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概论课件.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825735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PPTX 页数:244 大小:4.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概论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4页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概论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4页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概论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4页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概论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4页
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概论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学前教育幼儿园课程概论课件主要讲授内容幼儿园课程概述幼儿园课程概述1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2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4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经典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5园本课程园本课程6第一章 幼儿园课程概述第一节第一节幼儿园课程概念幼儿园课程概念主要介绍了课程及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主要介绍了课程及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幼儿园课程类型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介绍了三种分类标准下的课程类型主要介绍了三种分类标准下的课程类型你认为什么是课程?你认为幼儿课程与中小学课程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幼儿

2、园的课程设计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概念一、课程的概念一、课程的概念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教育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内容内容维度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课程即教与学的内容内容计划计划维度维度课程即教与学的课程即教与学的计划计划经验经验维度维度课程即课程即学习者学习者的经验的经验活动活动维度维度课程即课程即各种活动各种活动课程客体论课程客体论课程主体论课程主体论课程活动论课程活动论课程客体论课程客体论只看到了只看到了客体客体,忽略了学习,忽略了学习主体主体学生的存在;学生的存在;课程主体论课程主体论强调课程是强调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学习者的经验,但经验内在于学生的心灵,看不见摸不但

3、经验内在于学生的心灵,看不见摸不着,无法制定外在的评价标准;着,无法制定外在的评价标准;课程活动论课程活动论较好地把握了较好地把握了主体与客体主体与客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等的关系。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等的关系。二、二、幼儿园课程的内涵幼儿园课程的内涵(一)幼儿园课程的定义(一)幼儿园课程的定义课程客体论和课程主体论都有不足,目课程客体论和课程主体论都有不足,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活动论。前我国幼儿园课程主导的定义是活动论。即即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

4、发展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总和。对定义的解析:1.1.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是“活动活动”用活动解释课程的优越之处:用活动解释课程的优越之处:(1 1)有利于改变课程工作者的视角,促使)有利于改变课程工作者的视角,促使他们同时注意问题的两个方面:他们同时注意问题的两个方面:学习对学习对象(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学生)象(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学生);(2 2)活动自身是一种存在方式,教师看得见,)活动自身是一种存在方式,教师看得见,也比较容易把握和控制;也比较容易把握和控制;(3 3)活动一词更能反映幼儿学习的本质和特)活动一词更能反映幼儿学习的本质和特点,因而也更

5、适合于解释幼儿园课程。点,因而也更适合于解释幼儿园课程。(幼儿学习的本质:直接经验性幼儿学习的本质:直接经验性)2.2.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习经验的活动的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的进一步明确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指向性、目的性的作的作用,使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实质更加密用,使过程与结果、形式和实质更加密切地融合为一体。切地融合为一体。3.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园幼儿园课程表现形式多样化课程表现形式多样化,凡是作为,凡是作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而运用的、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

6、习经验的活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活动,无论是动,无论是上课上课,还是,还是游戏、生活活动游戏、生活活动,都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都是幼儿园课程的组成部分。(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全面性、生活性全面性、生活性整合性整合性基础性、启蒙性基础性、启蒙性潜在性潜在性幼儿园幼儿园课程课程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实施实施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评价评价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内容内容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目标目标(三)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三)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课程本质观与幼儿园课程要素的关系: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不同,决定着课程四对课程本质的认识不同,

7、决定着课程四个要素的内容不同。个要素的内容不同。(1 1)认为课程的本质在于对)认为课程的本质在于对学生主体学生主体的关的关照照(课程本质主体观)(课程本质主体观)(2 2)认为课程的本质在于对)认为课程的本质在于对知识客体知识客体的重的重视视(课程本质客体观)(课程本质客体观)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实施幼儿园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评价课程本质课程本质主体观主体观课程本质课程本质客体观客体观获取经验的过程获取经验的过程 知识学习的结果知识学习的结果幼儿经验幼儿经验客观知识客观知识幼儿自主活动幼儿自主活动教师教教师教活动过程评价活动过程评价学

8、习结果评价学习结果评价其实,过分倾向某种观点都有失偏颇。其实,过分倾向某种观点都有失偏颇。以以课程功能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来分类的课程类型以以课程决策的层次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来分类的课程类型以以课程组织形态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类型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类型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一、以课程组织形态为标准来分类的课程类型来分类的课程类型课程组织课程组织是是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组织的简称,指在一的简称,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把课程的各种要定的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把课程的各种要素组织成动态运行的课

