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807556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3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完整版)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 文 本珠海市人民政府二一八年四月0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第一条 区划目的1第二条 区划依据1第三条 区划目标3第四条 区划原则5第五条 区划范围5第六条 分类体系6第七条 区划成果8第二章 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8第八条 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8第九条 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9第十条 开发利用现状10第十一条 面临的形势11第三章 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13第十二条 总体布局13第十三条 海洋基本功能分区概述15第十四条 农渔业区16第十五条 港口航运区16第十六条 工业与城镇用海区17第十七条 旅游休闲娱乐区18第十八条

2、海洋保护区19第十九条 特殊利用区19第二十条 保留区20第四章 实施保障措施20第二十一条 区划实施管理20第二十二条 海域使用管理22第二十三条 海洋环境保护23第二十四条 基础能力建设23第二十五条 监督检查与执法23第二十六条 法制建设与宣传24第五章 附 则24第二十七条 区划效力24第二十八条 区划附件25I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区划目的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是海域资源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以及编制各类涉海规划的法定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综合考虑珠海市海域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制定本区划。以协调和规范珠海海域开发活动,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海域开发、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条 区划依据(一)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8。 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9。 围填海管控办法;10。

4、 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11. 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12. 广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二)区划、规划依据1.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2.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3.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4.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2011年);5。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6.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7。 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8。 广东省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9。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规划;10. 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11。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2.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

5、划;13.横琴总体发展规划;14。珠海港总体规划;15.珠海航空产业园发展规划(2010年2025年)。(三)技术标准1.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国海管字201083号);2。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海管字20138号);3.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4。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5.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第三条 区划目标区划期限:20152020年。(一)总体目标根据珠海海域自然条件、开发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及各类规划等的要求,按照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部署,科学确定

6、管理海域的海洋资源利用和保护方向与重点,分解、落实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确定的目标,通过科学编制和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明确珠海市海洋开发战略,引导区划实施期间海洋资源的使用方向,保障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涉海项目的用海需求,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利用秩序,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城市建设与海洋开发保护的有机融合,有效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保障地区海洋经济持续发展。(二)具体目标1。 海域管理调控目标.充分发挥珠海市经济特区优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统筹安排各行业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促进滨海旅游业、临海制造业、港口行业等优势海洋产业的发展,保障重大用海项目需求

7、。深化海域管理制度建设,加大对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及监管,全面规范海域动态监视与监测工作,促进海域利用方式向集中集约转变,提升海域资源使用效率.2.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海洋资源开发并重,建立海洋环境保护长效机制,提高海洋和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水平,提高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至2020年,近岸海域功能区的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监测达标率达到90以上,海洋保护区用海保有量不少于85300公顷.3。 渔业用海保障目标。保障渔民生活和现代化渔业发展用海需求,保护重要渔业水域,维护海洋渔业生态环境,至2020年,海水养殖用海的功能区面积不少于14000公顷。4. 围填海规

8、模控制目标。科学引导产业规划用海,合理控制围填海规模,严格实施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围填海规模控制指标,区域建设用海严格按照区域建设用海总体规划批复范围实施,遏制围填海增长过快的趋势,围填海需综合考虑国民经济总体要求和海洋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至2020年,珠海市建设用围填海规模总量控制在1308公顷以内。5。 海域后备空间资源保留目标。严格控制占用海岸线的开发利用活动,至2020年,保留区面积不少于537716公顷,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不少于26.86千米.6. 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目标。针对生态功能退化、环境质量恶化、生物资源衰退、自然景观受损等问题,实施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提升海域景观和海洋生态功能

9、,提高防灾能力,完成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44千米。第四条 区划原则区划编制依据省海洋功能区划,做到功能区界线、管理要求等与省海洋功能区划相一致,并遵循以下原则:统筹兼顾。按照海域资源、生态环境等自然属性和区位特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陆域、海岛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向,科学确定海域功能。综合开发.坚持由近及远、梯次开发,构建优势集聚、功能明晰的海岸保护开发带和近海保护开发带.集中集约。统筹协调和优化配置各行业用海,引导海洋产业相对集聚发展,优化海洋开发方式,实行集中规模开发.注重保护。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安全。优先保障国

