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西方扇子的对比资料.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796853 上传时间:2024-06-0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方扇子的对比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西方扇子的对比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西方扇子的对比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西方扇子的对比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西方扇子的对比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扇子的起源和发展(一)中国扇子的演变中国的扇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扇子最早称“翣”,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来就有“制扇王国”的美称。据考古发现,目前发现最早的扇子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奴隶手执的长柄扇;现存最早的完整扇子实物是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篾丝编木制长柄扇。关于扇子的起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扇子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伏羲和女娲时代。在宇宙初开时,天下没有百姓,女娲和伏羲遂结为夫妇,因此被后世尊为人类的祖先,结草为扇就是他们成婚故事的一部分。关于这一传说,唐代的独异志有着完整的记载:宇宙初开时,天下只有伏羲和女娲二人。他们来到昆仑山上,燃草向上天祈祷道:“如

2、果我们可以结为夫妻,那么燃烧的烟合在一起;如果不可以,那么烟四散。”结果所有的烟合在一起。于是女娲“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与伏羲结为夫妇。由此可知,最早的扇子是用草编织的,具有遮蔽的功用,后世有人将此扇称为“羲扇”。宋朝人李曾伯的避暑赋中就有“举羲扇,披楚衣”的句子,这里的“羲扇”具有障荫避日的功能。到了帝尧时期,尧德化天下,百姓无不敬服。上天也因此降下祥瑞,其中一种就是在厨房中生出了瑞草萐莆,它的叶子摇动生风,使食物“寒而不臭”,还可以驱除虫子。这种可起到扇子功用的瑞草萐莆,不免让人联想到夏天人们用的蒲扇。古汉语中萐莆与扇子同义,大概就是由此而来。尧之后的舜帝为了广开视听,求贤自辅,曾制作“

3、五明扇”。“五明”,意即广达圣明,“五”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舜帝在巡幸各方时,招纳贤人来辅佐自己,所用的自然是障扇,称作“五明扇”。此时的五明扇是帝王专用的一种掌扇,后来才演变成为王侯公卿使用的一种仪仗扇。秦朝、汉朝时期的公卿、士大夫都可以使用,但到了魏晋时期,则只有乘舆之人才能使用。殷商时期还出现了一种“雉尾扇”,据说是用五光十色的雉鸡尾羽做成的。后来,因为这种雉鸡尾羽的来源越来越少,“雉尾扇”就用的很少了,也成为稀有之物。西周时期开始出现素白的“羽扇”,是用作周王的礼仪之具,所以又叫“仪仗扇”。当时,扇子主要不是用来扇风取凉,而是作为帝王外出巡视时遮阳挡风避沙之用。一般人用的仍

4、然是是箑扇。扇子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用具,始于战国晚期。此时出现了一种半规形的“便面扇”,它的形状好似单扇门,故又称“户扇”。单门扇可遮面窥视,成为当时扇子的主流。它是用细竹篾编形制成,上至帝王,下至平民者都可以使用它。秦汉以后,扇子的形制有了更多的变化,主要有方、圆、六角等形,面料采用丝织的绢素。汉代扇子已经发展到大量加工制作时期,不仅品种多,而且工艺精致。此时开始使用轻巧简便的竹扇。扇子成为人们随身的装饰品,也成为馈赠的礼物。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在被册封为皇后时,她妹妹送的礼物中就有六种非常珍贵的扇子,如云母扇,孔雀扇等。西汉以后,扇子开始更多的用来纳凉。汉朝末期,一种名为“齐纨”的丝织品被

5、用来制作明月形的团扇,这种扇子是以竹为图框、以绫绢为扇面,被称为“纨扇”或“齐纨扇”。大概是因为“齐纨扇”十分有名,后世又将“齐纨”附会成扇业的祖师。纨扇多以骨、玉、象牙等为柄,坠以流苏,而且宜于书画,显得珍贵优雅。这种扇子出现后,在中国流行了千余年,特别为闺阁仕女所钟爱。到了东汉,随着丝织手工业的发展,一种以绢制成的纨扇也在此时出现。纨扇多用洁白的细绢制成,所以又叫“绢扇”。因为这一时期的纨扇多“团如明月”,而且皇宫中较多使用,所以又称作“团扇”、“宫扇”。纨扇外观精致、华丽、小巧而极富情趣,深受中国古代闺阁仕女青睐,作为中国扇子的一种主流,大为发展,流行千年。隋唐时期,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

6、丝绸糊成的纨扇趋于流行,形状除了圆形外,还向海棠形、梅花形、葵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样式发展。花色品种繁多的扇子更加为人们所喜爱。当时流行于世的主要是纨扇和羽扇,以及少量的纸扇。北宋出现了当今常见的折扇,因其方便实用,在民间广为流传。折扇,亦叫“聚头扇”、“撒扇”或称“聚骨扇”,因为它收拢时能够二头合并归一而得名。到了南宋,随着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的盛行,扇子铺和画商也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中国制扇工艺的迅速发展。 明清以后,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成为文人墨客追求的一种时尚,编织、雕刻、书法、绘画及金石篆刻等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融合,使得中国扇子升华为一种更加珍贵的民族艺术。清时,对称类型的扇面除圆

