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图学C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工程图学C/Engineering Graphics C 课程编号 学 分 4 总学时 64(含8学时课内上机) 适用专业 工科类非机械、非土建各专业 先修课程 无 一、课程简介与特色工程图学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科。工程图样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技术思想的语言。在工程设计中,工程图样作为构思、设计与制造中工程与产品信息的定义、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媒介;在科学研究中,图形作为直观表达实验数据、反映科学规律,对于人们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问题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表达、交流信息,形象思维的过程中,图形的形象性、直观性和简
2、洁性,是人们认识规律、探索未知的重要工具。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有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有重要作用。它是以几何学为基础,以投影法为方法,研究几何形体的构成、表达及工程图样绘制、阅读基础的工程基础课。Engineering graphics is a discipline on expression, exchange and transmission of engineering and product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drawing is a carrier of engineering and product
3、 information and a language of expressing and exchanging technical design idea. In engineering design, engineering drawing is the main intermediary of definition,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of engineering and product inform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ceiving,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 In scie
4、ntific research, a graph can illustrate experimental data and reflect the laws of science visually, which is significant for us to grasp the interior relations between things 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a problem. A graph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visualization and conciseness is an important tool of
5、understanding the law and exploring the unknown in information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This course is a subject characteristic of rigorous theory and practice. 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which can help students to cultivate scientific thinking method and enhance engineering a
6、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Based on geometry and projection methods, this course is a basic technical course which researches conformation of geometric features and construction and reading of engineering drawing.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下列课程目标: 1、学习工程图样绘制及阅读的基本规范及相关国家标准的运用; 2、学会运用正投影法进行基本
7、形体及组合体的分析方法、投影表达及阅读; 3、掌握工程形体的常用表达方法; 4、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图样绘制及阅读的方法;5、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概念、应用及发展状况;初步掌握运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计算机绘图的方法。 6、培养形象思维、空间思维能力;培养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程素质。表1 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权重系数123456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包括工程图基本知识、投影理论基础、组合体、工程形体常用表达法、机械图、计算机绘图等部分,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1、工程图基本知识 (1) 工程图相关技术制图国家标准介绍; (2) 几何作图与圆弧连
8、接; (3) 绘图工具及仪器使用方法介绍; (4) 仪器图绘制方法及步骤。重点:(1)工程图相关技术制图标准学习;(2)仪器绘图方法及步骤。难点:手工仪器绘图。2、投影理论基础(1) 投影的形成、分类及应用,正投影的特性;(2) 立体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画法;(3) 立体表面上的点、线、面投影分析。(4) 回转体的投影及其表面上的点与线的投影。重点:(1)投影概念的建立;(2)三面投影图投影规律;(3)基本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分析。难点:投影概念的建立及基本立体表面构成要素的投影分析。3、组合体(1) 组合体的形成及分类;(2) 截切体(平面与立体相交,平面仅限
9、特殊位置);(3) 相贯体(两回转体相交,仅限回转体轴线垂直于投影面);(4) 组合体三视图及尺寸标注;(5) 读组合体三视图;(6) 轴测图基本知识及正等轴测图画法。重点:(1)组合体形体分析及三面投影图画法;(2)读组合体投影图。难点:读组合体投影图。4、工程形体常用表达方法(l) 视图;(2) 剖视图(以单一剖切面、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剖视为主);(3) 断面图;(4) 常用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5) 第三角投影简介(为扩展内容,选讲)。重点: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表达方法及应用。难点:各种表达方法的具体运用。5、机械图(1) 机械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介绍;(2) 零件图;(3) 标准件与
10、常用件;(4) 装配图。重点:零件图、装配图的阅读。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阅读零件图及装配图。6、计算机绘图(1) 了解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概念、应用及发展状况;(2) 熟悉一种绘图软件,并能进行基本作图。重点:建立计算机绘图基本概念。难点:绘图软件熟练运用。四、学时分配本课程的教学时数为64学时,课内外学时比例为1:1.5,课内学时分配如下表:表2 课程学时分配表 教学环节课程内容 学时讲课实验小 计绪论,工程图基本知识和技能4投影理论基础8组合体绘图及读图16轴测投影图及模型测绘4工程形体常用表达方法6零件图4标准件常用件4装配图8计算机绘图28合计56864五、实验或实践环节表3 实验基本
11、信息一览表实 验 项 目 名 称实验内容实验类别实验类型实验要求实验学时1.计算机绘图基础了解计算机绘图基本概念,学习AutoCAD二维绘图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必修42.计算机绘图应用学习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二维工程图专业基础课综合性必修4合计8注:1. 实验类别: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学科大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他;2. 实验类型:演示型、验证性、综合性、设计研究性、其他;3.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其他;4. 详见计算机绘图C实验教学大纲。六、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措施本课程是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专业课,课程内容多、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为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中应做到:1. 精
12、讲多练。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实践教学,教与练结合。2. 注意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教师要全程指导上机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3. 注意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中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科研结合教学等手段,使学生理解基本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4.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网站、校网络综合教学平台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加强师生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5. 加强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监控,通过课堂绘图训练、模型测绘、课堂讨论、提问、课后作业等教学活动,巩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
13、始终贯彻工程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教育的思想,以强化空间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线,增加实践教学、讨论教学环节及互动选择、构形练习等训练内容。从知识智能结构的整体优化方面着手,打破传统的格局,精取优选,调整知识结构,融入和加强具有现代特色的内容,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七、考核方式1. 课程考核分为期末统一闭卷考试和平时学习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主要包括作业(大、小绘图作业)、模型测绘、计算机绘图实验等内容。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期末统一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2. 本大纲所提到的内容都是教学及考试内容,适当突出重点。期末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0,次重点占25,一般占1
14、5。3. 期末试题难易程度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约为2:4:3:1。4. 期末试卷试题类型一般为:绘图及读图的作图题。八、推荐教材及参考资料推荐教材: 1、工程图学简明教程(第4版,含DVD课件光盘) 主 编:王成刚、赵奇平等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4.82、工程图学简明习题集(第4版)主 编:王成刚、赵奇平等 出版社: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4.83、工程制图(第3版) 主 编:黄丽、朱建霞、郑芳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2011.2出版4、工程制图习题教程(第3版) 主 编:王琳、朱建霞、姚勇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
15、间:2011.2出版参考书:1、机械制图 主 编:同济大学等 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主 编:西安交大等 出版社:高教出版社 出版或修订时间:3、Engineering Graphics 主 编:Frederick E. Giesecke ,etc. 改 编:焦永和等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或修订时间:2005.5九、课程对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支撑的达成度评价方法针对课程大纲提出的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分解各个课程教学环节对课程目标达成的权重,对学生在相应教学环节的达成度进行评价,课程目标各项达成情况计算公式如下:课程主要教学环节支撑课程目标权重分配如表4。表4 课程主要教学环节支撑课程目标权重分配课程目标教学环节目标值分配作业实验专题研究期末考试10.90.120.40.630.40.640.60.450.10.960.70.20.1将上述课程目标达成评价结果用于课程支撑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的评价,权重分配如表1,毕业要求各项指标点达成情况计算公式如下:执 笔:王成刚 日 期: 2015.12.18审 阅:王琳 日 期: 2015.12.19审 定:胡剑 日 期: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