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1分)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朱敦儒相见欢)(2分) (3)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怅惋之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分)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1分) (5)请把李清照的如梦令默写完整。(4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
2、棉袍,pn shn(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2)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ju jing(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3)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qin z n zhng(潜滋暗长)了“单调”! (4)若不是mio shu u d(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3分) A他在塑造历史人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似,而是重视情感的感受与体验。 B有了高铁,南来北往的游客,可以相约“赏樱”好时光,共赏落英缤纷,一起接受大自然的馈赠。 C每遇烦恼,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躺在
3、草地上,任清风拂面,希望自己也能化作一阵风,在天空中自由地俯仰生姿。 D平凡生活中,常有一些情感不能自已,令我们微笑着俯下身去,细细清点飞珠溅玉般的回忆,诉说对生命的感激。 【解析】俯仰生姿:意思是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雾霾天气不仅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也加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把“也”改为“而且”)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在句末添加“的方法”) C进入初中后,他一直始终参加书法班的学习。(删掉“始终”) D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自觉培养处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将“处理
4、”和“发现”调换位置) 【解析】搭配不当,把“加大”改为“加剧”。 5请根据我国传统节日的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两个句子。(4分) 好传统我们代代传承。春节,我们贴福舞狮共贺新禧;清明,我们踏青祭祖缅怀先人;端午,我们吃粽赛舟力争上游;中秋,我们吃饼赏月共享天伦;重阳,我们登高祈福长寿延年。 二、阅读(46分)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
5、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 (1)行拂乱其所为(做事)(2)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从脸色上显露出来,流露在言谈中,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 8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C)(3分)
6、 A从文章结构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全文先后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C全文按照“提出观点展开论证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写作的。 D“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强调的是艰苦环境对人的磨炼。 (二)金壶丹书(9分) 景公游于纪。得金壶,乃发视之,中有丹书,曰:“食鱼无反,勿乘驽马。”公曰:“善哉,如若言!食鱼无反,则恶其f也;勿乘驽马,恶其取道不远也。”晏子对曰:“不然。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公曰:“纪有书,何以亡也?”晏子对曰:“有以亡也。婴闻之,君子有道,悬于闾;纪有此言,注之壶,不亡何待乎?”
7、(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纪:一个诸侯国。f(so):鱼腥味。闾:街巷。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3分) A乃发视之/舜发于畎亩之中B食鱼无反/窥谷忘反 C如若言/孰若孤 D勿乘驽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解析】A项,打开/被任用;B项,同“翻”/同“返”,返回;C项,代词,这样/比得上;D项,不要。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食鱼无反/毋尽民力乎/勿乘驽马/则无置不肖于侧乎 11文中景公和晏子对“食鱼无反”“勿乘驽马”的理解截然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3分) 景公只考虑自身的享受和需要,而晏子考虑的则是国家大事。 【参考译文】齐景公
8、在原纪国的土地上游历时,捡到一个金壶,于是打开来看,里面有一张用朱砂写的字条,(上面)写着:“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不要乘坐劣马。”景公说:“有道理!就像这所说的!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因为不喜欢它的腥味;不乘坐劣马,是不喜欢它走不了远路。”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吃鱼只吃一面,不翻过来吃,是说不要用尽老百姓的力气。不要乘坐劣马,是说不要让没有才能的人在国君身边。”齐景公说:“纪国有这样深刻的言语,为什么会亡国呢?”晏子回答说:“有这样的言语也会亡国。我听说:君子有治理国家的好策略,一定会公告于天下;纪国有这样的言语,却藏在金壶里,不亡国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三)(10分) 我
9、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
10、,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
