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8974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草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3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4背诵课文1、2 自然段。教学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收集的有关草原的资料,以及作家老舍的有关情况。2有关美

2、丽的草原的风光片和能抒发美丽辽阔草原歌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读写“地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美好风光。教学重点:感受蒙古的美好风光,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创设情境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体现草原辽阔风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2同学们,听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怎样,是不是有一种置身于草原的感觉呢?课前你们收集了有关草原的资料,能谈一谈草原在你们心目中的印象吗?(学生尽情说一说,可以描绘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绘草原绿毯如毡,还可以说一说这里

3、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风俗等等。)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艺术家,也是一位文学产量较高的作家,深受人们的爱戴,那么当我们的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现在我们就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看一看。(板书课题:草原。)4即将来到草原的你,见了这个题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预测:(1)草原的景色如何?(2)草原的人们怎么样?(3)作者第一次来到草原有何感受?二、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很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对草原的好奇,一起来到草原。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草原的什么?(学生自由读课文)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3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

4、习,也可以和同座交流)4检查学生的自学结果:(1)读生字和词语。A认读几个容易读错的字和纠正几个易写错字:蒙的读音是“ mng ”,“好客”中的“好”读作“ho ”,“同行”中的“行”读作“xng” ,“似乎”中的“似”读作“s”“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B理解以下几个词语: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和表现的情况。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欲滴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态度显得

5、不自然。三、再读课文,理清行文线索1认真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草原这篇文章的。读书时,一定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线索的。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及时引导,概括内容如下: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写的。首先描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种境界的美。(板书:风景之美)接着又展示了一幅人们欢迎远方客人的隆重场面,最后把酒话别,直至用“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收束全文。四、精读细品,品味草原之美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独特的,你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之美的?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印象深

6、的地方多读几遍。2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并批注。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出草原的“可爱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A能不能说一说“一碧千里”在你脑海中是一幅怎样的画面?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写草原,为什么有的说“天苍苍,野茫茫”老舍先生却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A翠色“欲”流,为什么后面又说“轻轻流入云际”,这不是很矛盾吗?B“翠”是什么颜色?那为什么不说绿色要说“翠色”呢?区别在哪里?学过国画的同学能给我们解

7、释一下什么是“用绿色渲染”吗?C轻声读读这句话,看看这“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样的画面?(3)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来吟一首奇丽的小诗。A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还能用别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的境界吗?B“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A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样的情景。B你认为有那些草原的乐趣?五、课件演示,再现草原之美1通过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实的草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看一看吗?(播放草原的有关录像资料)2谈

8、一谈,看完录像的感受。3指名再来读读课文,要求学生边读边结合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的内容。4试着把这一自然段背诵下来。六、升华情感,滞留问题1同学们都谈出了真实的感受,老师也看出,你们对草原充满无比热爱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作者是怎样用生动的笔触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2找一些描写草原美景的文章,课后和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蒙古草原的风土人情,体会蒙汉的民族情深,激起学生了解西部,热爱西部之情。2感受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方法,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3背诵课文1、2 自然段。教学重点感受蒙古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教

9、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含义”。激发学生的热爱西部之情和珍爱蒙汉的民族感情。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了解美1.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你对草原有什么感受?用一个字来概括。(美) 2.快速浏览课文,从哪些方面讲草原美?(风光美、人情美) 3.哪个句子最能概括作者草原之行的心情?用“”勾出这个句子。(“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4.初步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生提疑:哪里有疑问。 (2)师生共同讨论解疑。 (3)师问:哪个词是在说草原风光美,哪个是说人情美?(“天涯碧草”和“蒙汉情深”) 二、精读,理解美。(学习第一自然段) 1.草原给你印象最深

10、的是什么?(碧)课文哪一段讲了草原这一特点? 2.默读第一段,用波浪线勾体现草原“碧”的句子,抓住重点词体会体会。 (1)理解重点句子:“在天底下轻轻流入云际。” 理解草原的“绿”。 问:读文,想象体会草原绿的特点,再填空:草原绿得_,绿得_,绿得_(绿得广阔、绿得富足、绿得生动)。 问: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草原绿得广阔、绿得富足、绿得生动?(一碧千里、白色的大花、翠色欲流等) 说说这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 (2)看到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作者有什么感受?师引读,生接读。 师:来到草原,作者是什么感受?生接读:“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师:进入草原,目之所

