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应用报告.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825832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应用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应用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应用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应用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应用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课题名称: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班级:高一(10)班课题组组员:许国璐 董泽鑫 李月满 焦雪琪 李明辉指导老师:王春梅时间:5月20日社会在向着高速高效全能方向发展,压力越来越大。作为祖国未来一样承受着巨大压力,作为年轻一代,青少年需要面对升学、就业压力,还有些人际交往烦恼等多种问题。应对烦恼,抵御逆境能力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它已成为现在社会要想成功一个不可或缺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发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承受和调整能力,关键是对逆境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强弱。一定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心理素质关键组成部分。中学生属于心剪发育尚不完全青少年时期,心理健康尤为关

2、键。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不仅能够给她们带来多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造成适应社会困难,而且能够给她们成年后人格健全发展及适应日趋猛烈竞争和挑战社会生活留下隐患。培养心理承受能力,要从小时抓起,从根源注意。所以,青少年心理承受培养不仅是学校而且是家庭和社会必需给长久重视并有效处理问题。作为青少年本身,也应学会自我排解,自己培养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挫折在人一生中各个阶段全部存在,只是表现不一样而已,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中学生表现尤为显著。据调查中学生心理挫折关键存在于四个方面: 1)学习方面。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目标;没能考取理想学校;留级;无机会显示自己才能和爱好;求知欲得不到满足等。 (2)人际关系方面。

3、不受老师喜爱,常常受到批评;常常受到同学排斥、讽刺;交不到能够讲心里话好友;父母教育方法不妥;亲子关系不良等。 (3)爱好、愿望方面。自己爱好得不到成人支持,而受到过多限制和责备;或因为生理条件限制,不能达成自己愿望等。 (4)自我尊重方面。得不到老师和同学信任,常受轻视和委屈;自感多方面表现全部很好而没评上“三好生”、没选上班干部;个性、学习成绩全部不如她人等。 人之所以会产生挫折感,关键有两种原因造成: (1)外在原因。包含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即由自然环境限制(恶劣气候、洪水等)和社会生活中部分约束(政治、经济、法律、婚姻等)所造成挫折感。 (2)内在原因。包含生理和心理原因。即因为本身生

4、理素质(体力、外貌、一些生理缺点等)和意识到自己不能胜任,无法协调时所产生挫折感。中学生伴随本身身心发展和社会活动时间增多,在心理上发生了一系列改变。首先她们独立性和成人感日益增强,另方面因为本身个性,心理发展不稳定,不完善,承受能力较弱,所以极轻易产生挫折感。 当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大家全部有一个摆脱困境、减轻不安、稳定情绪、重新达成心理平衡倾向,这种倾向称为心理防御机制。每个人在处理挫折和担心倩绪时,全部自觉不自觉地利用心理防御机制。惟因世界观、生活态度及个性特征不一样,每个人所使用防御机制也有差异,其中有些是主动,有些是消极。主动心理防御机制有: 1)升华。人有些行为和欲望,如直接表现出来

5、;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或不为自己理智所接收。假如将其导向比较高尚方向,使其含有建设性并有利于本人和社会时,便是升华。如有些同学对班里成绩优异者存在嫉妒心理,她不将它表现出来,而是将其作为促进自己奋发动力,这便是升华表现。升华因使原来欲望得到间接宣泄而消除了焦虑感,还能够使个体取得成功满足,所以含有主动意义。 (2)赔偿。指个体在追求目标、理想过程中受挫后,改变活动方向,以其它可能成功活动来填补,起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目标。 (3)认同。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无法取得成功感时,将自己比拟成其它成功人,藉以在心理上分享她人成功感,从而消除因挫折而产生痛苦。如有中学生经过模拟祟拜偶像或名人言行来得到内心