9、程结构系统素组织成动态运行的课程结构系统。不同价值观指导下的课程结构系统有很大不同价值观指导下的课程结构系统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层面第一层面,是以主体为核心还是以客体为核心,可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第二层面,从分与合的对立关系看,可划分为:第二层面,从分与合的对立关系看,可划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夸美纽斯夸美纽斯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学校体系,他注第一个提出了系统的学校体系,他注重重百科全书百科全书知识的主张形成了近代学校课程的知识的主张形成了近代学校课程的基本特色,所以他是基本特色,所以他是近代分科课程的鼻祖近

10、代分科课程的鼻祖。第三层面第三层面,从近代课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课程组织形态看,可划分为:分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分科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相关课程相关课程是指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是指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目建立立共同的关系共同的关系,但各科目,但各科目仍保持仍保持其原来的其原来的独立状态。独立状态。融合课程融合课程是将有关科目是将有关科目合并合并成为一个新的成为一个新的学科,合并后原来的科目学科,合并后原来的科目不再单独存在不再单独存在。广域课程广域课程指不同知识分支的统合,统合后指不同知识分支的统合,统合后的学科具有的学

11、科具有广大的领域广大的领域。二、二、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以课程决策的层次来分类的课程类型程类型这是美国学者这是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的课程分类。1.1.观念层次观念层次的课程(的课程(理想的课程理想的课程)由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的应该开设的课程。2.2.社会层次社会层次的课程(的课程(正式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由由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标准和教材。3.3.学校层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任课教师实际理解领会的课程。4.4.教教学层次学层次

12、的课程(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实际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实际反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课程5.5.体体验层次验层次的课程(的课程(经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三、三、以课程功能来分类以课程功能来分类的课程类型的课程类型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这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艾斯纳艾斯纳教授的分类。教授的分类。1.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程。2.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

13、度。3.3.悬缺课程悬缺课程学校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学校该提供却没有提供的学习经验,是存在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于理想的课程和实际的课程之间的流失的课程。程。四、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四、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存在的主要类型存在的主要类型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类型主要是分领域课程,主要表现为程,主要表现为分科课程分科课程和和相关课程相关课程。绝大多数幼儿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绝大多数幼儿园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经验课经验课程程(做中学)。(做中学)。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往往被忽视。往往被忽视。思考题1.1.名词:幼儿园课程、相关课程、融合课名词:幼儿园课

14、程、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显性课程、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悬缺课程隐性课程、悬缺课程2.2.幼儿园课程有哪些特点?幼儿园课程有哪些特点?3.3.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课程本幼儿园课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课程本质观与幼儿园课程要素有怎样的关系?质观与幼儿园课程要素有怎样的关系?4.4.以课程组织形态可将课程划分为哪些类以课程组织形态可将课程划分为哪些类型?型?5.5.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可把课程划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可把课程划分为哪些类型?)分为哪些类型?)6.6.美国艾斯纳教授将课

15、程划分为哪些类型美国艾斯纳教授将课程划分为哪些类型?(?(从课程的功能出发可将课程划分为从课程的功能出发可将课程划分为哪些类型?)哪些类型?)第二章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与设计取向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主要介绍了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主要介绍了目标模式和过程模式第二节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主要有三种取向:学科中心取向、学习主要有三种取向:学科中心取向、学习者中心取向、问题中心取向者中心取向、问题中心取向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一、目标模式一、目标模式 1.1.经典经典目标模式原理目标模式原理“泰勒原理泰勒原理”泰勒在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课程与

16、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一书中提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中提出课程开发的四个基本问题:确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评价教育计划。这四个基本问题被后人称为这四个基本问题被后人称为“泰勒原理泰勒原理”。2.2.对目标模式的评价目标模式可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目标模式可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过程的计划性、可控性和操作性,但它自身也的计划性、可控性和操作性,但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存在一定的局限。确定确定偶然(偶然(强调确定,忽视偶然强调确定,忽视偶然)分解分解整合(整合(强调分解,忽视整合强调分解,忽视整合)外显外显内隐(内隐(

