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永乔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2014年8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永乔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
建设单位: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盖章)
编制日期:2014年08月
国家环境保护部制
第61页
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国环评乙字第2133号)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的名称,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永乔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
建设单位
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徐大海
联系人
郭为良
通讯地址
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
联系电话
15805651566
传真
——
邮政编码
231512
建设地点
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
立项审批部门
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批准文号
庐发项【2012】191号
建设性质
新建
行业类别
A014蔬菜、食用菌及园艺作物种植;A015水果种植
占地面积
600亩
建筑面积
18150 m2
绿化面积
3000 m2
总投资
(万元)
5000
环保投资
(万元)
152.5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3.05%
评价经费
——
投产日期
2014年08月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由来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
《全国休闲农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指出,休闲农业将成为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需求的民生产业。《安徽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明确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方位开展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加快与长三角及周边地区一体化进程。打造面向长三角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绿色生态农业、特色精品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是时尚的农业发展方向,它可以为传统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条可持续、高效的发展途径。合理经营的乡村生态种植体验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和乡村环境的改善和保护,对促进区域生态平衡,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为了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拟在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采用租赁方式承包经营1000亩土地(一期600亩),投资5000万元新建永乔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00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值1220万元,年均利税300万元。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本项目为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将有一定污染问题的产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98-253号令)中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同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做好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防止污染,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三统一”,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委托安徽汇泽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进行该建设项目的环评工作。我单位在接到委托后,按项目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针对本项目可能涉及的污染问题,从工程角度和环境角度进行了分析,并对工程中的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管理措施,尤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环境正负影响和效益进行了客观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该环境影响报告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04.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2008.6.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4.1);
