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标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快速、有序地控制和处理可能发生事故并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维护我单位安全稳定,特制订本预案。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消防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此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适用于本企业卸车台、贮罐区、充装气瓶发放及输送管道安全生产事故,火灾隐患事故和应急保障。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是以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为应急综合和专题相结合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标准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和专业应抢救援相结合。2、
2、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在朝南乡朝北村甲1号;固定资产:200万元;占地面积:800m2;职员人数:15人;关键产品:液化石油气分装。关键危险物品:液化石油气设备设施:1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3个、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1个、压力管道300m、液化石油气储罐最高工作压力1.6MPa。站内储罐区、灌装间、压缩机房安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传至传达室,灌装间、压缩机房等处均安装避雷装置,消防水池200m2,水深3m。最大储存量:130吨液化石油气,PV值512MPam3。经辨识本站属重大危险源。周围情况:东侧300m为华石小学有师生600人西侧、南侧为空地,500m以内为无人
3、区。北侧距马路100m左右,距加油站200左右。22危险性分析221液化石油气特征(1)液化石油气组成:民用液化石油气关键成份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2)理化特征: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含有气体性质,经降温和加压处理后密度增大成为液态。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在浓度相当低情况下就有发生爆炸危险。液态液化石油气挥发性较强,液态挥发成气态时,其体积扩大250倍,同时吸收大量热、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相对密度为空气1.56倍,低洼处沉积。(3)燃烧特点:气相燃烧时,呈显著黄色火焰。当压力高气流
4、量大时,火焰高度可达50m,并发出喷燃哨声;液相燃烧时,呈鲜艳橙黄包火焰,烟雾较浓;气液相混合区燃烧时,火焰高度呈周期性改变,颜色呈黄、橙、黄交替改变火焰低时是灭火良好时机;流散液化气燃烧时,火焰高度比燃烧面积直径大22.5倍。(4)爆炸特点:液化气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1kg液化气全部气化后,体积近500L,若以2%浓度计算,可组成25m3爆炸性气体。液化气爆炸威力大,爆速3000m/s,1kg液化气爆炸威力约等于40kgTNT炸药当量。液化气爆炸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爆炸时形成强大气浪不仅会使建筑物坍毁,而且瞬间形成大致积空间火焰,造成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盛装液化石油钢瓶,储罐受热后,压
5、力快速增加,当超出其设计压力时,容器破裂使压力忽然下降,液化石油气快速沸腾气化而爆沸,气体大量泄出,可形成二次爆炸并形成大面积燃烧。222危险源及危害依据液化石油气充装工艺和关键生产设备、设施情况。确定危险源及危害为:(1)液化石油气储罐、输送管道、各类阀门、连接法兰及对应设施破裂损坏。(2)设备、设施操作和维修时违章作业。(3)雷电侵害。以上危险源问题可造成设备破裂爆炸,液化油气泄漏扩散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3、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3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311指挥部关键职责:(1)实施国家相关事故应急工作法规和政策。(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应
6、急方案,制订各阶段应急对策。(3)发生事故时,负责工作组织、指挥,向各应急小组发出行动指令。(4)确定各应急小组职责,协调各应急小组之间关系。(5)为应急提供物质保障及其它保障条件。(6)内、外信息接收和公布、向上一级救援机构汇报事故抢救情况,向相关新闻机构公布信息。(7)组织预案学习、演练、改善。(8)了解、检验各应急小组工作,立即提出指导或改善意见。(9)适时调整各应急小组人员组成,确保应急组织正常工作。(10)对预案实施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审。(11)向上级部门做事故汇报。312总指挥 站长:*关键职责:负责应急指挥工作,开启应急预案,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及各应急小组工
