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产业振兴迪庆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汇报迪庆州农牧局 泽仁农布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中央相关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提出了到“农村改革发展基础目标任务”。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需加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各个方面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迪庆在目前经济社会全方面向科学发展转轨大趋势下,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仅是农牧业本身迫切需要,也是事关迪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重大问题。在以后“三农”工作中,必需认真落实党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起科学农业发展观,科
2、学认识农业基础地位、科学定位农业发展方向、科学改善农业工作方法方法,实现迪庆农业产业化科学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州农牧业工作实际,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对我州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汇报以下: 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实状况我州含有优越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州中药材生产有着辉煌历史,1952年-1990年,我州当归收购量达8657吨,年均收购量达227.8吨,1978年我州当归种植面积达成历史最高水平,超出1万亩,当年产量870吨,迪庆州维西县在当归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197
3、4年受商务部表彰并命名为全国十四个当归基地县之一。秦艽和当归因产量高、质量好,曾经是我州中药材拳头产品。不过,农村体制改革后,原有药材购销体系被打破,只有少许个体工商户经营药材,加上药材市场大起大落,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大大降低,从业人员有减无增,全州中药材只有零星种植,因为规模少、种植分散、产量低、利润薄、风险大,严重挫伤了药农主动性,作为迪庆州特色和优势中药材产业逐步没落。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以来,伴随农业产业结构不停调整,逐年加大了对药材基地建设投入,尤其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以维西县秦艽和当归为主药材品种、面积和效益全部有所增加。据统计,低,全州共有药材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下为各县具
4、体情况: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9万多亩,分布在多个乡镇,其中永春乡种植面积较大,关键品种为木香、秦艽、当归、丹参、桔梗、板兰根、茯岑、虫蒌等;德钦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390亩,关键品种有木香、秦艽、当归、丹参、桔梗、茯岑、虫蒌、川芎、秦归等;香格里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2655亩,关键品种有白术、木香、桔梗、川芎、秦归等。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关键展现出了以下多个特点:一是近几年发展较快,出现了部分新产区。我州有良好中药材种植传统和基础,中药材生产关键分布在含有传统种植乡镇,这些地方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有一定种植经验。伴随种植结构调整和中医药事业发展,中药材市场需求加紧,近几年新增面积3万
5、多亩,出现了部分新基地。二是逐步形成了含有一定种植规模乡镇或基地。我州产区较多,相对分散,但伴随中医药市场拉动,逐步形成了永春等在千亩以上乡镇,含有了一定规模和影响,农民掌握了一定种植技术,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三是立足当地实际,形成了多个生产运行模式。我州中药材生产传统上关键以农民个体生产为主,伴随政府支持,单位或企业参与,各地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加紧发展,形成了“基地建设,定单生产”等生产运行模式。四是品种多样,并形成了含有一定影响优势品种。我州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适应种植品种较多,关键种植品种有40种以上,同时也形成了含有一定规模优势品种。如汶南徐长卿有1000多亩,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为
6、徐长卿传统主产区;其它如桔梗、丹参、黄芩、黄芪、白术、灵芝、玫瑰也含有了一定规模,在中国省内含有一定影响。五是中药材种植效益高,发展势头良好。中药材种植含有良好经济效益,通常每亩年产值在-4000元之间,部分效益在万元以上。所以,农民种植主动性很高,部分乡镇政府因势利导,制订激励政策,加紧发展。六是含有了产业化发展基础条件。现在,我州中药材生产有了一定规模,但产业化水平不高,而从技术、认识、效益、政策、规模等方面和趋势来看,正处于一个规模发展初级阶段,基础含有了产业化发展基础。二、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分析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又逐步衰退过程。即使近几年来,在
7、各级政府支持下,在农业部门大力扶持下,生产规模有了很大发展,基地建设含有了一定规模。不过,因为还存在着各方面原因,使得中药材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关键原因有:一是技术水平不高,规范化生产严重不足。即使种植基地农民有一定种植经验,不过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盲目施用农药、化肥问题严重。在部分新种植区,生产管理和技术也是急需处理问题。即使我州有三个品种(秦艽、木香和当归)含有了相当规模种植,基地建设力度不停在加大,但距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还有一定差距,包含这三个品种在内中药材还没有一项申请规范化生产认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是国家对中药材生产制订法规性文件,中药材生产规范化是否将影响一个地域药材声誉形