7、形外,还有长圆、扁圆、方圆、梅花形、葵花形、腰形、马蹄形等。这些扇形突出的特点是对称、轻 盈、工艺性强。民间制作的扇子品种更加丰富,工艺也更加精巧。民国时,折扇保持了它在中国艺术上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但没有什么超出前代的,而值得一提的创新是集锦扇。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多人在同一扇面上合作绘画,或分段书写各自署款的扇子,但集锦扇却是将扇面空间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分割,然后由多名书画家分别作书绘画。从最少的两人组合开始,到多至十余家合作的集大成之作,确实令人耳目一新。时至今日,扇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随处可见,同时也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如广告和旅游宣传品,从而得到一系列的创新和发展。(二)西方扇子的演变中

8、国扇子作为一种东方文明在16世纪初开始传入欧洲,风行世界,并对这些国家的扇子生产以至宫廷礼仪都产生一定的影响。16世纪初,葡萄牙、西班牙因为缺乏优质纸张,就以细嫩的牛犊皮、羊羔皮作为扇面,称为皮折扇;有的还在扇面上洒以香水,称为香皮折扇。同一时期,法国宫廷内流行用中国绢绸和牛犊皮制成的折扇。18世纪,法国大量进口中国的竹扇骨,在巴黎组装、生产折扇,使巴黎成为欧洲制扇手工艺的中心。法国宫廷贵妇们使用的折扇以象牙、珍珠贝壳、玳瑁、椴木等为扇骨,上面镂雕精巧的涡旋纹、玫瑰花等洛可可风格的图案;扇面以羊羔皮、纸、雏鸡皮、中国的绢和纱等制成,饰以彩绘、刺绣、珠绣等,风格秀丽。17世纪末,中国折扇传入英国

9、,使英国折扇生产逐渐兴盛。1709年4月19日,在王后安妮(Anne,16651714)的批准下,200多名伦敦折扇匠师成立了同业公会。1747年,伦敦折扇同业公会成员达839名。17和18世纪,折扇已经成为欧洲国家宫廷中订婚、结婚、加冕、欢庆胜利、国王病愈、葬礼、舞会等礼仪的礼物或纪念品。1797年,英国人威廉科克写了世界上第一本扇学,记录了许多有意思的扇语,在后面扇子的语言中也会着重介绍。尽管西方人在现代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到扇子,我们仍然能在物品设计、舞台表演和皇室贵族中寻觅到扇子的踪影。1981年,米兰和纽约的国际工艺美术设计小组设计了一系列新颖的日用工艺品,从沙发到沙发枕、从花瓶到烟

10、灰缸、从玻璃杯到耳环全部做成扇形的,人们竞相争购,着实时髦了一阵。在收藏家的眼里,扇子的身价更高,世界上曾有一把名贵的扇子是180年前在德国生产的,扇骨用精雕细琢的珠母做成,装饰着纯金做的小鸟,镶着绿宝石和红宝石。该扇于1980年在瑞士苏黎世的一次拍卖中以2万瑞士法郎的高价更换了主人。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扇子的功用正不断地由电风扇和空调设备来完成,然而人们始终没有、也永远不会丢弃和忘却扇子。扇子的种类 一.中西方扇子分类的总述首先关于扇子的分类,据了解,在中国,扇子的种类很多,按照材质可以分为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和麦秆扇六大类。按扇子的功能分类,则可分为檀香扇、团扇、挂扇、

11、绸舞扇、广告扇等。具体详细的分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从制扇的材质上分,有竹扇、麦扇、羽扇、葵扇、茧扇、丝绸扇、槟榔扇、木雕扇、玉雕扇、牙雕扇、牛角扇、羊皮扇、印花纸扇、檀香木扇等;就形状上看,有折扇、团扇、圆形扇、方形扇、葫芦形扇、芭蕉叶形扇、葵叶形扇等,这些扇子造型别致,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镶,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倍增。 其中,苏州的文人扇、绢宫扇、檀香扇、牙雕扇和丝绸扇,山东的麦秸扇,广东的溪蒲葵扇、火画扇,杭州的绢扇、黑纸折扇,绍兴的全棕折扇,肇庆的牛骨扇,四川自贡的竹丝扇,平江的白玉纸折扇,黔江的蟠桃扇等,均以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著名。 其次是欧洲扇子,西洋扇子

12、也分很多种,只是不像中国扇子有那么明确的分类,有晚上用的和白天用的,婚礼用的和舞会用的,送殡用的、广告用的和当纪念品用的扇子。扇子用各种珍贵材料制成,扇骨用金子、象牙、龟甲、珠母制作,扇面用真皮、纸张、绸缎、花边和羽毛制成。上面往往还装饰有珍贵的金属和宝石。形状也千奇百怪, 比如雪茄烟形状和伞状的扇子。二.各类扇子的详细介绍折扇 又名“撒扇”、“纸扇”、“繖扇”、“掐扇”、“摺迭扇”、“摺叠扇”、“聚头扇”、“聚骨扇”、“櫂子扇”、“旋风扇”。是一种用竹木或象牙做扇骨、韧纸或绫绢做扇面的能折叠的扇子;用时须撒开,成半规形,聚头散尾。折扇最早出现于公元五世纪的南北朝时代。一把折扇主要由 扇骨、扇