11、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2这两段写父亲送别“我”的情景,其中写了父亲的以下行为:(3分) 照看行李讲价钱拣定椅子嘱咐“我”路上小心嘱托茶房穿过铁道(爬过月台)买橘子告别离去 13“我”看到父亲艰难地爬上月台的样子,“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说说作者此时此刻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 “我”此时百感交集,理解、愧疚、感激、担忧等,“我赶紧拭干了泪”是怕父亲见“我”这样而担心。“怕别人看到”是因为自己觉得自己是
12、男子汉,不应该轻易流泪。 14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3分) A“扑扑衣上的泥土”是因为刚才爬月台时蹭了一身土,父亲喜欢洁净,所以扑扑身上的泥土以后心里就轻松了。 B“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是因为买的橘子并不太重,父亲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C“泥土”表明当时的环境很脏,“轻松”是说父亲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心满意足,同时在暗示儿子自己并不累。 D“泥土”照应了父亲爬月台的情节,“轻松”说明不是真轻松,是说父亲为能给儿子买来橘子而感到内心满足,是父亲一片爱子之心的自然流露。 (四)麦与镰的季节(17分) 屈绍龙 时光,以镰刀的脚步,一
13、步一步走近。阳光的移动,河水的流逝,月亮的圆缺,燕去雁归,土地在河水中移动,这就是时间的脚步。在收割着地面的一切,不知不觉间,夏季来了。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立夏过后,扬花的麦子,总是羞涩地将两点花瓣儿挂在穗头,麦地里就多了一层淡雅的粉白。粉白不起眼,只是很温情,像乡村的少女,匆匆赶路,总是散着一绺头发,低着眉,红着脸,青春的气息,舒畅而又细腻。 麦子是土地的女儿,也是养育乡村的母亲。就像乡村的女孩儿有一天也会感到受孕的幸福,以生命创造生命,在痛苦的幸福中祈福。 初夏,楝子花开,是麦子逐渐成熟的标志。羽状的复叶是苦的,粗糙的树皮是苦的,椭圆的果实是苦的,深埋的根须也
14、是苦的,苦心的苦楝树,淡紫色的小花朵浓郁地开满整个灌浆时节,一种独特的苦香四处弥漫。麦子的成熟,是和石榴花开相应和的,饱满的麦粒,堆满我们的院落,火红的花朵,摇曳在我们的每一段岁月。岁月,让人的感情发生着变化,就像葡萄在时间的催化下变成美酒一样,浓郁芳香醉人。 我曾在柔和的春夜漫步田间,微朦的月光下,小麦,在风中摇曳,显示出努力生长的模样,土地是软绵绵的,踏上去有一种舒服的感觉,新翻的泥土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气息,与小麦散发的清香味糅合在一起,有一种给人向上的力量的感觉。月光如水,静静地泻在田野作物的叶面之上,像洁白的乳汁。作物在春的时节,努力地拔节生长,似乎能听到生长的声音,一种向上的音响。 麦
15、子是温柔的女子,在召唤阳刚的镰刀。初夏时节,麦子成了待阁的少女。 我手握镰刀,弯腰低头,向麦子致敬。或许是她们太矮小,不,是她们太牵挂母亲。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一分神,手指被锋利的镰刀轻轻划破,殷红的血液,在光洁的镰刀上留下斑斑痕迹。不知是麦子柔弱,还是土壤疏松,镰刀时而割断麦子,时而又将麦子连根拔起,麦芒刺伤我的手指和手背,隐隐作痛。 远方的养牛院子里,牛的尾巴在不停地摇摆,驱赶着身边的蚊蝇,姿态很甜美,旋律也很优雅。或许,牛儿们知道麦子成熟,收割后,被轧扁的麦秸是它们最好的食粮,麦田就是它们天然的谷场和食料厂。 有些植物追求肥沃
16、,有些植物则追求空间,而麦子,是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的农作物。当冬日万物沉睡时,麦子则在广袤的土地之上苏醒,绿色在田野间镶上了边框,她们是那么纤细,是那么弱小,是那么新绿。此刻面对金色麦田,她们过往的绿色身影,在我们的眼前不停地晃动。绿色,是最感人,最有情的。她们不像红色那样热,不像蓝色那样冷,她们柔和美好,给人安慰,使人安静,叫人思索。 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选自2017年第5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15根据文章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3分)扬花的麦子 成熟的麦子 春夜小麦 收割麦子 赞美麦子 温情 饱满 努力生长 牵
17、挂母亲 既追求肥沃,又追求空间(柔和美好) 16.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6分) (1)麦子在逐日褪去身上的绿色外衣,披上淡黄色的衣衫。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麦不断成长、逐渐成熟的情态。 (2)我只好蹲下,与她们近距离接触。我再一次对她们感念,我单膝跪下,进一步向她们致敬。 收割小麦的动作描写,“蹲下”“单膝跪下”这两个带有递进关系的动作,充分表现了“我”对小麦虔诚的“感念”与“致敬”。 17请谈谈你对“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使她们显得更加美好柔和,给人安慰,给人安静,让人增添无限的思索”一句的理解。(4分) “手指的鲜血,给她们配上热烈的色彩”
18、,是对小麦的真挚感恩,并使小麦显得更加美好柔和。因为敬畏与感恩,更加能够感受到小麦赠予的“安慰”与“安静”,并增加对自然生命的深刻思考。 18第段写麦子成熟季节时,还写到了楝子花开和石榴花开,有何作用?(4分) 写“楝子花开”衬托小麦“灌浆时节”的艰苦。写“石榴花开”衬托小麦成熟后丰收的喜悦。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升华了文章情感。 三、写作(50分) 19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惘、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谙世事感到后悔、自责、愧疚 请以我不该这样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填写完整;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内容
19、具体;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
20、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的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本文选自昆虫记,选段主要记叙了螳螂捕食的情景。(2分) 2你知道螳螂“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请写下来。(4分) 螳螂摆出奇怪的姿态,让蝗虫过于害怕,甚至往前移动到螳螂可以攻击到它的范围以内,螳螂就毫不客气地,用自己的“掌”击打蝗虫,再用两条锯子用力把它压紧。 3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螳螂的习性。(4分)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例如: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