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共2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狼藉慰藉 伺候伺机而动 日薄西山薄利多销 B包扎扎实 巷道街头巷尾 哄堂大笑一哄而起 C悖论蓬勃 催眠摧枯拉朽 巍然屹立迄今为止 D咳嗽洗漱 晦涩诲人不倦 负隅顽抗无独有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枢纽 荧光屏 人才辈出 通情达礼 B决窍 狙击手 一筹莫展 矢志不渝 C庇护 挖墙脚 仗义执言 变本加厉 D懈殆 流水账 相辅相成 粗制滥造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面对这耸人听闻的舌尖上的浪费,
2、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的盛宴”。 B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C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D当壮族姑娘唱起热情的山歌,远道而来的客人也忘乎所以,用欢快的歌声来应和。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 B记者又到学校采访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 C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母亲,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D就目前来讲,我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确切还需要大大提高。 .依然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3、 年轻的朋友,不经意间的阅读、无功利心的阅读会带给我们意外的喜悦。看似无用的阅读,看似离你那么遥远的人和事件,那些文字内在的文化含量并没有因为表面的“无用”而打折扣。无用的作用其实已经发生,这阅读不曾教会你某种生存技能,然而,在悠远的岁月,它却可能 , , , , , ,无功利心的阅读会带给我们真切的喜悦。它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不断擦亮你注视生活的目光。 润泽你的精神 诱惑你对世界的好奇心 推开心灵的门窗 也还有对生命的打量 拓展你的情怀 对他人的尊重与同情 A 名著积累(4分):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要恢复他的干净利
4、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文段选自 ,“他”最初是一个 的人 。(2分) ()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他”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2分) 7.综合性学习(4分) 自从国务院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2分)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 (2)下面是某同学
5、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 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2分)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你的帖子:8古诗文默写写。(8分) (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好峰随处改,_。(梅尧臣鲁山山行)(5)季羡林先生九十多岁仍笔耕不辍,他的学生既赞美他这种创作精神,又担忧他年老体弱。对此,季老引用苏轼浣溪沙中“_。_”的词句作答。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6、”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君未知战。廷莸兄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驼撸皆我敌也。虽及胡T,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三军以利用也,金鼓
7、以声气也。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蘅梢病!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宋公:宋襄公。泓:泓水。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鱼。 陈:同“阵”,此处意为摆好阵势。禽:通“擒”。二毛:头发斑白的人。停瘿):强而有力。悖瑷):杂乱不整齐,此指不成阵势的军队。 9.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击鼓进军) B、公伤股,门官歼焉。(歼:被杀死) C、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重:再次) D、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以:因为) 10.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君未知战偷兄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B、君未知战偷兄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
8、而鼓之不亦可乎? C、君未知战偷兄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D、君未知战偷兄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阻而鼓之不亦可乎? 11.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写作目的在于表明要取得战争胜利就需要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善于把握有利战机。 B、宋襄公用军讲究仁义,不杀已经受伤的敌人,不俘获年纪大的敌人,不利用有利时机攻击敌人,虽败犹荣,可称为仁义之师。文章紧扣中心精心剪裁。详写战争经过,略写论战,有力地突出了写作意旨。 C、文章运用了衬托。用子鱼的随机应变、杀伐决断衬托宋公的墨守成规、自以为是 D、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这场战争失败原因是宋公恪守“君子”和古人规则,不听劝告,丧失
9、有利战机,以致战败。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爱其二毛,则如服焉。(二)读下面古诗,完成13、14题(4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下面对诗歌理解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诗歌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D晋宋隐逸之风盛行,诗人
10、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14.“飞鸟相与还” 结合诗句展现的画面品析其妙处。(2分)三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对否定英雄的错误思潮说不一文,完成1518题。(12分) 英雄,是一个国家辉煌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个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但近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英雄,歪曲历史的错误思潮,一些别有用心者大肆诋毁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严重扰乱了人们对英雄形象的认知,冲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应当认识到,一个国家如果英雄被糟蹋,历史被抹黑,就会自毁根基乃至失去未来。我们必须对否定英雄的
11、错误思潮说不。 纪念英雄是人类的良知,也是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美国拥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者显然离不开美国精神,而美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自身历史的尊重和对本国英雄的崇敬。法国也有厚重的英雄历史、英雄文化和英雄精神。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法国人对英雄的纪念和缅怀都不会褪色。相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尊重自己的英雄,历史虚无主义就会趁虚而入,就会陷入国家向何处去的困惑。在这方面,苏联以及东欧一些国家有着深刻的教训。戈尔巴乔夫时期,受“新思维”影响和西方敌对实力蛊惑,苏联历史观发生了动摇。苏联解体后,处于历史变动时期的俄罗斯由于对某些重要历史问题没有形成共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一度盛行,否定苏联在
1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地位与作用,否定苏军在战胜纳粹德国、解放欧洲中付出的巨大牺牲。于是,苏联女英雄卓娅被描绘成一个精神病人,舍生堵枪眼的马特洛索夫被描绘成一个少年犯。否定本民族英雄、否定这段历史直接后果就是认为苏联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背离了人类文明大道,而放弃社会主义才是回归人类文明的正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必须对否定我们国家和民族英雄的错误思潮予以回击,高扬崇尚英雄的优良传统 铭记历史,坚决回击歪曲历史、亵渎英雄的错误思潮。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同志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三年以后,.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
13、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铭记历史,就要铭记那些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铭记那些在反侵略战争中牺牲的英烈。我们要认清歪曲历史言行背后的真正图谋,有根有据、有理有力地揭穿那些污蔑英雄的不实之词,防止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造谣惑众、歪曲历史。 以法律法规捍卫英雄,坚决追究损毁英雄形象者的法律责任。以法律法规捍卫英雄,包括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在精神层面,应从法律上设立有关缅怀英雄的重大纪念日,建立或修缮纪念碑和纪念馆。2014年,我国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使纪念烈士成为法律规定的倡导全民纪念英烈的国家仪式,就是这方面的
