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 前景探讨 姓 名 : 0000000 班级、学号 : 0000000000 系 (部) :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 0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8- 10- 4 完成时间: 2009-11-27 2009年 11 月 27 日21目 录毕业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 2答辩申请书 3-5正文5-24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25答辩过程记录表26课 题 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探讨 一、 课题(论文)提纲0.引言1.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1.1低不就不愿从事会计专业
2、的低层工作1.2高不成没有能力从事管理层面工作。1.3会计类毕业生多,就业压力竞争力大 。 1.4持证会计供大于求,高级会计人才缺乏2.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2.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2.2从高校来看2.3从社会用人单位来看2.4从毕业生来看3.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及建议3.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3.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 3.3高职院校应采取的对策3.4毕业生个体的自我完善二、内容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问题来分析并提出对策。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探究
3、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从市场就业环境、高校、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四方面,分析了导致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破解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三 、参考文献1张公朴.对我国会计发展的探讨A. 科技资讯.2007.2张福蕊.浅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教育A.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袁海燕.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及思考J. 职业教育研2007年第14期.4游富相.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悉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探讨00000中文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
4、问题来分析并提出对策。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从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入手,探究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从市场就业环境、高校、社会用人单位、毕业生四方面,分析了导致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破解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0.引言 会计专业是经济管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由于,会计专业的迅猛发展很多高校都纷纷开设了会计专业从而导致了现在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特别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技术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5、,需要进行岗前专业技术培训。因此,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形成了一个怪圈:“毕业生因没有工作经验而找不到工作没有工作就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工作经研就找不到工作”。1.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会计专业一直是传统行业里的常青树。几年前,财会人员需求量大,很多高校也“趁热打铁”,纷纷开设了会计专业,结果导致了不少会计专业的学生陷入就业困难的窘境,尤其是对一些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更是“难上加难”。目前,我国高职高专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如下:1.1低不就不愿从事会计专业的低层工作高职高专毕业生在会计专业中属于学历较中的层次,同时会计专业在就业的时候很多单位及企业都要求要有一年以
6、上的工作经验。这样的现实状况对于我们每一个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不少企业不愿意接收应届毕业生,这一点在财会类专业的招聘中更为明显,很多单位的招聘底线都是初级会计师。就算用人单位用了你,也需要进一步学习,接受企业观察,并不能一开始就成为一名会计,很多人都是从最初的出纳做起,起点低,工资也低。因此,很多应届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在择业时都只能无奈的选择“先择业后就业”。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校花费了2年半的时间与金钱来学习会计知识将不能找到一处用武之地,而是要从事着一份与会计专业毫无相关的岗位。据调查,很多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不能找到自己对口专业的岗位时大部分毕业生都
7、无奈的选择了去小型公司做办公文员、电信公司当话务员、大型超市当收银员或是从事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与此同时,很多毕业生又不甘心从事着与会计专业无关的一个低级职位而是希望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因此,就出现了这种“低不就”的就业现状。1.2高不成没有能力从事管理层面工作 尽管高职高专毕业生在会计行业里属于较中学历人才,但事实上并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高层次、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的高级财务人员的需求,这就表现为“高不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是缺乏丰厚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出初茅庐的毕业生即使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证等相关含金量高的证件,也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考取中级会计师证才能从事财务主管层面的管
8、理工作。而对于应届高职高专的大学生来说,至少要有5年的工作经验才能有条件报考中级会计师证。因此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不可能直接进入企业的高层次管理人员的行列。1.3会计类毕业生多,就业压力竞争力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上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会计学专业人才供需两旺,毕业生就业面广前景较好。会计师事务所、金融领域、企事业单位都成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每年新增的企业数以万计,有企业产生就有对会计的需求。长期以来,会计学人才凭借着需求量大、薪酬高等特点赢得了职场“常青树”的美誉。虽然,会计专业赢得了职场“常青树”的美誉,但是事实上却也并非如此。改革开放30年间,“
