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二章 货币资产
练习一
⒈ 8 890元
⒉ 35 460元
练习二
⒈ 借:其他应收款——甲 5 000
贷:库存现金 5 000
⒉ 借:银行存款 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⒊ 借:银行存款 2 000
贷:财务费用 2 000
⒋ 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⒌ 借:管理费用 4 500
库存现金 500
贷:其他应收款——甲 5 000
⒍ 借:原材料 48 000
银行存款 2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50 000
⒎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 800 000
贷:银行存款 800 000
⒏ 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⒐ 借:银行存款 50 000
贷:应收账款 50 000
练习三
⒈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550 000)3 949 000
贷:实收资本 3 949 000
⒉ 借:应收账款 ($650 000)4 660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660 500
⒊ 借:应付账款 ($20 000)143 4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143 400
⒋ 借:银行存款 ($500 000)3 585 000
贷:应收帐款 ($500 000)3 585 000
⒌ 借:应付账款 2 600
财务费用 160 500
贷:银行存款 82 600
应收账款 80 500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练习一
⒈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0 000
贷:坏账准备 200 000
⒉ 借:坏账准备 300 000
贷:应收账款 300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 340 000
贷:坏账准备 340 000
⒊ 借:应收账款 300 000
贷:坏账准备 300 000
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应收账款 300 000
借:坏账准备 28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80 000
练习二
⒈ 借:应收账款 2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⒉ 借:应收票据 200 000
贷:应收账款 200 000
⒊ 借:应收账款 200 000
贷:应收票据 200 000
⒋ 借:应收票据 8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 000
⒌ 借:银行存款 81 000
贷:应收票据 80 000
财务费用 1 000
⒍ 借:应收票据 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借:银行存款 49 750
贷:短期借款 49 750
练习三
⒈ 借:预付账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⒉ 借:原材料 40 000
贷:预付账款 40 000
⒊ 借:预付账款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⒋ 借:应付账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借:原材料 40 000
贷:应付账款 30 000
银行存款 10 000
⒌ 借:预付账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借:原材料 20 000
贷:预付账款 20 000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预付账款 10 000
⒍ 借:其他应收款 5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50 000
⒎ 借:其他应收款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⒏ 借:管理费用 45 000
贷:库存现金 45 000
第四章 存货
练习一
⒈ 借:原材料 48 300
贷:银行存款 48 000
库存现金 300
⒉ 借:原材料 28 300
贷:预付账款 28 300
借:预付账款 8 300
贷:银行存款 8 300
⒊ 借:原材料 24 000
贷:应付票据 24 000
⒋ 借:在途物资 65 000
贷:银行存款 65 000
⒌ 借:原材料 63 917
贷:在途物资 63 917
入库材料负担的运费=2 000÷30×29.5=1 967(元)
⒍ 借:其他应收款—铁路部门 1 083
贷:在途物资 1 083
⒎ 不做会计处理
⒏ 借:原材料 34 600
贷:银行存款 34 600
入库材料成本=6 800×5+2 400÷20×5=34 600(元)
⒐ 借:银行存款 1 083
贷:其他应收款—铁路部门 1 083
⒑ 借:原材料 31 200
贷:银行存款 31 200
入库材料成本=6 800×5×0.9+2 400÷20×5=31 200(元)
练习二
因甲材料、乙材料单位可变现净值低于各自单位成本,所以,期末甲材料、乙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算,本期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本期应计提的跌价准备=20 000×(25-23)+ 16 000×(18-17)=56 000(元)
期末存货的价值=20 000×23 +16 000×17 = 732 000(元)
会计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56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6 000
练习三
⒈ 批准前:
借:原材料—甲材料 3 6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3 600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600
贷:原材料—乙材料 600
⒉ 期末,甲材料按批准处理;乙材料虽未得到批准,也应先行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3 600
贷:管理费用 3 600
借:原材料 240
管理费用 36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600
第五章 投资
练习一
⒈ 2006年4月25日,购买股票时,记: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成本) 160 000
投资收益 500
应收股利 10 000
贷:银行存款 170 500
⒉ 2006年5月15日,收到现金股利时,记:
借:银行存款 10 000
贷:应收股利 10 000
⒊ 2006年6月30日,公允价值变动时,记: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 4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4 000
⒋ 2006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时,记: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6 0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 6 000
⒌ 2007年1月15日,根据M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记:
借:应收股利 5 000
贷: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 5 000
⒍ 2007年2月3日,将M公司股票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16.8×6 000-200) 100 6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M公司股票(成本) 96 000
——M公司股票(公允价值变动) 1 200
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 3 400
同时,记: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 1 200
贷:投资收益——交易性金融资产 1 200
练习二
⒈ 填列“持有至到期投资溢价摊销表”
⑴ 计算各年应收利息
年应收利息=80 000×12%=9 600(元)
⑵ 计算实际利率
按11%利率试算:80 000×0.593451+9 600×3.695897=82 957<84 000
按10%利率试算:80 000×0.620921+9 600×3.790789=86 065>84 000
计算实际利率:
10%+(11%-10%)×(86 065-84 000)÷(86 065-82 957)=10%+0.66%=10.66%
⑶ 填列“持有至到期投资溢价摊销表”
持有至到期投资溢价摊销表
(实际利率法) 金额单位:元
项 目
日 期
⑴
⑵
⑶
⑷
⑸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
溢价摊销
未摊销溢价
摊余成本
债券面值
×票面利率
(12%)
上一期⑸×
实际利率
(10.66%)
⑴-⑵
上期未摊销溢价-⑶
上一期
⑸-⑶
2006. 1. 1
4 000
84 000
2006.12.31
9 600
8 954
646
3 354
83 354
2007.12.31
9 600
8 886
714
2 640
82 640
2008.12.31
9 600
8 809
791
1 849
81 849
2009.12.31
9 600
8 725
875
974
80 974
2010.12.31
9 600
8 626﹡
974
0
80 000
合计
48 000
44 000
4 000
-
-
﹡按照公式计算的金额应为8 626(80 974×10.66%)元,差额6元(8 632-8 626),这是由于计算时小数点保留位数造成的,在最后一年调整。
⒉ 编制甲企业持有至到期投资业务的相关会计分录
⑴ 2006年1月1日,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记: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 000