7、作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对应急工作全方面负责。313副总指挥 副站长:*关键职责: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及应抢救援专业队,对抢险、抢修作业依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正确可行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及警戒人员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围警戒工作,部署善后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预防意外破坏情况发生。314联络员 安全员:*关键职责:抢险队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联络,做好抢险工作统计,帮助检验预案实施情况,依据技术人员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32抢险组:组长:*组员:*、*关键职责:抢险破损管线和截门及泄漏点堵漏,具体实施抢救
8、方案,预防事态扩大。33消防组组长:*组员:*、*关键职责:负责消防器材、消防栓、消防泵、按指挥部命令投入消防灭火。34保卫组组长:*组员:*关键职责:负责站区安全保卫、部署警戒线,限制人员车辆进入35后勤保障组组长:*组员:*关键职责:负责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供给4、预防和预警41预防411液化石油气储罐属压力容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并取得使用许可证,按条例要求按期检测,在检测使用期内安全等级为三级,其它全部附件按期进行校验,且在使用期内。412压力管道在质量技术监督局登记41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验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验制度等。42危
9、险源监控421在储罐区、充装间、压缩机房、卸车台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可上传至传达室,液化石油气达成报警浓度可报警。422液化石油气储罐装有安全阀,储罐监测有压力、液位和温度,可随时监测储罐情况,数据可现场读取,夏季温度高时可用喷淋给储罐降温。423气瓶充装,建有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实施验瓶,空瓶称重、充装、复验等制度,严控气瓶超装,并有充装统计。424消防器材有专员负责,定时检验,定时更换确保完好。43预警431站内人员随时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验,遇有超温、超压,超装泄漏时,可立即上报预警处理。432因意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灾情特殊或事故严重,可断电、关断对应阀门,保护事故现场,对受
10、伤人员采取救治方法,同时拨打119报警或拨打120求救。5、应急响应51事故报警511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报警,向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应急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抢救帮助等。512消防值班人员依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议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拨打119,请求外援。513报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经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情况。安排相关人员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指导到事故发生地点。51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全部些人员抵达事故现场。52事故应急抢救521事故抢救程序当出现重大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时,按下列抢救程序进行:(1)报警电话
11、 119、110,非本企业人员快速撤离现场;(2)切断除消防水泵外一切电源,熄灭一切火种;(3)紧急起动消防水泵,对贮罐进行喷淋降温;(4)设置警戒区,在贮灌站围墙外范围内,严禁多种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人通行,并在下风方向设置大范围警戒区;(5)急报当地街道(地域)办事处和区安监局、区质监局、区环境保护局、局燃气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上级企业关键领导;(6)如有漏气未燃,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处理,疏散站内拉气车辆,车辆疏散时所采取方法必需确保不会由此而引发着火爆炸;(7)如漏气已燃,立即查明起火原因,用灭火器材进行扑救,预防贮罐内压力因周围温度而急剧升压产生爆炸,必需时打开贮罐泄压阀门进
