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89738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班级 4 授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课题 18、将相和 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等优秀品质。 2.认读“璧、蔺”等生字,会写“赵、拒”等生字。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法提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相关背景资料 (共2课时)第一课时 一、走进古典名著,了解名著内容 1.导入:你一定听过或读过唐僧的故事、哪吒的故事、武松的故事、诸葛亮的故事它们都出自我国的古

2、典名著。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我国的文学、历史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你还知道哪些名著?(三言二拍资治通鉴等)名著中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我国汉代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叫司马迁,他出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史记,请同学们翻开教材,读一读“资料袋”。(生读) 2.破题、解题。题目中“将”指谁?“相”又是指谁?“和”的意思呢? 二、走进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中心 1.听课文配音朗读,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故事?指名说后再让学生上台板书。(完璧归赵 渑池相会 负荆请罪) 2.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词多读几遍。

3、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当场交流解决。 3.指名接力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哪些自然段讲“完璧归赵”?哪些自然段讲“渑池之会”?哪些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读后反馈、明确:第110自然段讲“完璧归赵”;第1114自然段讲“渑池之会”;第1518自然段讲“负荆请罪”。) 4.学习“完璧归赵”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10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再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先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再指名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3)以下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及,可以由教师提问,重点讨论: 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导秦国去。”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一

4、是因为这是一个事关国家是不是受辱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必须思考成熟,二是因为这是一个难题,不能不假思索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要思考。但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就有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表现出蔺相如的才智的确有超过一般人。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蔺相如自己带着和氏璧到强大的秦国去,表现出蔺相如胆识过人和为了国家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勇于牺牲的精神。) 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理直气壮”的理解。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因为蔺相如已经把璧献给了秦王,秦王自食其言,不给城,秦国理

5、屈,赵国就占了理,所以他能理直气壮地说。)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蔺相如又利用秦王喜欢璧的心理,用要撞碎和氏璧来威胁秦王,目的是把璧要回来,送回赵国,不是真的要“撞”。但如果秦王硬逼他,他也会真撞的,他决不会让和氏璧落到秦王手里。) 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到了举行典礼那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 蔺相如为什么能大大方方?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个时候蔺相如的心理状态?(踏实、坦然、轻松、放心、沉着、轻松、无惧无畏)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把蔺相如送回赵国。 从“只得”“客客气气”中你读懂了什么? (秦王的“客客气气”与蔺相如的“

6、大大方方”形成对比,说明不可一世的秦王终于在蔺相如的面前败下阵来,而蔺相如则取得第一个回合的胜利。“只得”说明秦王的“客客气气”,是无可奈何,没有别的办法,不是甘心失败。) (4)从这个故事中你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完成练笔: 蔺相如是一个_的人(胆识过人、机智勇敢、随机应变、勇于牺牲、英勇无畏、足智多谋)朗读课文第110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2.朗读课文。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班级 4 授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课题 18、将相和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在

7、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大将军廉颇顾全大局、知错认错等优秀品质。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故事之间的联系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学习重难点 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的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教法提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第二课时 一、继续走进课文,理解内容 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完璧归赵”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1.学习“渑池之会”的故事。 (1)生默读课文第11至14自然段。提出几个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问题进行交流。如蔺相如为何拼命地坚持要秦王为赵王击缶

8、?秦王为何不敢拿赵王怎么样?(2)提问: 在课文的这个部分中,你对哪些词句感受最深刻? 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赵国赢占了上风。因为秦国是强国,赵国是弱国,秦王和赵王一样为对方演奏乐器,秦王吃亏了。再说,赵王是秦王叫他鼓瑟的,而秦王是被蔺相如逼着击缶的,秦王和蔺相如身份不一样,要求对方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说是赵国占了上风。) 你能用一些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取其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负荆请罪”的故事。 (1)指名读课文第15至18自然段。 (2)说廉颇负荆请罪,同学们认为廉颇有罪吗?(答案可以是廉颇只能说犯错,不能

9、说有罪。廉颇认为自己有罪,这说明廉颇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以可以是如果廉颇不及时改正错误,就要成为国家的罪人。 (3)廉颇负荆请罪,可以看出廉颇是是个怎样的人?(知错就改的人,最终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 (4)通过这个故事,你对蔺相如又有哪些认识?(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胸怀宽广) (5)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二、回归全文,总结提高 1.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成语的含义。2.说说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前面两个故事,写廉颇与蔺相如的“和”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证了国家的安全。后面一个故事,廉颇与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由“不和”到“和”。全文围绕“和”字来写。3.说说你喜欢