(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
(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
(9)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
(10)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
(11)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
(12)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HJ/T2.3-93);
(13)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
(14)庐江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庐发项[2012]191号,《关于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新建永乔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备案的复函》;
(15)《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永乔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项目建议书》;
(16)环评委托书;
(1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项目资料。
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3.1项目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永乔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
建设规模:规划建设农用地579亩,各类建筑设施面积18150m2;
建设单位: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
占地面积:600亩;
投资总额:5000万元。
3.2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主体、储运、辅助、公用及环保工程。具体组成见项目组成一览表。
表1 建设项目组成一览表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工程内容及规模
备注
主体工程
生态农业区
包括有机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和水产园,有机蔬菜园采用单体钢架大棚结构,面积55000m2(82亩),主要进行特色蔬菜、芽苗蔬菜等10余种优质、高档优质蔬菜的设施栽培,其中特色蔬菜:生产面积50亩,产量250吨/年,芽苗蔬菜:生产面积32亩,产量200吨/年;瓜果园面积134400m2(202亩),包括草莓(大棚种植)种植园、葡萄种植园和百果采摘园(开心农场区),其中草莓种植园面积25000 m2(37亩),产量60吨/年,葡萄种植园面积85000 m2(128亩),产量200吨/年,百果采摘园面积24400 m2(37亩),主要种植水蜜桃、油桃和观赏桃,产量80吨/年;花卉园包括桂花园、海棠园、紫竹园、樱花园、百草园、银杏园、梅花园和水培花卉园,总面积120000 m2(180亩);水产园面积76500 m2(115亩),主要用于水产养殖和休闲垂钓。
拟建
辅助工程
生技综合楼
位于蔬菜钢构大棚的东侧,建筑面积5192m2,5F,砖混结构,其中1楼为农产品检测中心,2楼为科教服务中心,3楼为科技研发中心,4楼和5楼为办公室。
拟建
分拣包装车间
主要用于蔬菜、水果的分拣和包装,面积573 m2,4F,砖混结构。
拟建
宿舍
面积1000m2,2F,砖混结构。
拟建
食堂
面积1000m2,2F,砖混结构。
拟建
储运工程
仓库
包括农机农具仓库和农资仓库,其中农机农具仓库面积506 m2,2F,砖混结构,主要用于农用机械以及农用工具的储存;农资仓库面积383m2,2F,砖混结构,主要用于农资如化肥、蔬菜种子等的储存。
拟建
公用工程
供水
庐江县万山镇自来水厂供水,用水量13054.59t/a。
/
排水
雨污分流管网,污水量6198.6t/a
拟建
供电
万山镇变电所供电,用电量25.5万kwh/a
/
环保工程
废气治理
静电式复合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排放
拟建
废水治理
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预处理后与蔬菜清洗废水一起进入地埋式污水处理站处理,处理达标后用于农业园灌溉
拟建
噪声防治
选择低噪声设备,采取减振、隔声、消声等治理措施,加强管理、距离衰减等。
拟建
固废治理
废油、废油桶、含油擦拭物等危险固废危废暂存池收集,定期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统一处理;农业生产垃圾和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后运至庐江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
拟建
绿化
新增绿化面积3000m2。
拟建
拟建项目各功能区组成内容详见表2所示。
表2 建设项目各功能区组成内容一览表
序号
功能园区
面积
(亩)
建筑设施面积
(m2)
建设内容
1
生态农业区
579
385900
1.1
有机蔬菜园
82
55000