12、行泄压。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8)如碰到操作、灌装、卸车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燃烧、爆炸时,立关闭各控制阀门,预防事态扩大。(9)当贮罐发生爆炸时,立即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免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0)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便于事故调查。5.2.2紧急事故应急抢救:(1)贮罐超压、超液位、冒顶应急抢救:在运行中,当贮罐发生超压、超液位现象时,应采取贮罐串气、倒罐方法处理,如因液温升高造成压力升时,可采取喷淋降温方法降压。当发生冒顶事故时,应依据具体情况处理。立即发觉冒顶事故时应:a、立即关闭冒顶罐进液阀,将液改善其它罐,然后立即汇报领导;b、停止卸液,检验管路是否损坏、泄
13、漏、安全阀是否正常开启;c、检验压缩机是否进液(由气相管引入)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应立即停车,预防发生撞缸事故,关闭通向贮罐气相管阀门,采取排液方法;d、待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液倒入其它罐;e、全方面检验贮罐、管路、设备等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问题,应认真检验分析,并对损坏设备部位进行检修。未立即发觉冒顶事故时:因为未立即发觉冒顶,液化石油气已大量泄漏外出,在空间已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情况十分危险。在汇报领导同时,通常应采取下述方法:a、立即停止生产,停止机动车辆行驶,疏散无关人员;b、立即关闭进液总阀;c、停止卸液;d、在现场外设警戒结,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做好消防、抢救准备工作;e、
14、在多种准备工作完成后,派罐区运行工或熟悉工艺管路机修人员,从上风或侧风向进入现场检验。关闭关键性阀门或抢修堵漏;f、待液化石油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全方面检验冒顶情况;g、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液倒入其它罐;h、查明原因,依据冒顶造成后果,做好善后工作。()贮罐根部和液相阀门间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理方法:快速倒罐,其方法以下:经过用烃泵抽泄漏罐中液体,倒向备用罐。用棉被或止漏夹包住泄漏处,并用消防水枪冲稀。准备好灭火器材。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等到事故罐中液化石油气抽闲后,周围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查明原因,进行换垫抢修。()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应急抢救:当槽车在卸液时。出现高压胶管爆裂,
15、会产生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场槽车押运员、运行工,通常应采取下述方法:槽车押运员立即打开槽车上紧急切断阀油压开关,卸掉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槽车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同一时间,运行工也卸掉卸液台上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快速汇报企业领导,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候企业处理。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灌装间起火紧急抢救;立即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进充装间液相总阀,关闭烃泵和贮罐各进出口阀门,用灭火器和消防水控制火势、进
16、行扑救,对钢瓶进行降温或转移。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严密监视火势情况,保护周围建筑和罐区安全,立即向消防部门、企业领导报警。等到安全后,查明事故原因。()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破裂应急抢救:停止一切操作,严禁机动车辆开启。把角阀破裂气瓶,拎到无人空旷处。准备灭火器材,设置外围警戒,周围严禁使用明火。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快速汇报企业领导。()液化石油气钢瓶起火应急抢救:因角阀漏气起火时,用湿布包住手,去关闭角阀即可,无法关闭,则用灭火器扑救,然后快速将钢瓶拎至空旷处排放,周围50米范围严禁烟火;钢瓶破口并引发火灾用灭火控制火势,消防水对钢瓶进行降温,并视火情,对周围建筑、
