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回归与重构:疫后德国处境不...少年儿童疫后追赶战略》解析_闫广芬.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6914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2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归与重构:疫后德国处境不...少年儿童疫后追赶战略》解析_闫广芬.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回归与重构:疫后德国处境不...少年儿童疫后追赶战略》解析_闫广芬.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回归与重构:疫后德国处境不...少年儿童疫后追赶战略》解析_闫广芬.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4 基础教育治理模式研究摘要作为发达国家,德国长期致力于推进教育公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德国针对疫情所造成的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公平问题,出台了青少年儿童疫后追赶战略。该战略深刻剖析疫情对学生造成的生存、健康、学业等方面的影响,确定补偿的对象、目标以及重点行动领域,积极对处境不利群体进行补偿,并通过早期教育、学业追赶、过渡期指导、生命教育、家庭救助、文化服务六大推进路径,修复处境不利儿童与青少年群体的疫后状态。该战

2、略秉承公平与包容价值理念,突破原有资金分配机制,将更多资源汇聚于改善学生的处境,在重塑后疫情时代教育形态的同时,基于处境不利学生的未来又赋予公平与包容价值理念新的含义,“回归”与“重构”成为其核心要义与行动指向。关键词教育补偿;追赶战略;新冠肺炎疫情;处境不利学生中图分类号:G5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667(2023)06-0034-12DOI:10.20013/ki.ICE.2023.06.04作者简介:闫广芬,女,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王 泽,男,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回归与重构:疫后德国处境不利学生教育补偿行动研究 基于 青少年儿童疫后追

3、赶战略 解析闫广芬,王泽(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300350)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的流行给教育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几乎世界每一个国家都概莫能外。2022年9月,联合国以“变革教育、共建未来”为主题的教育峰会拉开了未来教育变革的序幕,全球超过100多个国家就目前教育现状签署未来教育变革承诺书,致力于把教育提升至全球政治议题的首要位置,以弥补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教育损失。1弥补疫情所带来的教育损失,绝非仅仅是一项手段、措施等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反映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制度安排、教育方式方法等深层次的教育变革问题。作为发达国家,德国长期致力于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补偿工作。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

4、德国迅速出台了青少年儿童疫后追赶战略(以下简称追赶战略)。该战略通过调动各方力量,大力开展教育补偿行动,以弥补疫情所造成的教育赤字,为处境不利的儿童与青少年群体提供可持续的受教育机会,保障其获得优质且均衡的发展。一、德国处境不利学生的双重困境以及教育补偿政策基础(一)生存困境:新冠肺炎疫情使学生陷入不利处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着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空间,很多学生因持续遭受生命健康挑战,导致其生命指标低于正常指标。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21年12月的统计,2021年因疫情死亡的人数比2020年增加了近71000人,其中儿童与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与死亡率有上升趋势。2这一趋势增长的背后,反映出疫情已经严

5、重威胁着儿童与青少年的个体生活与社会发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5 展的基础性生存问题,对于处境不利的学生群体而言,其表现尤甚。相比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是以间接、无形的方式给学生造成根本性与终身性的影响。根据德国汉堡大学艾本多夫医学中心的调查,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青少年只有1/5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这一比例从1/5增长至1/3,增幅约13%;4/5的未成年人表示,受到疫情的影响,会产生抑郁、焦虑、不安等情绪,而1/3

6、的学生表示受到严重影响,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学业负担沉重以及对社会的恐惧。这其中不少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就身处不利的环境。3个体生存困境随着疫情的反复逐渐延伸至儿童生长的家庭生活环境之中,许多家庭表现出缺乏抗逆性和不稳定性等问题。这不仅不能在危机中提升“家庭生命力”,而且还会给孩子造成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多动症(24%)、情绪问题(21%)和行为问题(19%)等异常状态。4总的来说,学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产生的焦虑、失眠与抑郁等精神疾病明显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增多。这无疑不利于个体成长,如若不能确保学生的生存条件,则会进一步加剧不公平,使学生陷入处境不利的局面。