有机蔬菜园采用单体钢架大棚结构,面积55000m2(82亩),主要进行特色蔬菜、芽苗蔬菜等10余种优质、高档优质蔬菜的设施栽培,其中特色蔬菜:生产面积50亩,产量250吨/年,芽苗蔬菜:生产面积32亩,产量200吨/年。同时以简洁的文字表述蔬菜文化和科普知识,以各种艺术标牌的形式进行吊挂,增加趣味性和知识性,引发游人的无限遐想,使整个设施蔬菜园富有强烈的现代农业科技气息。
1.2
瓜果园
202
134400
瓜果园包括草莓(大棚种植)种植园、葡萄种植园和百果采摘园(开心农场区)。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郁,是水果中难得的色、香、味俱佳者,被誉为“果中皇后”。草莓花代表纯洁与远见,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语言中草莓代表绝对的完美。本园种植和展示的草莓品种主要为红颜、奶油草莓(章姬)等适宜促成栽培的暖地型品种以及赛娃等四季结果型品种。草莓种植园面积25000 m2(37亩),产量60吨/年;葡萄营养价值很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和葡萄酒,葡萄园主要栽种有红提、巨玫瑰、巨峰等品种,葡萄种植园面积85000 m2(128亩),产量200吨/年;百果采摘园种植和展示的桃品种为水蜜桃、油桃和观赏桃,营造出世外新桃园景观。除突出新、奇、特、优品种和设施栽培的先进科技外,还结合观光旅游,突出桃园的园林结构。园内建设小凉亭、坐凳等供游客休憩、观果、采果,并通过文字、图片、标牌等多种形式,进行水果文化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充实果园的文化内涵。百果采摘园面积24400 m2(37亩),产量80吨/年。
1.3
花卉园
180
120000
花卉园包括桂花园、海棠园、紫竹园、樱花园、百草园、银杏园、梅花园和水培花卉园,各园合理规划,其中桂花园位于紫竹园的西面,面积12825 m2(19亩),海棠园位于桂花园和紫竹园的北面,面积13308 m2(20亩),紫竹园位于桂花园的东面,面积14346 m2(21.5亩),樱花园位于桂花园的南面,面积18403 m2(27.5亩),百草园位于樱花园的东面,面积22514 m2(34亩),银杏园位于樱花园的西南面,面积16713 m2(25亩),梅花园位于银杏园的东面,面积13479 m2(20亩);水培花卉园工三处,面积总计8300 m2(12亩),栽培郁金香、兰花、红掌、杜鹃、玫瑰等高档盆花。同时在园内建设小凉亭、坐凳等供游客休憩、观花。
1.4
水产园
115
76500
水产园共4处,主要用于水产养殖和休闲垂钓,观赏鱼2万尾,鲢鱼10万尾,鲤鱼5万尾。
2
综合服务区
19.5
12970
2.1
生技综合楼
7.8
5416
位于蔬菜钢构大棚的东侧,建筑面积5192m2,5F,砖混结构,其中1楼为农产品检测中心,2楼为科教服务中心,3楼为科技研发中心,4楼和5楼为办公室。
2.2
分拣包装车间
0.86
573
主要用于蔬菜、水果的分拣和包装,面积573 m2,4F,砖混结构。
2.3
宿舍
0.75
500
建筑面积1000m2,2F,砖混结构。
2.4
食堂
0.75
500
建筑面积1000m2,2F,砖混结构。
2.5
农机农具仓库
0.76
506
2F,砖混结构,主要用于农用机械以及农用工具的储存。
2.6
农资仓库
0.58
383
2F,砖混结构,主要用于农资如化肥、蔬菜种子等的储存。
2.7
停车场
8
5316
以人为本,突出“绿色、生态、环保”主题,采用植草地坪为路面,将雨水收集、滞留、净化、渗透等功能集为一体,并间隔栽植一定量的乔木等绿化植物,形成绿荫覆盖,将停车空间与园林绿化空间有机结合。
合 计
600
399000
3.3项目建设面积指标及生产设备
本项目的建设面积指标见表3,生产设备见表4。
表3 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态农业区
有机蔬菜园
m2
55000
瓜果园
m2
134400
花卉园
m2
120000
水产园
m2
76500
2
综合服务区
生技综合楼
m2
12080
分拣包装车间
m2
2292
宿舍
m2
1000
食堂
m2
1000
农机农具仓库
m2
1012
农资仓库
m2
766
停车场
m2
5316
表4 项目生产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
名称
型号
数量
(套/台)
技术参数
温室配套设备选型
1
轴流
风机
RWF-1250
3
尺寸(长×宽×高):1400×1400×400mm;扇叶直径:1250毫米;排风量:32000立方米/h/台; 转速:325 RPM;功耗:0.75 KW/台;噪音量:≤70DB。
2
移动式喷灌机
PG99S
3
最大行程99 m;运行速度4-21 m/min;电机功率250 w;外形尺寸 (长×宽×高)900 mm×950 mm×385 mm;喷杆长度15 m;重量75 kg。
3
植物补光灯
GGLN-2
600
电压:110V/220V;灯电流:4.13A;光通量:55000lm;光效:138lm/W;显色指数:25Ra;灯头型号:E40;平均寿命:24000h;色温:2050K;功率:150W。
果园机械设备选型
1
果园中耕机
3ZG-20
机架调节幅宽2000~3000mm;工作深度50~130mm;最小运输地隙>400mm;工作速度5~6km/h;生产率0.5hm2/h;外形尺寸(长×宽×高)1100 mm×2000(3000)mm×2010mm;结构质量366kg。
2
高压注液机
J2-3
工作压强:3兆帕;单次注液量:25ml;外形尺寸:130 mm×260 mm×160mm;手柄长:550mm;质量:9kg。
3.4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
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具体消耗情况详见表5所示。
表5 拟建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年用量一览表
序号
名称
消耗量
单位
备注
1
地膜
8.5
t
黑色
2
遮阳网
26.5
万m2
黑色;遮光率60%
3
防虫网
5.0
万m2
白色;24目
4
有机肥
1500
t
有机质含量≥45%
5
种子
300
kg
纯度等指标符合国标
6
育苗基质
8
万m3
7
塑料花盆
2.5
万只