17、设备等进行喷水保护,周围放警戒线,立即向消防部门和企业领导报警。5.3应急结束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统计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根据相关要求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上报。6、后期处理经事故调查汇报批复后应依据事故调查汇报对事故责任人处理和事故防范方法主动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污染物处理、必需设备设施抢修、人员情绪抚慰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定和应急预案修订工作。7保障方法71通信和信息保障711站内办公室实施24小值班,站长、安全员和关键岗位人员手机保障二十四小时通畅。712紧急事故处理电话:公安:110火警:119
18、医疗抢救:120区安监局:XXXX区质监局:XXXX区环境保护局:XXXX法人电话:XXXX技术责任人电话:XXXX应急物资保障72应急物资保障.2.1照明器材:备有二只以上防爆电筒或24伏以下电源照明灯;7.2.2堵漏器材:防爆工具(铜质扳手、铜质榔头、木质榔头)、DN50、DN80金属绕缠垫片、三角木枕、堵漏夹、铅皮、棉布等;7.2.3防护用具:防冻服或雨衣、防毒面罩、长统雨靴;8、培训和演练81培训:年初制订生产计划时,同时制订安全生产事故培训计划。培训方法包含:防火知识教导、防火有奖知识问答、灭火器使用等。要求每名职员有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相关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抢救知
19、识。82演练:各岗位每三个月由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最少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必需做到有方案、有统计、有总评、有考评。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定及总结,并上报安全责任人。全站每十二个月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一次全站范围综合模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检验指挥系统现场指挥能力;检验疏散、抢救组是否在要求时间内将全厂职员撤离、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要求时间内上报人数;检验应急抢救组是否熟练操作抢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是否分为多个抢救梯队有组织灭火;是否能快速正确切断电源;是否进行自我保护。检验后勤保障组是否在不一样险情情况下,对抢险救灾所必需物资供给保障工作及事故现场警
20、戒和保卫工作。各抢救小组组员必需熟悉各自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依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停完善事故应抢救援预案。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定及总结,立即修正及填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订缺点。9、应急组织机构纪律和奖惩要求9.1应急组织机构全体组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见解。9.2应该树立“以人为本”思想。9.3在抢救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需负担起正职应该负担责任。9.4在抢救过程中,应该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碰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需有防范方法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9.5在抢救过程中,必需听从指挥。9.6对于在抢
21、救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处罚。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仅供参考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编写)1、总则11编制目标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快速、有序地控制和处理可能发生事故并最大程度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点,维护我单位安全稳定,特制订本预案。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北京市消防条例、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此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适用于本企业卸车台、贮罐区、充装气瓶发放及输送管道安全生产事故,火灾隐患事故和应急保障。14应急预案体系本预案体系是以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为应急综合和专题相结
