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光不正2019.31.正视眼1、定义:调节静止时,远方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上。2.“组合后”光轴视网膜3.为什么会聚焦在视网膜上?4.24mm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58.64D视网膜5.近视眼1、定义:调节静止时,远方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前。6.为什么会聚焦在视网膜前?2、近视的分类7.24mm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58.64D大于24mm视网膜轴性近视8.24mm角膜、晶状体、房水、玻璃体大于+58.64D视网膜指数性近视屈光指数大于正常曲率大于正常曲率性近视9.1)轴性近视:眼轴过长所致 2)曲率性近视:角膜、晶状体弯曲度加强 3)指数
2、性近视:屈光介质的屈光指数过高按屈光成分分类:10.按照是否有调节因素:1)真性近视:麻痹睫状肌后,近视不降低或降低小于0.252)假性近视:麻痹睫状肌后,近视完全消失3)中间性近视(混合性近视):麻痹睫状肌后,近视下降小于或等于0.50,但未完全消失11.按近视程度分:1)轻度近视:-0.50D-3.00D 2)中度近视:-3.25D-6.00D 3)高度近视:-6.00D12.3、近视的矫正近视采用负镜矫正13.4、近视的病因遗传人种(1)、近距离工作:近距离工作的总量、近距离工作持续时间、阅读距离(2)、户外活动:每天增加户外活动1小时(3)、读写习惯:一尺、一寸、一拳头(4)、采光照明
3、:良好采光、照明充足的环境下阅读(5)、眼保健操:可以减少调节迟滞(5)、其他:电子产品的使用、营养、睡眠时间、微量元素、视功能先天因素后天因素14.5、近视的预防措施a、定期视力检查b、一尺一寸一拳头c、读写30分钟,看远5分钟d、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使用时间少于15分钟,每天少于1小时)e、每天增加户外活动1小时f、营养均衡,睡眠充足g、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走路、坐车、吃饭、卧床、阳光直射下不看书和电子产品)15.6、临床症状:视力:远视力下降,近视力好,初期常有远距离视力波动,注视远处物体时眯眼视疲劳:轻度不自觉,调节集合不协调产生肌性视疲劳眼位:易引起外隐斜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
4、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16.7、近视眼的处理与配镜原则(1).近视眼经过正确验光,确定为真性近视后,应配戴凹透镜矫正。(2).配镜时应取最好视力的最低度数给予矫正。由于近视眼近用时可不用调节,有些人配镜后会造成视近困难,这时可以考虑适当降低近用度数,或给予适当的视觉训练。(3).对于近视眼,如果带有轻度的近视性散光,影响视力的情况下,应给予矫正。17.(4).对于高度近视者初次配戴,若不能全部矫正,应先选低度矫正,适应后再全部矫正。(5).一般来说双眼屈光参差大于2.50D时,人眼配戴框镜容易出现不适,但如果相差超出2.50D不是很多时,建
5、议适当延长试戴时间,如无不适,可以配普通的框架眼镜。若试戴后感觉不舒适,无法适应,建议选配隐形眼镜特别是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18.远视眼1、定义:调节静止时,远方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聚焦于视网膜后。19.2、远视的矫正远视采用正镜矫正20.1)轴性远视:眼轴过短,最常见。实际上短眼球是人类正常发育过程中一个阶段,若发育不全,眼轴每缩短1mm,约+3D屈折力之减弱即+3D远视2)曲率性远视:眼轴长度正常,但角膜、晶状体弯曲度减弱所致。3)指数性远视:房水或玻璃体,屈光指数偏低所致 3、远视眼分类(按屈光成分)21.4、远视眼临床表现视力减退:与度数和年龄有关视疲劳:视远视近均需调节,调
6、节痉挛出现假性近视“早花”现象内斜视:调节大集合大兴奋内直肌呈现内斜视眼底变化:一般无变化,中度以上视盘变化症:充血肿胀22.5、远视眼的处理与配镜原则远视眼的患者验光经常受年龄、度数、主诉症状、眼位、职业等影响。(1).如果没有斜视、平常工作生活没有调节疲劳症状,远视力正常,可以不配镜。若有其中任何一个症状,都应该配镜,这主要是因人而异。(2).儿童在7岁之前,如果散瞳验光度数在+2.00DS以内,视力良好,无不适症状,属于生理性远视不需要矫正。但是若有弱视或内斜视就要矫正。23.(3).718岁的青少年,由于学习紧张,经常使用眼睛,即使有较小的度数,有症状也应散瞳验光配镜。(4).对于成年