8
包装袋
12.0
万个
9
水
13054.59(自来水)
万t
10
电
25.5
万kwh
3.5公用工程
3.5.1 供水:本项目的生活用水来源于庐江县万山镇自来水厂供水;灌溉及绿化用水来源于项目地块内水塘,部分来源于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中水。项目职工办公生活用水、灌溉及绿化用水总量为244464.6t/a。
3.5.2 排水:拟建项目区内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就近排入园内水塘;项目区目前污水管网还没建成,因此,本项目新建污水处理站,项目的生产生活污水全部进入项目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后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中蔬菜灌溉标准值后作为中水回用于本项目农作物的灌溉,不外排。本项目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约为20m3/d,处理工艺采用格栅+厌氧消化+好氧处理+石英砂过滤,所有生活污水先经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餐饮废水需先经隔油池预处理。
3.5.3 供电:本项目用电由庐江县万山镇变电所10KV进线,进入电站内通过380/220V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向站内生产设施、服务性设施、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以及照明设置等供电,用电量25.5万kwh/a。
3.5.4 消防:本项目主体结构均为现浇,砌体采用混凝土砌块,均符合II级消防要求。钢结构部分按规范要求刷防火涂料达到耐火时限要求。室外消火栓系统:20L/s,室内消火栓系统:15L/s。
3.5.5 道路工程:本项目道路工程主要分为外部交通和内部交通。外部交通主要为园区外军二路,园区内部交通道路分为3级,形成完善的环路结构。一级道路主要为园区内部沟通各个功能区域的主干道。设计宽度6 m,水泥混凝土路面,总长400m;二级道路为各功能区内的生产道,设计宽度3.5m,沙石路面,总长2.5km;三级道路为园区游览道路,设计宽度2m,采用鹅卵石、木栈道等,总长9.5km。
3.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劳动定员:本项目劳动定员共60人,包括管理人员5人,技术人员10人,生产及辅助人员45人,其中在园内食宿15人。
工作制度:项目实行一班制,每天工作8小时,年工作365天。
3.7项目总平面布置
项目选址位于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军二路南侧,项目占地面积600亩。项目区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西北风,生态园按功能划分为生态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两个区域,其中生态农业区又划为有机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和水产园,综合服务区包括生技综合楼、分拣包装车间、农机农具仓库、农资仓库、宿舍、食堂和停车场等。
本项目包括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储运工程。主体工程为生态农业区,主要包括有机蔬菜园、瓜果园、花卉园和水产园,其中有机蔬菜园位于生态园的西北面,采用单体钢架大棚结构,面积55000m2(82亩);瓜果园面积134400m2(202亩),包括草莓(大棚种植)种植园、葡萄种植园和百果采摘园(开心农场区),其中草莓(大棚种植)种植园位于有机蔬菜园的南面,面积25000 m2(37亩),葡萄种植园位于生态园的西南面,面积85000 m2(128亩),百果采摘园(开心农场区)位于生技综合楼的东南面,面积24400 m2(37亩);花卉园位于生态园的东南面,包括桂花园、海棠园、紫竹园、樱花园、百草园、银杏园、梅花园和水培花卉园,总面积120000 m2(180亩);水产园共四处,76500 m2(115亩)。辅助工程包括生技综合楼、分拣包装车间、宿舍和食堂,由于蔬菜和水果等货物在分拣包装车间分拣和包装后直接用货车外运销售,储存时间较短,因此本项目无冷库建设。其中生技综合楼位于蔬菜钢构大棚的东侧,建筑面积5192m2,5F,砖混结构,其中1楼为农产品检测中心,2楼为科教服务中心,3楼为科技研发中心,4楼和5楼为办公室;分拣包装车间位于停车场的北面,面积573 m2,4F,砖混结构,主要用于蔬菜水、果的分拣和包装,包装好后直接用货车外运销售;宿舍和食堂为连体楼,位于停车场的东南面,其中宿舍位于食堂的南侧,占地面积500 m2,2F,砖混结构,食堂位于宿舍楼的北面,占地面积500 m2,2F,砖混结构。储运工程包括农机农具仓库和农资仓库,其中农机农具仓库位于停车场的西南面,占地面积506 m2,2F,砖混结构,主要用于农用机械以及农用工具的储存;农资仓库位于停车场的东北面,占地面积383m2,2F,砖混结构,主要用于农资如化肥、蔬菜种子等的储存。
本项目满足布局功能分区与需要,力求在满足生产工艺,符合安全、环保卫生等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合并建筑,充分利用空间,坚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国策,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提高土地利用率,符合规范要求。本项目各单元布置合理,整个项目功能分区明确,布置紧凑合理,各个建筑物之间能够满足生产和运输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此,从环境保护和各功能区块布局及联系的角度来讲,本项目布局合理、物流顺畅,卫生条件和安全、消防均满足企业需要及行业要求。
生态农业园总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