7、(二)教育困境:高危学生逐渐拉大处境鸿沟新冠肺炎疫情同样给德国造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中断。为了应对教育中断,学校与其他学习场所采取“关闭”等措施,利用线上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工作。但是由于线上学习不连贯、教学不适应等原因,产生了大批“高危学生”,即不能顺利升入理想的学校或者成功过渡到工作的学生。德国官方数据统计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德国已有20%25%的学生在数学和德语两大基础学科不能达到最低标准。5疫情致使高危学生的这一基数持续扩大。根据德国实施远程教育的统计,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时间从疫前平均7.4小时减少到第二次全城封锁的4.1小时。6在较少的学习时间里,许多处境不利学生因缺少数字

8、设备或者本身成绩较差极易出现学习障碍。阿伦斯巴赫舆论人口学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016岁年龄段中,有超过1/4的儿童以及青少年表示,自己受疫情侵扰出现了严重的学习障碍问题。7学习障碍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那将使留级学生持续增多。根据联邦统计局在2019/2020学年的相关统计,约有143,600名学生因成绩较差没有升入下一个年级。8留级学生增多进而导致学校升学率的下降。根据德国教育质量发展研究所发布的20182022 学年小学升入文理中学的升学率统计,相比于疫情前的20182019学年,疫情中期20202021学年的升学率均有所下降,一度不能达到20182022学年的平均升学率(见表1)。基

9、础知识与技能作为个体学习和社会参与的前提与基础,如果缺失,那么则会进一步拉大处境鸿沟。而如若与其他人差距较大,也将为其改变社会生存状况而埋下潜在隐患。(三)政策基础:德国处境不利学生教育补偿政策发展历程任何政策的出台,绝非凭空而降,一定是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德国对处境表1 8 个联邦州2018-2022学年小学升入文理中学的升学率联邦州学年平均升学率2018/20192019/20202020/20212021/2022巴登-符腾堡州(Baden-Wrttemberg)43.3%43.3%42.5%44.1%43.3%勃兰登堡州(Brandenburg)42.6%41.4%41.1%

10、40.8%41.5%柏林(Berlin)46.2%45.9%45.9%46.2%46.1%黑森州(Hessen)46.9%46.3%46.1%47.5%46.7%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Nordrhein-Westfalen)39.5%38.6%38.9%39.6%39.2%萨克森州(Sachsen)43.8%43.7%42.9%44.6%43.8%萨克森-安哈特州(Sachsen-Anhalt)42.2%41.5%41.0%41.1%41.5%图林根州(Thringen)39.8%38.8%38.1%38.1%38.7%资料来源:Helbig M,Edelstein B,Fickermann

11、D,et al.Aufholen nach Corona?:Manahmen der Lnder im Kontext des Aktionsprogramms von Bund und LndernM.Waxmann Verlag,2022:20.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6 不利学生群体教育补偿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延续性,它是在其推广和实施幼儿教育补偿措施过程中逐步形成的。2006 年,德国联邦政府就开始确定将处境不利儿童作为各州

12、教育补偿工作的重点。92012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健康成长攻坚战”计划,将培养健康生活能力作为教育目标之一,旨在保障儿童身体机能、精神与智力的全面发展。1020132016年间,德国联邦政府基于教育起点公平,实施了多项政策计划,以确保处境不利儿童获得优质早期教育,如“语言-日托中心:语言是探索世界的关键”计划。该计划为处境不利的婴幼儿提供学前教育政策保障,通过对幼儿实施语言教育、文化课程,解决儿童与家庭的困难,促进儿童早期最为关键的发育问题。11此外,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早在疫前就已签署了 数字契约的行政协议,并实施了“数字校园”“学校云”等计划,旨在帮助家庭和学校建设数字基础环境,以确保不因