13、页和扇面 三部分构成。普通的折扇,一般用竹木做扇骨,韧纸做扇面。讲究一点的,扇面上还要题诗作画。高级的折扇,扇骨和扇叶往往要用象牙制作。上边呢还要雕刻出各种纹饰,扇面也大多带有名人的字画。折扇选用材料,越选越精,极奇穷巧。扇骨有用象牙的,玳瑁的,檀香的,沉香的,粽竹的,以及各种木料的。工艺则有螺钿的,雕漆的,漆上洒金的,退光洋漆的。还有镂空边骨,内藏极细小三十二张牙牌的。有镂空通身,填满异香的。更有空圆钉铰中,藏着极小骰子的。这些折扇骨,都刻有各种花样,备极奇巧。还有的扇骨模仿燕尾形状,更有些扇骨钉铰藏在里面,外表一点儿痕迹也看不出来。至于扇面,有白纸三矾的,有五色缤纷的,有糊香涂面的,有捶金

14、的,有洒金的。 竹扇 竹扇是用竹劈成扁窄片,编成竹扇,是夏天常见的日用品。扇面由细竹篾丝、片,编成花纹精美的万字、菊花、松柏长青、福禄寿喜等传统图案,进而编织成各种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绢扇 绢扇是宫扇的一种,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用细洁的纱、罗、绫等制成的一种扇子。一般多圆形,故又名“团扇”。亦有腰圆、椭圆和“钟离式”等。以苏州生产的最精良。造型美,画面精。用铁丝作外框,用绢糊面,彩带沿边。以绘画、刺绣、缂丝、抽纱、烫花、通草贴花等作扇面装饰。扇柄用材有湘妃竹、棕竹、梅录竹、楠木、红木和牙骨等,并装有流苏,贵重的配有宝石扇坠。秀丽典雅,高洁精美,尤为年轻妇女所喜爱。 羽扇 用鸟类羽毛作成的扇

15、子。羽扇是扇子家族中最早出现的,已有2000多年历史。天津古文化街的乔香阁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羽扇制作技术,与当年诸葛亮使用的羽扇一模一样。羽扇前期本由鸟类半翅作成,后改用八羽、十羽排列,且加长木柄。传世的斫琴图所见之羽扇,似已属较后式样。羽扇,自是以禽鸟羽毛为材料,除了常见的鹅毛,还有雉尾、鹤尾、雕翎、鹰翎、孔雀翎、鹊翅等。鸟翅每侧十羽,由外而内,第一羽至第五羽未尖翅,依次为“千金”、“合度”、“阔度”、“大屏”、“二屏”,余皆作“刀翎”,更内未窝翅。羽扇以柄居中,两边用羽对称。视羽至大小,一扇集数羽,十余羽至二三十羽不等。一般以竹签或金属丝穿翎管编排成形。扇柄一般多用竹、木,高档者则用兽骨角

16、、玉石、象牙为柄。柄尾或穿丝缕,或坠流苏。葵扇 用蒲葵叶制成的扇。俗称蒲扇,亦称“葵扇”,炎夏可用来扇风,得一份清凉,古代也用来在煮药时,药童加大火力之用。也是众人所熟悉的活佛济公手持之物。今俗称“芭蕉扇”。麦秆扇 清王廷鼎杖扇新录:“麦扇:以麦秆编成扁带,广寸余,圈作规形,如盆大,用竹片两面夹之为柄,中心贴五色绫缎一小圆,绣山水、人物,极细,麦色金黄而润,轻灵便捷。麦秆扇,风格独具,各显其长,相映争辉。现浙江、江苏等地尚有生产,有的扇中间镶嵌有精美剪花,有的中间贴一圆形绢绸,上绘彩画或刺绣。别具一格。檀香扇 檀香扇是用檀香木制成的各式折扇和其他形状的扇,主要使用对象为女性,亦称为文扇。檀香木

17、,又名旃檀,白者白檀,皮腐色紫者紫檀,木质坚硬。檀香木制成檀香扇具有天然香味,用以扇风,清香四溢。檀香扇有扇存香在的特点,保存十年八载,依然幽香阵阵。夏令既去,藏入衣箱,还有防虫、防蛀的妙用。花式品种有拉花、烫花、雕花、绘画、印花、镶嵌和接骨等。制作过程,一般经锯片、组装、锼拉、绘画和上流苏等十多道工序制成。檀香扇的生产和制作产地,国内主要有苏州、杭州、广州等。团扇 也叫“宫扇”、“纨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宋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而言。圆形或近似圆形扇面,扇柄不长。挂扇 扇子之“扇”与“善”谐音,扇子也寓意“善良”、“善行”。所以古人常将扇子挂于室内。绸舞扇 绸舞扇、绢面花边折扇多为戏剧舞