17、强调外显,忽视内隐强调外显,忽视内隐)二、过程模式二、过程模式代表人物:英国的代表人物:英国的斯坦豪斯斯坦豪斯(一)对目标模式的批判(一)对目标模式的批判1.1.误解了知识的本质误解了知识的本质目标模式:目标模式:现成的、确定的、外在的,现成的、确定的、外在的,需要学生接受的东西。需要学生接受的东西。过程模式:过程模式:知识的本质在于可以通过知知识的本质在于可以通过知识的运用进行创造性思维。识的运用进行创造性思维。2.2.误解了改善实践的过程的本质目标模式:目标模式:通过使目的明晰化来改善实践。通过使目的明晰化来改善实践。过程模式:过程模式:通过发展教师在实践中的批判、通过发展教师在实践中的批

18、判、反思意识与能力改进教学。反思意识与能力改进教学。(二)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1.1.内容的选择内容的选择强调知识本身固有的价值。强调知识本身固有的价值。2.2.过程原则过程原则提倡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提倡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咨询者和资料的提供者。习的引导者、咨询者和资料的提供者。3.3.过程评价过程评价课程评价应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课程评价应以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知识形式、实现过程原则为依据。式、实现过程原则为依据。(三)对过程模式的评价儿童观儿童观强调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参与、探强调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参与、探究和建构的过程,彰显了学习者的主体性。究和建构的过

19、程,彰显了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师观教师观教师作为研究者出现,主体性得到尊教师作为研究者出现,主体性得到尊重和漳显。重和漳显。教育观教育观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主张教育要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强调教育是一种开放的过程。强调教育是一种开放的过程。知识观知识观强调知识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知识的强调知识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知识的最大价值与意义是用来进行思维。最大价值与意义是用来进行思维。实用性实用性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对教师素质要没有提出明确的方案,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制约了在实践中的运用。求较高,制约了在实践中的运用。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设计取向课程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目标、课程包括四个基

20、本组成部分,即目标、内容、活动和评价。内容、活动和评价。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指指“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课程的实质性结构、课程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基本要素的性质以及这些要素的组织形式或安排。式或安排。”按照价值取向的不同,课程设计有三种按照价值取向的不同,课程设计有三种基本的取向。基本的取向。一、学科中心取向一、学科中心取向学科中心设计是学科中心设计是最流行、使用最广泛最流行、使用最广泛的课的课程设计,强调程设计,强调以知识为中心以知识为中心设计课程,设计课程,包包括的具体类型在所有设计中最多括的具体类型在所有设计中最多,其中最,其中最基本的形式包括三种。基本的形式包括三种。(一)科

21、目设计(一)科目设计(P27P27)(二)学术性学科设计(二)学术性学科设计(P27P27)(三)广域设计(三)广域设计(P27P27)二、学习者中心取向二、学习者中心取向始见于始见于1818世纪卢梭的教育思想。从强调世纪卢梭的教育思想。从强调学科内容的传统转变为学科内容的传统转变为强调儿童的需要强调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和兴趣。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都强调儿童中心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都强调儿童中心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设计:种设计:(一)经验中心设计(一)经验中心设计(P28P28)(二)人本主义设计(二)人本主义设计(P28P28)(三)开放教室设计(三)开放教室

22、设计(P29P29)三、问题中心取向三、问题中心取向重点是关于个人和社会生存的问题,从社重点是关于个人和社会生存的问题,从社会问题及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会问题及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出发,因此内容经常是跨领域的。因此内容经常是跨领域的。一般包括:一般包括:(一)生活情境设计(一)生活情境设计(P29P29)(二)核心设计(二)核心设计(P30P30)思考题1.1.名词:课程设计名词:课程设计2.2.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有哪些?幼儿园课程开发模式有哪些?3.3.简述简述“泰勒原理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经典目的基本内容(经典目标模式原理)。标模式原理)。4.4.过程模式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过程

23、模式的基本内容有哪些?5.按照价值取向的不同,课程设计有哪几按照价值取向的不同,课程设计有哪几种基本的取向?各自包括的具体设计有种基本的取向?各自包括的具体设计有哪些?哪些?第三章 幼儿园课程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主要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基本取主要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含义、基本取向和基本依据向和基本依据第二节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主要介绍了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包括主要介绍了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层次,包括幼儿园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幼儿园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标、具体教育活动目标第一

24、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与依据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概念有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教育目标等概念有密切关系。密切关系。(一)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是指教育的总体方向,体现的是普遍的、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它往往以教育方针终极的教育价值追求。它往往以教育方针的形式贯彻落实。的形式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包括教育指导思想、

25、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实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二)教育目标(二)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教育的价值。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教育的价值。19961996年颁年颁布的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工作规程:“实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促诸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进其身心和谐发展”。(三)课程目标(三)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根据教育目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

