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降本提质增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赵如.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84692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本提质增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赵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降本提质增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_赵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术STUDY81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3年第6期降本提质增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赵如 顾国欣(哈尔滨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431)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物流产业广泛应用,为物流产业降本提质增效拓展了空间。发展现代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的关键是打造一支与时俱进的物流人才队伍,优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现代物流需要的人才迫在眉睫。本文在重新定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探索适应于新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三个层面展开研究,为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关键词:降本提质增效;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一、前言加强物流规

2、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配送效率,增强仓储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降低物流业成本是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的实施意见的核心宗旨。主要任务是建设高效物流体系、增强企业活力、改善营商环境、鼓励产业联动,其中,物流产业信息化建设及物流新技术的使用是提质增效的关键。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应重新定义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探索适应于新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兼具信息技术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的新型物流人才,助力物流业管理专业的跨学科属性凸显,涵盖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工程、系统规划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且在实际工作中需综合运

3、用,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按照岗位工作内容设计的分方向培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需打破学科型课程体系来设置课程,不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建立面向未来的新型课程体系。需综合考虑学科交叉及分方向培养,既要加强交叉学科的基础课配置,又要避免大而全的课程设置,适当开设专业选修课,兼顾社会需求导向和学生自主选择。如将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的部分课程设置为专业基础课;将成本管理、系统规划、程序设计、大数据技术设置为核心专业课;将国际贸易、人工智能等课程设置为专业限选课程。由此,本科四年的学时总量将达到2 2 0 0 学时+35周,总学分将达到160180学分

4、,符合本科专业课程设置要求。2.开发学科交叉课程基于物流专业的学科交叉属性,特别是现代物流的多学科交叉的现实需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打破学科界限,配置多学科课程,更要基于实际社会需求和工作需要,开发学科交叉的特色课程。例如传统的物流专业课程运输管理配送管理成本控制多为独立设置,但实际工作高质量发展。二、降本提质增效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标准的新内涵1.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的新定位管理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在降本提质增效背景下,物流人才培养定位要参照国家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根据物流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明确物流人才的知识、能力、素养规格。融合系统设计、经济管理、成本控

5、制、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体现现代物流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交叉融合的新特征;重视规划设计、成本控制、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效率的新能力;渗透国际视野、自主学习、创新发展的职业素质,培养新型物流管理人才。2.人才培养标准的新内涵在此背景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还应了解物流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熟悉计算机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具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的能力,对生产、制造、流通的运作模式和前沿技术有所把握。三、适应于新标准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1.课程体系应时而变降本提质增效背景下物流人才培养的标准发生了新的变化,物流DOI:10.16079/ki.issn1671-6663.20

6、23.06.029学术STUDY82中国物流与采购 2023年第6期中交通运输系统及组织设计、规划、绩效评价等工作需要将物流管理、成本管理、计算机技术、物流规划等知识与技术整合运用。3.将研究型作业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面临着较多的交叉学科领域的难题,高校应抓住机会,布置科研型课下作业,由教师指导学生打开思维、拓展知识面、主动学习新技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可直接面向社会降低成本、也可面向企业提高物流效率,如X省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物流平台研究、智能装载系统设计、运输防倾倒装置设计、仓储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等。四、支撑新方案实施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

7、革的新思路1.构建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学科交叉带来的课程体系重构不是简单的各学科课程的堆砌和搭建,其核心是围绕工作任务的各领域知识与技能的有机融合,延伸到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开发、作业设计与指导、科研项目的开展。因此,高校师资队伍也不能是多学科教师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众多具备跨学科领域素养的教师个体的组合。因此,应进一步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健全学术带头人队伍、行业专家引进及成长机制,逐步构建一支具有行业工作经历、能够满足交叉学科教学及科研工作任务的新型团队。2.应用型科研与应用型教学相融合现代高校肩负着三大任务已经成为共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不是矛盾冲突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应用

8、型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项目开发既是社会服务,又是科学研究,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将真实的项目案例融合在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与教学并不是一对矛盾,相反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项目团队还应积极吸纳学生加入,甚至将某些任务模块当成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在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之下,物流管理专业学科交叉的属性凸显,很多难题都将成为高校应用型研究的新课题,高校应抓住机会,将应用型科研与应用型教学相融合,这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高校三大任务的有效途径。3.创建“作业指导评价”的新教学模式课程作业是教育教学的重要

9、环节,但很多高校教师对作业不够重视,作业题目过于简单,甚至只要翻书就能找到答案,这样的作业只能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更无法提升学生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大学应该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如何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给予指导、完成的作业如何评价等一系列问题就成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互联网+”时代来临,知识的获取相对变得容易,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未知领域、获取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合适的作业题目、给予科学的过程指导、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直接体现,创建“作业指导评价”的新教学模式是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提

10、供人才支持的关键环节。五、结论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也给高校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物流降本提质增效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使得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科交叉属性更加凸显。物流管理专业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标准、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开发学科交叉课程、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应用型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兼具经济管理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系统规划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参考文献1王希友.浅析物流企业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年第3期。2许英,欧阳芳.智慧物流背景下高职物流人才培养研究J.经贸实践,2018(11):71.3白晓娟.应用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年第19期。4翟丽娜,庄智涛.浅谈高校作业改革J.青春岁月,2011年第20期。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课题编号:GJB14224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物流/供应链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