10、防安全和军事用海需要,保障海上交通、海底管线和防洪纳潮的安全.第五条 区划范围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工作范围为大陆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海域,北起金鼎海域与中山分界处,向南至领海线,向西到黄茅海东部至湾顶虎跳门口与江门市分界处,向东至香港和深圳分界处.本区划的范围界线不作为各级海域行政区域界线确定的依据,不作为各级海域使用审批管理的界线、不作为各级渔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的界线。第六条 分类体系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继承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类体系.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完全继承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分区,不划分二级类海洋基本功能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旅游休闲娱乐区和海洋保护区进一步划分二级类海洋

11、基本功能区;珠海市未划定矿产与能源区.珠海市区划分类体系与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对照说明见表11。表11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与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对照表省级海洋功能区划分类体系珠海市区划分类体系一级类基本功能区二级类基本功能区一级类基本功区能二级类基本功能区代码名 称代码名 称代码名 称代码名 称1农渔业区1。1农业围垦区1农渔业区/1。2养殖区/1。3增殖区/1。4捕捞区1.4捕捞区1。5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6渔业基础设施区/2港口航运区2。1港口区2港口航运区2.1港口区2。2航道区2.2航道区2。3锚地区2.3锚地区3工业与城镇用海区3。1工业用海区3工业与城镇用海区不

12、划分二级类3。2城镇用海区4矿产与能源区4。1油气区4/4.2固体矿产区/4.3盐田区/4.4可再生能源区/5旅游休闲娱乐区5.1风景旅游区5旅游休闲娱乐区/5。2文体休闲娱乐区5.2文体休闲娱乐区6海洋保护区6.1海洋自然保护区6海洋保护区6。1海洋自然保护区6。2海洋特别保护区/7特殊利用区7.1军事区7特殊利用区不划分二级类7.2其它特殊利用区8保留区8。1保留区8保留区不划分二级类注:表内凡有“/”符号表示珠海市无此类功能区第七条 区划成果(一)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文本(二)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登记表(三)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图第二章 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第八条 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珠海

13、市位于珠江口西南部,北纬21382229、东经1130311419,东与深圳、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截至2014年末全市土地面积1724。3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61.42万人。珠海市海域广阔,大陆海岸线长224。5千米。珠海市岛屿众多,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全市拥有大小海岛262个,面积共计249.3404平方千米,岛岸线总长525。518千米。其中有居民海岛共10个,领海基点所在海岛1个,即佳蓬列岛的平洲。珠海是我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珠江口西岸的区域核心城市,毗邻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联结珠江三角洲与广阔的腹地,面向东南亚,靠近国际海运主要航道且拥有内河水道,区位优势明显.

14、全市共设有8个国家一类口岸,是我国第二大口岸城市。珠海港是我国沿海25个主枢纽港和广东省5个主要港口之一,通过内河航运可与桂、黔、滇广大腹地相连;经京珠高速(GZ30)、国道G105线以及粤西沿海高速等与全国公路网相连,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珠海也是中国与东盟国际经济合作的前沿,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交通一体化网络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珠海横琴新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珠海市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彰显.第九条 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珠海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海洋对本地气候的调节作用十分明显。年平

15、均气温为23。0,年平均降雨量2080.2毫米,盛行风向为东风、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2。65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03。5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76。6。珠江口海域的潮汐类型属不正规半日潮,潮流为略带旋转的往复流,流向近南北向.余流主要是各口门入海的径流,呈下泄径流。珠海海域的波浪在河口区和南海区有所不同,南海的波浪主要是热带气旋和季风引起,浪向一般与季风期风向一致;河口区的风浪受区域的限制及岛屿的影响,有其局部特征。径流、泥沙和盐度受珠江水系径流影响,年变化较大。珠海市大陆岸线全长224.5千米。其中人工岸线195.86千米,自然岸线长度为28。64千米。大陆自然岸线类型主要有基岩岸线、

16、砂质岸线和河口岸线,长度分别为16.23千米、6。86千米和5.56千米。珠海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南部平原为近千年淤积而成,河网稠密,海岸线曲折,岸线外水域宽广,沿岸岛屿众多。大陆海岸形态受入海口门影响较强,在口门附近形成拦门浅滩,多为淤泥质海岸,间或有砂质和基岩海岸分布,淤泥质海岸普遍呈现淤涨趋势.大量的滨海滩涂分布在西、北江三角洲的滨岸地带和伶仃洋及黄茅海两个河口湾的沿岸带,湾内的滩涂常有红树林生长。珠海海域受珠江水系径流和海洋潮流共同影响,营养物质丰富,生物栖息环境多样,渔业资源种类繁多,是多种淡水鱼类、咸淡水鱼类、海水鱼类及众多海洋生物的优良产卵场、索饵场和种苗库,也是多种经济鱼类的重要产