26、根据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的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和任务指标。教育目的教育目的具体化具体化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具体化具体化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我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见解,我们把课程目标取向分为四种类型:们把课程目标取向分为四种类型:(一)普遍性目标(一)普遍性目标(二)行为目标(二)行为目标(三)生成性目标(三)生成性目标(四)表现性目标(四)表现性目标(一)普遍性目标(一)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社会政治

27、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特点:普遍性、规范性、适用范围广特点:普遍性、规范性、适用范围广大学大学、亚里斯多德、斯宾塞所表述、亚里斯多德、斯宾塞所表述的目标都属普遍性目标。的目标都属普遍性目标。其不足:其不足:模糊、泛化,有一定的随意性。模糊、泛化,有一定的随意性。(二)行为目标(二)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是以具体的、可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的课程目标。特点:具体、精确、可操作特点:具体、精确、可操作博比特、泰勒、布卢姆、梅杰等人的贡献。博比特、泰勒、布卢姆、梅杰等人的贡献。不足:不足:只见目标不见儿童;人的

28、许多高级只见目标不见儿童;人的许多高级心理很难用行为来表现。心理很难用行为来表现。(三)生成性目标(三)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或展开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也称形成性或展开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目标。特点:过程性。特点:过程性。杜威、斯坦豪斯、罗杰斯等人的观点。杜威、斯坦豪斯、罗杰斯等人的观点。不足:不足:带有带有“理想主义理想主义”色彩,对教师提色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难度大。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施难度大。(四)表现性目标(四)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艾纳斯提出的。是美国艾纳斯提出的。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

29、个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儿童反应的多元化。性化表现,它追求儿童反应的多元化。特点:强调个性化,关注创造性的培养。特点:强调个性化,关注创造性的培养。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性化表现。适合表述那些情感、态度类的目标。适合表述那些情感、态度类的目标。三、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一)对幼儿的研究(一)对幼儿的研究l原因:原因:幼儿园课程是为支持、帮助、引幼儿园课程是为支持、帮助、引导幼儿学习、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

30、展导幼儿学习、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而设置的,必须关注幼儿发展而设置的,必须关注幼儿发展l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儿童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儿童的发展需要发展需要(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二)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l原因:原因: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责之一是让儿幼儿园课程的基本职责之一是让儿童为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作准备。必须研童为积极适应未来的社会作准备。必须研究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社会生活的需究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社会生活的需求。求。l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要求社会对儿童成长的期望和要求 (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三)对学科知识的研究l原因:原因:幼儿园课程的一

31、个重要职能是传递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传递社会文化知识,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社会文化知识,知识可以帮助儿童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因此,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因此,知识是课程必不可缺的内容。知识是课程必不可缺的内容。l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与幼儿身心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与幼儿身心发展有什么关系?各学科领域知识能促进发展有什么关系?各学科领域知识能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价值性遴选(一)从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一)从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审视目标目标(二)以幼儿心理及学习的特点为依据进(二)以幼儿心理及学习的特

32、点为依据进行选择行选择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体系与层次结构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两种体系(一)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表述的幼儿(一)以学习内容为结构框架表述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园课程目标体系如我国的课程目标体系:健康、语言、如我国的课程目标体系: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科学、艺术、社会(二)以儿童发展为结构框架表述的课程(二)以儿童发展为结构框架表述的课程目标目标如美国的课程目标体系:认知、社会与如美国的课程目标体系:认知、社会与情感、语言、动作技能情感、语言、动作技能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结构(横向分(一)幼儿园课程目标结构(横向分析

33、)析)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类。作技能三大类。幼儿园课程目标可以从幼儿园课程目标可以从幼儿心理发展结幼儿心理发展结构、课程内容、幼儿心理发展年龄水平构、课程内容、幼儿心理发展年龄水平三个方面,建立三维立体模型。(三个方面,建立三维立体模型。(P49P49)(二)幼儿园课程目标层次(二)幼儿园课程目标层次(纵向分析)(纵向分析)幼儿园课程总目标:幼儿园课程总目标:课程领域目标。课程领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即学年目标,课程内容即学年目标,课程内容纬度与幼儿发展纬度。纬度与幼儿发展纬度。单元目标:单元目标:可以以可以以时间时间为单