11、及满是绿色,柔美的小丘,一切都那么安详、静谧,作者不由得感叹生接读:“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小结:人陶醉了,连动物也陶醉了,陶醉在这一碧千里的草原中。 3.配乐齐读第一自然段。 4.小结学法:刚才我们运用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意,体会情感的方法,接下来运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 三、选读,感悟美 1.课文哪些段在讲蒙汉情深?(第二到五自然段) 2.引导概括小标题。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蒙汉情深?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欢迎远客、友好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3.你最感兴趣哪一部分,就自读哪一部分,并运用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意,体会情感的方法说说自己的体会。 4.学生抓

12、住重点词句自由体会,朗读相关段落。 四、重点读,升华美 1. 师: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2.再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引导学生读重点句子,再次理解句子意思。 (2)引导质疑:“蒙汉为何情深?仅仅是蒙汉才情深吗?” 3.放背景音乐爱我中华,展示图片:“青藏铁路”“西气东输”“丝绸之路”等。 师解说:西部大开发已迈开大步:全长1956公里的青藏铁路克服了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三大难题的考验于20

13、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年底,我国第一条西气东输管线全线商业运营,天然气从x疆到上海,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东西部实现共赢2004年,国家对西部总投资800亿元。今天,我们在老舍先生的带领下走近蒙古,走近西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所以不仅仅是蒙汉情深,而是民族情深!爱我中华,相信祖国明天越来越美好。五、小练笔你能利用本文的直抒胸臆,精描细写的手法,来描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吗?请你试一试。记住要用上打比方的句子(学生练写)2* 丝绸之路教学目标 1认识“矗 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

14、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丝绸之路的价值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我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播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

15、疑问? (学生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学生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读给他听一听,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

16、我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预设:学生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如果个人学生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表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学生充分交流。 (预设:学生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

17、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

18、罗马执政官恺撒,穿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 4齐读课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13自然段。 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我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我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

19、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板书设计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3、白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教

20、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x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习新课:教师板书课题:白杨生齐读课题。结合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说说自己对白杨有哪些了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2.与小组同学交流问题。3.练习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三、学习1-3自然

21、段教师指名读13自然段,说说大戈壁滩给你怎样的印象?(荒凉、没有生机)师引读:没有-没有-没有-。天和地的界限-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头脑中形成画面。教师出示戈壁滩的图片,看着画面再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大戈壁滩的?教师板书:茫茫没有没有没有 浑黄一体师引读第二自然段。作者用哪个词语来形容白杨树?(高大挺秀)引导学生质疑:读到这你会产生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在这么荒凉的地方,白杨为什么还长得这样高大挺秀?它有怎样的特点?默读后面的内容。四、写初读课文后的感受。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2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

22、爸的心愿。3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教学过程:一、学习准备,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著名作家袁鹰写的白杨一文,(板书:白杨)学习了生字和新词,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检查预习,揭示目标。 昨天老师布置了一道预习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照先后顺序划出描写爸爸神情变化的词语。大家完成了没有?好,下面我们交流一下。 学生边回答老师上依次出示:出神 小结:爸爸先是出神,接着是微笑,再接着是变得严肃起来

23、,然后是陷入沉思,最后又浮起微笑,这就是爸爸的神情变化。 三、细读课文,体会含义。 l、首先我们来讨论,爸爸为什么出神。 先看屏幕,然后再自由读课文的第14节,想想看,能回答吗?同桌的同学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2、爸爸为什么微笑呢? 请每个学习小组用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课文4至12节,然后我们互相交流。 每个学习小组练该对话 (一人读哥哥的话,一人读妹妹的话,一人读爸爸的话,一人读叙述人的话、) 指名读。 3、爸爸的神情为什么又变得严肃起来呢? 请同学们快读课文的第14节,然后回答,好吗? 是因为爸爸要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品格,所以他显得严肃起来。爸爸用三句话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的品格。试试看,能不能把

24、爸爸的话读通。 指名试读。 还有谁能读得更好吗?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讨论:这三句话应该怎样读? 自由练读。 齐读。 教师叙述: 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引导这是何等高洁的品格!爸爸在向孩子们介绍时怎能不肃然起敬变得严肃起来呢 让我们带着赞美、崇敬的感情再把爸爸的话读一遍爸爸的神情变得严肃起来不仅仅是出于对白杨的崇敬,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你能快速阅读课文第15节告诉老师吗?(学生读书思考)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喻人”。 板书:借物喻人 爸爸的心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讨论首先请同学

