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2-4”模型的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致因分析_刘晓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691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9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2-4”模型的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致因分析_刘晓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2-4”模型的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致因分析_刘晓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2-4”模型的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致因分析_刘晓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2-4”模型的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致因分析刘晓霞,郭晓婕(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福建 莆田 350119)【摘 要】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明确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文章采用事故致因“2-4”模型分析了 2005-2023 年间的 54 起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结果表明:不安全动作 17 类共114 个,其中违章进行电焊作业、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未办理动火作业审批等不安全动作的发生频次居于前 3 位。不安全物态 14 类共 146 项,其中出现频次较多的是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设施故障、卫生条件差等。安全知识不足 103 项,安全意识薄弱为 60 项,其中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管

2、理知识、作业人员不了解甚至无视安全操作规范占比最高。安全管理体系缺欠 7 类共 144 项。其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日常消防监督监管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 3类出现频次最多。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预防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提供参考。【关键词】施工现场火灾;“2-4”模型;直接原因;不安全动作;不安全物态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志码:A0引言近年来,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时有发生。2022年 3 月哈尔滨罗曼蒂餐饮有限公司在外墙角钢构件拆除过程中因违章气焊切割作业喷溅的高温熔渣引燃下方门帘及聚氨酯保温材料产生浓烟导致 3 人死亡。2022 年 3 月,江苏镇江金科祥生 悦园建设工地宿舍因工人遗留火种引

3、燃床铺周边可燃物发生火灾,导致 7 人死亡、4 人受伤。2021 年 12 月,南昌市某厂房改造施工现场高温焊渣引燃动物筑巢干草发生火灾,造成 5 人死亡。2021 年 12 月,晋中市寿阳县河北冀建设寿阳明泰电厂项目部由于违规使用电器引发短路导致火灾,造成 8 人死亡、5 人受伤。由此可见,施工现场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有必要对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进行致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目前,不少学者针对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开展研究。如何立华等1运用 FTA 和贝叶斯网络对建筑施工火灾开展风险评价;戴志宏2分析了建筑施工场所火灾成因及消防管理;田硕3采用瑟利模型从人的角度研究了建筑工地的火灾

4、危险性和预防措施;金载宏(Kim Jaehong)等4采用网络爬虫和深度学习方法对建筑工地火灾事故因素进行分析。这些研究缺乏系统的事故致因模型分析,更多的是基于定性分析探究解决措施,较少从行为原因开展事故致因分析,导致难以定量统计分析施工现场火灾的事故原因。然而,施工现场火灾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较大关系,因此通过行为控制等手段进行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预防十分必要。行为安全“2-4”模型5是傅贵提出的事故致因模型,已成功应用于煤矿、化工、建筑等领域并得出事故预防措施。该模型可操作性强,通过建立事故原因分类框架可以得到导致事故的行为原因和预防策略。实践证明,“2-4”模型的合理选择会直接影响分析结

5、果的有效性6-9。鉴于此,笔者选取 54 起施工现场火灾案例,利用行为安全“2-4”模型,统计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原因并进行归类分析,以期为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提供参考。1研究方法本文选取了安全管理网、应急管理网公布的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科研项目(JAT220738)通讯作者:刘晓霞2023 年第 5 期 安全与健康67研究探讨 研究20052023 年间的 54 起施工现场真实火灾事故作为分析样本。并尝试对 54 起事故中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等进行系统的分析。“2-4”模型内容结构如图 1 所示。图 1 事故致因“2-4”模型2个人层面的事故致因2.1直接原因分析由

6、图 1 中可知,个人层面的事故致因可分为一次性行为和物态(直接原因)、习惯性行为(间接原因)。组织层面包括运行行为、指导行为两个阶段。其中,直接原因包含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10。1)不安全动作因素分析不安全动作是指引发当次事故或者与当次事故发生有重要关系的动作,每一类不安全动作的出现频次可以作为预防事故的理论依据。从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出发,利用行为安全“2-4”模型对54 起施工现场火灾事故进行不安全动作分析,得到17 项 114 个不安全动作,具体见表 1。其中 8 项 38个不安全动作由管理人员执行,9 项 76 个不安全动作由作业人员执行。违章进行电焊作业出现频次最高,达到 24