18、蹈用扇,有半绸全绸之分,扇骨以竹为主,也有用檀香木或牛骨的。扇面采用各式丝绸,印上或绘上花草图案,有的还加上闪光铝片,舞动时绚丽多彩,或金光熠熠。也有在扇面沿边外加丝绸花边作装饰,做成女用绢面花边折扇。广告扇 广告扇(又称概念礼品广告扇)作为一种现代新颖广告载体,能承载大量的信息,不仅可以印上公司广告文字、广告图案、公司介绍,还可以做品牌形象的推广。具有流动性大、色彩鲜艳和良好的视觉效果,广告扇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宣传品,不再是随处可见的宣传单,是顺应人们所需,也是一种可以长期保留的实用性物品。与传统媒介相比,广告投放更精准、更经济、更实惠。以上是较为典型的扇子的介绍,再欣赏一下西方比较有名的扇

19、子。1. 十八世纪西班牙白骨折扇2. 十九世纪英国七彩海螺钿贴贝壳油画折扇3. 墨西哥组合材料描金骨布面彩印人物折扇4. 韩国前总统金泳三赠给启功的竹骨纸面妙香山的夏天工艺折扇5. 泰国手工雅利袍心形草编团扇6. 韩国竹骨纸质合竹扇7. 西欧组合材料描金骨尼龙纺彩印建筑风景折扇8. 法国淑女扇9. 西班牙全木画图案折扇 三.中西方典型扇子的对比(1)中国折扇 扇子不仅是用以生风凉的工具,也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它已成为一种身份地位趣味的象征,成为他们社会角色的道具。法国宫廷折扇 图片是绝代艳后的剧照,可见这种折扇很受贵族青睐,尤其是宫廷的贵族妇女,已经成为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西班牙扇子 扇子在西班

20、牙女性中很盛行,她们手中的扇子不仅是用来凉快的,还具有别样的故事蕴藏其中,迄今在西班牙某些社交场合,不少女性,尤其是年轻美貌的姑娘,手里总是拿着一把扇子。当地气候并不算炎热,手中的扇子显然不是为了凉快。原来,男女之间是用扇子传情的,通过用扇子做出各种动作,表达不同的感情含意,特别是一些不便当面用言语表达的意思,可以用扇子的动作加以说明。比如说缓缓地扇动扇子,意思是“你对我无动于衷”。但如果她手持打开的折扇离去,那么她想说的是“请你别忘了我。”食指放在扇骨上,是要告诉对方“我们必须谈一谈”(2)中国羽扇 羽扇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扇子,最开始主要用来扇风纳凉。现在大家印象中的羽扇最主要的就是为诸葛亮

21、所持,成为一种智谋的象征。西班牙羽扇 阿拉贡的凯瑟琳,英国皇后从这位未加冕成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匈牙利国王的肖像画的纹饰中,明显可见象征罗马帝国的鹰和羽毛。在欧洲文艺复兴晚期,西班牙王室首先将其演绎为握在手里的王后象征。既不是折扇也不是羽毛扇,而是几颗。(3) 中国团扇 在古代多为女性随身佩带,一般在扇面画上仕女图。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 日本团扇 通常用在艺伎表演时,古代日本有用其作为族徽。团扇在奈良时代由唐朝传入日本。在日本最初使用团扇的是宫廷贵族。到平安时代末期,才允许一般庶民百姓使用。 日本进入室町时代,出现用铁和皮革制作的军配团扇,战争时武将们作为阵地指挥的工具。江

22、户时代后期,日本的城市居民使用团扇扇风取凉日益见多。元禄时代,团扇成了日本女子晚间乘凉时不可缺少的配带物。从构成元素品中西扇子 一、扇子的附属(简要讲解)扇子的附件包括扇坠、扇匣和扇囊等,它们都具有浓厚的艺术的熏陶。由于西方关于扇子的附件资料比较少,此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的扇子的附件。 中国 (一)扇坠: 1、含义 :扇坠是扇柄下端所系的装饰物,从宋代开始大为流行。最初扇坠主要用于团扇,明代时折扇也用扇坠。 2、材质:扇坠一般用玉、石、珊瑚、玛瑙、象牙等雕成。 3、特点:一是小巧:几乎每一扇坠,长不过寸许(3厘米左右),重不过四钱(15克左右);二是精致:由于扇坠小巧,雕刻难度较大,但雕刻得都颇为

23、精细;三是吉祥:扇坠上所雕刻的图案,均为吉祥图案,大多与持扇人的爱好有关。 图片:流苏扇坠、象牙扇坠、桃胡雕刻扇坠(造型上喜庆吉祥),另外还有一些个性的扇坠(银珐琅点扇坠) (二)扇匣和扇囊 扇匣多装盛团扇,扇囊多装盛折扇。扇匣材质用纸用木皆可,纸匣多裱以苏州小锦或蓝毛布,以后者尤为古雅。木匣材质主要是黄花梨、鸡翅木、紫檀等,另外还有竹做的扇匣。扇囊多用缎子缝制,上绣有各种纹饰,如诗词文字、山水人物、鸟兽、草虫、花卉蔬果等。图:金银线盘绣朝清供图扇囊鉴于东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西方不太重视扇子的附属物件的选用,他们多用流苏配饰。日本的军配团扇柄端缀有穗头。图 三、扇面画我们按照时间顺序,从古代

