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领导力课程论文平衡心态与领导力塑造平衡心态与领导力塑造摘要在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需要选定前行的方向,需要找到工作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需要寻求引领和帮助。人人都需要领导,人人都需要塑造自己的领导力。平衡心态是塑造领导力的基础,拥有平衡心态的领导力是产生于个体自身最本质的强大力量。本文从平衡工作和生活,修炼平和心态,善于思考和反思,追求无为而治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以平衡心态为基础去塑造领导力,从而实现以自我引领。关键词 平衡心态;领导力;反思;无为而治平衡心态是塑造领导力的根本。如何实现心态的平衡并以平衡心态去引领个人行为是修炼个人领导力需要解决的重要问
2、题。只有以平衡的心态为基础去发展领导力,才能使领导力发源于自身最本质的力量,才能实现更高效和更有创意的领导力。一、平衡工作和生活 通常看来,工作和生活是领导者日常面对的两个对立的矛盾面。多数领导者无法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协调。但是,对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来说,事业和家庭目标不能偏废,必须同时完成。如果我们牺牲职业目标以求实现家庭目标,那么我们就失去了平衡。同样,如果我们只专注于事业,忽略家庭,一样也失去了平衡。事业成功意味着附加许多其他的要求,比如领导者需要考虑员工、顾客以及供应商存在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增加他们的压力,这往往使生活复杂化;同时他们也可能需要参加更多的会议、更多的旅行、更多的谈判,
3、也会面对更多的矛盾,这样留给家庭的时间相应减少。虽然有上述要求,但是做成功的领导者仍要求维持事业和家庭的平衡。做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需要对事业有极大的投入,这使得维持事业和家庭生活的平衡尤其富有挑战性。平衡就是不断适应变化进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力求使生命中最重要的两样东西-家庭和事业保持一种和谐关系。因为不断有新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冲击,只有注意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才可以保持这种平衡。我们要正视这样一个简单的现实,事业和生活的平衡不会凭空而降,而是必须要靠我们自己来经营。寻求事业和家庭生活的平衡,领导者必须积极主动地负起责任。 想要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领导者就应当: (一)设定工作
4、和生活各自的边界。工作可以像水,充满你赋予它的空间。这意味着,你必须设定边界,限定你的工作所能占用的空间。当然,这种边界需要根据变化的环境不断调整。 (二)不必患得患失。认清生活中哪些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有些给我们的感觉似乎非常重要,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没什么意义的活动,不仅无法使你感觉精神焕发,而且会让你身心疲惫,对于这些就应该退居其次。幸福生活的秘诀就在于必要的取舍,对那些我们无法求全的事情我们不必遗憾。 (三)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定义成功。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我们对“什么是成功”的概念可能会不断变化。我们所见到的富有的人越多,我们越倾向于认为我们所拥有的、目前所处的状态是远远不够的。领导者们随
5、着职业生涯的晋升,尤其会陷入这种攀比的怪圈。 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定义成功,参考内部标准,如你的自我感觉,你的家庭成员的自我感觉,你对他人的贡献,你的自我成长等。而不是其他人的成功、收入、地位、财富、资产或是获得的东西。这同时就表明了实现生活和工作的和谐是衡量成功领导者的主要标准之一。 二、修炼平和心态在工作中,我们之所以有压力,就在于我们有贪心,还是存在功利心理,不是单纯的把实现组织目标视为工作目的。一部分领导者做工作的时候,总是想着让别人看到,让别人承认,然后基于这些承认,实现对自己的肯定,或是提升我们的位置。通常的情况是,没等工作开始,我们就会想到如何有个好的结果,如何才能得到上级和下属的满
6、意和支持。因此,在工作还没有开始之前,压力和烦恼就已经装在心里了。如果在工作后,因受种种条件的制约,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烦恼便会爆发。这就是工作中有压力,工作后有烦恼的来源。在工作中,要建立起一个无欲、无求的信念。要注重过程,而不要注重结果。尽我们自己的能力,一心一意把工作做好,至于会得到什么,得到多少不要加以挂念。得到的没有必要炫耀,得不到的没有必要伤心,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心情平静。如果我们始终把自己的成绩装在心中,我们就会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这将会极大地影响个人和组织的发展。正如中庸中所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7、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心里有喜怒哀乐却不表现出来,放在心里叫做“中”;表现出来却能够有所节制且合乎天道,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通行的大道理。只有实现了中、和,天地各守自己的位置,那万物才能生长发育。 中庸的“中”,就是教人如何处理好内心的各种情感,让内心保持一种平静和平衡。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宁静、幸福的生活。领导者只有保持这种平和的心态才能够处乱不惊,清醒的把握事情本质,妥善的处理各种冲突和矛盾,才能实现个人和组织的和谐发展。三、善于思考和反思 现在的专家们都非常认同行动的重要性管理者必须是行动者。绝对如此。他们也必须是思想者。有效的管理必须介于实际的行动和抽象的思考之间
8、。只行动不思考和只思考不行动一样,都是被动的做法。思考和行动二者都非常重要。但是今天,其中一个被人们忘记了,那就是反思。当今世界日新月异,过去的经验不再那么有用,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当我们后退一步并作反思时,所有内在的知识都将浮现出来。只有反思过去的经验,领导者才能从逆境和其他的经历中学习。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后,我们才能迅速自如地行动。解决问题也是一样的,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先经过有益的反省,将自己跳脱出问题之外,才能将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曾说:“反思是领导者从过去中学习的主要方式。”抽身而出进行沉思、反思,是领导力的一项重要修炼。没有沉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不会有更广阔的视
9、野,没有更广阔的视野就不可能有领导力。培养更深层次的意识,并通过探索本质的反思行为去获得内在的感知力,可以使我们更自信和自如地去实现从已知到未知的领导。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我为别人办事,有没有忠心耿耿?我跟朋友交往,有没有讲究信用?我教导别人的,有没有身体力行? 这正是古人对于反思的重要认识。 个人的反思还会给他重新注入动力。安静地坐三分钟,想想过去两个小时里发生的事情。如果你这样做了,相信这短暂的几分钟会让你感觉到更加平静,精神更加集中,精力更加充沛。对领导者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腾出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回归本我。这样做的时候