22、合应急预案体系。15应急工作标准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和专业应抢救援相结合。2、危险性分析21单位概况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在朝南乡朝北村甲1号;固定资产:200万元;占地面积:800m2;职员人数:15人;关键产品:液化石油气分装。关键危险物品:液化石油气设备设施:100m3液化石油气储罐3个、20m3液化石油气储罐1个、压力管道300m、液化石油气储罐最高工作压力1.6MPa。站内储罐区、灌装间、压缩机房安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传至传达室,灌装间、压缩机房等处均安装避雷装置,消防水池200m2,水深3m。最大储存量:130吨液化石油气,PV值512MPam3。经辨识本站属重大危险
23、源。周围情况:东侧300m为华石小学有师生600人西侧、南侧为空地,500m以内为无人区。北侧距马路100m左右,距加油站200左右。22危险性分析221液化石油气特征(1)液化石油气组成:民用液化石油气关键成份有:丙烷、正丁烷及异丁烷,液化石油气为无色气体或黄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2)理化特征:液化石油气常压下为气态,含有气体性质,经降温和加压处理后密度增大成为液态。闪点为-74,引燃温度为426537,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在浓度相当低情况下就有发生爆炸危险。液态液化石油气挥发性较强,液态挥发成气态时,其体积扩大250倍,同时吸收大量热、其热值大,最高燃烧温度可达1900。相对密度
24、为空气1.56倍,低洼处沉积。(3)燃烧特点:气相燃烧时,呈显著黄色火焰。当压力高气流量大时,火焰高度可达50m,并发出喷燃哨声;液相燃烧时,呈鲜艳橙黄包火焰,烟雾较浓;气液相混合区燃烧时,火焰高度呈周期性改变,颜色呈黄、橙、黄交替改变火焰低时是灭火良好时机;流散液化气燃烧时,火焰高度比燃烧面积直径大22.5倍。(4)爆炸特点:液化气爆炸极限范围约为2%10%。1kg液化气全部气化后,体积近500L,若以2%浓度计算,可组成25m3爆炸性气体。液化气爆炸威力大,爆速3000m/s,1kg液化气爆炸威力约等于40kgTNT炸药当量。液化气爆炸易形成大面积燃烧,爆炸时形成强大气浪不仅会使建筑物坍毁
25、,而且瞬间形成大致积空间火焰,造成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盛装液化石油钢瓶,储罐受热后,压力快速增加,当超出其设计压力时,容器破裂使压力忽然下降,液化石油气快速沸腾气化而爆沸,气体大量泄出,可形成二次爆炸并形成大面积燃烧。222危险源及危害依据液化石油气充装工艺和关键生产设备、设施情况。确定危险源及危害为:(1)液化石油气储罐、输送管道、各类阀门、连接法兰及对应设施破裂损坏。(2)设备、设施操作和维修时违章作业。(3)雷电侵害。以上危险源问题可造成设备破裂爆炸,液化油气泄漏扩散和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燃烧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3、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31指挥部组成人员和职责31
26、1指挥部关键职责:(1)实施国家相关事故应急工作法规和政策。(2)分析灾情,确定事故应急方案,制订各阶段应急对策。(3)发生事故时,负责工作组织、指挥,向各应急小组发出行动指令。(4)确定各应急小组职责,协调各应急小组之间关系。(5)为应急提供物质保障及其它保障条件。(6)内、外信息接收和公布、向上一级救援机构汇报事故抢救情况,向相关新闻机构公布信息。(7)组织预案学习、演练、改善。(8)了解、检验各应急小组工作,立即提出指导或改善意见。(9)适时调整各应急小组人员组成,确保应急组织正常工作。(10)对预案实施或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评审。(11)向上级部门做事故汇报。312总指挥 站长:*关键职
27、责:负责应急指挥工作,开启应急预案,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协调副总指挥及各应急小组工作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对应急工作全方面负责。313副总指挥 副站长:*关键职责:负责指挥技术人员及应抢救援专业队,对抢险、抢修作业依据技术规范和工艺情况,提供正确可行抢险方案,并随时向总指挥汇报情况,负责义务消防及警戒人员安排和现场保卫及周围警戒工作,部署善后现场保护、维护工作秩序预防意外破坏情况发生。314联络员 安全员:*关键职责:抢险队组织及现场抢救、指挥,随时向总指挥、副总指挥汇报,负责按指挥部命令进行上、下级联络,做好抢险工作统计,帮助检验预案实施情况,依据技术人员意见,随时向指挥部汇报。
28、32抢险组:组长:*组员:*、*关键职责:抢险破损管线和截门及泄漏点堵漏,具体实施抢救方案,预防事态扩大。33消防组组长:*组员:*、*关键职责:负责消防器材、消防栓、消防泵、按指挥部命令投入消防灭火。34保卫组组长:*组员:*关键职责:负责站区安全保卫、部署警戒线,限制人员车辆进入35后勤保障组组长:*组员:*关键职责:负责一切后勤事务,工具材料及抢救物资供给4、预防和预警41预防411液化石油气储罐属压力容器,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要求在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注册登记并取得使用许可证,按条例要求按期检测,在检测使用期内安全等级为三级,其它全部附件按期进行校验,且在使用期内。412压力管道在质量技