24、、唐代、宋元、明清以及近代来对比一下中西方的扇面画。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和扇子实物,只能向上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距今约2300年左右。而在西方,有关扇子的图像和实物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1、古代中西方扇面画对比通过图片对比发现:(1)从前两幅中西方扇面图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虽然相距甚远,但其创造出的扇面图形却惊人的相似。(2)看到第三幅古埃及图坦卡蒙法老的扇子,我们可以看出:宗教影响下的国家的扇面画也深受宗教影响。2、唐代中西方扇面画对比(由于当时西欧的扇子还未大范围引入,我们此部分就主要来探究中国和日本扇面画的对比) (1)中国 据史书记载,在扇面上题诗作画之风开始兴盛,但无传

25、世作品。但在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跟随贵妇的侍女们,手中所持之团扇就是花卉扇面。图(2)日本唐朝时,团扇由中国传入日本。日本军配团扇扇面上使用红漆或金银粉,画上星辰、日月,团扇柄端缀有穗头。从图中可以看到扇面画带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梵文的圆阵、十二天干地支、二十八星宿等图像,是军师用来推算吉凶方位的工具,后来演变为大名或总大将级者所持,这种扇子似乎除了扇凉别无特殊用途。3、 宋元时期中西扇面画对比(1)中国当时,团扇画广为流行。宋代,正式开启“扇面之于绘画”的历史格局,即画家借扇面的外在形制,为作品增添了自然、活泼、清新的气息,以至扇面作为一种小品性的绘画形制完全从扇子中脱离出来,形

26、成独立的扇面绘画艺术,为宋时的书画表现形式在卷、轴、册页之外增添了新的艺术样式,并空前繁荣。 元朝,在蒙古族皇权统治轻文重武的政治思想下,扇面画发展基本停滞,但当时著名画家也有少数书画扇面作品。总体画风仍延续了两宋绘画的风格。 (2)日本 和扇出现,他们创造性地在扇面上绘制花草,到平安中期,花朵越来越大,及至重重叠叠。除了绘制花草,也绘制人物风景等。4、明代、清初中西方的扇面画对比(1)中国明代折扇扇面画兴盛,文人继承了元人画风,讲究笔墨及书写性用笔,并结合诗书印与画融为一体的表现方法。如沈周的扇面画秋林独行图,构图取景一角,中锋用笔,墨色清润明净浑厚,扇面左边空白处自题诗云:“兀兀小桥外,独

27、行人不知,秋风将落叶,故向鬓边吹。”沈周不仅是为了平衡画面,而且简洁概括地写出秋天落叶后秋风萧瑟之意境。在文人的推动下,扇面绘画艺术从宋代的专业画家画扇的主流绘画到明清已转变为文人自娱性的绘画样式,其功能的转化也带动了绘画风格的演变。 清代受历代扇画的影响,取得空前繁荣,各路画家的推动下,在追求笔墨情趣的同时,形式、内容上都翻新出奇。风格技巧求新求变,题材丰富多彩,合作之风盛行,并且受清代金石学复兴的影响,隶书、篆书频频出现在扇画上,为后代留下很多艺术瑰宝。可以说扇面画在明清又达到另一个艺术高峰,从此成为中国画的独特样式而传承着。(2)西方此时西方大部分国家处于文艺复兴时期。皇室和贵族的画多作

28、为扇面画。这里我没有找到相关的扇面画作品。5、清朝中后期中西扇面画对比(1)中国团扇到清代中后期再度辉煌,尤其是清末受西洋画影响的“海派三任”与岭南画派的居廉、居巢,创造了撞水、撞粉的技法,更加丰富了扇画的表现性。(2)西方16世纪:法国宫廷风行的折扇多绘有人物手握轻巧马车出游的场景。17世纪:花、草和树叶逐渐成为扇面画的主要元素。神话传说也在扇面画中有所体现。18世纪:法国描绘爱的场景在扇面画中最为常见,也有一些扇面画展现了中国在世界中心欧洲的边缘。 而意大利的扇面画多取自罗马绘画。6、近代中西扇面画对比(1)中国 任伯年、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潘天寿、朱纪瞻等都有精巧扇面画。齐白石喜在泥

29、金纸扇上作画,所画花鸟艳丽动人,草虫虾禽精细无比,他的青蛙蝌蚪图扇画,笔墨精巧,极具“以少胜多”的艺术情趣。(2)西方19世纪: 扇面画主题取自通俗文学、歌曲和戏剧以及一些纪念性主题,扇面画注重色彩的丰富。 总结:1、 色彩上,中国以黑白为主,有时也添加一些明亮色彩;西方色彩绚丽,注重颜色渲染。2、 画面取材上,中国多为山水、花鸟,人物一般为单个人;而西方以俗文学、歌曲和戏剧以及一些纪念性主题的故事为背景,扇面上人物众多。3、 艺术构思上,中国注重意蕴的表达;而西方注重故事的表述。扇子的社会功能(一)社会功能的直观定义是,各种有助于社会对环境的调试或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行动的结果。其按发挥作用