7、人来说,若有轻度远视,由于自身有调节,工作及生活中眼睛没有疲劳症状,正常视力不受影响,可以不矫正,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调节逐渐减弱,症状就会出现,即使度数低也应配镜矫正。24.成年人的远视初次配镜和儿童不太一样,在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年龄、度数、主诉症状、眼位、职业等)综合分析,酌情处理。(5).散瞳后远视眼配镜应是在获得最佳视力的凸透镜中,取其中度数最大的作为矫正度数,但有时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处理的。25.散光眼1、定义:当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由于屈光系统各子午线屈光力不同,故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焦点,而是在不同距离形成两条焦线。26.2、散光眼分类依原因分类:1)角膜散光:2)
8、残余散光(主要为晶体散光)3)全散光:角膜散光与残余散光之和27.根据强弱子午线是否垂直:1)不规则散光2)规则散光:可用柱镜矫正 A:顺规散光(18030)B:逆规散光(9030)C:斜轴散光28.根据所成焦线与视网膜的相对位置:1)单纯近视散光2)单纯远视散光3)复性近视散光4)复性远视散光5)混合散光29.3、临床表现1).轻度散光基本无症状2).稍重者远近均模糊不清,把眼睑半眯成缝隙。3).视力减退,伴有重影4).视疲劳:极易引起调节性视疲劳,轻重不一定和散光大小成正比5).弱视,多见于高度散光,特别视远视散光易发生弱视,然后有斜视的倾向30.4、散光眼的处理及配镜原则(1).散光眼配
9、镜时的原则是不要过矫,宁低勿高。顺规散光可低矫。逆规散光要足矫。(2).单纯的散光小于或等于0.25D时,可不给予配镜。患者有近视或远视,即使只有0.25D的散光,若有症状或影响视力时也要配镜。患者散光度数、轴位的确定一定要取决于主观验光,但主观验光一定要有检影、电脑验光结果作为客观依据。(3).当遇到高度散光患者试戴不适时,一种方法是先低度矫正,待适应后再逐渐加深直到全部矫正。另一种方法是按球面等价度计算。或者建议选配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31.三、老视(老花)1、定义:随年龄增长,睫状肌的功能逐渐变弱,晶体逐渐硬化,弹性下降,从而引起眼的调节功能逐渐减弱,大约在4045岁开始,阅读或近距离
10、工作发生困难,这种由于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减弱称为老视。俗称“花眼”,老视是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现象,也不是屈光不正。32.经验公式:(年龄30)/10注:本公式适合40到60岁的顾客近用度=远用度数+ADD老花可以用单光镜、双光镜或渐进多焦点矫正。2、老花的ADD计算33.3、老视验光四步法:远、近、调、试第一步远:确定远用处方度数第二步近:初步确定试验性近附加准备工作伸五指:1.距离:顾客习惯距离2.光线:半暗室,近用灯关闭3.视标:十字交叉视标4.瞳距:近用瞳距5.辅助镜:放置0.50交叉柱镜确定结果玩过界出现第一次竖线清晰时退回!34.第三步:调:精细调整试验性近附加准备小差异(与FCC
11、相比)视标(双眼最佳视力的上一行视标)光线(该开灯了)辅助镜(Open)全是造反派(注意顺序)先测NRA(负相对调节),加正球镜后测PRA(正相对调节),加负球镜还是玩过界出现第一次模糊时退回最后一个清晰的状态第四步 试戴35.4、渐进片处方原则1.远用处方习惯优先2.不同度数区别对待3.低度远视两种处理4.双眼平衡尽量做到5.屈光参差2.00是红线6.验配渐进ADD一致36.5、成人渐进戴用禁忌症(1)全身性疾患晕动症a、晕车、晕船者b、高血压、脑供血不足等引起的眩晕症C、有眩晕史者,特别对于年龄较大者要慎用运动系统疾病类风湿、骨质疏松等疾病引起的颈项强直,特别是头部运动受限者37.个体情况
12、(1)体姿异常、跛行者。肥胖、体重超重引起鸭步者。行走时身体摆动幅度过大者(2)脖子短,低头 困难者(3)因既往眼部疾病习惯仰头看目标者,特别是幅度较大者(4)既往有眼镜适应困难者(5)高空作业者,如建筑工人38.例1:在验老花时,顾客右眼前加的镜片分别是-1.00DS、+3.50DS、-1.00DCX30,左眼前放的镜片是-0.75DS,+3.00DS,-3.25DCx122,问我们该给他开的处方是?39.例2.顾客看远度数为OD:+0.50/-1.75x63,OS:+1.00/-0.50 x120,ADD为+2.50D,问顾客看近的度数是多少?40.验光流程一、了解需求二、登记基础资料三、
13、填写视疲劳、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四、测旧镜参数五、推荐验光师(如果是自己验,这步省略)六、电脑验光(瞳距)七、验光师二次问诊八、眼部检查(角膜曲率检查)九、预备检查(1.视力检查2.主导眼检查3.遮盖试验)十、仪器的调整(综合验光仪)41.十一、屈光度数检查(综合验光仪)1.植入电脑验光度数2.雾视3.粗调散光4.第一次红绿5.精调散光6.第二次红绿7.单眼最佳视力测试8.双眼平衡9.双眼红绿测试42.十二、视功能检查1.worth4-dot2.立体视3.远近眼位4.AC/A5.NRA6.BCC7.PRA8.AMP9.Flipper十三、试戴及处方度数确定(沟通以及推荐合适的镜片和训练方案)43.谢谢!44.5/27/20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