25、们默读课文第16节,完成填空。 (完成后学习小组之间可以先交流交流)讨论。指名说。 爸爸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学到这里你明白了吗?请你用“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关联词语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好吗? 练说。 交流。 爸爸的心现在你知道了吗? 板书:建设边疆扎根边疆 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为什么突然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默读最后一节课文,想想看。 讨论。 (爸爸在沉思什么呢?) 板书:小白杨茁壮成长孩子 (爸爸仿佛孩子仿佛) 四、理清线索,总结升华。 白杨这篇课文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先写白杨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强的特点,借以表达爸爸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伟志向。同时也表达了爸爸对孩子的期望

26、和信任,他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像小白杨一样,迎着风沙茁壮成长,成为建设边疆的生力军。 五、小练笔:练习写一个借物喻人的片段 板书设计:借物喻人 高大挺秀扎根边疆 白杨适应性强爸爸 生命力强建设边疆 小白杨茁壮成长孩子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感受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英勇气概。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

27、的丝绸之路,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奇观。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城美丽的拉萨。 指名谈拉萨印象。 师: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揭题,读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

28、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1自学课文: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整体感悟: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最重要?(第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四、直击重点,自学探究 过渡:是啊,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修建过程中,建设者都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自读课文,勾出课文相关语句,联系实际或资料进行批注,小组交流。(学生自学勾画,小组讨论交流) 五、想象情境,领悟内涵 出示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

29、的事”。 (学生交流,教师主要抓住以下几点随机点拨。) 1研读“困难1” (1)了解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冰土铁路。” (2)体验困难: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 联系资料谈谈高原冻土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3)克服困难: “科技人员昼夜在隧道里实地考察,发现冰岩温度的变化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体验情感: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补充资料,深化认识:课件生命禁区的早晨。 (4)感情朗读,激发情感。 战风雪,斗严寒,在

30、生命禁区的高原,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施工,当我们体会到这些,你会怎样读这段话?(指导朗读第56自然段) 师:所以,面对困难,谁不知道“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研读“困难2”(1)了解困难;“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 (2)体验困难:把对你触动最大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并联系实际或结合资料进行想象。 (3)克服困难: 理解词语:哪些词语体现了科技人员的艰辛? 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4)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师:天气恶劣,繁重危险,多么特别,多么凶险的施工!当我们体会了这些,你又会怎样读这段话呢?(读第89自然段) 师:所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

31、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 1拓展资源:青藏铁路工程足以让世界震惊。老师从网上获得了一些资料(大屏幕出示,老师讲述建设者的“苦”“笑”“酷”) 师:既然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小结: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联系生活,激发豪情:这就是壮丽的青春,这是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

32、篇章!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通车,(大屏幕出示中国铁路交通图,红线标出青藏铁路走向。指名介绍)六、小练笔 青藏铁路的竣工,将引起x藏的巨大变化,我们不能忘记曾在这片冻土上挥洒血泪的建设者。如果要在铁路经过的海拔最高处为建设者立一块丰碑,你会在上面写下什么呢?(生动笔写)七、归纳总结 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今年7月1日,青藏铁路将试运行通车,同学们如果有机会坐火车到拉萨去,请一定不要忘记修建这条铁路的建设者们为之而付出的血汗

33、!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成为这样的建设者!板书设计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重重困难天气恶劣 一一克服 极度缺氧课后反思: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1通过策划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书写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4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并分享习作的快乐。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通过策划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1播放课件(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

34、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2伟大祖国幅员辽阔,江南水乡,塞外风光,西部高原,独特的地理特色,迥异的风土人情,作为中国人,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二、明确主题,出谋划策1今天我们要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去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更深入地了解他们那里的风景和物产。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建立联系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千山万水把我们阻隔,不过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我们总会有很多办法和他们建立联系的,好好想一想,把你的办法推荐给大家。4学生分小组交流。5

35、全班交流。(如:网络上的QQ、报纸杂志上的交友栏目,作文书上注明的详细地址、电视节目介绍的学生)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方式:网络 报纸 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节目三、集思广益,进行策划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2学生分小组商量。(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探讨活动中,要对活动的可行性以及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有益的事来进行具体的指导。)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1)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