7、次,占 21.05%。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的频次次之,占比为 14.91%。同时,未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未持证上岗、未及时清理室内杂物和管理者未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等因素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作业人员要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升其应急处置能力;针对管理人员要开展约谈培训,提升消防安全管理能力,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表 1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不安全动作因素分析序号动作执行者不安全动作频次占比/%1作业人员违规使用电热器具21.762未持证上岗1210.533未采取消防安全措施1714.914违章进行电焊作业2421.055未及时清理室内杂物108.776乱扔烟头54.397未参加培训32.6

8、38私拉临时电线10.889使用和管理生活用火不规范21.7610管理人员未办理动火作业审批1311.411未在现场进行监督检查97.912强令冒险作业32.6313违规进行分包32.6314未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21.7515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32.6316未开展风险辨识21.7517未取得施工资质32.632)不安全物态因素分析不安全物态是指引起某起事故或者对某起事故发生有重要影响的物态,主要有设备、设施、材料、环境等状态。通过“2-4”模型分析了 54 起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案例的不安全物态,得到 4 大类及14 项物态 146 次不安全物态,具体如表 2 所示。其中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设施

9、故障、卫生条件差、防火材料耐火性能低和可燃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五个因素发生频次所占比例达到总体不安全物态安全文化缺失事故不安全物态不安全动作安全知识不足安全意识薄弱安全习惯不佳安全生理不佳安全心理不佳管理体系缺失事故根源原因间接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行为结果阶段1:一次性行为和物态阶段2:习惯性行为行为结果层面1:个人层面阶段3:运行行为 阶段4:指导行为层面2:组织层面安全与健康 2023 年第 5 期68研究 研究探讨的 63.70%,要重点加强管理。表 2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不安全物态因素分析序号物态分类不安全物态频数占比1设备电气线路短路74.802安装不当32.063设备故障53.434绝

10、缘老化21.375设施消防设施故障1610.966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117.537环境卫生条件差138.90 8通风条件不良74.809防火间距不够74.8010材料临建设施为可燃材料85.4811防火材料耐火性能低138.90 12未设置消防警示标志32.0513易燃可燃装修材料3926.7014可燃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128.222.2间接原因分析利用“2-4 模型”分析了 54 起案例事故的间接原因。其主要体现在安全意识薄弱、安全知识不足、安全习惯不佳、安全心理状态不佳和安全生理状态不佳 5 个方面。由于 54 起案例事故调查报告没有涉及安全心理和安全生理方面的信息,此外安全习惯方面的

11、影响在不安全行为中有所体现,如乱扔烟头、私拉临时电线等。基于此,本文针对间接原因主要分析人员安全知识不足与安全意识薄弱 2 个因素方面,得到安全知识不足和安全意识薄弱的原因共 9 项 163 次,见表 3。其中,在安全知识不足方面,作业人员不了解甚至无视安全操作规范的占比最多,比例为 22.09%;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次之,比例为 16.56%。因此,可以明确消防安全培训的重点。在安全意识薄弱方面,对常见隐患情况不重视、未意识到未持证上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未意识到未办理审批手续潜在的安全风险占比较大,分别为 12.88%、7.98%、7.36%。因此,针对作业人员,施工企业需结合消

12、防案例警示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其岗位风险辨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针对管理人员,应通过案例和约谈培训,加强隐患排查和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动火作业审批,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防范火灾事故发生。表 3 间接原因分析序号间接原因分析频数占比1未意识到未持证上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137.982未意识到未办理审批手续潜在的安全风险127.363未意识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后果63.684未意识到遗留火种的严重性84.915对常见隐患情况不重视2112.886不了解甚至无视安全操作规范3622.097不清楚消防安全防护

13、措施的使用规范2012.278缺乏应急处置知识2012.279缺乏消防安全管理知识2716.563组织层面的事故致因分析“2-4”模型认为,组织层面的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文化的指导行为(根源原因)和管理体系的运行行为(根本原因)。由于事故调查报告中没有涉及对事故根源原因的分析,本文仅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利用“2-4”模型分析了 54 起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案例,得到 7 类 144 项安全管理体系缺欠,具体如表 4 所示。其中,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根本原因占比最多的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占比为 29.17%;日常消防监督监管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及安全培训缺失 3 方面次之,占比分别为 18.75