29、术监督局登记413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验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巡回检验制度等。42危险源监控421在储罐区、充装间、压缩机房、卸车台装有可燃气体报警器并可上传至传达室,液化石油气达成报警浓度可报警。422液化石油气储罐装有安全阀,储罐监测有压力、液位和温度,可随时监测储罐情况,数据可现场读取,夏季温度高时可用喷淋给储罐降温。423气瓶充装,建有安全操作规程,严格实施验瓶,空瓶称重、充装、复验等制度,严控气瓶超装,并有充装统计。424消防器材有专员负责,定时检验,定时更换确保完好。43预警431站内人员随时对设备、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验,遇有超温、超压,超装泄漏时,可立即上报预警处理。432因意
30、外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灾情特殊或事故严重,可断电、关断对应阀门,保护事故现场,对受伤人员采取救治方法,同时拨打119报警或拨打120求救。5、应急响应51事故报警511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时,现场人员立即报警,向值班人员说明事故情况,应急处理情况及需要提供抢救帮助等。512消防值班人员依据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议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拨打119,请求外援。513报警后,消防值班人员立即经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情况。安排相关人员到路口迎接消防车,指导到事故发生地点。514事故应急指挥部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即通知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事故抢险组全部些人员抵达事故现场。52事故应急抢救
31、521事故抢救程序当出现重大液化石油气泄漏、火灾时,按下列抢救程序进行:(1)报警电话 119、110,非本企业人员快速撤离现场;(2)切断除消防水泵外一切电源,熄灭一切火种;(3)紧急起动消防水泵,对贮罐进行喷淋降温;(4)设置警戒区,在贮灌站围墙外范围内,严禁多种机动和非机动车辆、行人通行,并在下风方向设置大范围警戒区;(5)急报当地街道(地域)办事处和区安监局、区质监局、区环境保护局、局燃气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和上级企业关键领导;(6)如有漏气未燃,立即查明原因,采取多种有效方法处理,疏散站内拉气车辆,车辆疏散时所采取方法必需确保不会由此而引发着火爆炸;(7)如漏气已燃,立即查明起火原因,用
32、灭火器材进行扑救,预防贮罐内压力因周围温度而急剧升压产生爆炸,必需时打开贮罐泄压阀门进行泄压。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8)如碰到操作、灌装、卸车时发生液化石油气大量泄漏、燃烧、爆炸时,立关闭各控制阀门,预防事态扩大。(9)当贮罐发生爆炸时,立即将人员和物资疏散到安全地带,以免引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0)注意保护事故现场,便于事故调查。5.2.2紧急事故应急抢救:(1)贮罐超压、超液位、冒顶应急抢救:在运行中,当贮罐发生超压、超液位现象时,应采取贮罐串气、倒罐方法处理,如因液温升高造成压力升时,可采取喷淋降温方法降压。当发生冒顶事故时,应依据具体情况处理。立即发觉冒顶事故时应:a、立即
33、关闭冒顶罐进液阀,将液改善其它罐,然后立即汇报领导;b、停止卸液,检验管路是否损坏、泄漏、安全阀是否正常开启;c、检验压缩机是否进液(由气相管引入)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应立即停车,预防发生撞缸事故,关闭通向贮罐气相管阀门,采取排液方法;d、待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液倒入其它罐;e、全方面检验贮罐、管路、设备等情况,对于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问题,应认真检验分析,并对损坏设备部位进行检修。未立即发觉冒顶事故时:因为未立即发觉冒顶,液化石油气已大量泄漏外出,在空间已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情况十分危险。在汇报领导同时,通常应采取下述方法:a、立即停止生产,停止机动车辆行驶,疏散无关人员;b、立即关闭进液总阀;
34、c、停止卸液;d、在现场外设警戒结,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做好消防、抢救准备工作;e、在多种准备工作完成后,派罐区运行工或熟悉工艺管路机修人员,从上风或侧风向进入现场检验。关闭关键性阀门或抢修堵漏;f、待液化石油气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全方面检验冒顶情况;g、情况稳定后,将冒顶罐液倒入其它罐;h、查明原因,依据冒顶造成后果,做好善后工作。()贮罐根部和液相阀门间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理方法:快速倒罐,其方法以下:经过用烃泵抽泄漏罐中液体,倒向备用罐。用棉被或止漏夹包住泄漏处,并用消防水枪冲稀。准备好灭火器材。严禁用压缩机加压倒罐。等到事故罐中液化石油气抽闲后,周围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查明原