——利息调整 4 000
贷:银行存款 84 000
⑵ 2006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时,记:
借:应收利息 9 6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646
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 8 954
⑶ 2007年1月1日,收到利息时,记:
借:银行存款 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⑷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时,记:
借:应收利息 9 6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91
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 8 809
⑸ 2008年1月1日,收到利息时,记:
借:银行存款 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⑹ 2008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时,记:
借:应收利息 9 6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75
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 8 725
⑺ 2009年1月1日,收到利息时,记:
借:银行存款 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⑻ 2009年12月31日,计提利息并摊销债券溢价时,记:
借:应收利息 9 6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74
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 8 626
⑼ 2010年1月1日,收到利息时,记:
借:银行存款 89 600
贷:应收利息 9 600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80 000
练习三
⒈ 2006年9月1日,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时,记: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乙公司股票) 250 000
应收股利 2 500
贷:银行存款 252 500
⒉ 2006年10月5日,收到现金股利时,记:
借:银行存款 2 500
贷:应收股利 2 500
⒊ 2006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变动时,记: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乙公司股票) 1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000
⒋ 2007年6月30日,公允价值变动时,记: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乙公司股票) 40 000
⒌ 2007年12月31日,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时,记:
借:资产减值损失 13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乙公司股票) 10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000
⒍ 2008年6月30日,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回升时,记: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乙公司股票) 110 0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0 000
⒎ 2007年8月30日,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记:
借:银行存款 240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乙公司股票) 20 0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乙公司股票) 250 000
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0 0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10 000
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10 000
练习四
⒈ 2006年1月1日,初始投资时,记:
借: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 137 500
贷:银行存款 137 500
⒉ 2006年5月2日,M公司宣告分派2005年度的现金股利时,记:
借:应收股利 12 500
贷: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 12 500
⒊ 2006年5月30日,收到现金股利时,记:
借:银行存款 12 500
贷:应收股利 12 500
⒋ 2007年5月1日,M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记:
借:应收股利 56 250
贷: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50 000
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 6 250
A公司同时在备查簿上登记M股数增加了25 000(25×100 000/100)股,每股成本为0.95元。
⒌ 2007年12月31日,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时,记: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8 750
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M公司 8 750
⒍ 2008年4月10日,出售股票时,记:
借:银行存款 15 2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1 050
贷: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 14 250
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2 000
练习五
⒈ 2006年1月1日,购买股票时,记:
借: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成本) 1 500 000
应收股利 195 000
贷:银行存款 1 695 000
⒉ 2006年12月31日,根据M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记:
借: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损益调整) 120 000
贷: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120 000
⒊ 2007年3月1日,根据M公司宣告现金股利时,记:
借:应收股利 36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损益调整) 36 000
⒋ 2007年5月10日,待收到现金股利时,记:
借:银行存款 36 000
贷:应收股利 36 000
⒌ 2007年12月31日,根据M公司发生的净亏损,记:
借: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384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M公司(损益调整) 384 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0 000
⒍ 2008年12月31日,根据M公司实现的净利润,记:
借: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损益调整) 240 000
贷:投资收益——股权投资收益 240 000
2008年12月31日,长期股权投资预计可收回金额1 300 000元大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 240 000元,但是,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
⒎ 2009年3月15日,出售股票时,记:
借:银行存款 1 470 000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00 000
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损益调整) 6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M公司(成本) 1 500 000
投资收益——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230 000
第六章 固定资产
练习一
⒈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43 520
贷:银行存款 43 520
⒉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机器) 19 050
贷:银行存款 19 050
⒊ 借:在建工程——安装工程(机器) 450
贷:银行存款 450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195 000
贷:在建工程——安装工程(机器) 195 000
⒋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汽车) 54 000
贷:实收资本 54 000
⒌ 借:固定资产——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设备) 151 5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37 500
营业外收入——捐赠利得 112 500
银行存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