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份)2022年学习贯彻湖北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汇报材料、发言材料文稿汇报材料一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教育系统在学习贯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中的做法汇报如下:一、抓班子、管干部,在增强看齐意识上做文章。一是固基础。把开展学习贯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思想领先、党建优先、工作争先、发展率先,建立起乾元教育团微信群,展示特色亮点、提供交流平台、下达指令通知、督办工作落实,实现了班子成员、股室站负责人、中心学校和县直学校长的互联互通;建立了教育局班子成员学习贯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联系点,每名班子成员到联系点完成主讲一次学习贯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主题党课、参加一次班子民
2、主生活会、指导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一次党员“十星”评议、敲定一个专题讨论方案、检查一次党员学习贯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情况等“六个一”工作任务。二是做示范。全面开展了“一名领导干部一面旗”活动,要求党员干部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干部不做的,班子成员坚决不做。在班子成员向班长看齐的同时,旗帜鲜明地推出一批不同层面的看齐榜样,如要求各中小学向安杨、水阳、洞口等中小学看齐,中心学校校长向金汉甫、王立平、胡泽洪等中心学校校长看齐,中小学校长向陈定山、柯昌英、鲍道芳、何义稳看齐等。三是严管理。对党员干部管理做到了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监督。针对校园安全问题往往都涉及师德师风问题的
3、实际,建立完善了校园安全和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坚持从严问责,轻责重处。县教育局班子成员每日,我到山平仅有2名学生的庙塔庄教学点调研,至此,到教育局8个月里,全县185所中小学校全部巡查完毕,最多的去过10余次。二、抓党员、带队伍,在切实履职尽责上下功夫。一是建机制。以“双十星”争创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为基本载体,鼓励党员教师为学校和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在全系统创新“现场观摩、典型引路、明察暗访”工作机制,先后组织召开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德育、教育信息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后勤管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互联网+自主教育”现场观摩;组织了全县中小学到七江乡梁家川小学观摩学习,在全县教育系统学习
4、贯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工作会议上,安排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高度评价和点赞的固原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党员教师王海艳作典型发言,产生积极效应。乾元普山籍爱心人士章荣洪在关注到王海艳老师的事迹后,向其所在的学校捐赠了价值20余万元的电脑设备;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抽签的办法开展了常态化明察暗访;实施了“教师读书工程”和“书香校园打造工程”,推进系列讲话精神、政治教育进课堂。二是带队伍。采取目标管理“激”、重点培养“促”、岗位练兵“引”、拜师学艺“带”、自我提高“育”等办法,提升党员教师专业素养,着力把教师党员培育成管理示范岗和学科示范岗,让党员教师成为带头人、领头雁。三是抓履职。
5、推行学校精细化管理,大力倡导率先垂范、深入一线、雷厉风行、咬住不放“四个抓落实”和尽心、尽责、尽力“三尽”工作要求,在全系统开展了校服、学生奶、商业保险、教辅材料征订、乱办班、乱补课、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规范票据管理等专项整治。常态化开展了师德师风大讨论、教师作风大整顿、教育干部大调研、学校家庭大交流、各级教师大走访活动。三、重担当、创业绩,在争做合格党员上树形象。一是善统筹。把学习贯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接受履职尽责督查、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年、“双十星”争创、“三抓一促”活动深度融合,坚持全局下谋划,大局下作为,让党员教师边学边改,立足岗位创“十星”,争做“四讲四有”、“四铁”党员。
6、二是强硬件。两年来,全县投入学校建设资金2.01亿元,全县18万平方米D级校舍危房全部消除,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完成校舍建设项目94个,改扩建学生食堂59个、宿舍25栋、厕所56个,新建塑胶运动场20个。新添课桌椅34335套、餐桌椅1896套、学生床位5205张、电脑4333台、图书105万册、绿化校园15.8万平方米;成功实现了城区“幼小分离”,将2200余名幼儿从小学分离出去,等于在县城建了两所明德小学。为破解经费投入不足难题,通过聘请名誉校长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捐资助学,捐资总数超过学校标准化建设总投入的20,取得了良好效果。三是重内涵。为把校园打造成学生长知识、长身体、长品
7、行的“三长”校园,实现学校轻松管理、老师轻松教学、学生轻松学习、家校轻松沟通,常态化开展了校园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教室、走进老师、走进学生学习生活,赢得了更多理解、关注与支持。紧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学前教育创省示范县、县一中创省级示范高中、校园重大安全责任零事故、师德师风突出问题零目标、中高考综合评估位居全市前列等全年教育重点任务,通过不断深化“互联网+自主教育”、打造“三声校园”(书声、歌声、口号声)、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了教育内涵发展。让贫困家庭的每一位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同其他孩子一起,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教育战线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将乘此次会议东风,深入开展学