14、%、16.67%和 15.97%。为了减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应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消防监督监管执行、隐患排查治理执行和安全培训与执行。表 4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根本原因分析序号根本原因分析频数占比1隐患排查不彻底2416.672安全培训缺失2315.973应急预案缺乏或不合理117.644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4229.175消防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53.476日常消防监督监管不到位2718.757操作规程缺陷128.334结论1)本文从施工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两个方面分析了事故的直接原因,得出了 17 类共 114 个不安全动作和 14 类共 146 项不安全物态。不安全

15、动作主要表现为:违章进行电焊作业、未采取消防安2023 年第 5 期 安全与健康69研究探讨 研究全措施、未办理动火作业审批、未持证上岗和未及时清理室内杂物,共出现频次为 76 次,占比高达66.67%。不安全物态主要表现:易燃可燃装修材料、消防设施故障、卫生条件差、防火材料耐火性能低和可燃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共出现频次为 93 次,占比高达 63.70%。因此,施工企业需健全消防安全长效机制,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形成长效的安全管理文化,强化全员安全培训,督促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对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消除,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2)本文从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两个方面分析了事故的间接原因,得出安

16、全知识不足 103 项,安全意识薄弱为 60 项。在安全知识不足方面,作业人员不了解甚至无视安全操作规范的比例最多,达22.09%;管理人员缺乏消防安全管理知识的比例最多,达 46.56%。在安全意识薄弱方面,管理人员对常见隐患情况不重视、作业人员未意识到未持证上岗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管理人员未意识到未办理审批手续潜在的安全风险,占比分别为 12.88%、7.98%、7.36%。针对作业人员,施工企业需结合消防案例警示教育,提高消防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岗位风险辨识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作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针对管理人员,应通过案例和约谈培训,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

17、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防范火灾事故发生。3)在事故的根本原因方面,得出了安全管理体系缺欠 7 类共 144 项。其中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日常消防监督监管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和安全培训缺失这 4 方面发生的频次最多,占比分别为 29.17%、18.75%、16.67%和 15.97%。因此,施工企业要完善安全管理机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管理人员依法履职;执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同时,抓实安全培训制度,提升全员安全意识。参考文献:1 何立华,魏琪,李奕睿.基于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的建筑施工火灾风险评价 J.工程管理学报,20

18、17,31(5):107-111.2 戴志宏.建筑施工场所火灾成因及消防管理 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4):554-556.3 田硕.基于瑟利模型的建筑工地火灾分析与预防 J.建筑安全,2020,35(1):55-58.4 Kim J H,Youm S P,Shan Y W,et al.Analysis of Fire Accident Factors on Construction Sites Using Web Crawling and Deep Learning ApproachJ.Sustainability,2021,13(21):11694.5 傅贵,殷文韬,董继业,等

19、.行为安全“2-4”模型及其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煤炭学报,2013(7):11231129.6 樊占文,姜福川,单宇轩.事故致因“2-4”模型在煤矿安全投入指标体系构建中的应用 J.煤矿安全,2023,54(4):239-243.7 孙世梅,耿晓帅,傅贵.基于“2-4”模型的建筑电气火灾事故直接原因研究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30(4):93-99.8 郝鑫瑞,孙世梅.基于“2-4 模型”的化工生产事故原因分析 J.工业安全与环保,2022,48(2):11-13+36.9 徐超,郭琳,赵春雨,等.基于“2-4”模型的高校易燃易爆实验室事故致因与对策 J.实验技术与管理,20

20、21,38(5):248-254.10 孙世梅,赵金坤,傅贵.基于“2-4”模型的高处坠落事故行为原因研究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9,29(8):23-28.(编辑/邓春燕)2023-05-23.https:/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J.Journal of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1):1-14.4 时勘,王继承,李超平.企业高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模型的研究 J.心理学报,2002,34(3):306-3115 陈洪伟.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 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6 张玮,于维英.化工行业安全管理人员的胜任力研究 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12):130-133.7 侯邦敏.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员胜任力模型研究 J.项目管理技术,2013(12):80-84.8叶凯.重庆市高危行业安全管理人员胜任力研究D.重庆:重庆科技学院,2016.9 史建业.北京市安全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编辑/邓春燕)(上接第66版)安全与健康 2023 年第 5 期70研究 研究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