13、数字鸿沟而拉大学生的处境鸿沟。12 2021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联合多部门出台了“学校使人强大”计划。该计划以实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目标,为处境不利的中小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机会。13同年,德国还连续出台“多代住宅”“未来就是现在”两项计划,重点关注社会多元主体的融通发展与社会参与。14二、德国追赶战略教育补偿计划解析德国教育和研究部部长施塔克-瓦青格(Bettina Stark-Watzinge)在追赶战略教育峰会中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极有可能加剧教育公平失衡,必须采取行动才能恢复教育基本功能。15 追赶战略不仅前瞻性研判、深入全面剖析疫情对教育公平的严重影响,而且坚定特殊形势下保持

14、教育基本功能的价值指向,为解决疫情下处境不利学生群体问题起到了直接的指导作用。(一)德国 追赶战略 教育补偿对象与目标哈维格斯特(R.J.Havinghurst)最早提出“处境不利”的概念,认为处境不利学生是因内外部环境影响所导致的社会地位、权益保护及发展机会等方面与社会其他群体横向比较而处于相对困难与不利境地的群体。16德国联邦政府在2021年5月启动追赶战略之初,就明确将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学业成绩不佳、心理问题严重、基本生活保障缺失等问题的儿童与青少年划定为处境不利学生群体。17该类群体处于最不利的状态与贫穷的环境中,其处境直接而明显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就与终身发展,需要进一步以补偿的方

15、式使其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前应有的水平。追赶战略 在德国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与联邦家庭事务、老人、妇女与青少年事务部支持下,计划在2021年和2022年投入20亿欧元用于改革教育补偿机制,鼓励各个联邦州开展教育补偿措施专项计划,研发教育补偿项目,以保障不同年龄段儿童与青少年群体最大限度地享有教育公平与自由发展。其中,10亿欧元的资助款由联邦教育和研究部提供,以支持各州开展学校支持措施,增强早期儿童教育力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的学习滞后,缩小学生之间学业成绩差距。另外,联邦家庭事务、老人、妇女与青少年事务部也将提供10亿欧元的资助款,以鼓励各州开展非学校的支持措施,旨在恢复社会活力的

16、同时,缓解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危机与社会发展缓慢,继而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世界。18(二)德国 追赶战略教育补偿行动领域追赶战略以其大教育的视野,基于疫情下的教育困境,积极回应处境不利学生的诉求,整体而又针对性地确定相互联系的四大行动领域。第一,学前教育。学前阶段儿童的学习与成长被视为其终身发展的黄金阶段,一旦在幼儿阶段陷入处境不利,则其后续成长将深受影响。追赶战略 从起点公平的角度设计学前教育行动领域,强调每一个儿童不论其自身条件、家庭收入或社会地位如何,都应平等地享受优质早期教育。第二,学校教育。学生的学业成绩下滑与不断拉大的学生学业成绩之间的差距直接导致了教育质量低下,同

17、时也间接引发了教育公平问题。追赶战略从过程公平的角度设计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7 学校教育行动领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普通学校教育,缩短学生间的学习差距,促进学业进步与教育质量提升。第三,社会教育。鉴于新冠肺炎疫情使儿童和青少年参加文化活动的程度急剧下降,对其身心健康、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追赶战略基于终身教育的理念,强调了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社会发展两者互动的重要性,注重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整体幸福感,帮助其

18、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第四,家庭教育。该行动领域基于社会福利角度,以财政补助为手段,以家长课程为依托,多方助力为幼儿成长提供良好温馨的成长环境。19虽然四大行动领域侧重点不同,所解决的问题以及所达至的目标也不同,但均专注于处境不利儿童与青少年发展的整体性与阶段性,使其构成各州具体实施追赶战略 所遵循的补偿路径。(三)德国 追赶战略教育补偿实施路径为更为清晰地展示追赶战略教育补偿实践,本文将上述四大行动领域分解为6个行动路径(见图1),包括学校支持措施的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4个行动路径和非学校支持措施的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两个行动路径。德国以这6个行动路径开展教育补偿,尝试改变新冠肺炎疫情常