17、区,被誉为南海渔业资源的摇篮之一;珠江口还是中华白海豚的主要分布区,建有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十条 开发利用现状根据国家、省、珠海市三级海域使用权证书统计,截止至2016年12月31日,全市共发放海域使用权证书96本,海域确权面积共计2549。3787公顷,占用海岸线长度共15971米.其中,国家级海域使用权证书24本,省级海域使用权证书26本,市级海域使用权证书46本.珠海市主要海域使用类型包括:工业用海、交通运输用海、旅游娱乐用海、特殊用海、造地工程用海、海底工程用海和其他用海共7类一级用海类型。其中,以交通运输用海和工业用海面积较大。海洋交通运输业是珠海市交通的最大优势,共

18、确权58宗,确权面积为993。7184公顷,占总确权面积约39,主要为港口用海和路桥用海;珠海市工业用海发展迅速,共确权13宗,确权面积803。682公顷,主要是油气开采用海和船舶工业用海;海底工程用海确权2宗,确权面积362.6127公顷,均为电缆管道用海;造地工程用海确权5宗,确权面积230.6977公顷,均为城镇建设填海造地用海;旅游娱乐用海共确权14宗,确权面积68.6975公顷,主要为浴场用海和旅游基础设施用海;特殊用海共确权3宗,确权面积3.6078公顷,主要为海岸防护工程用海和科研教学用海;其他用海1宗,确权用海面积86。3626公顷。珠海市海域使用权证书中无渔业用海类型的用海,

19、但珠海的海洋渔场广阔、捕捞业历史悠久,渔业用海现状主要有渔业基础设施用海和开放式养殖用海。第十一条 面临的形势随着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20082020年)和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的进一步贯彻实施,横琴自贸区的获批挂牌以及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珠海市人民政府 共同推进珠海海洋经济生态示范市建设五年(2016年2020年)行动计划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珠海市明确提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横琴新区的规划建设及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促进了珠海与港澳的紧密合作,同时依托高栏港经济区、航空产业园、横琴新区、金湾游艇产业园区等基地的建设以及中船项目配套工程、中海油南海天然气陆上终端等重大项目的落户,

20、使得珠海市海洋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机遇和严峻挑战。珠海市是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地缘优势明显,具有海洋面积大、岛屿多、海岸线绵长、港口条件好、生物资源丰富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预留开发岸线少、海域开发难度大、海洋环境保护压力大等不利因素.长三角地区的迅速崛起,环渤海经济圈的高歌猛进,珠三角周边城市的强劲发展,都对珠海海洋产业发展提出了挑战,对珠海海洋经济总量、生态环境条件、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珠海海域受陆源污染影响,水体富营养化严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填海工程的增加,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给珠海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挑战;珠海市海岛旅游

21、需求旺盛,但海岛旅游基础设施仍有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受到挑战;珠江口海域受陆源污染严重,海洋环境的保护压力巨大;同时,台风、风暴潮、赤潮、船舶溢油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应急事件时有发生,进一步提升海洋防灾减灾和应急响应能力刻不容缓。因此,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海洋功能区划,是合理配置海域资源,加大海域综合管理力度,更好发挥海洋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适应和满足珠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章 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第十二条 总体布局按照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横琴新区及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发展的总体部署,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与珠海市人民政府 共同推进珠海

22、海洋经济生态示范市建设五年(2016年-2020年)行动计划合作框架协议为契机,充分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将珠海市建设成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圈建设的重要节点,打造生态文明新特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及国际高端现代海洋产业基地,形成“三区一城、若干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构筑组团式紧凑型城市形态。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的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为指导思想,根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对珠海海域功能的战略定位和宏观布局要求,珠海市海域的主要功能为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建设、旅游娱乐