30、的领域分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思想文化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本文就扇子的社会功能进行简单介绍。这一部分简单介绍其实用功能并主要介绍扇子的礼仪性功能在政治王权和宗教或神话中的体现。作为生活用品的实用功能,乃是扇子实物的最初价值体现, 后来铸就形成的价值体系都是以此为源进行建构的。实用扇子的实用功能,可用“引”和“遮”两个字来概括: 引风招凉, 遮尘蔽日。扇子与暑夏紧密联系, 姜太公六韬中有:“夏不操扇, 冬不衣裘, 雨不张盖, 是为礼将。”明宣宗也称其“扫却人间炎暑, 招回天上清凉。”在现代电扇、空调出现之前, 人类主要是依靠扇子祛暑度日, 适应自然气候的变化。另外扇子有时用以遮阳取荫, 阻挡风尘

31、。如晋人崔豹 古今注舆服所记:“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时周制以为王后、夫人之车服。舆车有翣,即缉雉羽为扇翣,以障翳风尘也。”帝王世纪讲周武王“左拥而右扇”来救助中暑的人, 这是文献中最早的扇子引风的事例。记载于文献中的实用之扇出现得比较晚,但决不能就此断定招凉扇的产生比礼仪扇如五明扇迟。相反, 实用之扇的发明远在礼仪扇等其他扇类之前。政治王权下的礼仪扇在中国古代的体现:中国本土早期创造和发展的团扇,有短柄小扇和长柄大扇两大类别,有招风、遮面、仪仗等功用。短柄扇一般为自我服务,长柄扇则不便于自己使用, 而是下层奴婢仆从侍奉主子的工具。长柄扇障蔽尘日的作用如明田艺衡留春日札中称“扇如手掌而立张”, 故

32、又称之为掌扇或障扇, 其功能并不是用来招风引凉, 而是在权贵们出行时为他们“障面”, 作为一种遮尘蔽日的工具而存在。周礼中记载“:王后之五路, 重翟”, 重翟即是障扇, 汉代又称“障翳”, 为帝后专用之物。由于长柄大扇主要用来为社会上层服务, 它与统治阶级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后来渐渐用于显示贵族帝王威仪的仪仗中,发展成为一种纯礼仪器物。政治王权下的礼仪扇在西方的体现: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扇子图像和扇子实物,只能向上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距今约2300年左右。而在西方,有关扇子的图像和实物可上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并有证据表明,古代的希腊人、伊特鲁里亚人和罗马人,不仅使用扇子招风纳凉,而且也把它

33、用作一种礼仪性器具(Ceremonial Devices)。 在很早时候,古埃及人就会用棕搁叶做成高大的扇子,主要在侍奉贵族和奴隶主时使用,由身强力壮的奴隶为之打扇。后来高大的扇子被看作权贵的象征,成为一种礼仪扇,扇子越高大表示人的地位越高贵。从古埃及留下来的雕刻、壁画等图像资料中,能看到很多这类礼仪扇使用的例子。古埃及是典型的专制国家,法老作为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不仅被看成是神或神之子,而且又是权威、智慧和真理的化身。古埃及的礼仪扇,就是被用来服务和彰显这种权力制度的。上世纪20年代发现的古埃及图坦卡蒙墓,随葬物品里就有一当初的礼仪扇实物。宗教神权下的礼仪扇在中国古代的体现: 主要体现在宗教

34、神话类的小说中,其中典型的要数西游记。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第六十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 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破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芭蕉扇最终把山火扇灭,师徒四人继续往前行。在这里,扇子被赋予了超乎自然的力量。宗教神权下的礼仪扇在西方的体现:西方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宗教势力不容小觑,对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世纪的漫长时期,王权与教权相争更是旷日持久,此消彼长。教皇还一度主宰一切,上至国王下至民众,都要接受教会的控制。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礼仪扇不再仅为王权所用,也被应用到代表神权的宗教领域,即被称为“圣扇”。“圣扇”是一种用金属、皮革

35、、丝绸、羊皮或羽毛制成的扇子在公元4世纪出现的使徒宪典(“Apostolic Constitution”)中就记道:“一让两位执事分立祭坛两边,手握用薄膜或孔雀羽毛或细布制成的扇子,轻轻挥动赶走周围飞舞的蚊蝇,令它们无法接近圣爵(Chalice)”。圣扇用在天主教礼仪中,旨在使圣体、基督的血和神父避开昆虫的侵扰,并且表示尊敬之意。可见这种礼仪扇起初仍是与实用功能有联系的,而且在基督教或异教仪式中(liturgical uses)使用的历史非常久远。扇子的社会功能(二)在中国,扇子除去招风纳凉的实用功能和在宫廷及祭祀中作为礼仪用品外,还有许多其它贴近日常生活的功能。我们可从扇子本身和扇元素两方面

36、进行了解。中国历史上有新娘用扇蒙面的记载,在盖头出现之前,扇子在女子出嫁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唐代以前,女子结婚必须用扇子遮面,洞房中去除扇子,名为“却扇礼”。扇子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如将扇子作为爱情和友谊的使者,作为皇帝馈赠臣子的礼物,作为士大夫间鼓励奉扬仁义之风的信物和作为对故去亲属的慰藉等等。江南一些农村,还有端午节亲友间互赠扇子的习俗。扇子还作为一种道具,不同人用不同扇子。大家闺秀用团扇;宫扇用作仪仗,有“敝风日”、“示威仪”之意,显示帝王王妃的至高无上地位;蒲扇为农夫、仆妇、轿夫所用,戏曲中的济公和尚也手执一把破蒲扇;书生手拿书画折扇,显示其文雅潇洒;诸葛