19、态化防控阶段处境不利学生群体的“临界状态”,使其能够充分受益,摆脱不利处境。图1 教育补偿路线1.弥补早期教育缺失,满足儿童个性发展需求早期教育是儿童未来学习与发展的基石,但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大量日托中心关闭,幼儿无法接受到系统的学校教育。追赶战略为弥补各州学前教育的缺失,不仅通过增加优质免费的日托所扩大学生全天托管服务,而且还重点依托以下两种方式补偿儿童早期发展。第一,发展语言技能。各州鼓励日托机构在教学中将语言的艺术渗透于儿童的生活。教师教授一些句子的开头和句子结构使用方法,学生将之潜移默化为内部语言符号,逐渐形成语言模仿机制,锻炼自身表达能力,教师也借助数字媒体记录处境不利儿童的语言发展历

20、程。20另外,语言技能的形成离不开沟通,各州日托机构还积极通过每周举办的主题研讨会吸引父母、教师、保育员等社会群体加入,以多线互动的形式就某个主题进行交流研讨,在其过程中激发儿童语言技能快速形成。例如,柏林一所日托中心举办“神奇的物理学”研讨会,儿童以小组学习方式教育补偿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8 学习时间。学生充分利用每周所增加的1小时学习时间复习过往知识。其次,教师根据学习分析程序的测试结果找出处境不利学生与其他学生产生差距的根源,剖

21、析其学习障碍的原因,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分类,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与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为所有学生提供数字化自学程序与德国教师培训中心主编的教学材料。25成绩较好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自主完成学习,成绩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由老师指导完成。最后,在第三阶段追赶期,以课后补习和课外答疑的形式对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进行一定教育补偿,确保其不因处境不利而退回到学习基准线。在追赶期间,教师借助学习分析程序对学生进行学期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制定新一轮的学资源用于处境不利的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处境改善和学业水平的提高,确定以“德语”“数学”这两个核心学科为基础,注重在恢复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22、。例如,巴登-符腾堡州开展的“学业追赶计划”以3个阶段的教学来缩短学生间的学业差距。在第一阶段测试期间,学校根据“比较测试”的结果,确定学生学业成就的高低,以此来制定复学后的教学计划,复学后运用哈雷-维滕贝格大学团队开发的学习分析程序对学生进行大范围基础知识测试,并制定学业恢复计划,计划的内容以“德语”与“数学”为重点。24在第二阶段恢复期,首先,教师依据学习主题与学科要求进行复习,参考教学安排将学习时间调整为一学年内每周增加1小时的数学和德语获取主题材料,自主发现,并进行实验,在完成主题任务的同时锻炼语言技能。21第二,包容式教学。各州的日托中心专门雇用了拥有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健康等方面资

23、质的专业辅导员,为特殊儿童提供学习环境设计。22专业辅导员在教学过程中与儿童积极互动,以包容教育的方式给予儿童人文关怀与正确引导,了解特殊儿童的处境不利根源与特点,协助儿童有意识地处理日常生活问题,鼓励儿童走出困境。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培养班级包容性氛围,让全班同学形成对包容的共同理解。例如,来自巴登-符腾堡州的天主教幼儿园,以“我们不一样”为办园宗旨,招收一半以上的非德籍难民子女,通过包容式教学使深受战争与疫情影响的儿童在研讨会中不仅掌握两种语言,而且还在不同文化碰撞中学会了相互尊重。232.创新学业追赶模式,缩小学业成就差距学业追赶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学生与成绩耦合的过程。(见图2)为了消除

24、学业差距带来的长期负面影响,德国各州教育系统汇集图2 学业追赶路线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39 习追赶计划,以确保在恢复学业成绩的基础上进行追赶。26 3.加大过渡期指导力度,构建纵向补偿体系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是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教育系统由不同阶段的教育所构成,阶段与阶段之间的联接异常重要,过渡期的发展质量决定着个体成长的完整性与受教育的系统性。追赶战略十分注重学生过渡期补偿,通过构筑从幼儿园到职业发展在内的三大纵向个性化指导体系,帮助处

