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学校数字化试验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一、 现实状况分析 技术条件: 1、 校园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办公、教学网络联络;信息技术中心能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学校校园网络,开发教育教学资源。学校特色网站建立,老师、学生能够将自己优异教学资源共享在网络上,深入提升教育资源利用价值。同时也促进了家长、社会和学校联络和关注。 2、 硬件逐步完善,普及了全校电脑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师生应用率高。 3、 各类信息化专用设备相继到位,使学校各项对应工作全部能经过科技手段给予独立处理。 建设历史: 1、 在校领导极重视和支持下,老师观念快速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探索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教育教学结果,促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发展进
2、展。 2、 结合区校园信息化工程,建立校校通校园信息平台,逐步形成网络通讯、信息服务、教育管理为一体信息化教育系统。 3、 建设网站,扩展容量,提升层次。建立了部分班级主页和专长学生个人主页发挥师生主动性,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个性发展;建立了骨干老师个人主页展示老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结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同时充足发挥校园网络优化教育信息功效,经过各年级、各学科资源积累和整理逐步将老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教导、考试等教学步骤系统化、数字化,形成大容量教学资源积累。 4、 学校全方位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包含学校校务、教务、总务管理,教职职员、学生资料信息、工作会议学习统计,师生
3、各路工作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数字化体系及网络制度化管理。 5、 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实施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个方法为一体,让师生形成多个类、多形式、多规格、多层次教育教学空间。 6、 伴随校园信息网络全方面建设和多样化发展,在理论上在实践中我们不停探索发展。经过努力,我校教育信息工作日趋完善成熟,尤其是在管理、网络、培训、应用等等已经慢慢形成了规模效应和规范体系,校园网站上特色网页越来越多,内容出色纷呈,老师信息科技利用日趋成熟,校园网升级服务,校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区领导肯定和好评:在信息技术工作专题督导中被评定为“优异”、同时取得了区信息技术应用优异单
4、位称号。 课程整合: 1、 课题研究,形成特色 学校从97年起,开展读书活动,培养学生学会阅读,已成为我校办学特色。为了使学生在信息获取、交流等方面拓展能力,并使读书从知识积累过程转变为科学研究过程,从第五届读书节起,学校开展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专题式探索性读书能力实践研究”,此课题已成为中央电教馆计划类课题。让学生围绕一个感爱好问题,充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超文本阅读学习,培养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整理分析利用信息能力。同时还建立了各级研究课题,和新基础教育、学科整合教育、读书活动、艺术特色、科技特色等等有机融合起来;并已在各类课题论文评选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部分基于教学网络环境
5、下拓展性课程实践研究和主体式探究性活动开始探索并卓有成效。如王绮老师和十二个月级语文组刘芸老师合作进行了计算机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研究区级课题研究,骨干老师则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研究、小学中年级学生美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研究、小学校合唱队练声训练研究、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写作能力探索研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等课题进行了不停探索研究。上海电教02.4为我校作了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专栏论文发表,有9位老师相关文章进行了交流;从学校管理、学生德育、新基础研究、学科整合、教学个案和科技探索等各方面进行了探索。 2、 学科教学,表现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对