8、象、市场地位、生产发展等,同时也会影响市场准入)。二是中药材生产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即使我州中药材发展趋势良好,不过中药材生产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如品种资源潜力、地理环境潜力、种植技术潜力等,怎样把这些潜力转化为市场优势和经济效益是关键问题。比如,品种资源潜力方面,迪庆州即使不是当归原产地,但五十年代以来引进县内种植,已经有五、六十年种植历史,产品质量好,深受药商和中药医欢迎,维西当归特点是归头大,归尾小,功效善补,油脂含量高,质量好;秦艽在当地有野生资源分布,种植数量多,药材地道,深受欢迎。但和其它地域相比,种植面积不大,多数为零星种植。中药材生产潜力优势几乎没有发挥出来。三是政府引导力度
9、不够,加工企业带动力不强。政府部门多年来对中药材基地建设给了很大支持,但在产业发展上未能发挥出较强引导作用,在生产指导、技术服务、行业监管等方面力度不够,对中药材产业发展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农民生产上盲目性和销售上无序性。同时,因为缺乏加工企业介入,在品种收购、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等很多方面存在缺点,没有形成严格中药材种植品种指导、产中监督、规范收购等机制,而且生产加工能力滞后,科研开发能力有限,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所以因为受市场波动影响,造成了农民信息不灵,种植品种不对路,种植技术差,产前、产中、产后等步骤上得不到有效保障,种植规模小、品种少、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植主动性
10、。三、推进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提议依据我州土地资源丰富,海拔2500米以上山区、高寒山区占全州土地面积75%,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种植青稞、马铃薯等其它作物收成低,当地药材质量好,种植历史悠久,有传统种植技术等特点,提议主动推进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1、提升认识,明确中药材生产在我州地位和意义。伴随国际化发展和人类健康要求,天然药品发展潜力巨大。从国际中国市场及国家配套政策来看,中药产业正处于良好发展时期,作为源头中药材生产也碰到难得发展机遇。我州中药材发展有着得天独厚自然资源优势和现代社会资源优势,中药材发展理应为我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提升农民收入、为生态立州建设做
11、出贡献。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州中药材生产确实为农民增收、地方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农民发展中药材主动性空前高涨,我州中药材产业完全能够发展壮大起来,逐步成为我州关键产业。2、加强领导,主动营造中药材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政府在推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中含相关键作用,依据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实状况和国家中药材发展目标,国家、省、市相继制订了相关促进中药材现代化发展政策,为中药材产业发展发明了良好政策环境。在具体中药材生产中,政府应深入加强领导,在制订政策、提供支持、提供服务等方面各相关部门要主动配合,切实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药材产业发展高度,把中药材生产开发摆上关键位置,作为一项关键工作来抓。要深入转变工作
12、作风,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协调管理,为中医药产业发展发明良好发展环境。3、加强和科研院所、企业、市场之间联络,努力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经过促进多种形式合作,建立一批中药和天然药品研发机构、行业协会、经济合作组织等,促进和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含有较强人才、技术、信息优势;中医药企业含有资本、人才、技术、加工、市场等多个优势,同时含有产业化生产能力;大中药材市场则对中药材种植能够起到很强拉动作用。加强和科研院所、企业、市场之间合作和联络,探索和发展多个符合市场要求经济合作形式,能够快速提升我州中医药生产技术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加紧中医药产业形成。根据国家相关法
13、规,组织科研院校、企业、基地和农户,加强中药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把市场前景好我州地道药材列入关键研究计划,研究制订道地药材种植规范,争取列入国家或省研究计划,努力争取经过国家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认证,为我州中药材现代化发展提供科技支撑。4、多管齐下,多方筹措资金,为生产开发中药材提供充足财力确保。我州中药材生产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也正处于向规模化、产业化、规范化发展关键时期,需要有大量资金注入。政府在财政支出上给予一定支持和引导是迫切必需,政府资金关键投入三个方面:一是扶持示范乡镇搞好中药材生产开发,带动全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二是支持科技,为研究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提供资
14、金,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生产水平和效益;三是公共利益投入,如原产地保护、“正品”保护等。除此之外,处理中药材生产开发资金紧缺还需要多管齐下,多方筹措资金。一是主动向上争取专题资金,国家相关部门每十二个月全部安排一块资金用于扶持中药产业发展,要立即组织力量,经过定项目、建基地、上规模,努努力争取取上级专题资金补助。二是努努力争取取金融贷款,中国继续实施主动财政政策,国家对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必将深入加大。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外宣传,大胆走出去引进来,吸引外来资金注入,加紧产业发展。5、努力发展道地药材,打造优势药材品种。我州中药材资源丰富,应选准市场前景好道地药材,关键研究和开发,发展
15、规模形成产量优势,提升水平形成品质优势,加强宣传形成品牌优势。怎样使当地产药材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出台政策和措施。6、调整各品种种植结构,主动扶持中药材种植大户。扶持若干个中药材种植大户,开展适度规模化生产,提升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引进部分新适合当地生产中药材种类,改善中药材生产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了解分析需求规律,制订好生产发展计划(依据市场需求情况和现有库存及在地面积多少,近几年来发展前景很好、价格走势稳定品种:桔梗、白术、白芷、金银花、菊花等),增强药材生产抗风险能力。总而言之,经过调研,我们既要发觉我州中药材产业优势和成绩,也要看到发展中问题和不足。我州中药村产业正处于一个发展中关键时期,需要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来推进。相信,中药材产业必将为我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