25、境不利学生群体顺利实现升学或就业的过渡。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阶段,各州小学将全面评估儿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实际状况,找出儿童在认知语言技能与自我情感调节中的普遍性问题,并设计出相应支持方案。例如,不来梅小学对处境不利学生全面诊断后,与当地儿童和青少年福利组织与心理咨询机构进行密切的合作,为社会情感发展缺失的儿童提供针对性支持。在小学向中学过渡阶段,所有类型的中学(包括文法中学)在学年开始时,针对学生的学业情况以核心课程内容为基础提供过渡期测试,依据测试结果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例如,汉堡一些中学为避免学生因过渡期压力较大造成心理负担,为其提供包含德语、英语、数学等在内的15节核心课程,并根据过渡

26、期测试结果对受疫情影响较重的学生提出暂时休学或者暂停两个学年学习的建议。27在中学向工作过渡阶段,学校依据学生处境不利原因,为其提供职业定位课程与相关指导服务,使其在了解自身优势与职业特性的基础上进入职场。28例如,汉堡的职业培训管理局联合汉堡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推出“我来做”项目,对过渡到工作的学生群体提供特定职业的跨学科知识,为后续双元制培训积累理论知识。巴登-符腾堡州一些中学为未取得职业资格且处境不利的学生提供心理疏导、学业恢复与职业实践三位一体式援助,使其在获取职业资格的同时,顺利过渡到工作岗位。294.开展多形式健康教育活动,逐步恢复生命活力保持健康是全世界儿童的权利。德国在实施教育补

27、偿行动中秉承生命至上的原则,组织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守住处境不利儿童与青少年群体的生命健康底线。第一,设置生命健康课程。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德国各州调整课程体系,将生命养护、营养学、心理学等知识纳入生命健康类课程,为学生提供包括体育课程、生理学课程、心理学课程等学习科目,增强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与身体养护知识。例如,由慕尼黑大学开发的“去慕尼黑上学”项目,定时为巴伐利亚州的中学提供健康教育讲座,通过专家进课堂的形式与学生互动,使学生在了解科学原理的基础上获得健康生活方式,对个人健康做出关键决定。30第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德国中小学相继成立心理健康小组,对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健康咨

28、询、社会和情感方面服务等,并针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有效测量与评估,以了解学生深层次的心理波动,制定适合学生个体的“健康发展区”干预计划。例如,巴登-符腾堡州中学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初期就已成立心理小组,通过开发的“心理干预工具”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个人和小组咨询服务,诊断其学习表现、学习动机与学习困难,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心理障碍。第三,借助社会力量实施生命教育。德国联邦政府以卫生部和专业合作机构为指导,与地方和学校建立了多部门协调机制,通过制定卫生安全计划、疫苗接种和检测服务,确保提升“学校生命力”。此外,各州通过广泛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和社区健身场所,为受影响的学生与家庭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与运动健

29、身场所。5.拓展困难家庭补偿手段,强化家庭教育责任儿童早期教育的名誉教授沃尔夫冈 蒂策(Wolfgang Tietze)在全国幼儿教育、护理和养育调查的研究中发现,社会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用护理机构和家庭教育两个因素来解释。31德国政府深知学生处境不利的原因大部分可以归结为家庭不利,因此在追赶战略框架下有针对性地推出经济补贴、社会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家庭救助套餐,以补偿处境困难的家庭为目标,强化其家庭教育责任。第一,健全家庭救助体系。德国政府重视困难家庭利益诉求,自上而下地完善困难家庭救助制度设计。不仅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

30、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40 增加与疫情相关的救助措施,使政府与家庭双向互动,引领处境不利的家庭最终走出困境,而且还为困难家庭争取资源、物质和额外机会,解决家庭的生活和经济难题。第二,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德国要求除公立学校外,私立学校、社会组织也须承担幼儿照护服务,以学校教育的形式承载家庭教育压力。德国通过多途径补贴家庭儿童看护成本,改善处境困难家庭育儿现状,具体包括税收抵免、儿童保育券、雇主支持托儿服务、新免税育儿计划等。32第三,改善家庭教育。家庭的参与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班杜拉指出,父母卷入孩子的教育程度多少,与孩子的成长是

