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17-0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人自考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2850423 上传时间:2024-06-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0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人自考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7-0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成人自考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B【解析】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所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 A龚自珍 B林则徐 C魏源 D王韬 【答案】C【解析】1843年,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纂了海国图志,

2、综述世界各国历史、地理及中国应采取的对外政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国家富强来抵御侵略。 【考点】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 3.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的是(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答案】A【解析】1862年奕创办京师同文馆,是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广方言馆。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4.1911年,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 A湖北 B湖南 C广东 D四川 【答案】D【解析】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将粤汉、川汉铁路的路权出卖给

3、帝国主义,引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反对,保路运动兴起,四川尤其强烈。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5.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答案】A【解析】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考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答案】B【解析】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上海召开。中共二大

4、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考点】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 7.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从( )。 A金融业方面开始 B商业方面开始 C轻工业方面开始 D重工业方面开始 【答案】A【解析】1927年国民党在全国的统治建立以后,官僚买办资本急剧地膨胀起来。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的是在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考点】国民党全国政权的建立及其独裁统治 8.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答案】C【解析

5、】1935年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在危急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标志着我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考点】遵义会议与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9.1933年11月,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和蒋光鼐发动的抗日反蒋事件是( )。 A宁都起义 B福建事变 C西安事变 D二二八起义 【答案】B【解析】在福州,1933年11月我党支持国民党第19路军将领蔡廷锴、蒋光鼐以及国民党反蒋爱国人士李济深、陈铭枢发动的抗日反蒋的福建事变。 【考点】局

6、部抗战与救亡运动的兴起 10.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的阶段是( )。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答案】B【解析】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中国抗战处于战略防御阶段。在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考点】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11.1940年,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战役是( )。 A平型关战役 B雁门关战役 C阳明堡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D【解析】A:1937年9月,八路军第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全国性抗战

7、开始后中国军队第一次重大胜利; B、C:1937年10月; D: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总部调105个团共20万人,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这就是百团大战。 【考点】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 12.1945年8月,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的口号是( )。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C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答案】A【解析】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考点】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斗争 13.1951年底至1952年

8、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的运动是( )。 A肃反运动 B整风、整党运动 C“三反”运动 D“五反”运动 【答案】C【解析】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现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考点】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14.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 )。 A合并公营资本 B征用外国资本 C赎买民族资本 D没收官僚资本 【答案】D【解析】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9、【考点】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1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政策是( )。 A无偿没收 B有偿征用 C和平赎买 D“四马分肥”【答案】C【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平赎买政策:有偿而不是无偿、逐步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所有制;在改造资本家同时,给他们以必要的工作安排;不剥夺资产阶级选举权,对他们中拥护社会主义改造并做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以恰当的政治安排。 【考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16.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C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积极引导、

10、稳步前进 【答案】C【解析】毛泽东先后在1956年4月2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报告,系统地阐述了十大关系,这十大关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一定要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7.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 A双重监督 B“三个主体,三个补充”C健全法制 D“两条腿”走路 【答案】B【解析】中共八大还专门安排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各方面代表作大会发言。陈云在发言中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国家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一定数量个体经营为补

11、充;计划生产是主体,一定范围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自由市场为补充。 【考点】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18.新中国第一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答案】C【解析】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在会上宣布:我国国民经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人民要努力奋斗,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中国共产党第一次郑重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考

12、点】“大跃进”及其纠正 19.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 )。 A1964年10月 B1966年10月 C1967年10月 D1970年4月 【答案】D【解析】1970年4月,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考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20.1971年10月,新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恢复了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法席位 B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D实现了中法关系正常化 【答案】B【解析】1971年10月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从此中国在联合国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的中坚力量。 【考点

13、】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 21.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 )。 A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 D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答案】B【解析】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该决定做出和实施,使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重点全面展开。 【考点】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22.1988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建立的经济特区是( )。 A海南经济特区 B珠海经济特区 C厦门经济特区 D深圳经济特

14、区 【答案】A【解析】1983年4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海南岛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给予较多的自主权,以加速海南岛的的开发,并于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考点】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23.1999年12月,中国在推进国家统一大业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是( )。 A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B海峡两岸举行“汪辜会谈”C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答案】D【解析】1999年12月20日,澳门也回归祖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24.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

15、务是(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A【解析】A: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 B: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在北京召开,报告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2005年10月召开了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 D: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考点】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5.2005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法律是( )。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B国家安全法

16、 C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反分裂国家法 【答案】D【解析】2005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强决心通过立法形式表达出来。 【考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取得的十大成就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 【答案】(1)矛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主要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贯穿了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

17、定性作用。 (2)影响: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主要矛盾及其激化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人民近百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推动中国社会前进。从此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考点】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27.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焦点及革命派在这一问题上的主张。 【答案】(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这是论战的焦点。 (2)革命派控诉清政府卖国媚外的罪行,强调救国必先推翻清王朝;认为革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治疗社会的捷径;革命就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3)革命派还反驳

18、了改良派提出的革命会招致天下大乱和帝国主义干涉之谬论。 【考点】三民主义学说和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28.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特点。 【答案】(1)放弃了“左派国民党”运动旗号,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帜。 (2)它不仅是军队行动,而且有数量众多工农武装参加。 【考点】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和人民军队的创建 29.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

19、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考点】抗日战争的胜利 30.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其特点。 【答案】(1)中共中央在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明确规定:“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其特点是这是一条“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总路线,即社会主义建设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一化反映了生产力方面的要求,三改则反映出对生产关系的改造

20、,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考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2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2题计分。)3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答案】第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太平天国起义坚持了14年之久,革命势力扩展到18个省,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太平天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提出天朝田亩制度,比较完整地表达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

21、主义色彩的方案,反映出太平天国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对孔子和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太平天国将领们拒绝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与外国军队进行了英勇斗争。 第五,太平天国起义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考点】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3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及意义。 【答案】(1)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

22、锋作用,工人阶级第一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运动后期发挥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领导者。 【考点】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3.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主要表现。 【答案】(1)在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期间,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作为“第三方面”,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如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闻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支部主任委员杜斌丞。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