23、和农渔业。伶仃洋西部海域重点保证工业与城镇建设用海,建设唐家湾滨海新城,推进横琴自贸区建设,将横琴新区打造成粤港澳海洋经济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优先安排商务旅游、休闲健康运动、生态居住用海,加快横琴岛开发建设,建设生态旅游景点和休闲度假旅游区,创新珠江三角洲旅游娱乐品牌项目,建设横琴岛海洋综合旅游区。推进现代渔港建设,加快推进洪湾渔港建设.在海域开发的同时,强化海洋生态保护,加快建设横琴海洋湿地公园,创新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新模式,创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探索建立粤港澳海洋经济发展、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上联合执法合作新模式,加强珠江口生态环境整治和海洋灾害预警,实行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总量控制,保

24、障珠江口排涝泄洪的通畅。扎实推进珠海美丽海湾建设,打造珠海滨海城市名片。完善区域海洋防灾减灾体系,健全区域性海洋防灾减灾应急响应机制,推进建设横琴、三灶等地岸基海洋观测设施.重点保护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淇澳岛红树林,推进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海豚救护保育基地建设。万山群岛海域优先安排旅游娱乐用海,建设万山群岛海洋综合旅游区,推进海上游乐、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渔业、疗养度假等综合旅游产业;重点保护东澳岛的南沙湾和大竹湾沙滩、大万山岛浮石湾海蚀地貌等海岛自然景观,合理控制滨海旅游规模。合理利用桂山岛、牛头岛等海岛的深水岸线,建设珠江口大型港口中转仓储基地;小万山岛、大烈岛、小烈岛、黄茅岛等

25、海岛的深水岸线,可预留用于建设万山深水港。依托优良的海域水质环境和海岛,重点保证农渔业用海,大力发展生态渔业,规模化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基地,积极拓展深水网箱等离岸养殖,打造以深水网箱养殖为主体的海上产业园,构建珠江口大型海洋牧场,加快推进万山游钓休闲渔业区建设。重点保护佳蓬列岛领海基点、珊瑚礁、上升流生态系统,保护担杆列岛、蜘洲列岛、隘洲列岛等海岛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加强对受损海岛的生态修复及环境整治;保障国防安全;完善海岛防护林带建设。磨刀门黄茅海海域优先安排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建设用海,推动集约发展高端临海产业,重点推进国家级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栏港经济区)、航空产业园、富山产业园等重点产业

26、园的建设,打造珠江口西岸的综合物流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大宗干散货、油气品等能源物资中转、保税仓储,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临港重化工业、先进装备制造,促进江海联运体系建设,带动珠江口西岸地区乃至西江经济带跨越式发展。大力发展和延伸游艇旅游产业链,推进建设平沙游艇与休闲旅游区、金湾游艇产业园等游艇度假区.第十三条 海洋基本功能分区概述根据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的要求,将珠海区划范围海域划分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旅游休闲娱乐区、海洋保护区、特殊利用区、保留区等7个一级类功能区。其中,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特殊利用区和保留区完全继承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的分区,不划分二级类

27、海洋基本功能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旅游休闲娱乐区和海洋保护区进一步划分二级类,共划分有捕捞区、港口区、航道区、锚地区、文体休闲娱乐区、海洋自然保护区等6个二级类功能区。海岸基本功能区是指依托海岸线,向海有一定宽度的海洋基本功能区.珠海市共划定海岸基本功能区24个,统计面积76622公顷,占用岸线长224。5千米。近海基本功能区是指海岸基本功能区向海一侧的外界与管理海域外部界线之间的海洋基本功能区.珠海市共划定近海基本功能区32个,统计面积858217公顷。第十四条 农渔业区近海基本功能区共划分农渔业区1个,即珠海南部捕捞区,面积232076公顷。农渔业区要按照提升近海、开发深海、拓展远洋的

28、原则,优化配置现代海洋渔业发展用海,严格执行农渔业区海水水质标准。捕捞区要严格控制近海捕捞强度,加强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保护,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稳定。第十五条 港口航运区海岸基本功能区共划分港口航运区10个,面积12174公顷,占用岸线54573米。包括:(1)港口区7个,分别为虫雷蛛港口区、虎跳门港口区、大杧荷包港口区、高栏港口区、洪湾十字门港口区、香洲湾港口区和九洲港口区,面积11097公顷,占用岸线54573米;(2)航道区2个,分别为高栏港航道区和横琴岛航道区,面积954公顷,不占用岸线;(3)锚地区1个,即高栏岛西锚地区,面积123公顷,不占用岸线。近海