6、知识信息立体感性认识,使老师经过多种信息渠道来进行教学实践,并经过信息化设备、软件来设计教学方案,进行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学习爱好和自主意识。帮助学生确立正确学习态度,养成学习、读书、行为方面良好习惯,并形成会学习、会自我学习、会利用资源学习多元化学习。尤其是学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诸如“居家安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即开发了学生生活资源又经过网络平台进行宣传观摩,达成了良好教育效果。 3、 课堂研讨,重建和发展 结合课程改革实施构筑起了良好课堂生态,对教学资源有了新定位,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师生有了拓宽学科价值意识,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老师含有了一定反思能力,师生信息技术利用水平提升了。实现
7、了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目标,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益。突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和新基础课堂教学整合效应。让我们看到了信息技术已走进了我们课堂,服务我们教学。 4、 爱好活动,发展专长 利用信息技术,组织各类爱好活动,能够为学生个性专长培养提供良好环境。我校信息技术类爱好小组有多个,学习内容有:电脑绘画、电子小报制作、网页制作、利用单片机进行程序设计和制作等。还建立班级主页和个人特色网页,让学生能经过网络进行学习探索、创作各类比赛及展示作品、网络交流和发表和进行资源积累和共享。 师生发展: 1、学校现代化建设需要动员全部老师参与应用,做有效利用现代化条件辅助我们教学。现在,全校老师主动参与了
8、计算机等级达标考试,合格率基础达成99%,优异率32%;有近20%老师参与了信息科技教学软件区培训,以培养一批能掌握优异技术优异老师,并将以点带面发动她们才智以带动全校数字化信息化教育建设;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支持老师家庭办公信息化,以促进全体老师均衡发展;同时开展了师生网络培训、科技培训、网页培训、应用维护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老师们能够利用局域网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从整体上开拓了网络新资源,发展了我校信息化教育。 2、我校在已经有三年级信息科技课程、电脑爱好组基础上,加强学生信息技术培训,以计算机网络小组为依靠,培养学生网络管理能力,并参与特色网站建设,形成我校计算机特色教育。并主动组织
9、开展师生信息科技竞赛活动,多人数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等第奖。 方向定位: 托校园网络和技术,发展基础设施,实现两网四室数字化环境依靠。 结合科研特色,发展学习型专题网站。 整合课堂教学,形成关键资源库和学生、家校教育网络库。 发展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网络管理功效,实现全方位数字化校园模式。 二、 发展目标和理论支持 1、 对数字化学校了解: “数字化学校”是建立在“校园网”基础上,是将网络多媒体技术融入多门学科日常教学;是让计算机成为老师日常教学工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让校园资源配置更优化,突破时空限制,实现局域网、广域网上远程教学和交互;让协作学习存在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发明更
10、高效、更多元化教学模式。 “数字化学校”将形成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包含学校校务、教务、总务管理,教职职员、学生资料信息、工作会议学习统计,师生各路工作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数字化系统;同时形成制度化网络管理,对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老师考评指标和评定、奖惩均实现数字化、信息化。 “数字化学校”能够充足发挥网站展示功效、资源共享功效、师生个性发展舞台功效、家校社会一体化教育功效。班级主页和专长学生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个性发展;骨干老师个人主页以展示老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结果共享,开展网上交流。开发学校数学特色网站,经过和外界交流,发展本身技术力量。同时
11、充足发挥校园网络优化教育信息功效,经过各年级、各学科资源积累和整理逐步将老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教导、在线考试等教学步骤系统化、数字化,形成大容量、开放式教学环境。同时为学生跨学科夸张节学习、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2、在现有基础上寻求突破: 经过校园网及其软硬件深入建设发展,师生全方面熟练应用,最终形成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活动、家校联络等为一体数字化教育环境,全方面实现校园信息化。也就是在网络和硬件设施基础上,发展学生成长档案、家长联络互动、教学资源应用关键资源库,同时经过网络平台,从管理、教学、学习、资源、交流着手,形成中心集成网络应用模式。 3、目标理论依据: 区局