36、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板书:支助活动书信往来情况介绍联谊活动网上交流(2)每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表达着同学们的想法。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事呢?学生自由交流。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2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第二、三课时习作及评改教学目标:1懂

37、得在信中有条理地书写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2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并分享习作的快乐。教学过程:一、回忆书信的格式1交流书信的写法及格式。2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3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介绍自己(略)说出想法(略)提出建议(详)4在上节课的口语交际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并作出精心的策划,要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想法,就必须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写。二、师生同写,发表见解1学生自己写信。2教师稍作巡视后也与学生一道写作。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1教师根据巡视时的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评价方向:(1)叙述清楚且有条理。(2)提出的建

38、议具有可行性。(3)语句准确,想法合理。(4)学生个体的进步。(5)书信的格式正确。2教师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读给学生听,请学生作出评价,并与学生的习作进行对比,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3结合评改中的出现的典型问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4小组交流评改。5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6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再次誊抄习作。四、学写信封,寄出信件1同学们不仅精心策划了“手拉手”的活动,还认真写出书信。大家想结识远方小伙伴的真情溢于言表。那我们说一定要把这些信寄给远方的小伙伴。2学生读教材第三自然段,初步感知信封的写法。3出示信封格式图,具体了解如何写信封。4教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信封、信件和邮票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要求填

39、写信封并贴上邮票、寄信。五、总结祝你们的心愿早日实现。我们相信: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在“心连心,手拉手”的活动中不断成长,收获美好幸福的明天!课后反思:回顾拓展一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5引导学生朗读、背

40、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的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本单元“走进祖国西部”的专题学习,交流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在交流中积累学习方法并理性的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断进行改进。2引导学生交流在课内外学习中的真实感受,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西部建设、发展的看法或者建议,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西部的豪情。3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4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

41、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资料交流。 1谈话导入: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从以下方面引导: 西部的过去、现在、未来 西部的建设与发展 西部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 西部的旅游与开发 西部的人的生存状态、生活环境 西部的教育,西部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二)回眸课文内容,揣摩写作特点。 1快速浏

42、览课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1)把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的部分或者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推荐给大家,并说说原因。 (2)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分别说一说。 (如:场面描写人物对话的描写 借物喻人(借赞扬白杨树来赞扬西部建设者) 景色描写中的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总结: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我们、你们、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西部必定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43、西部必将会迎来灿烂辉煌的明天!二、日积月累 1.导入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积累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中唐时期素有诗豪之称的大诗人刘禹锡写的浪淘沙。 2.学生自由朗读,如果有不理解的,老师可作适当补充性讲解。 “九曲黄河万里沙”,写黄河弯弯曲曲地流经万里,夹带着大量泥沙。“浪淘”,波浪翻卷;“风簸”,风浪滚动。“浪淘风簸自天涯”,写黄河波涛汹涌,来自天边。“如今直上银河去”,是诗人一种浪漫的想象,说黄河一直走到银河那里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地说可以到达牛O和织女的家了。前两句描写黄河奔腾万里的雄浑气势;后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写黄河源远流长,仿佛是从银河里流

44、下来的。 此诗写九曲黄河的雄伟气势,并展开奇特的想象,表现作者的向往与追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4.引导学生课外找一些刘禹锡的诗来读一读。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趣味语文 1.谈话导入。 师:批改作文时,常发现有些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使用随心所欲。或一“,”到底,或通篇不用,想起来了就随手点一下,说明这些学生对标点符号极不重视。今天我们来读一则关于标点符号的故事,读完之后,谈谈你的感想。 2.学生读文中故事。 3.交流读后感受。 4.教师提供故事: 有一个富翁生性吝啬,聘请教书先生时,讲明膳食供给很微薄。当时,这位教书先生一口应允了。但借口恐怕口说无凭,写了一张没有加标点符号的合约:“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富翁根据自己主观愿望。理解为“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欣然签字。那知吃第一顿饭时,教书先生就大喊大叫:“怎么尽是素菜,没有荤菜?我们不是约定了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的么?”弄得这个富翁哭笑不得,只好照合约上的办。 5.动手练习加标点,使之成为不同意思。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过路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某家有少女人材十分丑陋全无一双好脚 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 6.小结。 标点一定要恰当,它就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显得无足轻重,标点错了,意义也就变了。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