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建设中若干问题-从资产减值准备谈起摘要现行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部分问题。本文在具体分析基础上,提出制订会计制度应注意处理好五个方面关系,并对会计制度中相关资产减值准备等事项要求怎样改善和完善提出了若干提议。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备盈余管理会计制度一伴随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会计制度改革也加紧了和国际通例接轨步伐,其主动作用是不言而喻,但怎样处理好会计改革中多种关系,把握好会计改革“度”,却一直是一个必需正视又必需处理好问题。从现在情况来看,需要理顺地方还较多,以减值准备为例,依据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上市企业应计提长久投资、短期投资、存货、应
2、收账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委托贷款等八项资产减值准备,这些方法实施,有利于上市企业扎实资产质量,挤出业绩中“水分”,但因为对各项减值准备计提只是作了标准上要求,计提范围和百分比由企业依据本身情况确定,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部分问题,并演化为一些上市企业实施盈余管理手段,值得引发充足注意。(一)经过有意提取巨额准备金,为明年扭亏为盈打“埋伏”根据相关要求,上市企业连亏二年要ST,连亏三年要退市,为了避免ST或退市,往往在计提上想措施。如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以后年度就能够少计提折旧,多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则能够降低以后年度管理费用等,全部可为下十二个月度扭亏为盈埋下伏笔。对于已计提坏
3、账准备应收款项,假如在第二年全额收回,可核减相关坏账准备,冲减当年管理费用,也是一个很好增利原因。将已计提减值准备长久股权投资,在第二年出售给非关联方,以高于账面价值协议价转让,也能够增加投资收益;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在第二年出售后,结转成本对应较少,毛利对应增加(对于此情况能够作会计差错处理,但企业往往并不按会计差错处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比如,ST科龙在扭亏无望情况下,净补提减值准备6.35亿元(关键包含坏账准备2.04亿元、存货跌价准备1.26亿元、长久投资减值准备0.71亿元),使其当年亏损达15亿元之巨,在,转销坏账准备0.55亿元、存货跌价准备2.21亿元、长久投资减值准备0.
4、74亿元,以上转回对增加利润是3.5亿元,而科龙账面利润才1亿元。假如不采取“让我一次亏个够”措施,ST科龙实际上尽管亏损会下降3.5亿元,但于事无补,这么又亏损2.5亿元,就可能面临退市。深市另一家上市企业ST中华,在增加计提近20亿(年初为5.8亿),其中坏账准备一项就为16.6亿(年初仅为4个多亿);而到报没有增加一份钱计提,反而转回上年计提数多万,当年账面利润总额不到600万元,所以假如没有“计提”原因,该企业实际应为亏损1400多万。另一家上市企业长安汽车,则在和前三个季度共提取了4亿多准备金销售赔偿金(相当于存货跌价准备),在第四季度全部释放,造成了前三季度利润仅为40982万元,
5、而利润高达83500万元,即第四季度竟实现了利润42518万元,超出了前三个季度,和此同时二级市场股价也节节走高。年报披露已落幕,很多ST企业在扭亏无望情况下,也如法炮制纷纷提升计提百分比,为扭亏扫清道路,ST长控亏损6.68亿元,每股亏损高达近11元,而计提大量资产减值准备是ST长控巨亏关键原因,企业对原重组单位四川泰港、西藏天科虚假重组资产计提了高达4.3亿元巨额资产减值准备;ST国嘉亏损6.2亿元,其中对五项债权全额计提坏账准备2.43亿(其中对上海德软电子1.92亿元往来款,用该单位无法联络上理由就计提100%准备金,显得有点牵强),核销投资损失2.6亿多元。还有部分上市企业则利用计提
6、政策在置换资产时调控利润,一个方法是以部分不用提取减值准备或提取百分比较低资产来置换其它提取百分比较高资产,这么能够降低计提减值准备范围或计提百分比,从而达成少计本期资产减值准备、多计本期利润目标;另一个方法,是在资产置换前十二个月度对欲置换出资产计提较多资产减值准备,假如这些资产并未减值,或虽减值但经过表面上非关联交易(实际上可能仍然是关联交易)而按账面价值进行置换或转让,就可在资产置换后冲回减值准备。比如,沈阳新开在和潜在控股股东南科集团进行了资产置换,置换后坏账准备总计转回2500多万元,存货跌价准备总计转回600多万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总计转回1700多万元,在末企业除了坏账准备还有一