31、成正比的。33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可效仿的行为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为此,联邦家庭事务、老人、妇女与青少年事务部推出多个亲子项目,提供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强化家庭与孩子的联结与良性互动,让年轻父母获得家庭教育理论知识。6.统筹各类文化教育项目,填补精神文化缺口文化相比于政治、经济等领域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是持久且隐性的。如何发挥文化治愈人心灵的重要功能,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追赶战略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德国政府在疫情限制出行期间,通过全德最大的文化教育计划“文化使人强大”,为所有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文化教育项目,使处境不利学生也可以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体验不同的文化。34该计

32、划作为追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8年至2022年开发了多达26项涵盖戏剧表演、艺术创作、音乐舞蹈、户外营地等不同文化领域的教育项目,目标群体覆盖了318岁儿童以及青少年等多元群体。该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主要以第三方机构牵头,学校、社区、非营利组织相互合作,包括学校文化项目和社会文化项目两大类。学校文化教育项目多由文化公司、唱乐团等文化组织与学校合作,以班级为单位为学生提供精心设计的多元文化课程和实践项目,青少年在积极参与戏剧、音乐、绘画、文学、数字媒体创造等文化活动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综合文化体验。例如,“我们可以创造艺术”项目,通过邀请艺术家进入学校,为学生讲解艺术创作的原理,在过程中加

33、强学生的文化感知、设计和社会互动的知识与技能。社会文化教育项目则多以户外、营地或者文化机构项目形式出现,与校内项目不同的是致力于内容策划与呈现方式上的创新,让学生在不同文化场景中感受文化,并鼓励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在营地舞台上分享他们的文化体验,从而为其个人成长、创造力发展和社会参与奠定基础。例如,“生活中的旅途项目”提供机会,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在假日营地中与艺术家共同表演,并创作属于自己独有的音乐形式,体验不同的文化身份。35三、德国追赶战略教育补偿实践经验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到常态化防控阶段,德国通过大规模实施教育补偿行动,在弥补处境不利学生的同时,也积极探寻教育公平与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34、。总结其有益经验,引发我们更加深刻的思考。(一)明确教育补偿价值理念:公平与包容“公平”的价值理念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对于实现构建平等主体间关系,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追赶战略在启动之初就已明确公平的理念,在补偿过程中更是将教育机会均等思想贯彻于补偿处境不利学生的方方面面。不同于詹姆斯 科尔曼(James SColeman)提出的绝对理想化教育机会均等思想,即使不同学生间的平均学习成就趋于相同36,追赶战略教育补偿理念是一种更为实际的理想化方式,主要为扭转学生自身以及家庭处境的劣势,使其与处境良好的学生在教育成就方面尽量接近,以缩小差距获得平等对待。而“包容”

35、的价值理念则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与公平的价值理念碰撞而演化形成的。德国各州遵循行动领域所规划的方略,制定相应补偿措施,将多样性、反对歧视和排斥等原则贯彻在教育补偿之中,通过流动性、灵活性的手段为处境不利学生提供经济补给、学业补给、健康补给,积极消除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部不利因素侵袭,实现差异性优化发展。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41 早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就颁布了有关教育公平的帝国青少年福利法。37但是随着社会阶层固化、各地区差距过大,教育机

36、会不均等现象仍是当代德国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教育系统本身实现公平是不现实的。追赶战略 教育补偿所呈现的理想化的教育均等思想,虽不能保证绝对公平,但是通过这种补偿性的投入,可以提高处境不利学生的教育成就,缩小教育成就的地区和各群体间的差距,使处境不利学生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内获得稳定发展,这一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也是大众可以接受的。从以下两个阶段可以看出德国政府为这一结果所付出的努力。在整体规划阶段,联邦政府积极引导各州对教育补偿形成认同和支持的政策环境,大力推广教育补偿改革机制,让各方认识到疫情对处境不利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除阶层偏见,从而保证处境不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同其他学生