14、有力举措。在物质层面,各级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法规,提高对英烈的奖励和抚恤标准。此外,要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惩处那些造谣惑众的“网络推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英雄形象。中/华-资*源%库 着力培训敬重英雄、捍卫英雄的社会文化生态。要形成人人崇敬英雄的良好社会文化生态,也要使这种社会文化生态更符合公众的价值标准,使英雄形象更接地气,更能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共鸣。比如,应客观理性地评价英雄。英雄首先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也有平凡的一面。不能因为其生活中平凡的一面就否定其英雄壮举,也不能因为其是英雄就不能有平凡的一面。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论
15、证结构,全文结构可以这样划分:/ B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一批抗战老兵组成方阵,接受检阅。这一事例也可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这是对歪曲历史、亵渎英雄错误思潮的有力回击。 C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英雄,是一个国家光辉历史的记忆,也是一个i额民族坚强不屈的脊梁。 D文章第段认为要客观理性地评价英雄,要营造崇敬英雄、捍卫英雄的社会文化生态,要努力维护英雄的完美形象,不允许对英雄的不足说三道四。 16下面句中加线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一些别有用心者大肆诋毁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黄继光等家喻户晓的革命英雄 答:_ 17试分析第的论述思路。(3分) 答:_ 18生活中除了有否定英雄
16、的错误思潮外,还有哪些对待英雄的不正确做法?请列举一例,并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16分) 阳光的香味 林清玄 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 那时是春未了,一期稻作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得泼在为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楝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涨破土地。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里非常幸福的感觉。 农夫和我坐在稻埕旁边,稻子已经铺平张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作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谷包的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
17、,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小山脉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就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到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的哲学了。 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 我深深得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 他说:“你吸到什么没有?” “我吸到的是稻子的气味,有一点香。”我说。 他开颜得笑了,说:“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 阳光的香味?我不解地望着他。 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埕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得嗅
18、,那时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胸腔,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是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大学学生,暑假偶尔帮忙农作,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决心要留在家乡。我们做在稻埕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来,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得从童年流泄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关系。 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
19、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 我说:“那夜来香和昙花的香又作何解呢?” 他笑得更得意了:“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 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了。” 【注】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 19.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20.从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出土地。”这句话的理解
20、(4分)21.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是一种阴香? 作者写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有什么作用?(4分)22.文章结尾的农夫说:“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 这句话有道理吗?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分)四、作文。(50分) 23.根据下列材料提示,按要求作文。 “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粗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回收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 “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
21、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 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九年级语文答案 1.B 2.4A 5.B 9. D 10. A 11. B 13.D 15B 6.(1)骆驼祥子 老实、健壮、吃苦耐劳 (2)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者。(2分。交代三匹骆驼的来历1分,交代清楚三十五元钱是卖骆驼所得1分) 7(1)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 (2)示例: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维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
22、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8.略 12. 君子不两次伤害敌人,不擒捉头发花白的敌人。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 14.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画面1分,情感1分) 16不能去掉。(1分)“大肆”一词用在这里表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诋毁英雄已到无所顾忌的程度,如去掉就不能体现这种严重程度。(2分) 17先提出“纪念英雄是人类的良知,也是国际社会的价值共识”的观点,接着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事例论证这一观点,然后得出“必须对否定我们国家和民族英雄的错误思潮予以回击,高扬崇尚英雄的良知传统”的结
23、论。(共3分) 18示例:一些抗日题材的电视剧中出现了神化英雄的现象,其中有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如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等,被称为“抗日神剧”。这些“抗日神剧”把敌人描绘得过于弱智,把英雄表现得特别神勇,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绘成唾手可得,恐怕现在人们就很难了解和反思为何这场战争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共4分) 19共4分。春末,我在南方小镇一位农夫家作客,(1分)和他一起在场上晒谷子,(1分)在农夫的引导下嗅到了(发现了)阳光的香味。(2分)20. 用了比喻、拟人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或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春天春
24、光灿烂、鲜花盛开、鸟雀追逐、植物蓬勃的景象),(分)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大自然)的赞美(喜爱)之情,(1分)流露出一种幸福的感觉。(1分)21. 夜来香、昙花夜间开花,其香味与阳光无关,所以称为阴香。(分)作用:与阳光下的花香形成鲜明对比,(1分)强调了(衬托出)阳光的重要性,(1分)体现了农夫对阳光的赞美 (或体现了农夫对自然的热爱)。(分) 22.有道理。城市人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离美好的大自然却越来越远,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回答对劳动的赞美或对阳光的赞美也可)。(分) 现实意义:表现了作者希望人们回归自然,在和大自然的接近中去陶冶性情,尤其是城市的人们要更加重视劳动,重视自然,保存善良和纯朴的心境。(分)(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分析,意合即可)2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