37、亮的羽扇纶巾更是沉着智慧的象征。在舞台艺术中,扇子更是不可或缺,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烘托戏剧气氛、加强艺术效果的特殊道具。在戏曲中,使用扇子有挥、转、夹、合、遮、扑、抖、抛等基本动作。剧种不同,扇子表演技术亦有不同。东北的二人转、龙江剧用扇以火爆、热烈取胜;川剧则以灵动、机巧见长;京剧、昆曲则以方正、舒展为美。其他剧种也都兼收并蓄,争相强化扇子技艺在舞台上的运用,以此丰富表演的舞蹈性能。不同品类的扇子能充实不同身份、性格角色的表演,使舞台形象更加丰满和完美。帝后出场,由两名宫女分执绘有龙凤图案的长柄“龙凤掌扇”随侍其身边,就代替了全副銮驾。小姐、丫鬓用团扇,差役、轿夫用葵扇,谋士、军

38、师则持白羽扇。舞台上折扇用的最广,但生、旦、净、丑行当不同,折扇样式、大小、色彩、质地也是不同。另外各角色对扇子的使用表演也要与其身份性格相吻合:花脸扇子大摇,平添其威仪;小丑扇子半开,更显其滑稽;生旦则轻拢细摇,文生以扇尽显其潇洒,旦角以扇掩饰其娇羞。具体表现从一些剧目中可见一斑。以旦行为例。评剧花为媒中阮妈引张五可到花园赏花观景,评剧前辈表演艺术家新凤霞饰演的张五可,手持白鹅绒折扇,轻柔洁美,开扇似柳絮飘浮,合扇如雪团流动,于指指点点中历数四季花开景象。张五可纯真婉约的少女情怀,在绒扇的起伏收放、轻巧曼舞之间尽情展现。昆剧牡丹亭“游园”一场,杜丽娘持折扇,春香持团扇,以千娇百媚的身段组成楚

39、楚动人的造型;以婀娜多姿的舞扇描画出姹紫嫣红的诱人景色;以舒缓轻柔的手势扇韵,表达出杜丽娘顾影自怜的忧郁春情。把歌、舞、戏融为一体,让观众尽兴深得古典之美的享受。广西壮剧表演程式里有一种“扇子功”,是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戏曲演员常借助手中的扇子做出种种动作,用以表现人物的感情。旦角主要用收扇、开扇等动作配合慢悠步法表现温文柔雅性格;生角扇功活跃多样,节奏鲜明,姿态优美;丑角用扇更自由,可作各种道具,如雨伞、扫帚、饭碗、舟船以至武器等。哈尼族有一种民间舞蹈叫白鹇舞,流行于云南元阳、元江等哈尼族聚居区,因以模拟白鹇鸟的习性、姿态等为主要动作而得名,又因为双手执扇起舞,亦称“扇子舞”。扇子舞是纪念白

40、娴鸟的一种舞蹈,传说白鹇鸟给哈尼族人衔来了谷种。时至今日,扇子舞在民间颇为流行,是人民大众很好的一种娱乐活动。扇子除了作为实物的应用外,因其曲直互补、刚柔相济的外在形制和“扇”“善”谐音、与风相通的内在精神元素,我国人民还往往采用扇子元素进行各种设计。比如园林建筑中和服装设计中。扇形是东方古典园林建筑艺术之美的重要表现元素。在园林建筑的形式之美中,扇形起着重要的作用,相较于方形的固拙板滞、圆形的滑动不安,团扇扇形圆不中规、方不中矩,打破方圆之规矩束缚;折扇扇形也能够方圆并举,表现出自由潇洒、剔透玲珑、轻巧精致等特点。我国古代的许多建筑中都有扇形的影迹,具体又可分为两大类别:其一,建筑物总体外观

41、形式的设计采用折扇的形式;其二,建筑物具体设施部件的设计采用折扇或团扇的形式。古典园林建筑中,有各式各样的扇窗作为装饰。扇形漏窗是扇形建筑设计的重要表现方而,为墙面增添了变化,沉实稳重中便有了空灵明快之意,在墙体上开出扇窗,有的设置镂空通透的窗棂,既有阻隔遮障之功能,又不失通风采光之效用。苏州名园狮子园中有“扇亭”,拙政园中有“与谁同坐轩”。中国古代这类以“扇”为主题的建筑,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邃思想,成为表现传统文化风格的视觉符号之一,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现代园林建筑的设计形式。比如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国家体育馆“折扇”。中国国家体育馆为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其独具匠心的折

42、扇造型又被称为“折扇”,与“鸟巢”“水立方”共同构成奥林匹克公园内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服装设计中,将富有传统文化内涵的扇子元素、扇子美学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是中国设计师发掘、创新服装造型的重要手段。中国美院教师吴碧波是在服装设计中应用扇子元素较为成功的代表。她的设计作品传奇西湖四季,曾获得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艺术设计银奖。该作品是一件以鲜艳的“中国红”为主色调的裙,身装束紧致纤巧,下身阔大舒展的裙摆,则是由众多的扇子鳞次栉比地组合形成,款式优美,颇具浪漫主义色彩,也使这件裙装载负的内容无比丰富起来。西方的扇子发展较晚,扇子的使用与中国相比有相同之处,但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也融入各国文

