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42∕T 2037.2-2023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稻田养殖(湖北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28449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42∕T 2037.2-2023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稻田养殖(湖北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42∕T 2037.2-2023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稻田养殖(湖北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42∕T 2037.2-2023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稻田养殖(湖北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42∕T 2037.2-2023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稻田养殖(湖北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42∕T 2037.2-2023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第2部分:稻田养殖(湖北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150 CCS B 52 DB42 湖北省地方标准 DB42/T 2037.22023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稻田养殖 Code of practice for cultivation of Bellamya purificata Part 2:Culture in rice field 2023-05-16 发布 2023-07-16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42/T 2037.22023 I 目次 前言.III 引言.V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养殖条件.1 5 水稻种植.2 6 种质要求.2 7 螺种放

2、养.3 8 饲料投喂.3 9 养殖管理.3 10 成螺捕捞.4 11 档案记录.4 DB42/T 2037.22023 I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是DB42/T 2037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的第2部分。DB42/T 2037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苗种繁育;第2部分:稻田养殖。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咸宁市农业科学院、阳新县百容水产良种有限公司、柳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壮族自

3、治区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学芬、周小云、赵伟、尹建雄、黄杰、罗福广、陈庆、陈书楷、文衍红、彭金霞、杨瑞斌、蒋明、王卫民、杨慧君。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电话:027-87665821,邮箱:;对 本 文 件 的 有 关 修 改 意 见 建 议 请 反 馈 至 华 中 农 业 大 学,电 话:027-87282113,邮 箱:。DB42/T 2037.22023 V 引言 螺蛳(田螺和环棱螺)味道鲜美,是群众广为喜爱的优质水产品。在全国推行的夜市经济和以柳州螺蛳粉产业为代表的加工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市场对优质螺蛳原材料的需求。

4、螺蛳养殖产业迅猛发展,随着长江十年禁渔政策的正式实施,湖北、湖南、江西等主产地对天然螺蛳资源的捕捞受到严格限制,市场对螺蛳的需求必须通过养殖来供应成为唯一选择。螺蛳产业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与其它环棱螺相比,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鲜味氨基酸含量高等特点,是最适宜的推广养殖品种。制定该文件的目的,是构建梨形环棱螺生产标准体系,整体提升我省梨形环棱螺生产质量。该文件不同部分的划分和技术规程的确立,主要依据为梨形环棱螺不同生产阶段,亦便于该文件各部分单独使用。DB42/T 2037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拟由四个部分构成。第

5、 1 部分:苗种繁育。目的在于规范梨形环棱螺苗种繁育过程,量足质优的苗种直接影响环棱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第 2 部分:稻田养殖。目的在于规范稻田养殖梨形环棱螺的一般性要求及操作管理技术措施。第 3 部分:种质。目的在于界定梨形环棱螺的生物学特征及遗传特性。第 4 部分:池塘养殖。目的在于规范池塘养殖梨形环棱螺的一般性要求及操作管理技术措施。以上各部分所涉及的对象都是梨形环棱螺,但各环节又有独特的技术要求的特点。各部分内容协调互补,共同构成梨形环棱螺生产技术体系,从而进一步完善梨形环棱螺生产技术标准体系。DB42/T 2037.22023 1 梨形环棱螺养殖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稻田养殖 1

6、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稻田养殖梨形环棱螺的技术规程,包括养殖条件、水稻种植、种质要求、螺种放养、饲料投喂、养殖管理、成螺捕捞、档案记录等。本文件适用于湖北地区稻田养殖梨形环棱螺。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7、 SC/T 1135.1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养殖条件 环境条件 符合SC/T 1135.1的规定。田间工程 4.2.1 加高加固田埂 加高加固田埂至50 cm以上。4.2.2 开挖边沟 沿稻田外埂内侧开挖宽40 cm50 cm、深30 cm40 cm的边沟,边沟形状视稻田形状而定,边沟面积占比应符合SC/T 1135.1的要求。4.2.3 进出水口 DB42/T 2037.22023 2 进排水管宜采用直径30 cm的PVC管。进水管入口安装网径20目的镀锌钢丝网,出口安装长度100 cm、直径30 cm、网径50目的尼龙

8、筛绢网。出水口应设置在进水口对角一侧,稻田内侧排水口应安装网径20目的镀锌钢丝网;稻田外侧排水口应以PVC弯头连接长度50 cm、直径30 cm的PVC管用于控制水位。5 水稻种植 品种选择 水稻品种符合SC/T 1135.1的规定。田面整理 5月初进行整田,犁耙平整稻田底部,以达到机械插秧或人工插秧的要求。田面整理好后蓄水待插秧及螺种放养。种植方法 按照NY/T 5117的规定执行。水稻栽插可机械插秧或人工插秧,栽插密度达到1.2万穴/667 m21.4万穴/667 m2,每穴秧苗2株3株。稻田管理 5.4.1 晒田 参照NY/T 5117的要求执行。采取两次轻晒,每次晒田时间约3 d5 d

9、。第一次晒田后复水至3 cm5 cm深,5 d后即可进行第二次晒田。晒田时边沟中保持10 cm水位。5.4.2 病虫害防治 使用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使用化学药物前,加深水位,药物均匀泼洒,避免药物与螺体直接接触。防控螺病害用药符合NY 5071的规定。5.4.3 收割 水稻成熟后进行收割。5.4.4 水稻生产指标 水稻产量、质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SC/T 1135.1的要求。6 种质要求 来源 湖泊、稻田、池塘等天然水域捕捞或人工养殖的梨形环棱螺螺种。质量要求 螺壳无破损、厣片完整,规格整齐,壳宽8 mm,个体重0.35 g,每kg数量约为2800个3000个。DB42/T 2037.2

10、2023 3 7 螺种放养 放养时间 3月中旬6月中下旬,田面整理完成后即可开展螺种放养。除野消毒 螺种放养前7 d10 d,每667 m2用30 kg45 kg生石灰兑水全田泼洒进行除野消毒。施肥 除野3 d5 d后,每667 m2施秸秆发酵肥300 kg400 kg。放养密度 每667 m2稻田放养螺种20 kg25 kg。放养方法 将螺种均匀投放稻田。8 饲料投喂 饲料 粗蛋白含量25%的粉状配合饲料 饲料质量 饲料质量符合GB 13078、NY 5072的要求。投喂 每2 d投喂1次,投喂时间宜为傍晚,日投喂量为放养螺质量的1%5%,每两周根据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密度高的边沟内可适当多

11、投,水位较浅、螺类密度较小的水稻种植区适当少投,晒田时少投或不投。9 养殖管理 水位管理 螺种放养入田后,随着水稻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初期保持水位10 cm20 cm,高温季节保持水深20 cm30 cm。根据水稻生长需要,需要降低水位前应提前疏通边沟,确保边沟中水位符合螺类生存需要。水稻收割后逐渐加深水位至40 cm。日常巡查 坚持每天巡查,观察水位、水质、梨形环棱螺摄食与生长等情况,检查进排水口防逃设施是否破损、堵塞,发现问题及时处理。DB42/T 2037.22023 4 台风、暴雨、大雨前,应疏通排水渠道,堵上进水口、打开排水口,并检查疏通拦栅筛绢网。10 成螺捕捞 当梨形环棱螺个体重3 g时,采用抄网抄捕和人工捡拾的方式进行捕捞。11 档案记录 生产记录符合ST/T 0004的规定,保留时间不少于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