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篇】2022年全面贯彻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汇编.docx

上传人:h****i 文档编号:280247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篇】2022年全面贯彻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篇】2022年全面贯彻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篇】2022年全面贯彻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篇】2022年全面贯彻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篇】2022年全面贯彻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篇】2022年全面贯彻认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党课讲稿汇编第一篇同志们:全国“两会”是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关键时刻,举行的一次重要的会议,意义特别重大。我们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大家要认真学习、认真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一、深刻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内涵,重点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在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中,体现在202

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及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中,体现在王晨副委员长所作的“四个说明”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中。传达学习好全国“两会”精神,重点要深入学习这些报告、草案的精神内涵和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悟,突出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确保中央精神在我市落地见效。一是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重要讲话精神。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出席多个代表团审议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大、思想深邃,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了一些关

3、键事关键点关键处。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

4、保障界委员,他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要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这些重要精神,为我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工作思路,我们一定要全面贯

5、彻、认真落实,把我市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推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二是深刻把握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重要内涵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21年工作,明确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重点从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抓好农业生产,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九个方面提出了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加快构建新发展

6、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了蓝图。我们要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上,深刻理解把握政府工作报告核心要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三是深刻把握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取向。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在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上的政策着力点,宏观政策方面突出稳健有效,保持连续性,增强有效性;微观政策方面突出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方面突出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财政政策方面突出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货币政策方面突出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科技政策方面突出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方面突出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方面突出增强

7、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方面突出兜住兜牢民生底线;就业优先政策方面突出提质加力。我们要围绕贯彻这些重大政策和要求,细化实化具体举措,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二、深入贯彻全国“两会”部署要求,结合实际推动全市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对全国“两会”精神最直接、最有效、最有力的贯彻和落实。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一是做大做强制造业。做大铝基材料产业集群,打通铝加工全产业链条,大力推进高端铝制品等重点项目,推动泡沫铝等复合材料在高端领域应用。做大绿色家居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研发、展销、物流等功能,建成智能家居等

8、产业项目。优化发展机械电子产业,形成面向xx地区的产业协作配套基地。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做强装配式建筑产业。二是做优做特现代农业。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田长制”,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新建高标准农田50万亩。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落实“米袋子”“菜篮子”责任制,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特色经作、生态养殖,夯实现代种业、农业装备、烘干冷链物流三大先导性产业支撑,巩固提升茶叶、红心猕猴桃、核桃、油橄榄、山地蔬菜(食用菌)、道地中药材、土鸡、生态渔业等优势特色产业,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三是做精做靓现代服

9、务业。优化提升建材家居、五金机电、汽车等专业市场服务功能,形成辐射xx地区的专业市场体系。实施“xx美味”餐饮公共品牌战略,发展名厨名店,研发名宴名菜,打造Xx美食之都。持续巩固传统消费,扩大农村消费,大力发展假日经济、共享经济、首店经济等新型消费,打造市城区10公里沿江夜间经济带。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培育家政服务品牌5个以上,做响“XX家政”品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培育发展仓储物流、信息服务和会计审计、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生产性、功能性服务业,建成川北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第二,坚定不移培育经济增长动能,塑造高质量发展优势。一是聚力发展枢纽经济。依托交通枢纽的集聚

10、扩散功能,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和产业延链强链为重点的枢纽经济,推进区位交通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提档升级G108、G212等国省干线公路,完善“八纵、七横、五线”国省公路网。完成Xx机场改扩建和Xx航油配送中心建设,新开辟航线8条以上,旅客年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加快枢纽站场、集疏运通道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实现各类交通方式便捷高效互联,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8以上。推动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二是聚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生态优先,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新机制,推进绿色生态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加快建设中国最干净城市。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细颗

11、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建设无霾城市。加强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生态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加强xx江、xx江优良水体保护,实施xx河水体保护和xx河水环境治理行动。严格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安全有效处置固废危废。强化区域环境风险联防联控联治,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推行“林长制”,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大力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三是聚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公共服务体系,吸纳社会资源广泛参与创业。实施民营企业雁阵培育行动,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现

12、集团化发展。疏通民间资本投资堵点,鼓励民间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参与民生领域项目建设和运营,民间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坚持困难问题会商会等机制,落实好“服务民营企业市长直通车”制度,建立困境企业托管制度和民营企业人才引进激励机制,推进减税降费、纾困惠企。第三,坚定不移加快城乡深度融合,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库区移民后续扶持,加强产业发展和就业促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监督,提高资产长期惠农效益。抓好农村低收入

13、人口常态化帮扶,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加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帮扶村帮扶力度。二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以乡村建设为重点,以乡村规划为引领,建设全省山区乡村振兴示范市。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打造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计划,健全引导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强化基层人才支撑。加快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建成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三是大力提升中心城区品质。坚持做大规模与提升品质并重,将主城区建成产业集聚、生活宜居、配套完善、服务现代的城市综合服务区。