6、满足,从而激发奋发向上决心。 (4)幽默。当一个人碰到挫折,处境尴尬时,用幽默来化解困境,摆脱失衡状态,也是一个主动防御机制。 一样面对挫折,大家表现往往会存在很大差异,即心理学上所称“挫折容忍力不一样”。有些人若无其事;有些人痛苦万状;有些人百折不回;有些人一蹶不振。那么大家反应为何会如此大相径庭呢?影响人受挫折能力原因:(1)生理条件。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人较之体弱多病有生理缺点人更能抵制挫折。 (2)挫折经验。历尽沧桑、阅历丰富人较之知识贫乏、生活安逸人更能抵制挫折。 (3)个性特点。开朗豁达、意志坚定人更能适应挫折。 (4)理想水平。期望值过高人轻易遭受挫折打击。 (5)心理准备。预先想

7、到可能会出现挫折,心理有准备,当挫折来时,更能承受。 (6)主观判定。能对挫折作出客观评价、正确归因,就能合适地应对挫折。我们即使不能杜绝挫折产生,但能够经过学习和训练去主动地应对挫折。 现代中学生很多全部含有争强好胜、个性十足,却又经不起任何挫折和于扰脆弱“蛋壳心理”。所以,一旦碰到挫折环境,或受到批评,往往会采取过激行为;或攻击,或自责、或冷漠退让、或放弃追求,甚至出现轻生行为。 增强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1树立坚定正确信念。信仰危机最轻易造成大家心理上瓦解,没有了精神支柱极难承受住各方面强大心理压力。 2提升认识水平。知识贫乏,闭目塞听,就轻易钻牛角尖,变得心胸狭窄。中学生认识水平不高,看

8、问题往往偏激、片面,为一点小事就心烦、生气。所以,应该学习辩证法,提升认识水平。 3学会调整理想水平。理想水平过低即使轻易实现,但并不能带来满足感,会认为生活乏味;理想水平过高,超出了自己能力水平或社会现实,又会因失败而苦恼,变得颓废。为学会调整自己理想水平,既不得过且过,又不好高骛远,这么才能保持主动向上态度。 4学会做情绪主人。情绪好坏直接影响心理健康。中学生情绪波动大,所以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做情绪主人。应学会对不愉快事冷静分析,学会理智抑制无须要冲动,不感情用事,做到情感适度。 5学会正确定识自己,正确定识她人,搞好人际关系。过高地估量自己,过低地估量她人,就会事事四处感到不顺心、不如

9、意,常常为嫉妒而烦恼。只有摆正自己在集体中位置,才会心理平衡。 6丰富精神生活,主动休息。休息能够是睡觉,也能够是开展文娱活动,以后者这种主动休息更有利于身心健康。 7多参与集体活动。集体活动给人发明了融洽、亲切气氛,它能给人以温暖,以精神力量;多参与集体活动能够使人更开朗、活泼,有益心理健康发展。 8培养幽默感。幽默能够消除烦恼,令人心情愉快。当然,幽默应该是有节制、适度。 9心理疗法。假如已经有了心理疾病要到心理咨询机构立即诊治。10意识到挫折存在性。中学生应意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人生并非四处美好、舒适,从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备。如读书、社会生活、和人交往等活动中可能出现挫折。 11意识到挫折

10、两重性。挫折结果通常带有两种意义:首先可能使人产生心理痛苦,行为失措;其次它又可给人以教益和磨练。中学生应该看到挫折两重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而应以乐观态度对待生活中挫折。 12保持适中自我期望水平。中学生正值精力充沛、朗气蓬勃青春年华,生活充满了期望和幻想,对学习和生活难免抱有较高期望和较高要求,但因为对生活中所遇坎坷估量不足,对本身能力、知识水平缺乏全方面认识,所以一旦碰到不顺利事就轻易产生挫折感。所以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应依据自己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可行目标,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时注意不可轻易否定自己。 13培养主动乐观人生观。挫折可成为弱者巨大精神压力,也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动力。要意识到坚