9、铁饭碗”这个名词曾经深深影响了一代学子。在10多年前,会计学以“技术过硬”、毕业后有“铁饭碗”受到大中专学生的热捧。然而一阵热闹过后,前些年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渐显饱和,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根据现实状况我们仍需指出的是会计专业是热门专业同时也是就业压力最大的专业。1.4持证会计供大于求,高级会计人才缺乏 高级会计师的缺口巨大,使得不少企业和会计行业都在大力培养新人,这对广大毕业生来说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不少企业通过大量招聘新人,培养一大批“白纸型人才”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从人才网上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看,企业选择应届毕业生,除了专业知识外,更为看重的是毕业生的诚信、兴趣、外语能力、沟通能力、协
10、作能力、抗压能力等等;而对于社会上不少普通会计来说,要求他们除了熟悉中国的会计准则外,还要对国外财会领域的运作规则、法律法规等相当了解,熟悉海外主要的融资市场和渠道,也要熟悉一些主要国家的会计准则和制度。会计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越来越重。据一家权威调查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在财会类专业中,真正符合国际大型会计事务所就业要求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仅占该专业全部毕业生人数的10%左右,并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就是说,在这个领域中并不是没有好的岗位,只是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还很难胜任高层次水平岗位的工作要求。据了解,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颁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累计突破一千万,达到10558610人。而
11、在这众多的从业者当中,取得高级会计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数为80567人,约占总数的8%,具有大学本科、专科学历的人数约为518万人,约占总数的49%,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数为33829人,约占总数的3%。因此,就出现了持证会计供大于求,高级会计人才缺乏的失衡状态。2.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原因分析会计专业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上应该是十分走俏的,但现实并非如此。面对就业难的问题,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也同样一筹莫展.。甚至在全国范围内,会计专业的供过于求现象都是比较严重的。预测和现实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现在就来分析一下其中原因。2.1从市场就业环境看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矛盾加剧。据
12、教育部统计,随着大学扩招的展开,大学毕业生人数正以每年近百万的数量高速增长。2004年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280万,2007年已增至495万,2008年达到559万,而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将超过600万。毕业生人数每年的大量增加造成市场供过于求,势必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就业模式的转变与就业市场不完善间的矛盾。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立的“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其一方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另一方面又能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2.2从高校来看2.2.1现行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13、存在问题高职高专会计教学偏重于教育会计专业知识,往往通过设置一系列会计课程来完成教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课较少,而且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而且各科目之间各自为政,忽视了彼此之间的关系,包括课程数量、授课内容等方面。比如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和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都存在内容交叉的现象,如何整合教学内容就成为必要的工作。课程体系安排的不合理,无形中就挤掉了实践环节的时间,因而总是匆匆忙忙走形式,实践环节效果也不好。因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技能的问题。 现行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主要体现在:首先,课程建设存在的误区。课程设置重专业、轻
14、基础能力拓展 。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最初是在本科层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减少一些非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和减少一些课程的课时而形成的。尽管历经多年的课程设置改革,但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需要,增加新课程,并对老课程进行调整。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不重视或根本不关注与其他专业的横向联系,将学生的思维人为地割裂开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拓展。如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删减了专业英语课程,导致学生虽通过了英语A级考试,甚至通过了英语四、六级考试,却看不懂英文函电、合同,看不懂英文会计报表等。其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没有采
15、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计算机技术普及的今天,滥用计算机技术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果不对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忽视会计人员的法律、道德意识的培养,势将造成不良后果。 最后,缺乏会计信息化模拟。会计信息化模拟是指应用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将现实企业的会计业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进行模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会计核算职能是如何实现的。使学生了解企业供、产、销过程中会计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以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会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企业管理模式、工作流程等带来的变革,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会计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和方法。目
16、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经费问题尚未建立会计信息化模拟实验室,而无法进行会计信息化模拟。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融会贯通,所学信息技术无法应用到会计中来,更不用说利用企业的内、外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了。 2.2.2会计专业教学上的不足 在会计实践技能的实训方式上,基本上是采用封闭式的训练形式也就是按照教学进度计划,首先进行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然后期中、期末或基础理论全部学完以后,再利用一段时间在教室或模拟实验室完成所谓的实践技能训练但我国加入WTO后,涌现出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实际经济业务中出现很多不确定性,这就要求会计人才具有较高的素质、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目前这种教学方式既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又浪