12、大力支持和基础建设,学校不停完善和探索,老师努力实践和积累,学生学习和发展,同时包含管理应用护驾;对数字化学校建设有了着力点和发展点。同时,和现阶段工作相结合,二次开发门户网站和管理应用平台,资源库继续规范化和合理化,内外网应用相辅相成;师生应用水平逐步提升; 三、 具体实施计划 1、 具体预期效果: 、 校园网站日趋完善并形成互动效应和学习效应,各类学习性链接和资源开发应用不停丰富, 形成网络学习新格局。 、 管理网络信息化、科学化并具发展性效应; 、 教学整合规模化,表现数字化结果效应; 、 数字化学习行为方法有特色和区域效应。 2、 目标任务测评点: 管理工作 、信息公布后台管理,立即更
13、新。 、教育管理用好教育局OA电子政务系统,实现学校教育行政管理自动化。 、教学管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共享和传输,形成开放、高效教学模式,经过对各类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客观、公正、全方面教学质量评定。 、教务管理能经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对学生基础信息、招生信息档案、专用教室和课表安排等进行网络管理,实现教务管理网络化。 、学习系统老师无纸化备课、学生自主学习平台、学习资源共建共享、电子图书馆、校本课程建设、和二期课改和新基础教育试验融合等。 、公共信息服务经过学校门户注册登录后,经统一身份认证,提供公共基础数据查询、一卡通、后勤、家校联络、视频点播、信
14、息检索等服务。 、信息化维护:结合学校维护报修制度,立即维护或联络企业,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 教学工作 、教研活动和科研同时发展。 、教学研究和学生发展同时发展。 、组织教学研讨活动,促进老师发展。 、发展学生个性专长,使其主动参与信息技术等级考和各类竞赛活动。 培训工作 、开展学生信息管理员培训,提升学生管理能力。 、组织老师信息教导员培训,扩大校园信息化管理维护队伍。 、老师信息化利用和课程、教科研整合培训工作,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 、开展师生校园网应用培训,丰富江小校园网,使其永远焕发生命活力。 发展性工作 、更新网站,形成中心发展特点。 、专题式读书活动更具网络化,并形成学习
15、型专题网站。 、建成学生成长、家校互动、教学应用等资源库。 、老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项目评审工作,促进老师信息化应用和提升。 、 师生在线学习、利用和推广,以提升和开阔老师教学视野。 、 新闻信息公布工作,立即宣传校园教育教学活动。 、 结合学校信息化发展实际,不停更新发展校园信息化软硬件。 7、 结果展现: 、 门户网站成功更新,开发网络拓展型课程并形成互动学习效果,建立学习型网站生成规模效应。 、 各类教学环境达成数字化建设要求,并表现应用价值和效应。 、 利用内外网建成江小关键网站资源库和内网普及应用资源库以达成不一样对象对资源分类、分权限使用效果,同时实现规范管理和规范应用。 、 教育教
16、学优异资源进行开发及应用。如:科研结果集、课例设计、学生教育集、课件、视频等等。提升关键资源库教育价值。 、 开发学生成长档案库,和家校联络库,加强学生学习指导。 、 管理网络化、办公无纸化、培训个性化。 、 形成大网络环境下集管理、教学、学习、资源、交流功效数字化特色学校。 四、 制度和保障 1、 管理基础规范完整: 我校形成了“校园信息科技三级网络管理” 一级 二 级 三 级 校 长 室 信息技术中心 班 主 任 办公室室长 资料室管理员 图书管理员 总务处 协同管理维护 制订了校园信息科技三级网络管理系统、办公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教室电脑多媒体网络管理制度、电子备课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电
17、子阅览室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电脑房电脑网络管理制度、现代学校设备管理制度、项目评审制度、打印制度、数码照片档案操作步骤及规则、老师个人笔记本使用管理条例、计算机类设备管理等发展性工作很多系列管理条例和制度、操作规则。同时结合不一样发展阶段将立即地作对应更新或调整,使得制度能伴随信息化应用发展而发展。 学校也加大各方面信息化管理举措,从教学工作管理到科研工作,从老师组室交流、论坛讲座到老师多元化考评,从民主议事到新闻宣传形成了数字化管理基础模式和操作要求。 2、 应用基础普及提升: 设备使用率100%,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各类会议活动基础上全部采取了网络多媒体技术和设备。 老师使用层次不停提升:文字处理 PowerPoint课件制作 Flash动画 Authorware 视音频技术、网络技术、网页制作、视频会议等等;并在区电脑比赛中取得课件等第奖。 学生使用机会不停增加:信息技术课、电脑网页组、电脑小报组、电脑平面设计组、校园网吧(天天中午)、校园广播包含教室中部分学生活动全部有表现。学生自主管理应用水平也逐步提升,学生已形成及普及了信息化学习意识并在各类活动中得以表现,如:电子小报、视频小品、科技竞赛、等级考评、拓展型学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