7、定余额外,其它资产减值相关账户期末余额全部为零(孙茂竹等,)。这几项减值准备冲回增加利润4900多万元,而其当年利润总额仅为200多万元,没有这些计提冲回,一样难逃亏损厄运。 (二)变更准备金计提会计政策(或会计估量)或经过调整账龄结构,影响利润沪深两市发生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方法(关键指调整不一样账龄应收账款计提百分比)企业有72家,其中,因计提方法调整而增加当年利润有15家;降低当年利润有55家。在上述因变更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而增加当年利润15家企业中,有五家企业因这一项会计政策调整而使企业“扭亏为盈”或从亏损边缘变成巨额盈利(详见表1)。而且,上市企业还能够在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上想措施,多提或少
8、提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采取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部分债务后,剩下应收款项,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账龄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款项、且各笔应收款项账龄不一样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部分债务,应该逐笔认定收到是哪一笔应收款项;假如确实无法认定,根据先发生先收回标正确定,剩下应收款项账龄按上述同一标正确定。又同时要求,企业能够采取部分认定法,对某笔应收账款提取坏账准备,对具体情况要求又显然过于模糊,实际上,对于长久往来用户,企业大可经过在应收账款账龄结构上做文章,多提或少提减值准备金。再如对投资减值准备计提,也存在一样问题。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二条要
9、求“短期投资应按成本和市价孰低计量,市价低于成本部分,应该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所以对于短期投资计提数为成本价减去市场价,这条要求看上去是比较严密(尽管造成一些股票二级市场机构在期末突击拉抬其持有股票价格),但因为短期投资有时候和长久投资是能够相互转化,而相关长久投资减值准备在制度中灵活性较大,使企业有可能钻这个空子,因为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七条要求是,“对有市价长久投资能够依据下列迹象判定是否应该计提减值准备:(1)市价连续2年低于账面价值;(2)该项投资暂停交易1年或1年以上;(3)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严重亏损;(4)被投资单位连续2年发生亏损;(5)被投资单位进行清理整理、清算或出现其它不
10、能连续经营迹象。”而基于这种判定来确定是否提取及提取标准,本身就有不小调控余地,另外,有些企业经过将短期投资转化为长久投资来少提减值准备,经典如中国某著名券商在香港公布报表是亏损,而在中国则是盈利,其中就是因为对承销配股被套股票投资由短期投资转为长久投资,少提了减值准备,从而扭亏为盈。(三)计提百分比无标准,财务指标可比性差比如,在计提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百分比上,莱钢股份(600102)对十二个月以内应收账款计提百分比为1%(变更这一会计政策),而其同行业如宝钢股份、安阳钢铁等全部是5%;又如实达电脑是0.5%,而其同行业中长城电脑、湘计算机全部为5%,仅此一项实达电脑在应收账款和
11、其它应收账款中比其同行业企业少计提当期管理费用约万左右(十二个月之内应收账款和其它应收账款累计4.4个多亿,占总应收账款70%左右),而其当年利润却只有1885万。另外经典例子是深纺织(000045)为ST盛润担保近亿元,减值准备计提为零,而ST盛润为ST中华担保却在计提减值准备4亿多元。上述情况存在,严重减弱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和相关性,造成这种情况原因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上市企业治理不完善,其本身存在着盈余管理强烈动机,其次可能还得从会计制度本身找原因。对于前一个问题,包含原因很多,此处存而不管,但会计制度是否需要深入完善呢?笔者回复是肯定。二会计是一个商业语言,也就是一个反应企业经营情况语言