29、基本功能区共划定港口航运区11个,面积3072公顷。包括:(1)港口区8个,分别为小万山岛南部港口区、大小万山港口区、三角岛港口区、牛头岛港口区、桂山岛西港口区、桂山渔业港口区、桂山岛东港口区、三门列岛港口区,面积2321公顷;(2)锚地区3个,分别为大小万山锚地区、桂山岛东锚地区和桂山岛西锚地区,面积751公顷。港口航运区要按照深水深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的原则,深化港口岸线资源整合,完善港口布局,推进沿海港口规模化、专业化协调发展,提升港口现代化水平。切实保障沿海主要港口和地区重要港口的用海需求。维护沿海主要港口、航路和锚地海域功能,保障航运安全。港口基础设施及临港配套设施建设应

30、集约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和海域空间,保障海岛交通用海需求,海岛港口建设应与海岛主导功能相协调.加强港口应急设施建设和海域水质监管,减少对临近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影响。第十六条 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海岸基本功能区共划分工业与城镇用海区5个,即大平湾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木乃南工业与城镇用海区、三灶工业与城镇用海区、白龙尾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和唐家工业与城镇用海区,面积6875公顷,占用岸线65447米.近海基本功能区共划分工业与城镇用海区4个,即大杧岛-荷包岛工业与城镇用海区、鹤洲南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横琴岛工业与城镇用海区和黄茅岛工业与城镇用海区,面积9769公顷。工业与城镇建设区要按照海陆统筹、突出重点、集中集约

31、、有序开发的原则,优先安排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确定的建设用海,重点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新区用海支持,重点保障横琴新区、高栏港经济区、航空产业园等重要基地的建设以及重大涉海项目的用海需求。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等的衔接,优化空间布局,加强自然岸线和海岸景观的保护,加强对工业与城镇建设围填海选址、填海方式、面积合理性和平面设计的引导.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降低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工业与城镇用海区水域环境质量标准应符合周边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要求。第十七条 旅游休闲娱乐区海岸基本功能区共划分旅游休闲娱乐区1个,即九洲文体休闲娱乐区,面积1997公顷,占用岸线682

32、0米。近海基本功能区共划分旅游休闲娱乐区8个,都为文体休闲娱乐区,包括荷包岛文体休闲娱乐区、高栏岛东部文体休闲娱乐区、淇澳岛文体休闲娱乐区、大小万山文体休闲娱乐区、东澳白沥文体休闲娱乐区、小蜘洲岛文体休闲娱乐区、外伶仃岛文体休闲娱乐区和担杆列岛文体休闲娱乐区,面积15856公顷。旅游休闲娱乐区要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高端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科学有序开发海岸线、海湾、海岛等重要旅游资源。结合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发展海岛旅游线路,支持国际高端商务海岛旅游、海洋综合旅游区、游艇邮轮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高端生态居住等特色旅游项目建设。保护自然岸线、亲水岸线和天然沙滩资源。禁止在沙滩

33、上建设永久性构筑物,滨海旅游休闲娱乐区和海岛旅游区的污水和生活垃圾必须科学处置、达标排放,禁止直接排入海域.禁止排污、倾废等用海,兼容农渔业、科学实验、海底管线等用海。第十八条 海洋保护区近海基本功能区共划分海洋保护区4个,均为海洋自然保护区,包括淇澳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珠江口海洋自然保护区、佳蓬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担杆列岛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为96826公顷.海洋保护区要加强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滨海湿地、海岛、海湾、入海河口、重要渔业水域等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海洋生态系统,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生物生存区,逐步建立类型多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海洋保护区

34、体系。保护领海基点。严格限制影响保护对象和保护区环境质量的用海活动。第十九条 特殊利用区海岸基本功能区共划分特殊利用区1个,即唐家特殊利用区,面积87公顷,占用岸线2717米。近海基本功能区共划分特殊利用区3个,分别为九洲洋特殊利用区、淇澳岛南部特殊利用区和淇澳岛东部特殊利用区,面积239公顷。特殊利用区要优先保障国防安全和军事用海需要,加强军事设施保护,限制在军事区内从事其他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等维持现状。第二十条 保留区海岸基本功能区共划分保留区7个,分别为黄茅海保留区、鸡啼门保留区、磨刀门保留区、拱北保留区、横琴岛东保留区、香洲保留区和伶仃洋保留区,面

