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ENSHI-TIANDI高雷坡下的麻风故事王展羽(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山岛行团队负责人,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员)麻风病是一种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慢性传染病,其由麻风杆菌感染引起,主要侵犯人的皮肤和外周神经系统。在过去,由于缺乏针对性的药物治疗,麻风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肢端残废、甚至面部瘫痪的症状,使得人们闻“风”丧胆,由此造成了麻风病的污名化和社会歧视。民国年间,麻风病在云贵川地区颇为流行,人一旦罹患麻风病,就会被家人或村民驱逐至深山,让其自生自灭,甚至部分地区还出现过屠杀麻风病人的情形,即“患麻风者死”。被驱赶出家门的麻风病人往往会选取一处偏僻的地方生活居住,随着被驱赶的麻风病人愈发增多,部分地区
2、成了麻风病人聚居区。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高雷坡便是曾经的麻风病人聚居区之一。一、高雷坡上的枪声:民国时期的“驱麻”与“屠麻”“驱麻”是晚清民国时期对待麻风病人的常见方式。黎平文史资料选辑(第 5 辑)曾对晚清民国时期高雷坡上麻风病人的悲惨境遇有所叙述:清朝光绪年间,银朝村村民吴公黑同其孙吴婢黑两人不幸罹患麻风病,引发全村恐慌。为防止麻风病传染他人,村民们将祖孙二人驱赶到了村子南边不远处的高雷坡上,两人不久后便活活饿死,这一事件成为驱逐麻风病人至高雷坡之始。民国六年(1917),银朝村村民吴补囡亦患麻风病,再度被村民赶上高雷坡。此后,陆续有麻风病人于高雷坡聚集,高雷坡逐渐成为了
3、周边村民心中的“禁地”。民国二十九年(1940),银朝村附近的口江寨麻风病人吴补信花,因病情严重不堪忍受痛苦而投火自焚,麻风恐惧在社会上进一步蔓延。时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高雷坡上聚集了二十多位麻风病患者,其大多来自周围村镇,亦有外出乞讨而相如今的高雷坡(2022 年 8 月 12 日拍摄)88互结识的病友,麻风病人聚集于荒无人烟的高雷坡以谋求相互照顾,于苦海中共同求生。然而 1944 年高雷坡上响起的枪声,打破了这块麻风病人聚居之地的平静。1989 年出版的 黎平县志 记载了高雷坡上发生的悲惨故事:民国三十三年腊月,当地保安团借口铲除鸦片烟苗,携带武器登上高雷坡,对聚集于此的麻风病人大
4、肆屠杀,保安团士兵使用机枪对着正在劳作的麻风病人扫射,当场打死吴公香、龙台花两位麻风病人,其余麻风病人四散而逃。病人吴奶娥被子弹打伤后逃至新寨,由于失血过多而死于亚井田边。见麻风病人相继逃离,未能达成“屠麻”目的的保安团将麻风病人搭建于此的茅草棚点燃,致使这些本就无家可归的麻风病人丧失了栖居之所。是年,病人吴婢妮和婴儿杨辛酉被活生生冻死在银朝村附近的雪地上。保安团离去后,原居住于此的麻风病人相继回到高雷坡,在焦土之上重建家园。不幸的是,高雷坡附近村民的“恐麻情绪”再度蔓延,黎平解放前夕,银朝村保长吴昭和趁着高雷坡上的麻风病患者出外乞讨,再次纵火烧毁其新建不久的住棚,致使患者吴香焕、吴胜焕母女因
5、饥饿冻死于高雷坡下。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高雷坡上的麻风病人遭受周围村民歧视,被随意驱逐和屠杀,生活在极度的苦难之中。二、高雷坡下换新颜:新中国成立后麻风病人的新生活高雷坡上的麻风病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新生。1950 年 3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 军进驻黎平,成立黎平县人民政府。彼时,为落实卫生部下发的关于管理麻风应行注意事项的通知 文件指示,黎平县人民政府下拨专款以救济麻风病人。1956 年,黎平县卫生部门聘请榕江草医向和兴进驻高雷坡上的麻风病人聚居区,为病人治疗麻风病。与此同时,在黎平县民政科工作人员李俊民等人的协调下,民政部门拨款在高雷坡下为麻风病人及医生修筑了九间木板平房,将原本聚居
6、于高雷坡上的麻风病人迁移至山脚临近双江河畔的高地居住。政府统一集中照顾麻风病人的消息迅速在整个县城蔓延开来,黎平及周围部分县城的麻风病人闻讯赶来求医,高雷坡下聚集了六十余位麻风病人。然而,受历史惯性的影响,亦有部分年龄较长的麻风病人认为历朝历代的政府都痛恨麻风病人,如今政府为其修建房屋是为了诱骗其集中居住,进而将其统一杀害,故而选择留在山上。年过八十的侗族奶奶吴老对此回忆道:“那时候我们不敢相信政府会真的给我们治疗麻风这个病,毕竟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说给得了麻风的人治病的。”1958 年,黎平县政府切实贯彻“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公共卫生理念,在高雷坡山脚麻风病人聚居区正式筹建朝阳医院,同时下发迅速
7、动员全县散居的麻风患者到口江乡麻风村进行收容隔离治疗的通知,统一收治县域内的麻风病人,并集中供应基本的医疗和生活物资(严良斌,张国成,申鹏章:中国麻风院村简史,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RENWENGUIZHOU-/人文贵州89WENSHI-TIANDI2020)。彼时,原本不愿意下山的麻风病人也逐渐进入到了医院中,加之以周围乡镇更多的麻风病人于此聚集,朝阳医院收治的病人多达两百余人,休养员吴爷爷便是其中一位,其娓娓道来了当初选择来朝阳医院治疗的原因:“那时候听说政府办的麻风病院还不错,家里人就想着让我过去住院,我想想去那边也比在家里好,至少那边都是和我一样的麻风病人,大家不会互相歧视。”20
