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青岛版)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接下来,和小编一起练习2019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
2019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检测试题(青岛版)
一、 直接写得数。
60+30= 88-5= 6+20= 32+22= 71-3=
45+20= 52-30= 5+37= 42+8= 33+42=
80+20= 25+8= 36+7= 47+50= 39+40=
83-9= 46-7= 45-5= 97-50= 44-40=
二、用竖式计算。
28+54= 70-25= 80-27-23=
83-16= 36+55= 65+17-59=
三、填空题。
1、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做单位,测量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 )做单位。
2、学生尺上一个大格表示( )厘米,从“0”到“4”是( )厘米,从“7”到“15”是( )厘米
3、测量物体时,将物体的左端与直尺的( )刻度对齐,右端所指的刻度是几就是几( )。
4、在米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00是( )厘米,也就是( )。
5、算一算。
1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1米-20厘米=( )厘米
8米+40米=( )米 63米-40米=( )米
50厘米+30厘米=( )厘米
24厘米-9厘米=( )厘米
97厘米+3厘米=( )厘米=( )米
3米70厘米-40厘米=( )米( )厘米
7米40厘米-4米=( )米( )厘米
四、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
铅笔长18( ) 床长2( )
手掌宽7( ) 黑板长大约4( )
楼房高40( ) 教室门高大约2( )
妹妹身高98( ) 旗杆高15( )
小红身高1( )25厘米 操场长140( )
跳绳长2( ) 钥匙长5( )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课桌高70( ) 大树高5( )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五、在○里填上“>”、“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