3.8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6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占地面积
亩
600
2
总投资
万
5000
3
总建筑面积
m2
18150
4
总绿化面积
m2
3000
5
年工作天数
天
320
6
销售总额
万元
1220
7
销售利润
万元
300
8
利润率
/
24.59%
3.9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中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一项农林业“农产品基地建设”,本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产业项目,亦属于《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农林业中鼓励类项目,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政策。
3.10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规划符合性:本建设项目选址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为租用永桥村部分村庄农田,用于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庐江县人民政府下达了关于同意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设施农用地的批复(庐政秘【2014】23),并且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与安徽兴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土地流转合同,将租赁的土地用于包括有机蔬菜园、瓜果园、水产园和花卉园等建设内容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建设,因此,从用地性质上分析,项目地为农业用地,符合庐江县万山镇土地利用规划。
环境容量符合性:从环境容量分析,项目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能满足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要求;地表水罗埠河能够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要求。
周边环境相符性:本项目东边为农田,南边为村庄和农田,其中村庄包括姚院村庄南院、新屋村和塘头庄,西边为村庄和农田,村庄为中庄和和尚岗村,北边为军二路,据军二路北为十大姓庄和农田,生态园东北面为姚院村庄北院。项目周边主要为村庄和农田,无特殊环境保护目标。
且项目所在区域内电力、电讯、给水、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选址合理。
项目周边环境状况简图详见附图4。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概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地理位置
庐江县隶属于安徽省合肥市,位于江淮丘陵南部,地跨东经117°01′-117°34′,北纬30°57′-31°33′,北临巢湖,南近长江,西依大别山余脉,周边与无为、枞阳、桐城、舒城、肥西、居巢区等县市(区)毗邻。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地理位置图详见附图1。
2.地形地貌
庐江县县域总面积2352平方公里,其中低山区占18%,丘陵区占54%,圩区占17%,湖泊占11%。地貌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北部沿湖平原圩区,地势较低,海拔6-10m,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6.65%;东南部和西部低山丘陵区,海拔100-595m,占全县总面积的18.02%;中部丘陵地区,起伏和缓,圩、岗、畈错杂分布,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4.26%;水域包括河、湖、库、塘等,占全县总面积的11.07%。
3.气象气候
庐江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8℃;最热月平均气温32.2℃(七、八月份最高平均);最冷月平均气温-0.8℃(元月);极端最高气温39.2℃,极端最低气温-20.6℃。无霜期224~225天,历年土壤最大冻结深度9~11cm。年平均轻雾日:21.3天,年平均雾日:17天。
降雨量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最大年平均值1450mm;最小年平均值630mm。春季(3~5月)降水量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1%,夏季(6~8月)占年降水量的39%,秋季(9~11月)占年平均降水量的21%,冬季(12~2月)占年降水量的11%。
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4.1m/s,历年最大风速为20 m/s。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最大湿度为81%,最小湿度为70%。
4.区域水系
庐江县境内主要河流有杭埠河、白石天河、西河、黄泥河、兆河、塘串河、县河、罗埠河、金牛河、柯坦河、马槽河、瓦洋河、罗昌河、黄屯河等。其中杭埠河、白石天河、兆河入巢湖,县河、黄泥河、瓦洋河入黄陂湖。北部巢湖在庐江县境内岸线长26.8公里,水域面积约82.7平方公里;中部黄陂湖面积26.6平方公里,黄陂湖经兆河进入巢湖,属长江流域巢湖水系。较大的水库有张院水库、金汤水库、虎洞水库、果元山水库等。
巢湖市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埋藏深浅不一。有的地下水埋藏很浅,为天然泉水,如庐江的汤池温泉等,有的丘陵和山区地下水埋藏深度可达10m以上。