12、,但假如计提减值准备过多、过滥,且灵活性很大,这种反应偏离和歪曲可能性就更大。不仅如此,现行会计制度还存在将很多收益项目记入资本公积等问题,也影响了会计真实性。最近,大家对这种上市企业“让我一次亏个够”问题讨论很多,多种提议全部有,如取消上市企业连亏二年ST、连亏三年退市要求,实施累计亏损制度等,出发点是好,但这只是问题表象,关键是会计定位要准,不能因为其它目标而损害其真实性,制订会计政策也应从会计本质出发,从会计规律出发,而不是其它。笔者认为,要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处理好以下多个方面关系:(一)资本市场监管和会计真实性关系诚然,现在中国资本市场过分投机和会计国际化、规范化不够有一定关系,但一定
13、不要忘记了会计根本是“尺子”,而不是监管,正如葛家澍教授所论:财务会计基础职能是反应企业经济真实,是可靠地统计并汇报企业经济活动历史(葛家澍,)。假如认为资本市场混乱、泡沫多而收紧“尺子”,或是和此相反,全部是舍本逐末,全部可能影响会计严厉性和真实性。当然,会计政策制订要考虑资本市场监管,但即使把会计谨慎性标准利用到极至,甚至提取更多准备金,资本市场就会没有泡沫吗?回复可能并非如此,因为不合适强调谨慎,计提过多坏账准备(不惜虚降利润),其出发点可能是好,但效果可能适得其反,不仅违反了会计规律,也会给一些居心不良上市企业提供了更大盈余操纵空间。所以,制订会计制度,就必需保持会计独立性,重视会计和
14、资本市场监管适度分离,因为我们政策取向不过是为投资者提供判定上市企业投资价值依据,而不是试图以此给上市企业投资价值排队,会计指标也只是依据之一,而且不具唯一性,所以,会计指标应该是越真实越好,而不是越低越好,业绩虚高当然不真实,业绩虚低一样也不真实,一样有损会计真实性和严厉性。现在,会计制度变更已经影响上市企业业绩关键原因之一,数据表明,作为各行业龙头上市企业平均每家净利润在1998分别为5509.16万元、6529.23万元、7072.23万元和6001.45万元,在中国国民经济整体向好、大般蓝筹股企业越来越多情况下,上市企业业绩却基础上是原地徘徊,可能吗?而实际情况又怎样呢?假如依据经营性
15、净现金流量来考察,1998平均每家上市企业净现金流量分别为5232.29万元、8280.69万元、10856.63万元和19563.31万元,增幅分别为58%、31%和80%,而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之比分别为1.05、0.79、0.65和0.31,说明近70%经营性净现金流量“流失”了,只有31%计入了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量反应是上市企业收到真金白银,其增加说明了上市企业经营业绩是逐年上升,而比值逐年下降,表明利润“含金量”在上升,但仅为0.31,表明会计政策已经有些矫枉过正,侵蚀利润显著,或说会计利润有被扭曲嫌疑(范益琪等,)。而且我们还能够从会计准则国际比较上发觉这一趋势,以前是按中国会计准
16、则编制利润偏高,以同时有A、B股上市企业(深市42家、沪市45家)年报为例,除7家外,80家企业均存在业绩差异,沪市差异均值(中国净利润-国外净利润)为3078.58万元,差异率(差异额/中国净利润)为77.38%,深市差异均值为437.2万元,差异率为52.54%.然而到了,以H股企业为例,28家H股企业按中国会计准则计算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581元,每股净资产为1.9523元,净资产收益率为8.1%,按香港会计准则计算加权平均每股收益为0.1725元,每股净资产2.0305元,净资产收益率为8.5%.在这里,实际上我们还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关系,这两张报表加上资产负
17、债表,是相互勾稽、相互补充,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企业偿债能力,利润表应该是按权责发生制反应企业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表则是按收付实现制反应企业盈利能力,现在问题是利润表在很多会计事项处理上背离了权责发生制标准,却向收付实现制靠拢(如所得税退税处理、补助收入处理等),甚至还超越了这个底线(如将收益记入资本公积),结果肯定是利润表严重失真,作用也被减弱。(二)经营性收益和资本性收益关系在会计上有一项确定损益关键准则是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准则,再考虑配比准则要求,实际上隐含另一项要求是划分经营性收益和资本性收益标准,即在会计制度中必需分清经营性业务和资本性业务(筹资性业务),前者发生收益(收入)应记入