17、费了学生的宝贵时光。 资金投入不足,使得校内外实训、实践基|-不能适应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有些高职高专院校虽设有该专业但没有专门的会计实践基地,或几个专业共同使用一个实践、实训基地即使有会计实践基地,也把标准定在能应付上级教育部门检查或评估的最低线 在教学质量评价上,认为只要给学生的知识越多。期末考试成绩越好,学生的质量就愈高;在对学生的评价上,认为只要遵守纪律,记住教师所教的知识越多,就是好学生。 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采取注入式、满堂灌的做法,老师讲个不休,学生记个不停,学生思维闭塞,学习被动并且只强调课堂教学,忽视其他方面,将课程讲授视为唯一的方式。 在会计课程考核方式上,采用单一的
18、闭卷考试,并且在考前大多是教师点出题的范围,命题考背功的多,考应用的少,很多学生在考试前夕背上几天就能获得较好的成绩,这势必会误导学生平时无需用功,荒废了很多宝贵的时光。 2.2.3高职高专院校部分会计教师现状令人担忧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现状令人担忧。这便使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和理论性教学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仅达30左右,而国外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则十分重视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无论是专业理论课教师还是实训教师,一般都是“双师型”而且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临时从外校和企业聘请一些教师上课,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专业和学生的发展有好处,但如果
19、把握不好度,浪费财力是小,更重要的是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2.3从毕业生来看2.3.1心理预期过高,对实际的会计工作缺乏客观认识“眼高手低”可能是所有高职高专生的通病,认为大学毕业生理所应该有个类似白领的工作,而不是一个从事着与会计专业毫无瓜葛的低级职位。高职生把自己定位在大学专科生层次上,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虚荣,在就业时必然以“大学生”自居,认为岗位必须与自己身份相符,待遇要与自己名声相配,工作环境要优越怡人等,这就使得高职毕业生在心理上提高了就业和择业的门槛。现实中他们却认识不到随着大学扩招,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发展成大众教育,大学生已不再是稀有人才,无论哪个专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甚
20、至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同时,无论哪个行业的企业在用人时都将“踏实肯干,能吃苦”看作选人的第一要务。因此,高职高专毕业生过高的心理预期和自身的不客观认识,导致了“低不就”的现象。2.3.2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自信心不足高职生急于求成,就业期望值较高,而且诚信意识不强,实用主义思想支配就业选择,一些高职生在职业追求上把经济利益放在首位,更多地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高职生就业与成才的高期望值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相矛盾以及他们自身所处的层次环境因素影响,形成了部分高职生在择业和就业问题上存在以下心理问题:焦虑心理,它是由心理冲突引
21、起的一种复杂而过度情绪的反应。高职生求职择业中埋怨用人单位录用程序烦琐,盼望面试一锤定音,焦虑心理常使他们签约不慎,后悔不及。胆怯心理,这是一种胆小、脆弱性格特征的心理现象。有的高职生在求职择业中,面试时,怕见主考官;试用时,谨小慎微,怕说错话。依赖心理,某些高职生在求职择业中不主动去联系单位,不积极参与竞争,而是寄希望于学校、亲属,坐等学校优生优荐,指望父母包办。自负心理,这是一种缺乏自我客观评价,心理素质极不成熟的表现。高估自己,低看别人,自以为高人一等,胜人一筹,在求职择业中,好高鹜远,一旦未能如愿,则情绪一落千丈,产生孤独、失落、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自卑心理,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
22、,从而坐失良机,自卑还使一些学生悲观失望,破罐破摔,不敢参与就业市场竞争。挫折心理,在就业过程中,他们希望一蹴而就,害怕失败。攀比心理对自己缺乏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总想谋到一份自己认为比别人强的岗位。从众心理在就业过程中,忽视自己所学专业的特点,过分追求实惠。2.3.2部分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欠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希望所招收的大学毕业不仅要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交协作能力以及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能力。而一些学生在大学里只满足于完成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缺乏广博的专业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狭隘,动手能力差,语言表达
23、能力欠佳,适应性不强。社会的期望值与学生自身素质的这一差距也影响着学生的最终就业。2.4从社会用人单位来看2.4.1社会对应届会计毕业生的认可度不高,对高职高专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一些企业在录用观念上还存在首先看毕业生的毕业学校,甚至对高职毕业升有能力和素质认知上的偏见,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用人单位挑肥拣瘦,使毕业生对就业产生畏难情绪;有的学生认为进入高等职业学校学习,是不得已的选择,潜意识中有自卑和压抑感,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很大,容易产生自卑或者自弃心理。社会上存在这样一种偏见,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相当多的高中毕业生的无奈选择。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本科之后,招收
24、的生源较差,于是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把高职教育看成“低层次”的高等教育。就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言,高职教育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更推崇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加上高职教育又是近几年的新生事物,起步晚,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而且有相当一部分院校是在中专基础上升格而成的,人们普遍怀疑其办学实力。因而人们对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缺乏了解、缺乏认识,常常片面地认为高职院校是最末流的高校,高职学生是素质最差的大学生,使高职教育没有相应的“名分”。这样,学生及其家长就不情愿选择这类学校,生源质量得