8、习贯彻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履职尽责,努力把各项工作推进到位。我们深信,有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有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温暖每一个家庭的教师团队,乾元教育“均衡、协调、优质、特色”发展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2022年学习贯彻湖北第12次党代会精神发言材料3850字文稿正确认识并自觉践行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对于党员干部更好地适应“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新常态,把从严治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现作风规矩上的激浊扬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也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自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
9、专题学习开展以来,本人按照县委要求,认真学习了关于扎实推进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教育的系列讲话精神、省委主要领导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开展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专题学习重要性、必要性的理解和认识,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境界不断提升,并决心将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终身践行的行为标准。一、践行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一)锤炼党性,坚守信念,精神高地越筑越牢。践行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拧紧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个思想“总开关”,不断筑牢精神高地,补足精神之钙。通过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专题学
10、习,个人的认知水平、思想境界、精神状态都得到极大提升。一是加强党性修养。党员干部第一身份是党员,在思想觉悟上必须高于一般群众。通过践行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认真学习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对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刻内涵的认知,切实增强了党性观念,始终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每月参加县委中心组学习和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政治意识、规矩意识;通过经常性重温入党誓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及时补足了精神所缺之钙,始终做到听党话、跟党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三是坚守政治规矩。在工作中主动做到服从上级、遵循组织程序、听从组织
11、安排、重大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能如实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的监督和帮助之下。(二)遵纪守法,心存敬畏,公仆本色进一步彰显。一是以敬畏之心对待法纪。时刻把党章作为规范言行的一面镜子,把党章各项规定坚决执行到位。带头学法、守法、尊法,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二是以敬畏之心对待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越大,滋生腐败的风险就越高。在日常工作中,既坚持依法行使职权,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又严格按规定的程序和制度办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做到敢于用权、慎于用权、依法用权。三是以敬畏之心对待群众。作为分管“三农”工作的领导,农民群众就是我的服务
12、对象。这些年来,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追求,坚守“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生活目标”这一信条,本着“每年办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大事”的理念,坚持每周深入基层调研,坚持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到真情实意访民苦,满怀诚意解民忧,诚恳谦虚问民计,集中精力,尽最大努力解决了一大批影响产业发展、出行困难、农村水利建设等民生问题。(三)善于谋事,勇于担当,履职尽责更具成效。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必须勇挑重担、履职尽责。一是在谋发展上善担当。今年以来,面对全面乡村振兴、奔小康的双重压力,今年9月,我县又召开了乡村振兴攻坚誓师动员大会,根据县情实
13、际,我们实施了“556”战略,即实施“五大工程”、开展“五百行动”、创新“六项机制”,自觉把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视为政治使命、政治担当。二是在促改革上敢担当。在推进重难点工作时,善于用改革的气魄和勇气“硬骨头”、涉“险滩”。为了推进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我县采用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和新兴市场主体领办产业基地、设立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等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市场主体难引进等问题,迈开了“三农”发展的改革步伐,让农民获得了改革带来的红利。三是在惠民生上勇担当。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切实破解县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
14、,乡镇卫生院门可罗雀等难题,我县在全市率先实行分级诊疗,通过病种限费,急慢分治,以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城、急难杂症逐级转、康复回基层”的医疗体系,引导群众理性就医,方便就医。二、对标查摆问题,学思践悟仍有差距通过践行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本人在各方面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与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本质要求和先进典型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主动性不够强。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子弟,从小我出生在县一个偏僻村庄,从小就体验到了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懂得了农村的苦、农民的难。深知能有今天的工作岗位离不开党的培养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为人民群众服务。身边熟悉同志