37、一样真正平等地享有教育利益。在具体实施阶段,各州专门制定了针对处境不利群体的补偿文件,并以政策的形式固定教育补偿内容。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扩充包容性群体范围,从最初以儿童、青少年等未成年人为主逐步扩展到成年人,尤其强调受疫情影响的残疾人群体,将包容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使个体在受教育中都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清除给边缘化群体贴上的任何污名化标签。(二)改变教育补偿资金配置思路:创新与差异追赶战略“创新”与“差异”的教育补偿资金配置思路在于突破原有资金分配机制,加快教育财政改革。前者通过审批财政平衡法的修正案,为教育补偿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先决条件。德国联邦政府拨付12.9亿欧元,为各州提供教育补

38、偿资金,直接满足所有学生处境改善需求,间接缓解传统机制之下各州政策割裂与发展失衡的冲突。38后者的差异则体现在财政分配机制上,各州有针对性地制定一系列处境不利学生的补偿方案与标准,对不同群体、不同区域、不同处境状况、不同需求等具体问题开展差异性的帮扶,使教育补偿机制充满着伦理精神。处境不利学生通过教育补偿倾斜政策可以获得更多教育资源,使其可以参与正规学校教育与非正规社会实践活动,进而促进其个人发展成功。如何把握差别分配的方向和尺度,以及提供更多的补偿经费,已成为今天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的核心议题。在德国,由于学校财政较大程度上依赖地方财产税,导致各州、各学区间学校收入和支出存在

39、巨大差距。德国此次通过追赶战略审批的财政平衡法进行了教育财政改革,积极尝试不同的教育资源分配模式,增加了州支出的比例,以缩小处境不利群体与处境优异群体之间教育成就的差异,努力实现教育投入上的平等。这也是在各国财政持续恶化、不断削减教育补偿预算中,推出的一个充满教育智慧的改革方案。从教育补偿行动设计来看,德国各州精准解读教育补偿机制内涵,将影响处境不利的儿童与青少年的多层要素统一整合,建立差异化的教育资源分配制度,为教育补偿改革提供应用指南,从而使教育补偿的效果更加显著,切实提高了“学校生命力”和学生学业成绩。从教育补偿实施过程来看,以巴登-符腾堡州为例,通过教育补偿资金配置改革,普通学校的学生

40、年生均补偿为115.42欧元,职业学校学生年生均补偿为155.8欧元,均明显高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的水平39。从教育补偿的成效来看,在教育财政的持续改革下,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在保持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又追加资助金额,引领多方力量将资源集中到追赶战略的不同行动领域。据统计,德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针对青少年与儿童群体相关资助已高达141.18亿欧元(见表2)。(三)锚定教育补偿结果:回归与重构“回归”与“重构”作为追赶战略的核心要义,在重塑教育新形态的同时,赋予了公平与包容价值理念新的含义。“回归”从时间维度来说,是回溯到原来的状态。“重构”从空间维度看,指打破现存的种种壁垒,形成新的形态。

41、从各州层面看,各州锚定补偿结果将学生回归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的状态,多路径的推进教育补偿工作着重减轻了家庭的教育负担,使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42 更多处境不利的学生能投入学习。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弱势地区科堡市2022年的教育报告显示,追赶战略教育补偿的实施使不少因疫情导致的处境不利学生恢复到以往水平,辍学率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心理水平趋于稳定,教育补偿作用显著。44从个体层面看,该战略的多重教育补偿将处境不利学生状态拉回到新冠肺炎疫情发

42、生以前水平,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不利处境,使其能够公平地接受教育。同时,追赶战略也充分支持处境较好学生群体的教育发展,在补偿过程中逐渐回归所有人公平发展的初心。在后疫情时代,“回归”与“重构”既是教育的目标,亦是补偿的结果。前者是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处境不利儿童与青少年群体的生态学习体系,使处境不利的儿童与青少年群体从各个方面恢复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前水平。后者是学生通过教育补偿转变自身不利态势,在逆境中形成品格韧性,在获得整体性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国家整体的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总体看来,追赶战略植根于德国的教育体系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现状,在促进教育过程公平、消除疫情所带来负面影响、阻断

