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市
2012届高中毕业生五月供题训练(三)
理 综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选择题 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用到相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S 32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化合物中,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可以发生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 B.甲苯 C.乙醇 D.甲烷
8.常温下0.1rnol/L氨水的pH=a,下列能使其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加入适量的氯化铵固体
C.加入等体积的0.1mol/L NaOH溶液
D.把溶液的温度提高到30℃(不考虑氨气的挥发)
9.下表中,物质Y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物质W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是工业制肥皂的原理
C.相同质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乙烷耗氧量少
D.丙烯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一定正确的是
A.KSP(PbS)<Ksp(CuS)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D.在自然界也发生着溶解度小的矿物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矿物的现象
12.根据右图,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烧杯a中的溶液pH升高
B.融烧杯b中发生还原反应
C.烧杯a中发生反应为
D.烧杯b中发生反应为
13.等物质的量的Na和Al两种金属加入足量的水中,生成26.88L(标准状况下)的气体,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金属Al无剩余 B.
C.所得溶液呈碱性 D.Na的物质的量是0.6mol
26.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HCl、CH3COOH、NaOH、NH3·H2O、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1L pH =9的A溶液分别与xL 0.001 mol/L B溶液、y L 0.001 m/LD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x、y大小关系为:y<x;
②浓度均为0.1 mol/L C与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
③浓度均为0.1 mol/L A和E溶液的pH:A <E。
回答下列问题:
(1)D是 溶液(填化学式);
(2)写出A与足量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D、E分别与足量的铝粉反应,产生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和C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约为7,原因是 ;
(5)室温时在一定体积0.4 mol/L的E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的D溶液时,混合溶液pH =13,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D、E溶液的体积之比是 。
27.(14分)
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液体燃料,可以利用下列反应制取乙醇。
(1)写出反应①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
(2)条件相同时,反应①与反应②相比,转化程度更大的是 。以CO2为原料合成乙醇的优点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在一定压强下,测得反应①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对于反应①,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温度升高,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提高氢碳比[n(H2)/n(CO2)],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生成乙醇
(填“有利”或“不利”),此时H2的转化率 (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4)在右图的坐标系中作图说明压强变化对反应①的化学平衡
的影响,并标明横坐标、纵坐标的含义。
28.(1 5分)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进行了探究实验,他们提出下列实验案——气体分析法。
(1)甲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把x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测定产生的CO2气体的体积。实验开始时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2)乙同学用图2代替图l中的发生、收集装置,甲、乙两试管各有两根导管,用橡胶管连接对应接口后,倒置盛稀硫酸的试管,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则Na2CO3、NaCl的固体混合物和稀硫酸应分别置于 、 仪器中(填甲或乙)。仪器甲、乙接口的连接方式如下:C连接 ,D连接 ,E连接 (填写各接口的编号)。
(3)丙同学用图3装置测定CO2的质量,该装置存在明显缺陷,从而导致实验误差,请你分析其中使测定结果偏小的主要原因 。
(4)丁同学称取2.0 g Na2CO3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利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 ,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若加入足量稀硫酸后收集到气体的体枳为224 mL(标准状况下),则该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为 。
36.[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5分)
碘酸钾是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无味,酸性条件下碘酸钾是一种较强的氧化剂,与氢碘酸、二氧化硫等还原性物质作用,被还原为单质碘,在碱性介质中,碘酸钾能被氯气、次氯酸盐等氧化为高碘酸钾。碘酸钾在常温下稳定,加热至560℃开始分解。工业生产碘酸钾的流程如下。
(1)在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若有1 mol I2完全反应,则该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2)步骤②中,用硝酸而不用HI,其原因可能是 。
(3)步骤③要保持溶液微沸l小时以完全排出氯气,排出氯气的原因是 。
(4)参照下表碘酸钾的溶解度,步骤(11)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方法是 。
(5)KIO3可用电解的方法制得,原理是:以石墨为阳极,以不锈钢为阴极,在一定温度和电流下电解KI碱性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37.[化学选修3一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过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研究是目前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试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钛作光催化剂能将居室污染物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可转化为CO2和水,达到无害化。有关甲醛、苯、CO2及水说法正确的是
A.苯与B3N3H6互为等电子体,且分子中原子共平面
B.甲醛、苯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均采用sp2杂化
C.苯、CO2是非极性分子,水和甲醛是极性分子
D.水的沸点比甲醛高得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2)二茂铁又叫双环戊二烯基铁[化学式:Fe(C5H5)2],结构如右图所示,
是一种具有芳香族性质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外观为橙色,熔点为172℃,
沸点249℃,100℃以上能升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中。基
态Fe2+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二茂铁[ Fe(C5H5)2]属于 晶体,
1 mol环戊二烯中含有的σ键数是 。
(3)铜的第一电离能(I1)小于锌的第一电离能,
为何铜的第二电离能(I2)却大于锌的第二电离能,
其主要原因是 。
(4)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
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
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
该物质中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
38.[化学选修5一有机化学基础](15分)
化学合成材料医用胶具有黏合伤口速度快、免敷料包扎、抑菌性能强、
伤口愈合后无明显疤痕等优点。合成医用胶的单体A的信息如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实验式为 ,A的分子式为 ;
(2)A中官能团除了—C≡N和酯基外,还有 ;
(3)反皮①的类型是 。
(4)X的结构简式为 。
(5)Y的名称是(系统命名法) 。
(6)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