5.土壤植被
丘陵地区形成的土壤母质主要是下蜀系黄土,沿巢圩区的土壤母质以江河冲积物为主,庐南圩区土壤母质多为湖相沉积物,低山区土壤由花岗岩、正长岩、片麻岩、石灰岩和紫色沙岩等母质形成。全县土壤共有6个土类(水稻土类、潮土、黄棕壤类、紫色土、石灰土类、沼泽土),14个亚类,45个土属,74个土种。
由于地貌复杂,土壤类型多样,气候温和,植被资源丰富,既有常绿阔叶,又有落叶阔叶林,以落叶林为主。落叶阔叶树种主要有:枫杨、化香、黄檀、香椿、苦楝、泡桐、刺槐、板粟、山槐等;常绿阔叶树种主要是:青冈栎、冬青、油茶等;针叶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柏类等;珍贵树种有银杏、香樟等;次生灌丛主要有山胡椒、映山红、胡枝子、拔葜等。引进栽培的主要树种有水杉、池杉、柳杉、火炬松、湿地松、雪松、重阳松、棕榈、喜树、檫树、意杨、杜仲、核桃等;草本植被主要有狗牙根、扒草、三叶草等。
6.地震
巢湖庐江在地震区带划分上,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扬州-铜陵地震带的西部,郯庐断裂带在县境穿过,根据地震烈度表,巢湖地区地震烈度为6级。
社会环境概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1.社会环境概况
庐江县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南部,是周瑜故里、温泉之乡、矿业大县。该县辖17个镇,面积234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为117.94万,其中常住人口为97.4万。2013年,庐江城区人口26万,建成区面积为32平方公里,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4亿元,财政收入(一般预算)20.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4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35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51.2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93亿元,限额以上零售额17.9亿元。
庐江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基地县、全国水产基地县、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皖江示范区建设先进县。
庐江地处多条高速公路、铁路交汇点,交通十分便捷。县城距合肥新桥国际机场110公里,距铜陵长江大桥70公里,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G42),京台高速(G3)穿境而过,庐铜铁路即将开工建设,合安城际铁路目前正在编制预可研方案,初步路线横贯庐江南北。
庐江历史悠久,民风古朴,文化积淀深厚。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建县至今,历经苍桑巨变,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楚文化和淮军文化传统,先后涌现出文翁、周瑜、王蕃、丁汝昌、吴长庆、刘秉璋、潘鼎新、孙立人、许章润、净空法师、朱长虹、干政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庐江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旅游资源丰富。湿地自然保护区黄陂湖,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多种保护鸟类迁徙途中重要的栖息地和中转站,被收录为中国重要湿地名录;冶父山,有江北小九华之称,为知名的佛教胜地;“华东第一泉”的汤池温泉,富含多种医疗保健化学元素,为著名的疗养胜地。
2.社会经济结构
庐江县是农业大县,以稻米粮食生产为主,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50万亩左右,年产粮食71万吨,油料总产近5万吨,水产品产量4万吨,为全国商品粮油基地县,也是重要的水产品、畜、禽生产基地。境内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现探明各种矿物28种。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以铁矿、建材、化工、机械、食品为主的工业体系。
庐江县以“十大工程”为抓手,以加快工业发展19条政策措施为保障,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2年1-11月份,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名列全市五县(市)第二、第一、第一位,初步实现了“一年小变化”目标,主要指标与合肥老三县差距逐步缩小。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增长13%。财政收入20.25亿元,增长35%;地方财政收入11.2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加值34亿元,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增长6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8亿元,增长17%。外贸进出口总额1.3亿美元,增长21.5%;外贸自营权企业新增8家,达75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7000元,增长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500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8135元,增长17%。