11、强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磨练,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达成。歌德曾说过:倘不是就眼泪吃过面包人是不懂人生之味。所以,要树立坚定目标,培养乐观精神,这么一来就能从逆境中奋起。 14创设条件,改变环境。情绪反应总是在一定社会情景中产生。所以改变挫折引发环境,转移注意力,就能够达成消除消极情绪效果。 15合理宣泄。大家在遭受挫折时产生担心情绪,必需经过某种形式得到发泄,不然积累过多,轻易造成精神失常。 16寻求心理咨询。寻求心理工作者帮助。经过部分交谈,排除心理障碍,达成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理想效果。中国改革开放后20年,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环境趋向复杂化,大量社会问题集中地反应在儿童、青少年身上,她们稚嫩心灵

12、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双重压力,难免会出现心理上迷惑和创伤。比如,有小学生因为父母给留家庭作业太多而离家出走,出走小学生最小只有7岁。上海市一名出走小学生害怕孤独寂寞,竟诱骗一名幼儿和她作伴,并对幼儿进行打骂虐待。 在春风拂煦一个早晨,重庆市一名14岁女孩从8楼楼顶纵身跳下,因为她学习成绩不够好,她认为父母和老师全部不喜爱她。她千字遗书在中学生中复印传看,因为她说出了同龄人心里话。在今年3月在中国举行预防自杀研讨会上,教授们指出,青少年是自杀率最高人群。我们不能单纯指责她们“心理承受力太差”,而应该冷静地分析:造成和助长中小学生心理疾病环境到底是怎样形成? 对儿童、青少年“过分教育”,使她们小小

13、年纪就“透支生命”。当青春期到来时,她们尤其想知道性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教科书中没有。她们想和异性交往,却动不动就被指责为“早恋”。没有游戏和交往时间,没有自己发展爱好爱好自由,拔苗助长做法不知摧毁了多少天才少年。这么家庭和学校环境,使很多中小学生心理不平衡,她们不被了解和尊重。当人才观念从“学历型”向“能力型”转变过程中,是否能够升入名牌大学,是否能够成为“尖子生”已经变得不那么关键了。可是,在升学就业多元化今天,很多中小学生及其家庭依旧为“上关键、考名牌、洋留学”付出惨重代价。部分孩子从未体验到童年欢乐和成长乐趣,完全被训练成一架听话“学习机器”。90年代以来统计说明,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大、

14、中学生休、退学首位原因,占40以上。很多教育者忘记了,毕竟跨世纪现代青少年不可能成为“无欲无情”机器,应试教育“流水线”上“一模一样”产品已经陈旧过时,没有创新能力“书呆子”,岂能适应国际上猛烈人才竞争? 从心理咨询个案分析情况来看,中小学生心理疾病分布,如一个“埃菲尔铁塔”形状:宽大底座是大多数轻度心理障碍,通常经过学校和家庭心理教导,即可处理;而高耸塔身,则代表了部分神经症患者和严重心理障碍,应该由专职心理和精神科医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诊疗;而发展到塔尖位置,这么学生就令人担忧了,其人格障碍和变态心理难于矫治。精神病患者必需到精神病医院诊疗,如不能立即发觉和诊疗,有些人变成了终生精神残疾。笔者

15、发觉,成人多种不一样程度心理疾病,有23是在儿童、青少年时期就出现了多种经典症状,因未能得到立即心理服务,往往影响她们事业发展和家庭幸福,乃至成为终生遗憾。 心理卫生知识关系不一样年纪大家身心健康,关系到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更会影响中小学生一生可连续发展。台湾一著名教授说:“心理健康在贫困时代是奢侈品,在发展中国家是点缀品,在发达国家是必需品。”这说明了心理健康教育是世界发展肯定趋势。对于中小学生和广大儿童、青少年来说,心理健康教育和必需心理教导和咨询服务,是其成长中不可缺乏精神钙质。为了我们新一代,让我们为中小学生成长,发明一个促进心理健康,充满阳光雨露温馨环境吧!原因分析 我们经过对在校初