25、不到保障,用人单位在聘用人员的时候也无形的看低了高职高专会计毕业生。2.4.2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定位过高,只注重教会学生理论知识,却忽视了教会学生如何应用这些知识。其结果导致会计专业毕业生未能达到社会的要求,最明显和直接的就是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抱怨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历练才能委以重任。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这无疑与其在校接受的实践教学有关。3.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对策及建议基于以上对我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成因的分析,本文对解决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26、的对策。3.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目前,我国会计专业就业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很难找到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很多原因都存在各大高校盲目对会计专业进行扩招,导致了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以下是从政府部门来解决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而提出的对策措施:3.1.1 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3.
27、1.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各类信息,实现供需双方的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在毕业生就业中的作用,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各高校应抓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需求信息库,提高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信息资源的利用率。3.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已不再盲目被动地接受毕业生,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挑选,而且无节制地提高进入规格。3.2.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
28、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3.2.2要加强人才储备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3.3高职院校应采取的对策高职高专会计人才培养问题是个非常新的问题,有待于我们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以下是针对高职院校采取的对策措施:3.3.1开展会计信息化的模拟实验 开展会计信息化的模拟实
29、验,会计专业学生可开设ERP实验教学,企业资源规划(ERP)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相融合产生的新型管理工具。它扩展了企业的管理范围,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业务密切联系起来,实现对供需链的所有环节的有效管理。它还实行企业业务与财务一体化,将企业供需链与资金链相对接,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ERP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又如何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理论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提高教学效果, 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3.3.2加强学生职
30、业道德教育 作为现代会计人员,不但要求掌握有关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会计人员要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就必须具备正直、诚实、谨慎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前提。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课程考试也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我们可以考虑将会计职业道德纳入课程体系或者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政治理论课中,将政治理论教育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3.3.3多管齐下,完善课程建设 根据会计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做到:教学内容应该避免重复, 要增强所选教材的系统性,要注重学生创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
31、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 注重与国际接轨。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加强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不断增强学生应用能力。鼓励教师编写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教材。同时针对教材落后实际的情况,建议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大胆选用财政部会计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这些教材内容规范,权威性强,囊括了近年来一系列新法规、新制度,内容每年都在更新;这些教材的使用还能为学生毕业后取得会计职称打下基础。在教学方法上,要逐步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改变单一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大力提倡启发式、开放式、协作式
32、、讨论式教学,鼓励师生平等参与交流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完成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方式,可以解决习题作业批改和答疑。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 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应以过程考核为主,考试考核为辅,考核的重点强调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强调学生应知道什么。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会计教育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适应时代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为重要前提,紧跟市场、动态调整、理论适度、强化动手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33、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建立起一套动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缩短高职会计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使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能真正做到职业化、实用化、专业化、技术化,培育出符合企业需求和希望的会计人才。3.3.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建设应具有一支整体素质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既有扎实的理论素养、道德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加强会计教师的后续学习和教育,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定期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学习指导,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担任社会职务。使其既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同时