3.文教
悠久的庐江大地,灿烂的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人文会萃,人杰地灵。成百上千的业余作者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编册出集,书法、绘画、美术、工艺品,传播于海内外。竹雕、微书已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文艺演出活动频繁,文化生活丰富活跃,影剧院可接待世界大型演出。馆藏文物,数量多、等级高、品位好。文化市场繁荣兴旺,门类齐全。图书、印刷、娱乐、音像市场初具规模,形成了经营得法,管理有力的良好格局。
学校规模扩大,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提高。全县有完小374所,初中36所(另设18个分部),普通高中11所,职业高中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公、民办幼儿园36所。扫盲工作成绩显著,全县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8.4%。职业技术教育稳步发展。拥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89个,病床1653张,文化体育等事业发展较快,各种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场所遍及城乡各地,广播电视覆盖率100%。
4.安徽庐江万山镇概况
美丽开放的万山镇地处皖中腹地。距庐江县城12公里,属县级规划区,位于合肥都市圈的后花园,置身于经济活力强劲的皖江经济带和南京大都市圈内。总面积60平方公里,辖18个村委会,人口3.2万人,耕地面积17万亩,山场面积6000亩。
集镇建设令人瞩目。万山镇依托合九铁路,依路兴镇,规划经省建设厅设计,占地2300亩,街道6条,全长10公里。其中主干道结合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加快建设徽州一条街,集镇文化氛围浓厚。基础设施“五通一平”。集镇建有合九自来水厂1座,日产5000吨的万山自来水厂正在加紧建设。改造后的3.5万伏输变电路全天候供电,实现城乡同网同价。电信局程控电话容量充足,拥有中国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无线通讯网络,提供国际国内多种通讯服务。有线广播覆盖全镇,有线电视城乡联网。境内交通极其发达,军二公路与沪蓉高速、火车站路、合九铁路形成“丰”字型道路网,架有立交桥2 座。街道宽阔,火车隆隆,人流如织。集镇按地域性质逐步建成 商业、仓储、工业、行政办公、旅游休闲五个小区,一个功能齐全、布局科学、设施配套的新型现代化集镇正在庐江西部崛起。行政辖区:小山村、矿山村、平山村、水关村、廿埠村、马店村、古当村、堰洼村、柳店村、河湾村、卅里埠村、马田村、金冲村、官塘村、石桥村、陷冲村、岳老村、岳庙村。
万山镇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坚持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拥有化工、造纸、 建筑、建材、磁性材料、仓储、中药材、精制茶叶、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等支柱产业,部分产品畅销全国,远销海外。近年民营经济发展迅猛,渐成燎原之势。农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建有优质稻、精制农产品基地,发展态势良好。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大气环境
1.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永桥村。项目空气环境质量现状采用2014年07月23日~07月29日庐江县环境监测站对本项目所在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共监测七天。监测污染物主要为SO2、NO2、PM10等,其中SO2日均浓度值在0.015~0.017mg/m3之间,NO2日均浓度值在0.031~0.035mg/m3之间,PM10的日平均浓度在0.052~0.076mg/m3之间。监测结果见表7。
表7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单位:mg/m3
监测点位
监测时间
PM10
SO2
NO2
项目所在地
2014.07.23~29
0.052~0.076
0.015~0.017
0.031~0.035
1.2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标准值见下表8。
表 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其修改单中二级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mg/m3)
PM10
日均值
0.15
SO2
日均值
0.15
NO2
日均值
0.08
1.3评价方法
采用标准指数法对各单项评价因子进行评价。单项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Ii,j=Ci,j/Si
式中:Ii,j为i污染物在第j点的单项环境质量指数;
Ci,j为i污染物在第j点的(日均)浓度实测值,mg/m3;
Si为i污染物(日均)浓度评价标准的限值,mg/m3。
如指数I小于等于1,表示污染物浓度达到评价标准要求,而大于1则表示该污染物的浓度已超标。
1.4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见表9。
表 9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
项目
SO2
NO2
PM10
浓度值范围(mg/m3)
0.015~0.017
0.031~0.035
0.0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