8、世纪 50 年代末至 70 年代,县政府多次拨款,为麻风病人新建住房、食堂、医务室、库房等公共用房,购置基本生活设施,并派遣医生长期为病人治疗麻风病。1968 年,医院建成了能容纳 90 吨粮食的仓库,医院病患的饮食得以保障。在进行田野调查时,一位于 1958年入院治疗的休养员石爷爷告诉笔者:“1968年的时候,我们这边有 10 名麻风患者治愈出院了,他们的出院可是打破了黎平千百年来麻风病作为不治之症的传说。”20 世纪 70 年代,病人们同医护人员一起参与了公路的修建,朝阳医院至此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亦有外界村民摒弃恐惧,进村售卖商品。与此同时,医院的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根据病人的患病情况
9、对其进行分组治疗。此外,病区还设小学供病村儿童读书。在闲暇之余,麻风病人们自己垦荒种地、下河捕鱼,组织集体劳动与生产,过上了较为安逸的生活。诚如一位侗族的休养员向奶奶回忆道:“共产党政府能对我们如此关注,给我们治病,照顾我们的生活,这是历朝历代绝无仅有的,我连做梦都想不到。”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初期,高雷坡下朝阳医院麻风病人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高雷坡外筑新房:改革开放后麻风休养员的美好生活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麻风病防治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随着新型治疗药物的普及和医学技术的发展,麻风病逐渐得到控制,麻风病防治从此步入“社会治疗”时期。部分治疗好的麻风病人离开麻风医院返回家乡,亦有部分
10、病人由于肢端残疾和无家可归,选择留在了医院,其从麻风病人转型成了麻风休养员。与此同时,麻风病医院的职能也逐渐从麻风病治疗转向了麻风休养员康复护理。1981 年,朝阳医院新建砖木结构楼房,用于病人的诊治和行政办公,同年医院推行“氨苯砜+利福平”的新式医疗方案治疗麻风病人。次年,朝阳医院被评为“省级麻风防治工作先进单位”。1983 年,黎平县朝阳医院印发 病村管理试行条例,系统性安排留院病人和休养员的生活和生产。1986 年起,医院全面实施左侧为双江河畔朝阳医院旧址,前方为朝阳医院新址(2022 年 8 月 12 日拍摄)90RENWENGUIZHOU-/人文贵州联合化疗方案(MDT)进行麻风病诊
11、治,麻风病的治愈率日渐提升,越来越多的麻风病人被治愈,从而回归社会。20 世纪 80 年代至 21 世纪初,贵州省、黔东南州及黎平县陆续下拨经费和救济款,将朝阳医院的留院休养员全员纳入社会保障户,麻风休养员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21 世纪初至今,愈来愈多的社会力量介入麻风休养员的扶助和精神关怀,朝阳医院由此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多方参与”的麻风休养员扶助模式。2005 年,韩国人申东旼在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推荐下,赴朝阳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并于次年成立“仁爱康复中心”,新建住房、厨房、护理室等基础设施为休养员提供生活护理服务。2014 年,广东汉达富康协会派遣志愿者为朝阳医院的麻风休养员安
12、装假肢,社会力量的介入让麻风休养员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2015 年,一栋栋新式砖房在高雷坡外双江河畔的谷地拔地而起,留院的麻风休养员们住进了新房,随着通村水泥公路的修建和水电管道的铺设,朝阳医院的麻风病人迎来了美好的新生活。在现任院长周仕阳的管理下,如今朝阳医院兴建了码头,时不时有周围村民来医院附近的河畔钓鱼露营,麻风休养员们和周边村民紧密融合在了一起,麻风病社会歧视的现象有所缓解。住在朝阳医院已有 54 年的欧老对此感叹道:“旧时社会生活苦,高雷山上泪满地。如今生活大改变,衣食住行样样好。”沿着双江河畔的公路自高雷坡走向朝阳医院现址,路途旁隐约可见的老木屋昭示着这块土地上的时代变迁。在
13、空间维度上,麻风病人的居住地从高雷坡聚集区沿着双江河向东北方向延伸,居住的屋子也由茅草棚逐步改善为木屋、砖房。在时间维度上,他们经历了清末至民国的“悲惨时期”、20 世纪 50 年代至80 年代初的“历史转型期”,以及 80 年代末至今的“回归社会与全面脱贫期”。伴随着时间和空间的演进,他们的身份从麻风病人转变成了休养员,他们的生活也正一步步从“痊愈”走向“全愈”。如今,高雷坡下的麻风故事还在继续。本文系 2022 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走向“全愈”:全国麻风休养员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202210346035)、2022 年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从“痊愈”走向“全愈”:全国麻风休养员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2022R426A047)阶段性成果。责任编辑/姚胜祥如今的黎平县朝阳医院(2022 年 8 月 12 日拍摄)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