34、鼓励教师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各种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取得双师资格,力争成为“双师型”的教师。3.3.5学校要加强高职生求职择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学校不仅要注重生源进口和专业教学,而且应注重生源出口,关注毕业生就业。要广泛深入宣传就业政策法规和就业信息。要积极开设求职择业指导选修课,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择业观,保持良好心态,掌握求职心理与艺术,更好地就业。要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帮助高职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时,及时解除心理冲突,迅速消除心理误区,有效排除心理障碍,从而能以积极心态面对求职择业。3.4毕业生个体的自我完善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的难度不断加大。除了改善外部环境,增加
35、就业岗位外,高职毕业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显得更为重要。3.4.1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拓宽自我的会计专业知识面 在网络环境下,要求把会计问题放在一个更为宏观的经济管理的视野下加以审视,这就要求我们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要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拓展,而不能仅重视专业性知识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改变过去以教育专家和高校教师为主的课程编制方法,邀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参与到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中去。在对各个会计及相关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应掌握的知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如随着网络会计的发展,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加,将要求会计人员能使用英语进行一般性
36、的商业洽谈、涉外接待、业务谈判工作,能够看懂英文会计报表等,因此可开设英语口语、商贸英语和会计英语课程。因此,重视专业英语、市场营销、管理学等基础技能的培养,对拓宽学生知识面乃至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整起到积极作用,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3.4.2制定职业生涯设计,有目的有计划发展自己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是高职生高质量就业,走向事业成功的第一步。高职生要主动走向市场,适应市场。从一入学,就业密切关注就业形势的变化,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只是结构和素质结构,这样才不至于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通过对个人进行分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估计自己的能力,评价自己的智慧,确认自己的性格,找出
37、自己的特点,发现自己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衡量自己的差距,正确设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行动计划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教育、培训、实践等方面的措施,例如:在职业素质方面,你计划学校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开发哪些潜能等。成功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时时审视内外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订并调整自己的前进步伐,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职业发展目标。3.4.3不断完善自我,努力提高就业能力就业能力也可以称为就业素质。北京市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占忠认为就业能力应包括工作能力、适应能力、求职或生存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把它定义为
38、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05年在深圳举办的“首届中国就业人力高峰论坛”上,来自权威研究部门的专家、知名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和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老师普遍认为:“就业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发展能力”,即求职者成功获得自己满意的职业并能使职业长期发展的核心能力。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就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它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但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还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综合素质,要丰富自己的社会知识,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要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面对竞争的良好心态。在校期间,学习和掌握一种或多种职业技能,获取相应的职业
39、资格证书,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未来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4.结论 就业乃民生之本,就业率高低关系到广大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尤其是对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高职毕业生而言,加强就业工作,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是关系到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前景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解决现实问题,对国家、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今后的行动方向提供一个可供参考性的建议。促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健康发展和毕业生的成功就业。 但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面对我国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我们在做好就业工作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观念上的转变。由于本人理论准备不足,加之经验不够,对高职高专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常识性的开始,本文提出的部分理论和设想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参考文献:1张公朴.对我国会计发展的探讨A. 科技资讯.2007.2张福蕊.浅议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会计教育A.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3游富相.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悉J.职业教育研究 2004年第10期4袁海燕.高职学生就业心理调查及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