14、拉大中心城区骨架。按照“东进、西延、南控、北联、中优”思路,改造升级Xx至主城区快速通道。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坚持规划引领、分类施策、少拆多改,保留文化记忆和城市肌理。强化城市排水防涝、燃气管网改造提升,加强城市主次干道的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储气调峰和应急电力等保障能力,建设韧性城市。第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一是更加注重改革推动。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形成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多元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完善精细化土地管理体制,实现工业用地“拿地即开工”,

15、项目落地“拎包就入住”。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新增AA+以上信用平台企业1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实施预算管理一体化,加强绩效管理,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统筹推进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二是更加注重开放带动。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协议事项落地落实。对接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先进生产力,承接转移企业360家以上。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注重投资强度、亩均收益和科技创新能力,累计引进十亿元以上项目100个以上。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的贸易合作、投资合作。三是更加注重创新驱动。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

16、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铝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创建省级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食品产业、家居建材研究院,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各类创新平台100家以上,研发经费(RD)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加强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畅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增量提质行动,建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500家以上。第五,坚定不移满足人民群众期盼,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一是深入实施人口集聚工程。坚持政策聚人、发展留人、环境宜人,推进就业创业集聚人口。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技能培训,强化以产业促进人口集聚和就近就业。持续实

17、施“返乡创业、回家发展”计划,规划建设xx结合部区域人才服务综合体。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强化政策创新集聚人口。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吸纳市外人口落户xx。推行“四大聚才”计划,大力引进一批高素质人才,加大安居创业支持力度,健全科学评价体系,让各类人才在xx发展有舞台、创新有支撑、奋斗有回报。优化公共服务集聚人口。实施“三孩”政策,持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新增托位6000个以上。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市县区养护院等老年服务体系建设,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二是深入实施教育提质工程。稳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力争创建本科院校1所。

18、推进教育资源布局调整,开展中心城区及偏远乡镇公办幼儿园建设攻坚,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50所。引导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中心城镇集中,创建40所城乡省级义务教育办学管理标准校。持续打造“优质高中教育”“研学实践教育”“特色职业教育”三张名片,培育省级引领性示范普通高中和特色办学普通高中10所。支持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延伸。严格落实“双减”要求,降低社会教育成本。规范发展民办教育。三是深入实施健康守护工程。整体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升卫生应急能力,抓好新冠肺炎等重大疫情防控。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基本养老、医疗、大病、工伤保险等保障制度,优化社会救助和慈善制度,有效减轻

19、群众生活负担,织密织牢高质量医疗医保服务网、基本公共卫生防护网、重大疾病救助兜底网,全方位全周期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加强妇幼健康服务,深化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三、强化自身建设,为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一要强化政治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善于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问题,着力提升勇开“顶风船”、善打“主动仗”、敢啃“硬骨头”的本领,把牢经济发展正确方向。二要强化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完善政府

20、立法和依法决策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等决策机制,做到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市人大依法监督、工作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审计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强府院联动,做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深化拓展“法律七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三要强化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将廉政建设落实到政府工作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强化监督,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过紧日

21、子”,严控一般性支出,压缩行政运行成本,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关键处。同志们,重任在肩,更须策马加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全国“两会”召开为契机,齐心协力,开拓进取,开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第二篇同志们: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全国“两会”立足在这样新的关键历史节点,必将承载重大意义、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刚刚胜利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和即将胜利闭幕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

2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历次全会精神的历史性盛会,是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奋斗的重要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国答卷背后的成功密码。“五个必由之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次丰富和发展,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再创新辉煌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

23、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总结过去一年成绩,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对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了安排部署,平实之中见高度,细微之处显担当,是一个高举旗帜、贯彻党中央精神的好报告,是一个攻坚克难、凝聚党心民心的好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的好报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系统的头等大事,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一是学习领悟要更加自觉。全市教育系统要及时跟进、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深刻把握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

24、要论述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省市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正在开展的“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学习有计划、宣传有目标、实践有路径、工作有成效,切实把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暑落实落细。二是作风建设要更加到位。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要始终心系“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我们就重点抓什么;怎么部署要求,我们就怎么贯彻落实,决不能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这方面,关键要入脑入心、真学真懂,真正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指示要求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既不能“揣着糊涂装明白”,也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要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

25、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找准中央精神和本职工作的切入点、落脚点,谋深谋实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举措,使发展的每一步都出色、出彩、出众。三是服务大局要更加精准。政府工作报告专门用“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这一段落,对今年教育工作进行通盘谋划、系统部署,为教育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指明了方向。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国“两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围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聚焦2022年全省教育事业重点任务,科学部署、精准施策,推动教育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四是结合市情要更加紧密。今日之XX,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科技创新

26、,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举措谋划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我市教育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全市教育系统要真正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努力把全国“两会”的“规划图”变成干事创业的“施工图”,实现高等教育起高峰、职业教育建高地、基础教育促优质。五是政治本色要更加清廉。在为谁执政、为谁用权、为谁谋利这个根本问题上,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要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保、对照初心使命反思自我、检视言行,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