18、损益,后者发生收益应记入资本公积,如在筹资过程中发生股票溢价收入等记入资本公积就是如此,所以,将以前上市企业发行新股时新股申购利息收入由原来5年内分摊记入营业外收入变为记入资本公积,就是必需,也是正确,但若反过来将经营性业务收益记入资本性收益即资本公积,则显著是矫枉过正,如债务重组收益要求就存在这个问题。根据现行制度要求,债务重组收益记入资本公积,而重组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这项要求混淆了资本性收益和经营性收益(包含主营业务和非主营业务)界限,资本性收益应记入资本公积,但经营性收益应表现在当期利润中,债务重组也是一个经营活动(尽管是非主营业务),债务重组收益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让步,而这种让步是债务
19、人已经确定为资产购置性质支出降低,这种支出不管是资本性支出还是收益性支出,肯定已进损益和将要进损益,现在降低了,理应“原路返回”才对。同理,付不出去应付款记入资本公积也不是不妥,应付款原已组成企业成本费用,付不出去应冲减费用或记入营业外收入。类似要求还有:自12月21日起,上市企业非公允关联交易取得收益也不能记入利润而改为记入资本公积等。这些要求,不符合会计要素定义(属于收入要素现金流应记入收入,属于权益要素现金流才能记入全部者权益资本公积),而且从性质上混淆了经营性业务和资本性业务界限,顾名思义,资本公积作为资本项目标公共积累,应该是来自于资本形成过程中溢价部分,而来自于经营业务(包含主营业
20、务和其它业务)收益,只能进损益。不仅如此,这么要求和国际通例不一致,也轻易造成投资者误解,以深圳上市企业ST东北电为例,净利润为6900.24万元(人民币),在香港联交所公布净利润则高达20544.3万元,后者是前者近3倍,其差异就在于债务重组收益处理,根据香港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收益扣除相关税费后,记入当期净利润。像这些要求,显然是不合理,不知为何不和国际通例接轨。在现行制度中,将收益记入资本公积项目有越来越多趋势,这些要求出发点可能是好,但危害也不可低估,不仅损害了会计真实性,也损害了证券市场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中国上市企业股份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非流通股股价关键取决于每股净资产,将收益项
21、目记入资本公积对其没有实质性影响(间接影响还是有),流通股股价则关键取决于每股收益,将收益记入资本公积,直接影响到二级市场股价定位,还影响上市企业股利分配。中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加,但广大证券市场投资者却并未从中受益,二级市场股价也节节走低,将很多本属于中小投资者利润却转为资本公积,无疑也是造成这种现实状况原因之一,诚然上市企业中有些害群之马,为了种种目标而虚增收益,但这也不是将收益记入资本公积理由,倒脏水可不能倒了孩子,为了挤“泡沫”又怎能挤利润呢?(三)会计科学性和明晰性关系会计作为商业语言,是交流工具,但若语言过于晦涩难懂,就会影响其明晰性。上市企业董事也好,中国投资者也好,真正含有会计
22、专业知识毕竟还不多,所以,会计政策既要强调科学性,也要重视明晰性。美国前SEC主席哈维。L.皮特(Harvey.L.Pitt)在指出:“财务信息披露很复杂,且难于看透,我们主张简单明了财务汇报。会计标准过于复杂,而且越弄越复杂。安然财务报表注脚就有16页,有谁看得懂?”(乔春华,)。实际上,现在过多项目标减值准备,过于繁琐会计处理,似乎是表现了会计科学和严谨,但效果又怎样呢?使利润操纵有了更大空间,增加了会计工作量,还影响了投资者分析判定,如新要求将创办费5年摊销变为一次性费用就不失为明智之举,合适地简化处理是必需,但像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其实意义并不大,因为一项固定资产可折旧总额是一定,固定资
23、产减值发生了,往往会缩短其使用寿命,经过传统处理方法如缩短折旧年限、采取加速折旧法,是能够抵消其影响,考虑到中国多年来通货紧缩现实,采取减值准备计提方法,其意义更不大。实际上,会计对企业业绩描述,从较长时期来看是一个不变量,准备金是否提取及提取百分比不一样,只是改变了业绩在不一样期间分布罢了,考虑到其可操作性差,有意舞弊可能性大,笔者提议降低减值准备金提取项目,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似无必需。短期投资通常指在二级市场投资,有了减值准备,就难以避免有些企业为了调控业绩,在季末、年末突击拉抬或打压股价,其实短期投资因为期限短,立即就能够直接表现在损益中,在处理时一次记入损益,是比较合理,实践