35、因,进行换垫抢修。()槽车卸液高压胶管爆裂应急抢救:当槽车在卸液时。出现高压胶管爆裂,会产生大量液化石油气泄漏,在场槽车押运员、运行工,通常应采取下述方法:槽车押运员立即打开槽车上紧急切断阀油压开关,卸掉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槽车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同一时间,运行工也卸掉卸液台上紧急切断阀油泵压力(压力卸掉后紧急切断阀自动关闭),关闭卸液台管道上液相阀门,切断液化石油气气源。关闭压缩机,关闭工艺管线上气相阀门。快速汇报企业领导,并保护好事故现场,等候企业处理。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方可进入事故现场。()灌装间起火紧急抢救;立即切断液化石油
36、气气源,关闭进充装间液相总阀,关闭烃泵和贮罐各进出口阀门,用灭火器和消防水控制火势、进行扑救,对钢瓶进行降温或转移。无关人员立即撤离现场,周围设置警戒线,严密监视火势情况,保护周围建筑和罐区安全,立即向消防部门、企业领导报警。等到安全后,查明事故原因。()液化石油气钢瓶角阀破裂应急抢救:停止一切操作,严禁机动车辆开启。把角阀破裂气瓶,拎到无人空旷处。准备灭火器材,设置外围警戒,周围严禁使用明火。等到浓度降至爆炸下限安全范围后,快速汇报企业领导。()液化石油气钢瓶起火应急抢救:因角阀漏气起火时,用湿布包住手,去关闭角阀即可,无法关闭,则用灭火器扑救,然后快速将钢瓶拎至空旷处排放,周围50米范围严
37、禁烟火;钢瓶破口并引发火灾用灭火控制火势,消防水对钢瓶进行降温,并视火情,对周围建筑、设备等进行喷水保护,周围放警戒线,立即向消防部门和企业领导报警。5.3应急结束事故得到控制,事故再次发生隐患消除后,应急结束后,消防工作办公室负责对事故进行总结,对值班统计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根据相关要求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上报。6、后期处理经事故调查汇报批复后应依据事故调查汇报对事故责任人处理和事故防范方法主动落实,立即进行生产秩序恢复前污染物处理、必需设备设施抢修、人员情绪抚慰及抢险过程应急能力评定和应急预案修订工作。7保障方法71通信和信息保障711站内办公室实施24小值班,站长、安全员
38、和关键岗位人员手机保障二十四小时通畅。712紧急事故处理电话:公安:110火警:119医疗抢救:120区安监局:XXXX区质监局:XXXX区环境保护局:XXXX法人电话:XXXX技术责任人电话:XXXX应急物资保障72应急物资保障.2.1照明器材:备有二只以上防爆电筒或24伏以下电源照明灯;7.2.2堵漏器材:防爆工具(铜质扳手、铜质榔头、木质榔头)、DN50、DN80金属绕缠垫片、三角木枕、堵漏夹、铅皮、棉布等;7.2.3防护用具:防冻服或雨衣、防毒面罩、长统雨靴;8、培训和演练81培训:年初制订生产计划时,同时制订安全生产事故培训计划。培训方法包含:防火知识教导、防火有奖知识问答、灭火器使
39、用等。要求每名职员有自我保护意识;会正确使用灭火器。相关液化石油气泄漏及火灾事故抢救知识。82演练:各岗位每三个月由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最少开展一次事故应急演练。必需做到有方案、有统计、有总评、有考评。演练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定及总结,并上报安全责任人。全站每十二个月由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组织一次全站范围综合模拟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检验指挥系统现场指挥能力;检验疏散、抢救组是否在要求时间内将全厂职员撤离、疏散到指定位置;是否在要求时间内上报人数;检验应急抢救组是否熟练操作抢救器材(如:堵漏和消防工具);是否能正确使用灭火器;是否分为多个抢救梯队有组织灭火;是否能快速正确切断电源;是否进行自我保
40、护。检验后勤保障组是否在不一样险情情况下,对抢险救灾所必需物资供给保障工作及事故现场警戒和保卫工作。各抢救小组组员必需熟悉各自职责,做到动作快、技术精、作风硬。依据实际演练情况,查找不足,总结经验,不停完善事故应抢救援预案。结束后对演练进行评定及总结,立即修正及填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订缺点。9、应急组织机构纪律和奖惩要求9.1应急组织机构全体组员,应树立“接到报警就是命令”见解。9.2应该树立“以人为本”思想。9.3在抢救组织机构内,当正职休假,开会等外出时,副职必需负担起正职应该负担责任。9.4在抢救过程中,应该勇敢,科学、冷静(而不能盲目、蛮干)。碰到有毒有害物质或有其它潜在危险时,必
41、需有防范方法或请专业队伍进行抢险工作。9.5在抢救过程中,必需听从指挥。9.6对于在抢救过程中,无故不到位或迟到及临阵逃脱者,将给处罚。9.7在抢救过程中,不服命令,将给处罚。9.8在抢救过程中,表现勇敢、机智、成绩突出人员应给表彰或奖励。9.9在抢险救灾中,受到伤害职员,根据工伤条例处理。9.10.事故处理完成后,主管部门写出汇报(总结):事故经过、事故发生原因、处理过程、经验教训、人员伤亡、损失大小情况、事故直接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奖罚人员名单等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并在本企业存档立案。10、应急预案立案:本预案报总经理(法人)审阅同意实施,留安全责任人或主管科室立案。并报当地街道(地域)办事处立案。11、维护和更新:每次演练结束或依据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规颁布及人员设置变动情况立即修改、补充预案。12、制订和解释:本预案由制订,由部门解释。13、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于 年 月 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