16、中生心理问题抽样调查,经过讨论和研究,我们认为关键有以下多个方面原因: 家庭原因 因为家庭环境直接影响中学生心理,所以家庭原因尤为关键。现代因为生活水平提升,父母对独生儿女娇生惯养,给她们在物质上很大满足,却忽略了其处事能量培养,从而使儿女形成了依靠思想,心理承受弱不良后果。社会原因 当今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全能型人才,对青少年寄予厚望 未踏入社会未成年只知生活艰苦轻易对社会产生抵触心理 造成她们对自己未来生活担忧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学校原因 学校关注人才培养 但当今中国素质教育模式缺乏对学生个人特点培养 且现在沉重上学压力让最天真愉快轻松上课时期也变得艰苦,打击了青少年学习主动热情。同学关系原因

17、处于集体生活中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 脾气急躁易冲动,面对部分同学间矛盾不能很好处理 这么会对同学间相处带来不友好原因,会给这时学生带来不好影响。师生关系原因 在学校生活中老师和同学相处被视为最直接对话,老师对同学教育和传授知识全部被称为最圣神职业。但在中学生心理 生理全部不成熟时期老师良言很可能成为对青少年心理留下好或坏影响。总结:对我们来说,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全新课程,同其它功课相比,它学习范围、内容和自由度全部大大增强了。上高中,刚刚接触研究性学习,每个组员全部怀着极大爱好和热忱,主动投身到这一工作中去。即使刚开始大家全部有点儿摸不着头脑,并在确定课题方面存在着意见分歧,但以后在我们小组组员共

18、同努力和老师精心教导下,我们克服了困难,最终顺利地完成了这次结题汇报。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测试 说明:回复问题时,有A、B、C三个选项,若你同意其中一项,请在下面划“”。 1、遇上令人担心事,你( ) A、无法学习工作 B、学习工作照常 C、无法静下心来 2、碰到讨厌对手,你( ) A、无法应付 B、应付自如 C、想措施躲开 3、失败时,你( ) A、破罐子破摔 B、使失败变成成功契机 C、不去想它 4、学习达不到要求,你( ) A、焦躁万分 B、冷静地想措施提升 C、停止自己爱好 5、碰到难题时,你( ) A、失去信心 B、动脑筋想措施处理 C、找同学走捷径 6、学习疲惫时,你( ) A、失去

19、信心 B、战胜疲惫,确保完成任务C、先休息睡觉 7、受到外部干扰时,你( )A、无法静心学习 B、振奋精神地克服干扰 C、相信干扰很快将过去 8、产生自卑时,你( ) A、不想再读书 B、振奋精神地克服困难 C、把自卑藏在心中 9、老师交给你一项极难完成任务,你( ) A、顶着不干B、千方百计干好C、先干再说,顺其自然 10、困难落到头上,你( ) A、自认倒霉 B、认为是锻炼好机会 C、请师长分担 评分标准:选A为0分;B为2分;C为1分。 测试者 代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结 果 10B 2B 8C 2A 3

20、B 5C 3A 2B 3C 7B 3C 4A 1B 5C 1A 1B 8C 6B 4C 3A 4B 3C 5A 3B 2C 2A 3B 5C 3A 3B 4C 3A 3B 4C 2A 4B 4C 4A 2B 4C 1A 7B 2C 5A 3B 2C 1A 7B 2C 1A 8B 1C 1A 2B 7C 结 论 强 比很好 弱 弱 强 弱 比很好 比很好 比很好 弱 比很好 弱 弱 比很好 弱 强 弱 强 强 比很好 从上表可见,我校初中生中心理承受能力强占25%,弱占40%,心理承受能力比很好占34%。 总而言之,现代中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她们大多数心理承受力通常或较强,处世能力也比较差,出现了很多内向、孤僻性格人,这些心理问题已严重困扰着她们学习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