27、。要把握“亲”“清”;有度的界线。严把公私标尺;坦荡真诚同企业接触交往,积极主动、依法依规解决企业合理诉求,做到有交集不交换、有交往不交易,不能亲近而不清楚,或清楚而不亲近,只要一心为民为企,“亲”“清”就能坦坦荡荡。要筑牢修身正已的防线。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坚决克服特权思想,看重职责,看轻职位,工作多向高标准看,生活多向困难群众看,比干事不比待遇,比奉献不比职务,比业绩不比排场,比作风不比享受,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保持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操守。六是宣传贯彻要更加有力。下一步,要持续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督促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采取党委(党组)会、中心组学习

28、会、干部职工会等多种形式,把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到每一级领导班子、每一名党员干部、每一位师生员工,做到全域覆盖、人人知晓。要采取多种形式阐释辅导,邀请专家教授,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专题宣讲会,切实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实抓细抓好,以饱满的精神、务实的作风、扎实的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谢谢大家。第三篇同志们:三月的北京,春和景明、万物生辉。承载全国人民热切期待、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如期召开,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新起点召开的全国两会,格外牵动人心。按照大会议程,十三届全

29、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等,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选举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办法。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关于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委员们列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代表委员们普遍赞同并提出意见建议。今年的全国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第十次两会。从2013年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50次参加全国两会团组审议讨论,与370多位代表委员互动交流、

30、共商国是,以实际行动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今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又3次“下团组”参加审议讨论,当面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围绕“国之大者”发表重要讲话。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求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31、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作为首要任务,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枝叶总关情”,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3月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强调依法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式,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要求。要求全面把握依法治军战略,贯彻

32、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着眼于全面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坚持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贯彻依法治军战略,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大国之大,千头万绪、千家万户。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话语、殷殷嘱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饱含真挚深厚人民情怀,在全体代表委员中引发强烈共鸣,激荡起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过去这一年,面对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的严峻形势,面对开局“十四五”、开启新征程的繁重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迎难而上,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召

33、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并作出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政府工作报告中,卓越的成绩单让人振奋:“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5亿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在全球疫情迁延不绝,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部环境充满大风大浪的背景下,这些成绩得来殊为不易,进一步提振了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向未来的信心。2022年,一系列发展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国内

34、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5.5的经济增速预期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充分考虑了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坚持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既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又体现了不畏艰难、主动作为的精神,让世界感受到新时代中国始终如一的战略定力、一往无前的强大信心和底气。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继往开来中铺展,时代的华章总是在接续奋斗中书写。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中更加坚定的重要认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

35、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要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

36、必由之路。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五个必由之路”,凝结着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不懈奋斗和伟大创造,深刻揭示了中国答卷背后的成功密码,是对

37、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22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各方面工作都要围绕迎接二十大、开好二十大、贯彻二十大精神来谋划和开展。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大国博奔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同时,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沉着应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国政治制度和治理体系在应对新冠肺

38、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显著优越性,“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对比更加鲜明;三是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具有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四是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五是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激发,志气、骨气、底气空前增强,党心军心民心昂扬振奋。越是环境复杂,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和战略定力;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要把握好利用好“五个有利条件”

39、,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敢于斗争,砥砺前行,奋发有为。“脚踏人间正道,何惧世事沧桑。”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时与势在坚韧不拔、奋进不息的中国,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中国。让我们再次从春天启程,满怀信心、笃行不怠,踔厉奋发向未来!第四篇同志们:现阶段全国两会在京胜利召开,是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民主、团结、和谐、务实的大会,凝聚了共识,提振了信心,确定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最重要政治任务,就是集中精力把两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一、

40、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统一思想才能行动一致。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报告,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和其他决议和办法,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深化着中国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学习贯彻两会精神,首先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更加自觉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上头脑清醒,在路线原则上立场坚定。历史经验表明:统一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我党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是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思想上同心同德,才能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只有统一思想,才能达到共识,坚定信心,凝聚力量:

41、只有统一思想,才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奋发有为,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二、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坚定信心才能明确方向。两会既是民主政治的盛会,也是对中国发展的检阅。从城镇化率历史性地突破70到覆盖14亿人的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从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到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正是取得这些扎扎实实的成就,我国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上了新的起点。事实与变化最有说服力,学习两会精神,回顾发展成就,就更能坚定信心,坚持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不断增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42、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增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信心百倍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三、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攻坚克难才能激发动力。当前,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我们既要正视前进中的问题与矛盾,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总体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就要找准深化改革开放的难点,明确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今年两会确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出了深化财税金融体制

43、改革、价格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政府改革等改革的重点任务,为继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动力。四、 贯彻落实好两会精神,开拓前进才能再创佳绩。形势有新变化,现实有新挑战,人民有新期待。从两会的新起点出发,需要我们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不能墨守成规、停滞不前,而应增强忧患意识,焕发改革精神,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牢牢把握主题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巩固发展“十四五”开局良好势头,开创各项事业更加蓬勃兴旺的新局面。 全国两会即将胜利闭幕,但改革发展的伟大进程仍在持续。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自觉的态度、扎实的工作,积极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万众一心,开拓进取,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演讲/致辞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