35、积55489公顷,占用岸线94943米。近海基本功能区共划分保留区1个,即万山群岛保留区,面积为500379公顷。保留区内要严格限制开展显著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确需开发利用的应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论证,开发利用活动不得影响毗邻海域功能和防洪纳潮功能.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等维持现状。第四章 实施保障措施第二十一条 区划实施管理本区划应服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应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保持一致,区划编制完成后由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珠海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报送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本区

36、划获得批准后应当保持相对稳定,未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不得改变区划确定的海域功能。在区划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需要改变本区划时,根据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本区划;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因公共利益、国防安全或者进行大型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改变海域基本功能的,根据省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修改海洋功能区划。本区划在实施过程中,为确保实现区划目标,应由珠海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区划期限内年度目标指标实施方案,以监督本区划的具体实施。省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本区划的实施.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用海指标分解围填海控制规模,每年建设用围填海规模应控制在年度指标之内

37、;不得减少海水养殖用海面积,并将其落实在本市养殖相关规划中,如有调整,应在保持养殖用海功能区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选取适宜海域补充;明确海洋保护区的具体范围不得改变、面积不得减少,积极推进海洋保护区建设;确保保留区面积不少于区划目标,如开发活动需占用保留区,应提出使用申请说明并经过严格论证;分别制定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和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的年度计划,确保在区划期限内完成总体大陆自然岸线保有长度及完成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的目标要求,如开发活动需占用大陆自然岸线,则应提出使用申请说明;制定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方案,科学布设监测站位,开展定期监测,及时掌握全市近岸海域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

38、达标情况,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全市近岸海域功能区的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监测达标率达到区划目标的要求。在区划实施过程中,各涉海部门应加强协调,制定涉海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编制涉海规划应当征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养殖、盐业、交通、旅游等行业规划涉及海域使用的,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沿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港口规划涉及海域使用的,应当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第二十二条 海域使用管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严格实行海洋功能区划制度,将本区划作为本地区海域使用审批的依据。珠海市海洋行

39、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本区划对海域使用申请进行审核,不符合区划的用海项目申请不予受理。严格管理填海、围海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活动.按照围填海计划,科学确定围填海规模、方式和时序.以规范用海秩序、整治海洋环境为重点,推进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逐步推进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建立和完善海域资源市场化配置相关制度,建立涉海部门相互协调配合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海域资源市场配置工作中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分工,加快推进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工作。优先保障国防安全和军事用海需要,加强军事设施保护,限制在军事区内从事海洋开发利用活动。军事区禁止其他用海,军民两用的区域兼容滨海旅游、渔业增养殖和捕捞等用海,在开发过程中应符

40、合军事用海管理要求,进行专题论证。第二十三条 海洋环境保护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依据海洋功能区划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规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域环境整治与保护规划等。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按照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合理布局,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海,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以保证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对资源和环境已经受到损害或破坏的海域进行整治和修复。区划范围内所有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工程建设项目在施工和营运期间必须严格按照功能区环境质量要求进行管理。第二十四条 基础能力建设积极开展海域管理培训,提高海域管

41、理人才的专业素养。加强海域海岛动态监视监测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海洋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系统监测,及时、准确掌握海域海岛使用状况和环境质量现状及其与海洋功能区划的符合情况;建立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海洋科学研究,推进区划实施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第二十五条 监督检查与执法珠海市人民政府要对本区划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海上执法管理,依法查处和纠正违反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法律法规的一切用海行为。海洋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本区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做好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促检查工作,定期组织开展区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总结,将实施情况及

42、时向珠海市人民政府报告并报上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第二十六条 法制建设与宣传本区划经批准后,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涉及国家秘密的内容除外.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开展海洋科学知识、海洋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的普及和教育等,提高全社会对海洋价值的认识,增强全民海洋国土和海洋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各类用海者依据区划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自觉性。鼓励公众参与,保障公众对海域环境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建立海域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引导群众正确理解并支持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管理工作。同时,要多层次、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做好海洋功能区划的培训工作,提高各级管理部门在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等方面的综合决策能力。第五章 附 则第二十七条 区划效力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第二十八条 区划附件登记表和图件为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文本的附件,具有与文本同等的法律效力。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