43、贫困的代际传递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回归”与“重构”的教育补偿既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学生处境转向的关键,充分展示了德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教育方略,未来教育补偿政策还将产生更多的益处和持续的社会传播效应。参考文献:1 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 EB/OL.(2022-09-16)2022-10-20.https:/www.un.org/zh/Transforming-education-summit/programme.2Statistisches Bundesamt(Destatis).Coronavirus pandemic has led to excess mortali

44、ty in GermanyEB/OL.(2021-12-09)2022-05-20.https:/www.destatis.de/EN/Press/2021/12/PE21_563_12.html.3Alexandra von Tettenborn.Psychische Probleme in der Pandemie Signalisieren Sie Offenheit!EB/OL.(2022-02-01)2022-07-22.https:/ Gesundheit von Kindern hat sich whrend der Corona-Pandemie verschlechtertE

45、B/OL.(2020-07-10)2022-05-20.https:/www.uke.de/allgemein/presse/pressemitteilungen/detailseite_96962.html.5Empfehlungen zum Aufholprogramm.Eine zustzliche Stunde Mathe und eine Stunde DeutschEB/OL.(2021-06-16)2022-05-10.https:/deutsches-schulportal.de/bildungswesen/eine-zusaetzliche-stunde-mathe-und-

46、eine-stunde-deutsch/.6Organe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Erste Stellungnahme der Stndigen wissenschaftlichen Kommission der KultusministerkonferenzEB/OL.(2021-06-11)2022-05-20.https:/www.kmk.org/aktuelles/artikelansicht/erste-表 2 资助主题与内容资助主题资助主体资助客体资助内容金额(欧元,亿)学前教育联邦家庭事务、老人、妇女与青少年事务部儿童与日托机构提高儿童保育质量和

47、服务惠及面4055学校教育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学生与中小学为学校提供财政支持,支持家庭和学校共同建设数字基础环境4165各州政府日托机构与中小学加强日托机构与中小学的抗疫措施,确保能够顺利开展教育活动4213.68家庭教育联邦家庭事务、老人、妇女与青少年事务部家庭与休闲场所通过向非营利性家庭度假村发放家庭住宿补助,为青少年儿童与家庭提供假期与日常的休闲活动经费 435.3社会教育联邦教育和研究部儿童与青少年加强和提升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交能力、抗压能力以及社会所需各项素养2.26.2023No.4012023年第 6期(总第401期)比 较 教 育 研 究International and Compa

48、rative EducationNo.General 43 stellungnahme-der-staendigen-wissenschaftlichen-kommission-der-kultusministerkonferenz.html.7Deutsche Telekom Stiftung.Allensbach-Umfrage:Mehr als ein Viertel der 10-bis 16-Jhrigen attestiert sich wegen Corona LernrckstndeEB/OL.(2021-07-08)2022-05-20.https:/www.telekom-

49、stiftung.de/presse/allensbach-umfrage-mehr-als-ein-viertel-der-10-bis-16-jaehrigen-attestiert-sich-wegen-corona.8Statistisches Bundesamt(Destatis).143,600 pupils repeated the grade in school year2019/2020EB/OL.(2021-02-02)2022-05-20.https:/www.destatis.de/EN/Press/2021/02/PE21_N009_21.html.9Kultusmi

50、nisterkonferenz.Nationaler Bildungsbericht2006 EB/OL.(2006-12-07)2022-08-20.https:/www.kmk.org/fileadmin/Dateien/veroeffentlichungen_beschluesse/2006/2006_12_07-Bildungsbericht-2006-national.pdf.10Bundeszentrale fr gesundheitliche Aufklrung.Anregungen und Handlungsweise fr die Gesundheits frderung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