数据“二十条”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政策文件,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字化转型。为抓住数字变革新机遇,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组建国家数据局,对于在数字时代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深刻认识数字变革的重大意义 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信息化进入到大数据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信息化发展的演进规律,也必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革命性力量。从历史看,人类经历了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第一次是 1760-1860

3、年的“蒸汽 王小兵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主任 时代”,第二次是 1860-1950 年的“电气时代”,第三次是 1950-2000 年的“信息时代”,从 21 世纪初开始的第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回顾这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中华民族与第一次、第二次科技与产业革命失之交臂,与第三次科技与产业变革擦肩而过,但我们紧紧抓住了第四次科技与产业革命的重大历史机遇,大踏步赶上了时代。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加快推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我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规模第二大国,在电子商

4、务、移动支付、量子信息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变量,已成为世界先进国家纷纷抢占的制高点。能不能抓住数字变革机遇、引领数字化加快发展,成为决定大国兴衰的一个关键。同时,数据的本质是“人”,数据产生于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其价值也在于服务人类社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数字技术研发人员人数最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包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摆在首位的就是坚持人民至上,这些都为我们以数据驱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

5、理论基础和物质条件。数据将改革产业形态、就业方式和收入构成。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2019 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全体会第 1 期 王小兵:牢牢抓住数字变革新机遇 强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3 议,审议通过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随即中办、国办印发纲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农业;近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作出部署,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当前,“数字革命”正在农村这片广阔沃土引发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我们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 准确把握

6、数字乡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近些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编制了一系列重大规划,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进入到数字乡村发展的新阶段,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一是城乡数字鸿沟加速弥合。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农村通信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截至 2022 年 6 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58.8%,与“十三五”初期相比,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缩小近 15 个百分点;5G 等新型基础设施正在由县域向乡镇和行政村延伸覆盖。二是智慧农业建设快速起步。数字育种加快布局,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取得重要进展,智慧大田农场建设多点突破

7、,畜禽养殖数字化与规模化、标准化同步推进;精准播种、变量施肥、智慧灌溉、精准饲喂、环境控制、植保无人机等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监测,2021 年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 25.4%。三是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初见成效。数据采集、共享、交换机制日益完善,政务数据整合共享及全国一体化政务数据目录治理试点和重要信息系统集中统一运维取得重要进展,公共数据服务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以大数据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设计育种、精准作业、农田建设管理、农业防灾减灾、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舆情监测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开始显现。四是农村电商持续保持乡村数字经济“领头羊”地位。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

8、乡的农村电商双向流通格局得到巩固提升,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等新型电商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农产品网络销售额占农产品销售总额的 14.8%。五是乡村治理和服务数字化加快普及。以数据驱动的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高,治理模式不断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向乡村延伸,2021 年全国六类涉农政务服务事项综合在线办事率达 68.2%;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监测预警水平持续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服务的村级综合服务站点共 48.3 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 86.0%,农民群众可以不出村不出户就能享受到高效的信息与办事服务。六是数字乡村发展环境持续优

9、化。各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加快建立健全,在县级层面已基本实现有人管、有人抓的工作格局;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协同推进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标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试点示范效应日益凸显。与此同时,数字乡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还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突出表现在:一是思想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地方对数字乡村建设的意义、目的认识不清,对信息化发展的规律把握不准,存在一定程度“为信息化而信息化”、重建设轻应用等问题。二是农业农村数据短板突出,“数据孤岛”、“数据烟囱”依然林立,数据标准不统一不健全,数据开放共享的制度机制建设严重滞后,“小、活、真、全”的数据严重缺乏,难以支撑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发展中的关联

10、分析和融合应用。三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滞后,农业专用传感器、算法模型、智能装备、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精准度、集成度、抗逆性、鲁棒性亟待突破,自主安全可控的智能装备国产化任务艰巨。四是数字乡村相关人才紧缺,农业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稀缺、实用人才不足,制约了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技术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生产和服务的能力普遍不高,农民数字素养亟待提升。3 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建设 未来 10 至 15 年是我国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

11、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顺应数字化发展历史潮流,紧紧围绕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瞄准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两大目标,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两项任务为主线,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创新动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着4 农 业 大 数 据 学 报 第5卷 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着力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撑。3.1 大力推进数据资源建设 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数据二十条”的部署安排,要建立健

12、全数据资源目录和标准体系,加快构建空 天地一体化数据资源采集体系,在创新完善传统监测统计制度的同时,大力拓展物联网、互联网等在线数据采集渠道。要强力推进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开发利用,加快形成公共数据、企业数据和个人数据的汇聚、共享、利用的机制。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序引导和规范发展的作用,着力构建安全可信、包容创新、公平开放、监管有效的农业农村数据要素市场环境,更好发挥数据要素的重要作用。3.2 打造智慧农业应用场景 智慧农业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针对农业农村的问题和痛点,要充分发挥大数据预测预警和优化投入要素结构两大核心功能,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疫病防

13、控、精准作业、产销对接、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集成应用。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基础上,突出抓好粮食等大田作物的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技术与农艺、农机的融合、集成与应用,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3 加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 发挥举国体制优势,联合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大力研发基于物联网的农情感知、基于大数据的农业分析、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等“卡脖子”关键技术,加强农机智能装备和农业机器人研发。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相关企业牵头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系统集成,加快形成智慧农业技术体系。3.4 强化数字技术试点示范与推广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循

14、序渐进的过程,应通过试点分阶段有序推进。要持续开展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试点,有序推进试点地区和基地布局,进一步扩大试点成效,在不断总结优化的基础上逐步推广。要搭建数字技术交流推介平台,定期发布数字乡村及智慧农业典型案例。要擦亮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加快编制发布数字乡村建设指南 2.0,稳步推进数字乡村发展评价和标准体系建设等工作。3.5 深入推进人才队伍培育 在相关大学、职业学校的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专业创新课程设置、增加农业数字技术相关内容,培养一批不同层次的既懂农业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在各类涉农培训班中增加农业数字技术专题,夯实各级农业干部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的基本功。深入推进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中加大数字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运用数字技术的创业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