43、化习俗,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17、18世纪,欧洲制扇的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和越发普遍,折扇在欧洲社会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还成为欧洲国家宫廷中订婚、结婚、加冕、欢庆胜利、国王病愈、葬礼等礼仪中的纪念性物品。早期的扇子主要是为皇室、贵族所用,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所以装饰也很豪奢。扇子在18世纪的上流妇女中颇为流行,早中晚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用不同扇子。傅克斯在欧洲风化史风流时代一书中曾援引那一时代一位英国妇女的话说:“我们用扇子就像日本女人,一把上街用,一把上午用,一把是晚上用,还有一把是特别隆重的场合用的。”扇子之所以受女士如此青睐,因为“秀美的胳膊、纤细的手、优雅的姿势、柔和的线条”,“都可以靠扇子来

44、突出”。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扇子在西方国家,如法国和西班牙,已经带有社交语言的意蕴,在西班牙一直沿袭至今。此外,扇子出现于西方文学作品中,作为线索,这与中国有相通之处。如王尔德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总而言之,比较中西方扇子的功能,我们更多的会发现相似之处,但也并无足够证据说明是谁学习了谁,我们也无需这样去做,应该明白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不约而同、无师自通的生命现象。从根本上来看,民族和地域间的差异性,都不会超越和脱离作为人类的本质特征和共性特质。如果我们承认人类有共同的生理需求,以及同样较高的智力水准,就不难理解和接受,在招风纳凉的实用之扇方面,不同的人们能够产生共同的创造。扇子

45、的语言 中国扇子品种丰富,花色繁多。集诗词、书法、绘画、刺绣、编织、装裱等为一体,是相当精致的艺术品,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文化现象,在西方同样如此。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扇子作过精采的描述,因此,扇语言文化现象值得探讨。 首先,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的“扇子”语言。扇子作为汉民族中比较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汉语有不解之缘。扇子同语言的各个部分,尤其是语音、词汇、修辞都有密切的联系,构成了丰富多采的“扇语言”。扇子和语音:汉语中有一种语音表现形式很普遍,这就是谐音。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符一号的能指和所指即声音形式与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由于汉人求吉祈福的心理、对语言的膜拜、以及喜比附联想

46、的悟性思维方式,再加上汉语的语音状况同音词占相当的比例,为谐音提供了主观和客观的基础。人们将同音不同义的词通过联想串通起来形成谐音。扇子和语音的关系也主要表现为谐音关系。因“扇”和“善”同音,扇子就用来象征“善行”,预兆祥瑞。所以汉人常喜欢在房间里挂一幅扇面画,或造一面扇形窗。人们还进一步认为扇子可以驱邪逐妖。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许多的神仙手中都有驱妖之扇,如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常手执一柄具有魔力的扇子。和尚济公的那柄破扇子也不知搭救了多少善良的人们。由于扇子可以驱邪逐妖,人们进而把扇子作为力量的象征。封神榜第八十回“杨任下山破瘟司”,带了一把“五火神焰扇”能把人和神煽为灰烬。西游记从第五十九回

47、开始描写的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神奇无比,险些使神通广大的孙悟空送了命。这里扇子又成了力量的象征。 扇子和词汇:在汉语词汇里,以扇子为主体构成的词和歇后语不少。有许多是以扇子为喻体,采用比喻法构成的词语。如“扇子仙”、“扇月”、“扇面对”等。“扇子仙”是芭蕉叶的美称,亦省作“扇仙”。广群芳谱:“蕉:一名芭直,一名天直,一名绿天,一名扇仙”。“扇月”是对圆月的美称。南朝梁元帝咏池中烛影:“河低扇月落,雾上珠星稀”。“扇面对”也称“扇对”。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明王世贞曲藻:“对偶:有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 歇后语是汉人创造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生动、鲜活、形象、通俗。汉语里以扇子为歇面构成的歇

48、后语中有“打破脑袋叫扇子扇豁出去啦”,“六月天的扇子借不得”,“六月里借扇子不识时务”,“十二月卖扇子不识时务”,“三月里扇扇子一一满面春风”,“烂扇打脸不痛不痒”,“手象蒲扇,脚象钉耙大手大脚”,“张飞掌鹅毛扇不得不充孔明,“孙悟空借蒲扇一物降一物”等。通过这些歇后语能折射出国人的传统意识、审美价值等文化观念。 扇子和修辞:扇子与修辞的关系最为密切,具体表现为扇子及其派生物在辞格如比喻、象征中的用法。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中国的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中都有关于扇子在这方面的表现:说到诗中的扇子,早在汉代,宫廷女诗人班婕妤失宠于汉成帝,托词于纨扇,就写下了动人的 怨歌行,这是第一首把扇子引入文学领域的诗歌。此后,秋扇便常被诗人用来指借弃妇。小说家也对扇子颇为青睐,小说中的扇子,人们最为熟知的恐怕要首推吴承恩 西游记 中的那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