34、元,如学期为单元,如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可以以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可以以内容内容为为单位,如主题。单位,如主题。具体活动目标:具体活动目标:微观层面的目标,要求微观层面的目标,要求制定得非常具体。制定得非常具体。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一)确定表述的角度(一)确定表述的角度 1.1.从教师的角度表述从教师的角度表述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指明教师应该做的工作或应该努力达到的教育效果;教育效果;2.2.从幼儿的角度表述从幼儿的角度表述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指明幼儿通过学习应该达到的发展。(二)表述的性质(二)表述的性质目标按其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目标按其性质一般可以分

35、为行为目标行为目标和和一般性一般性目标目标。行为目标:行为目标:指的是可以通过具体观察或测量幼指的是可以通过具体观察或测量幼儿的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结果预期的目标。儿的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结果预期的目标。如,如,“说出说出”、“指出指出”、“区分区分”。一般性目标:一般性目标:是一种比较宽泛的、非特定性的是一种比较宽泛的、非特定性的目标,它描述的是学习者(幼儿)学习后身心目标,它描述的是学习者(幼儿)学习后身心的一般变化。的一般变化。如如“知道知道”、“适应适应”。思考题1.1.名词:课程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名词:课程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标、表现性目标2.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

36、取向有哪些?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取向有哪些?3.3.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有哪些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有哪些?4.4.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有哪些?幼儿园课程目标体系有哪些?5.5.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如何?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结构与层次如何?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第一节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及意义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及意义第二节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及类型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及类型第三节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第四节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及意义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概念一、幼儿园课程内容

37、的概念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是依照幼儿园课程目标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选定的、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和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如何理解?(如何理解?(P66-67P66-67)二、明确幼儿园课程概念的意义二、明确幼儿园课程概念的意义(P67P67)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类型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范围(一)有助于幼儿发展的(一)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 (二)有助于幼儿发展的(二)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态度基本态度 (三)有助于幼儿发展的(三)有助于幼儿发展的基本行为基本行为二、幼儿

38、园课程内容的类型(一)划分类型的方法(一)划分类型的方法(P71)(二)(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课程内容类型中的课程内容类型(P72)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一、选择的原则一、选择的原则(一)目的性原则(一)目的性原则 1.1.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必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2.2.一方面,要兼顾体、智、德、美诸方一方面,要兼顾体、智、德、美诸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每一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每一方面在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上面在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上的内容。的内容

39、。(二)适宜性原则(二)适宜性原则1.1.“适宜适宜”的含义:一是适应需要,二的含义: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即是促进发展,即“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2.2.分析所面对的、现实中的幼儿,是遵分析所面对的、现实中的幼儿,是遵循适宜性原则的关键。循适宜性原则的关键。(1 1)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一般特点;)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一般特点;(2 2)要精心观察现实中的每一个幼儿。)要精心观察现实中的每一个幼儿。(三)生活化原则(三)生活化原则1.1.应尽可能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目标的内应尽可能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合目标的内容,让孩子亲

40、身感受,自然学习;容,让孩子亲身感受,自然学习;2.2.再通过生活化的课程内容,帮助幼儿整理、再通过生活化的课程内容,帮助幼儿整理、提升经验,促使他们进一步发展;提升经验,促使他们进一步发展;3.3.但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但生活化的课程内容不能等同于生活本身,要使课程内容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要使课程内容基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四)兴趣性原则(四)兴趣性原则1.1.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富含教育价要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寻找富含教育价值的内容。值的内容。2.2.要处理好幼儿兴趣与教育目标不一致的问要处理好幼儿兴趣与教育目标不一致的问题:题:(1 1)要掌握教育目标,做到心中有

41、目标;)要掌握教育目标,做到心中有目标;(2 2)要注意观察幼儿,做到眼中有幼儿;)要注意观察幼儿,做到眼中有幼儿;(3 3)要注意分析幼儿的)要注意分析幼儿的“表现表现”,着眼于幼,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儿的发展。(五)基础性原则(五)基础性原则1.1.“基础性基础性”的参照标准:的参照标准:(1 1)是否与儿童现在的生活、学习有直接)是否与儿童现在的生活、学习有直接关系;(关系;(2 2)是否必须现在学,以后再学)是否必须现在学,以后再学就失去最佳时机;(就失去最佳时机;(3 3)是否是文化或人)是否是文化或人类知识中的最基本成分,而且是今后学类知识中的最基本成分,而且是今后学习所必需的基础;