15、和有关部门通报的领导干部在用人用权方面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始终提醒着我要“掌权不迷失,用之为民;用权不逾矩,行之有规。”由此也形成了我有时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以致对基层群众和干部反映的安全饮水、农田水利设施配套、流域治理等生产生活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由于点多、线长、量大,所需资金数额大,没有项目支撑等现实原因,没有付诸更多努力去想办法解决。二是创新意识不够浓。按部就班工作的多,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少,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时产生的新想法多数停留于心而未践于行。对分管的部分工作习惯于常规性的工作安排部署、检查督办,创新的思路不多。三是检查督办不够严。在对分管工作结硬帐时,考虑到基层工作辛苦
16、,成绩来之不易,没有对出现的问题“较真”。如:对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支持产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宣传督办落实不够,考核不够严格,没有真正去较真。三、坚持行稳致远,内外兼修争做表率这次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专题教育是对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的一次大检阅。本人将按照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要求,深刻反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内外兼修,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一)自觉锤炼党性,做绝对忠诚的表率。始终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作为安、安身立命的主心骨,作为修身立业的压舱石。要认真学习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党章、党的纪律、政策法律、规章制度,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的深
17、刻内涵,经常性重温入党誓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及时补足精神“缺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思想和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始终听党的话、跟党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是非面前分得清、名利面前放得下、关键时刻靠得住。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经得起考验。敢讲真话,不说假话。如实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的监督和帮助之下。(二)强化大局意识,做服从组织的表率。服从是最大的政治。听从组织召唤,服从组织安排,是党员干部政治思想成熟的重要标志。作为党员干部,始终要有组织
18、观念、组织原则。要坚决做到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遵循组织程序、听从组织安排、重大事项向组织请示报告。服从要始终不渝。平时要服从,关键时刻也要服从;对自己如意的要服从,不如意的也要服从;年轻时要服从,年龄大了也要服从;有发展希望时要服从,没有发展希望时也要服从。时时处处都要体现较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原则性。(三)始终廉洁自律,做服务群众的表率。一是要坚持依法办事。要守法用法,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法律规范,坚决不做不符合法律、不利于稳定的事。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说话做事要考虑是不是合法。对各类社会矛盾,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推动形成办事依法、
19、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二是要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坚定的群众观念和深厚的群众感情,真正把民本思想铭刻在脑海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三是要坚持勤政为民。坚持工作不讲得失,服务不讲简繁,时间不讲早晚,舍得吃苦,乐于奉献,立足岗位,履职尽责,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服好务。要坚持把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四)努力推进工作,做履职尽责的表率。一要突出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积极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
20、的积极性、创造性。经常性深入到基层和群众家中,开展调研活动,善于发现、总结、推广农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先进模式、经验和典型,大力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要突出农民增收的核心目标。在制定产业扶持政策的同时,更要注重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同时,更要注重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在推进土地规模流转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农民的专业技能的培训。三要突出解决农民关心的问题。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产业发展、农产品质量、惠农政策落实、美丽乡村建设、生态建设等突出问题上取得突破。四要突出“三农”工作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指导,突出抓好重点工作、重点环节、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建立健全“三农”工作考核机制,做到制定考核标准与严格执行相统一,保证各项政策、规划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