24、中利用得也比较少,取消这一项,就降低了一条盈余管理渠道(如将短期投资转为长久投资),所以能够考虑取消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及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要求。而对长久投资减值准备要求,也有完善必需。现行制度对有市价长久投资要求,尚比较明确和具体,而对没有市价长久投资,则要求依据下列情况判定是否计提及计提金额:(1)影响被投资单位经营活动政治或法律环境发生改变,如相关环境保护、税收、贸易等法规颁布或修订从而造成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2)被投资单位所提供商品或劳务,因产品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需求发生改变,从而造成被投资单位财务情况恶化;(3)被投资单位所在行业生产技术或竞争者数量发生改
25、变,被投资单位已经失去竞争能力,从而造成财务情况严重恶化,如进行清理整理、清算等;(4)其它有证据表明该项投资实质上已经不能再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其它情形。这么要求也值得商榷,如第一条是指已发生亏损才计提,还是政策改变了就要计提;而第二条是指市场需求发生改变就需要计提,还是等财务情况恶化时再计提,假如说是依据“亏损”或“恶化”来计提,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此时依据权益法来核实,本身就会同时表现在被投资方损益和投资方“长久投资”账户中,这么纯属多此一举,假如是依据“政策改变”、“市场需求改变”来计提,或是认为所表现损失不够来追加计提,一则随意性太大,另外,若确实如此,以后也会在投资损益中表现,计提减
26、值准备只不过是提前反应罢了,因为计提减值准备后,到期仍然会依据实际损失情况调整,但这一“提前”不仅增加了核实工作量,更增加了盈余管理空间,也增大了中介机构判定难度,即使从信息成本和价值比较来看,也是得不偿失。而且,长久投资价值会出现波动,可能现在减值了,以后又升值了,上市企业要实现盈余管理目标,要找出理由证实哪一个情况均非难事,既然如此,不如简便从事,只许可采取成本法核实长久投资才可计提减值准备,至于有些长久投资估计可能会出现更大损失,可无须纳入账内核实,而经过定时汇报和重大事项汇报形式给予披露,让投资者自己去判定上市企业投资风险。 (四)国际通例和中国国情关系高质量会计准则,表现为能为投资者
27、提供有用信息,而能否达成这个目标,不仅取决于准则本身质量,还取决于准则是否和环境相适应(王跃堂,)。会计国际化是趋势,但这个过程应该是渐进,也不会是一蹴而就,因为中国有中国国情,中国国情是什么呢?是上市企业治理不完善,是资本市场不健全,是审计职业道德建设还有距离等。当企业治理不完善时,弹性大会计准则更易造成盈余管理;当资本市场以散户为主时,因为其专业知识水准限制,对财务信息可靠性要求甚于相关性,弹性偏大会计准则往往使她们无法判定。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需要严密、可行,降低游离空间,像现在会计制度中对减值准备只要求计提种类,不具体要求计提标准就难免出问题。笔者认为最少部分大项,如对应收
28、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标准,原来还有一个十二个月期以内提取比率25要求,但现在却完全放任自流了,从现在实践来看,出台一个指导意见很必需,如十二个月期以内应收账款提取比率不超出5%、13年期为10%30%、3年以上为50%、采取部分认定法可提100%等。另外,根据财政部财会第18号相关实施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计提准则相关问题解答通知,许可企业在采取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同时,采取部分认定法。但对于什么情况下采取,却没有明确要求,只是要求“债务单位所处特定地域”一个情形。像这种要求,显然不够全方面,提议采取列举方法进行规范,如债务人处于资不抵债或破产清算、债务人消失、存在诉讼等显著会使应收账款收回情
29、况产生实质性影响法律要件时,才许可采取部分认定法。不可否认,在西方国家,“会计艺术论”曾经流行,意指会计处理许可有大量估量和专业判定,但已经引发了监管层警觉,如另一位美国前SEC主席levitt早在1998就在纽约大学法律和商学院发表过题为“数字游戏”演讲,猛烈批评一些低质量会计准则给了上市企业过多盈余操纵空间(汝莹等,)。美国会计学会年会也指出:“现行国际会计准则(IAS)因许可太多选择而信誉不好,完善现行准则将是一项艰辛重担”(黄世忠等,)。尤其在安然事件后,美国国会7月26日经过了索克斯法案(SarbanesOxley Act),对现行企业和会计法律进行了多处重大修改,以加强会计监管,倒