42、(习所必需的基础;(4 4)是否具有最大的)是否具有最大的应用性和迁移性。应用性和迁移性。2.2.基础性原则还必须涵盖课程内容的文化基础性原则还必须涵盖课程内容的文化性。性。(六)逻辑性原则(六)逻辑性原则1.1.所谓逻辑是指客观的规律性、内在的联系。幼所谓逻辑是指客观的规律性、内在的联系。幼儿所学习的课程内容是存在相互联系和规律的。儿所学习的课程内容是存在相互联系和规律的。2.2.明确学科所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形成明确学科所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形成“教学大教学大纲纲”。3.3.关注幼儿兴趣、需要,提升关注幼儿兴趣、需要,提升“儿童大纲儿童大纲”。4.4.那种单纯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缺乏教师整理那

43、种单纯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缺乏教师整理与提升的内容选择方式对幼儿的发展绝无益处。与提升的内容选择方式对幼儿的发展绝无益处。二、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课程目标缺失(一)课程目标缺失(二)课程内容超载(二)课程内容超载如何防止幼儿园课程内容超载:如何防止幼儿园课程内容超载:1.1.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适宜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适宜性原则;2.2.掌握课程内容的整合技巧;掌握课程内容的整合技巧;3.3.课程内容的增加要有课程内容的增加要有“听证制度听证制度”。(三)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三)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四)课程内容偏向本本(四)课程内容偏向本本(

44、五)课程内容缺乏提升(五)课程内容缺乏提升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 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含义一、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含义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指创设良好的课程环境,使幼儿园课程活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生产适宜动兴趣化、有序化、结构化,以生产适宜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的学习经验和优化的教育效果,从而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课程目标的过程。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二、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一)基本方法(一)基本方法 1.1.论理组织法论理组织法 2.2.心理组织法心理组织法(二)常用方法(二)常用方法 1.1.纵向组织法纵向组织法 2.2.横向组织法横

45、向组织法三、不同组织方式下的三、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幼儿园课程类型(一)学科课程(一)学科课程通过论理组织法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通过论理组织法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强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强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组织课程内容。(二)活动课程(二)活动课程通过心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通过心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强调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组织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内容。(三)核心课程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围绕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通过课程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对使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对生活的

46、适应性。生活的适应性。思考题1.1.名词: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名词:幼儿园课程内容、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2.2.明确幼儿园课程概念的意义有哪些?明确幼儿园课程概念的意义有哪些?3.3.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试加以分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有哪些,试加以分析说明。析说明。4.4.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存在哪些问题?为防止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存在哪些问题?为防止幼儿园课程内容超载,必须注意哪些方面?幼儿园课程内容超载,必须注意哪些方面?5.5.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方法有幼儿园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方法和常用方法有哪些?哪些?6.6.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有哪几

47、种?不同组织方式下的幼儿园课程类型有哪几种?第五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第一节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取向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取向第二节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影响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课程实施的含义与取向一、课程实施的含义一、课程实施的含义 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按照古德莱德的理解,五个层次的课程按照古德莱德的理解,五个层次的课程中,中,观念层次和社会层次的课程观念层次和社会层次的课程属于属于课课程计划程计划阶段

48、,而阶段,而学校层次、教学层次、学校层次、教学层次、体验层次的课程体验层次的课程进入进入课程实施课程实施阶段。阶段。二、课程实施的取向二、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实施的取向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值观。忠实取向忠实取向计划的课程(计划的课程(建筑施工建筑施工)相互适应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修改的课程(修改的课程(球赛球赛)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创生的课程创生的课程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一、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类型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教育活动是完成课程幼儿园一日活

49、动中的教育活动是完成课程目标或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目标或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而这些教育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而这些教育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生活活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动、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一)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进餐、睡眠、盥洗等进餐、睡眠、盥洗等)(二)(二)游戏活动:游戏活动:充分满足幼儿玩的需要充分满足幼儿玩的需要的一种活动。的一种活动。1.1.游戏的特征(游戏的特征(P102P102)2.2.游戏活动的实践要点与组织要点游戏活动的实践要点与组织要点(P104P104)组织要点组织要点(P105P105)(三)(三)教学活动:教学活动

50、: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征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征:(:(P109P109)二、西方社会幼儿园课程二、西方社会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途径实施的途径(一)以(一)以自我活动自我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途径典型的有典型的有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活福禄贝尔和蒙台梭利的教育活动。动。1.1.福禄贝尔的教育活动(福禄贝尔的教育活动(P111P111)2.2.蒙台梭利的教育活动(蒙台梭利的教育活动(P112P112)(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蒙台梭利的教育环境)(二)以区域游戏活动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