10、,我们会更加精力焕发也更富有创造性。不幸的是,我们经常把自己困在要实现的目标中而无暇他顾,有时甚至还忘了自己的精力和创造力来自何处。【1】沉默和思考是开阔视野,实现更高效、更有创意领导力的途径。反省是一种思考的能力,但里面蕴含了不自满,能够不自满,也才能不受环境所限制,而跳出原来的格局或老旧的思维,也唯有在不受限的情形下,主动积极的思考,才能激荡出新意来。 拥有了反省力,再培养什么样的特质就会变得容易。如果你想在任何领域中,都活得精彩,发挥自己的贡献,从现在起,开始进行时时刻刻的反省,跳出限制与老旧思维,你所得到的结果,一定跟过去大不相同。 四、追求无为而治 “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
11、”。根据道家的观点, 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 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如果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能是自取其败。因此, 明智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 也只有如此,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仅表达了一种政治理想, 而且还表达了一种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 那就是领导者的“无为而治”。领导者的平衡心态要求领导者拥有“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素质,要实现“无为而治”需要领导者进行以下修炼:(一)善于放权领导者不应将所有的权力抓在手里,事必躬亲,殚精竭虑,靠一己之力做好一切。人的精力有限,只有集中精力才可能出成果,而不应被次要问题分散
12、精力。很明显的是,一个高效率的领导应该把精力集中到少数最重要的工作中去。领导必须善于放权,以腾出时间去做真正应做的工作,如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规划未来。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太上, 不知有之;其次, 亲而誉之;其次, 畏之;其次, 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 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如果用现代管理思想和领导科学来解读, 这段话可以这样理解: 最好的领导者,部下并不感觉他的存在,而是让下属有自由发挥的空间,管理者只要掌握好关键脉络,具体的工作;其次的领导者,和群众打成一片,关系和谐团结,通过亲身的参与形成凝聚力,部下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领导者,赏罚分明,部下畏惧他;更次
13、的领导者,部下轻蔑他,一点威信也没有。领导者的诚信不足,部下不信任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悠闲啊,很少发号施令,事情成功了,众人说“这是很自然的”。当前,高耸式的组织结构正在迅速瓦解,而扁平式的组织模式成为主流,全面松绑,把权力放下去,可极大地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的才能。授权是一种领导艺术,领导者要做到科学授权,还应把握授权的艺术。对于授权,更要把握原则,第一是要选好人才,视能授权;第二是授之以权,负之以责,做到权责统一;第三是既要信任,又不放任。【2】 (二)无为而非不作为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 意思是说, 不妄为, 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 并不是不为, 而是含有有
14、所为,有所不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无为”只是一种手段, 最终要达到“无不为”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造诣, 它体现的是尊重事物自然而然的发展趋势, 也是最智慧、难度最高、效果最好并且最自然的一种领导方法。“无为”不代表领导者的无事可做, 领导重要地位的降低, 相反, 我们更加需要领导, 只是此时的领导者应该去做一名现代领导者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要在组织中要扮演新的角色, 承担起更高层的责任, 最重要的是引导组织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愿景。这也正是体现了老子的“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思想。随着组织规模的发展与壮大, 社会复杂程度的不断加深, 领导者越来越多地陷入
15、各种纷繁的事物中不可自拔。而领导者的过度干涉只会物极必反, 致使整个组织和社会陷入僵化和混乱之中。因此, 现代的领导者必须按照科学的方法去“为”, 在工作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掌舵”而不是“划浆”上, 这才是现代领导者所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 (三)以人格魅力领导好的领导者不是靠强权, 而是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和带动周围的人。领导者要做到无为而治,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没有道德或违反道德的领导者,是不可能得到下属的爱戴的,也不可能做到无为而治。领导者要用典范的形象形成良好的环境,通过示范效应和激励效应,成为周围人群的精神支柱和努力目标,使领导者产生强大的人际吸
16、引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集体的凝聚力,让人们在榜样的感召下自觉奋发的行动。以实现组织目标,推动企业不断进步。(四) 把握好度领导实践中做到无为而治,更要顺其自然、把握好“度”。 避免“过犹不及”。心理学研究发现, 在工作上, 压力与工作效率之间合成为一种曲线关系, 当压力增强时, 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但达到一个最佳水平后, 效率在某种程度上不再提高, 而且随着压力的继续增强反而下降。这是因为过度的压力使下属产生恐惧、愤怒、焦虑等情绪。【3】因此, 现代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 制造工作紧迫感时应注意尺度, 必须以部属的心理自然承受力为界限, 顺其自然,既要在领导过程中给下属一定压力 , 又要使下属工作过程中不过于紧张, 使紧迫感与下属自身因素以及组织内外的客观环境、条件相适应, 否则, 就会事与愿违, 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结语平衡心态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成功的领导者需要以平衡心态作为领导素质形成的基础。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以平衡心态看待事物,指导行动。平衡心态作为形成领导力的根本,在塑造和发展卓越领导力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凯文卡什曼修炼领导力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62【2】罗锐韧无为而治:无为的基础是有为J现代领导,2004:【3】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