30、是值得我们借鉴。像这种地方,需要给予明确却显著模糊,而有些要求,却显属武断,如财政部12月出台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相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要求,要求上市企业对关联方资产销售毛利在20%以内部分可记入收入,超出20%后部分则记入资本公积,且不管记入资本公积不妥,一样性质销售毛利,若超出了20%却会分别记入不一样科目,不知科学性和依据何在?一样会计事项所产生现金流,只能归结为一项会计要素,采取相同处理方法,怎么能够一部分记入收入,一部分记入权益呢?就像超出税法要求工资费用、利息支出,也并不会将其和税法许可该类开支分别记入不一样科目一样。这么做效果也并不好,经过将关联方交易操纵为“非关联方”(这实际上也
31、不难),一样能够规避此约束,如天津磁卡在经过两次转让原持有天津环球高新全部(94%)股权,从名义上解除关联关系,从而使在上六个月销售给天津环球高新企业价值2.15亿元(销售毛利达1.31亿元,占当年合并主营业务利润54.56%)静态验钞机交易无须因合并报表而抵消,也不受“关联方资产销售毛利超出20%即进入资本公积”约束。再如,要求上市企业上缴所得税实施先征后返时,必需在实际收到退税时才记入损益,原来现行准则和制度更多地是表现权益发生制标准,但在这一点上却缺乏一致性,要求按收付实现制处理,假如要求上市企业收到专题补助需实际收到时才记入损益倒能够了解,但已经明确该上市企业享受税收先征后退政策,莫非
32、政府退税有很大风险吗?假如担心上市企业为了粉饰业绩在年末争取政策,那也是税务部门把关责任,假若地方政府和上市企业“脐带”没有剪断,补助路径多得很,时间上也尽能够提早或推迟进行,除非会计准则要求退税和补助乃至关联交易溢价均不许记入收益,也记入“资本公积”。笔者认为和其这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如不“闭门造车”,让其推行信息披露义务即可(五)历史成本计价和其它计价标准关系历史成本计价标准,其优点是可验证性、客观性,而会计生命也在于客观性,笔者完全赞同葛家澍教授见解:“除历史成本外,其它计量属性通常全部同过去交易和事项无关,全部没有资格成为财务计量属性”(葛家澍,),所以在会计核实中,应强调历史成本
33、标准,而且在现在会计监管越来越严情况下,坚持历史成本标准为主计价标准,也有利于解除注册会计师责任(若制度本身灵活性太大,主观判定成份太多,其监督职能不一定能得到发挥)。当然,历史成本标准有时不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等更能反应其未来情况及企业投资价值,正因为如此,对上市企业来说,合适利用其它标准作为补充也未尝不可,但若试图经过淡化历史成本,希冀以此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评价企业投资价值标准,则有些本末倒置。“会计学和经济学在计量上最大差异就是:前者反应成本,后者要求反应企业价值”,会计学强调正确,经济学偏重于概念,会计数据实际上是对过去反应,而不是对未来估计,未来情况即使采取了其它标准,有可能也不一定
34、正确,所以,减值准备提取原来是为了反应企业真实经营情况,但若过头了,可能却是现在不真实,未来也不真实,和其如此,不如以历史成本为主,强调历史真实,因为会计不是用来衡量企业投资价值,只是一个衡量基础或依据,只有这种基础牢靠了,并经过会计政策说明和必需风险提醒,才能让投资者把握其投资价值。列宁说:“任何真理,只有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一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说得多么中肯,值得我们深思。参考文件1.孙茂竹、黄金香,.盈余管理:上市企业双刃剑。中国证券报,6.21第3版。2.曾梓。.上市企业坏账准备会计政策实证研究和评述。.com网。3.葛家澍。.财务会计本质、特点及其边界。会计研究,第3期。4.范益琪、姜小勇、刘连起。.中国上市企业经营业绩分析。经济管理,第14期。5.乔春华。.企业治理财务思索。审计和经济研究,第3期。6.汝莹、符蓉。.收益和收益质量分层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7期。7.黄世忠等。.国际会计准则改革:回顾和展望。会计研究,第6期。8.王跃堂。.经济环境是否制聚会计国际化进程: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管理世界,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