10、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三、布置作业 1.抄写喜欢的词语和句子。2.有条件的同学课外阅读司马迁和其他历史人物的故事。 课后小结 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班级 4 授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课题 19、草船借箭 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妒、督、寨、擂、呐、丞”等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瑜、幔”等生字 2、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

11、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了解“草船借箭”一事的起因及经过难点: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法提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有条件的,阅读三国演义第42回至第46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以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 教师准备: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共2课时)第一课时 一、创设意境、感悟精彩 1.创设意境,渲染气氛。课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和主题曲。 2.调动积累。你们熟悉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主要人物,哪些主要故事? 3.尝试交流,整体感知。 (1)谈话:今天,老

12、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故事。(出示课题:草船借箭)老师相信,许多同学都熟悉这个故事,谁来介绍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 (3)对学生的交流进行评价。 二、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1.划出课文的中心句。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划出课文的中心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2.品读感悟,周瑜临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划出来,再用心体会,诸葛亮到底神在哪里,妙在哪里。 3.学生自主学习。边读边画边体会。 4.交流、对话: 以“诸葛亮知天文”为例,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品读句子:“这时候大雾

13、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角色换位,对比体会:这场大雾,诸葛亮、鲁肃都看到了。他们各自心情会怎样?心理会怎么想的? 角色扮读。 (2)联系课文上下文来体会。课文中这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事先算准了这场大雾。如,第二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 第四自然段的 “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个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第六自然段的“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

14、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鲁肃问他:你叫我来做什么?诸葛亮说:请你一起去取箭。” 第七自然段的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5.小组自学交流“诸葛亮懂地利”的情节。教学过程设想如下: (1)默读课文,圈画相关的句子或重点词语。 (2)交流体会。 (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第六自然段的“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 第八自然段的“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本句中“逼近”一词尤其能反映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理由一:逼得太近,曹操必能识破秘密;理由二:距离

15、曹军水寨远了,又不能受到箭或受箭面积不大。“度”的把握全在智慧。) 三、课外延伸 1.阅读三国演义第40回、46回、90回。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重点品读“诸葛亮识人心”的课文内容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班级 4 授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课题 19、草船借箭 课 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巩固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紧扣课文语言,感悟文中周瑜、诸葛亮等人物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诸葛亮筹划安排“草船借箭”部分内容的研读,感受诸葛亮足智多谋,安排周密,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本领。 3、激

16、发学生学习、亲近古代文学作品的兴趣。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难点: 理解“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扣住课文语言,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法提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一、欣赏名著,品读经典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草船借箭这个历史故事,老师知道了同学们特别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同学说,诸葛亮通晓天文,有的说他懂得地利,还有的说诸葛亮之所以能借到箭,最重要的是因为他“知人心”。的确,课文精彩描述“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这节课我们要探究的重点。如果老师让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或最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学习方式来欣赏

17、、探究课文描述“诸葛亮知人心的内容,你会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探究? 2.学生片刻沉思后汇报,老师梳理、概括出以下几种学习方式: (1)读:有感情地朗读。 (2)说:选择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再加上自己的想像,有声有色地说一说。 (3)演:邀请几个同学或者老师,分角色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4)评:评说诸葛亮“神机妙算”知人心。 (5)写:根据看过的电视剧,展开想象,扩充、编写“诸葛亮知人心”的某些场景。 3.学生讨论确定各自的学习方式,可以个体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 4.师生互动交流,及时指导,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式、学习策略。例 (1)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如果选择的是“有感情朗

18、读”这种学习方式,请按照自己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进行个性化朗读,以求达到声情并茂、人物形象活灵活现的效果。 (2)说:采用“说一说”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你准备怎样说? (交流要点:主要的情节和内容要讲清楚。可以对故事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创造,特别是第二自然段的对话,要加上一些生动的提示语和有趣的细节等。语言要自然、流畅。不同人物的语言,要用不同的语气和语调,表现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说话时态度大方,要注意“听众”的反应,能用目光和手势与他们进行交流。) (3)演:如果选择“演一演”的学习方式学习“诸葛帝知人心”这方面的内容,该怎样演呢? (交流要点:要编好“剧本”。把课文内容改

19、为“剧本”,有些语言要适当改变。选择好“演员”,分配好“角色”。各自熟悉“台词”。准备好简单的“道具”。注意:一可以演具体片断:比如,第二自然段的“对话交锋”;第七自然段的“饮酒取乐”;二可以串演整篇课文内容。) 5.请同学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学习伙伴,欣赏名著,品读“诸葛亮知人心”这方面的课文内容。 6.小组交流,全班汇报,自由欣赏、品读:引导学生围绕“神机妙算”知人心进行汇报,教师参与、互动。 以第七自然段为例“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针对这个片段,如果是采用表演探究的学习策略的同学,教学情境可以这样创设:

20、师:“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演演看,诸葛亮他这时怎么笑?” (可能是:诸葛亮向北岸望了望,从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对曹操轻蔑的嘲笑。) (可以是:诸葛亮面对南岸,仰天大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对战胜周瑜后,抑制不住的爽朗的笑。) (可以是:诸葛亮看着眼前的船只,听着擂鼓、呐喊声,微微一笑,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是自豪、自信的笑。) 师:现在就请同学

21、们,用朗读把“笑”的不同内涵读出来。 二、营造“对话”,塑造人格 三、链接名著,拓展文本 四、作业: 1.接龙复述故事。2.把文本演绎成课本剧。教 学 后 记 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班级 4 授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课题 20景阳冈 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有激发主动阅读名著的兴趣。 3过程与方法:默读课文了解内容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难点: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

22、打虎有什么关系。教法提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好汉歌 (共1课时)一、激趣导入,明确阅读要求 (播放好汉歌,由电视剧主题曲导出名著水浒传。)(板书:20.景阳冈) 1.你们了解水浒传吗?认识武松吗?知道的请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全班交流。一起读文后的“资料袋”。) 2.指名读课文前的导语,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导语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1)认真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打虎的部分多读几遍。 (2)想一想,除了“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跟打虎有什么关系。 (3)武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通过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3.学习方法交流: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三个问题? (1

23、)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段与段的联系。 (2)通过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根据阅读要求,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由于课文一些语句的意思或用法与现代文有所不同,老师适当做一些提示。如,“这酒真有气力”这酒很有劲;“筛一碗酒”倒一碗酒;“吃酒”喝酒;“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武松只顾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2.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养成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批注的好习惯。 3.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情况 三、检查自学效果、组织交流 1.学习汇报: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武松打虎”,课文还写了哪些内容,找出相关段落。(课文的813自然段写“武松打虎”,除此之外,14

24、自然段主要写武松在酒店喝酒,57自然段写武松上景阳冈。) 2.抽查四人小组读“武松打虎”段落。 3.在描写“武松打虎”的段落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后有什么感受? (1)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老虎的几个回合里,描写双方动作的词句进行比较体会。 突遇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他的对策是“躲闪”、“闪在青石边”、“闪在大虫背后”、“闪在一边” 一 一段话里连用了许多个“闪”字,能否换成“躲”字呢? 描写武松时,用“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几个字,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形象生动地凸现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淋漓尽致地刻画了武松过人的高大形象。 (2)根据交流,重点品读相

25、关的句子。 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武松打虎的语句,进一步体会武松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可以自由发挥,你觉得怎么读像武松就怎么读(生有感情地朗读。) 谁愿意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同学们听?(生有感情地朗读) 比比看,谁最像武松。 4.“打虎”部分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突出了英雄形象。你认为前面的内容与“打虎”内容有关吗?又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 通过对武松的语言描写,感受到武松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武松心里的描写,感受武松的内心变化,感受他的英雄气概。如“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怕什么,只管上去,看看怎么样。” “自言自语道:哪儿有什么大虫!是人自己害怕了,不敢上山。”这是

26、他在为自己壮胆,也很真实可信。所以这些内容看似与打虎无关,实际上与打虎的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 5.武松在这些段落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小结武松的人物形象:豪爽、神威、武艺高强、江湖阅历丰富 四、自主探究、交流收获 1.本单元我们共学习了三篇根据名著改编的课文,说说对三部名著的初步印象 2.小结:水浒传就写了108条梁山好汉,就武松还有很多章节很多精彩的故事,李逵也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也曾经打死过老虎,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课后去阅读水浒传,你一定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五、课外拓展 1.阅读水浒传。 2.收集一个水浒传人物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教 学 后 记动态修改 浏阳市小学教师统一

27、备课纸 科目 语文 年级 五 班级 4 授课时间 2013年 月 日 课题 21猴王出世 课 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个性特点。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教材分析(含重点、难点、关键点) 重点难点: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教法提示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 电视剧片段 教学过程 (共1课时)一、揭示课题 1.揭题,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

28、那个人物?2.谈谈你对人物的了解。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二、初读感知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交流自学情况。三、了解石猴的由来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2.交流。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理解“盖自”(自从)、“即久”(已久)、遂(于是) 提示: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2)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

29、,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朗读并感受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语言简练,初步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提示: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勇敢。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四、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1.自由读读24自然段,画出并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相关句子。2.交流。 (1)“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3.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五、课外阅读扩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课后小结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