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78767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01 大小: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中国文化史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是历史学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选修课,也适于其它专业的学生选修。通过中国文化史的学习主要让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文化成就;了解文化的基本概念、特性及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征;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观念及其传承流变;形成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识,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的历史,认识中国国情,认识我们民族自身,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传统,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第一章 绪论教学目的:介绍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意义。教学重点:文化史的概念教学难点:分析文化的概念与学习的意义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教学时间:2课时主要内容:第一节、 介绍教

2、学安排及内容一、 教学安排 本学期共15(20)周,每周2课时,共30(40)课时,文化史体系庞杂、内容丰富,课时有限,只能做大概的介绍和了解。二、 教学内容(介绍文化的概念及一些常识和理论,认识中国文化的类型、特征和精神,联系中国的国情与现状) 第一章 绪论介绍中国文化史的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和概念,研究方法和意义。第二章 文化的解释反思以往用政治、经济、哲学、地理环境、心理等因素单独解释文化的偏狭理论指出用文化解释文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重点认识各种解释的缺陷,掌握用文化解释文化的方法。第一节、 文化解释中存在的问题一、政治和哲学的解释二、经济(生产力)解释三、地理和心理的解释第二节、 用文化

3、解释文化一、 要素分析法二、 文化现象的确定思考题:怎样科学地解释文化?第三章 中国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介绍中国历史地理的基本情况和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认识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延续及多样性的影响,即肯定地理环境的影响又防止地理环境决定论。第一节 、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四章 中国文化的类型及特征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对比出中国文化的类型是礼乐文明,明确这一文化类型形成的原因与文化要素,掌握要素分析法研究文化的方法与作用 重点认识中国文化的类型,文化的要素分析法,理解文化要素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国文化在史前的选择四种社会组织

4、力,三种文明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现实主义、重名重义、尊师重教、第三节、 中国文化的其他特征 崇尚中庸之道、崇尚木讷人格、象形文字 第五章 国家对文化的影响介绍中国最早的国家产生的道路与步骤,及其影响下形成的文化制度与观念。教学重点:施舍聚民,典范政治。自然不平等与等级制度。主要内容:第一节、 国家形成的两个步骤第二节、 自然不平等与等级制度第三节、 典范政治第四节、 国家产生方式制约下的制度与观念脤膰之礼、委积之礼、饮食之礼、外婚制、民本思想、夷夏之辨与以德怀远、天人合一、刚健自强 第六章 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了解宗法制度的产生,掌握它的内容及影响。主要内容:第一节、 宗法制的产

5、生与确立第二节、 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第三节、 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第七章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段的传承流变。主要内容:第一节、 上古:中国文化的发生第二节、 殷商西周:从神本走向人本第三节、 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第四节、 秦汉:一统帝国与文化统一第五节、 魏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走向第六节、 隋唐:隆盛时代第七节、 两宋:内省、精致趋向与市井文化勃兴第八节、 辽夏金元: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冲突与融汇第九节、 明清:沉暮与开新第八章 中国文化的成就了解各个时代中国人所创造的文学、史学、科技、艺术、教育等方面的伟大成就,熟知文化典籍与史学成就,理解

6、文化成就的广度与深度。主要内容:第一节、 中国古代语言文字与典籍第二节、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学第五节、 中国古代艺术第六节、 国古代史学第九章 中国古代宗教了解远古宗教的基本情况,认识道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及佛教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主要内容:第一节、 远古宗教第二节、 道教与中国古代文化第三节、 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化佛教第十章 中国文化的功能认识文化的三个主要功能,学会批判地继承文化,使之成为一种精神的动力和理解历史参与现实的一种能力。教学内容: 一、民族凝聚功能二、精神激励功能三、价值整合功能 三、 教学方法与要求:1、要求思想要重视;态度要端正

7、 ;纪律要严明;方法要得当:2、方法(1)把学习知识增长能力与增强素质相结合。当今社会的教育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与文化史有着很好的结合点,学习文化史可以使你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明辨是非的人、胸怀宽广的人、素质高雅的人。(2)把文化典籍研习与社会实践考察相结合;(3)把对文化现象的分析与理解参与现实相结合。饮食之礼,等级制度,现实主义,名实关系等(4)把传统文化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p11-12)第二节、 概念、意义一、文化界说什么是文化?应该如何界定它的含义?这是在讲文化史之前必须搞清楚的一个问题,但又是一个很难搞清楚的问题。1952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和克拉克洪

8、 (Clyde Kluckholhn) 合著的 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 一书,列举了西方学术界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出现的文化定义160 余种,其中尚不包括中国、前苏联和东欧各国有关的种种文化的定义。1952 年至今又过了将近55年,这期间,世界各国、各地有关文化的新定义仍层出不群,就我国来说,仅从上个世纪80年代重新出现的文化热现象以来,各家关于文化的定义,其数量之多就已达到了很难统计的地步,给文化下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没有争议的确切定义,这是中外所有学者的共同愿望,然而,迄今为止,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原因在于,一方面文化本身从时间上讲是从古至今的,从空间上讲是无处不在包罗万象的

9、,它本身就是一个很难把握的事物。二是关于文化的理论发展太快,而且标准不一,每一种不同的文化理论必然会导演出一种不同的文化概念。认识文化的视角不同得出的概念也会不同。第三是因为语源学方面各种语言歧义的客观存在。在不同的民族语言中,文化一词的内涵也是不尽相同的。实际上说透了,文化概念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这一问题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名实关系的矛盾性所致,即事物概念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性造成的,也就是文化的概念永远不会与他的事实重合。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去界定它的概念呢?为了认识的需要,我们还必须对文化的概念做出必要的界定,因为概念既是认识的需要也是认识的结果,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那么我们从中国历史

10、文化中来探讨文化一词的含义。 文化一词是中国语言系统古已有之的词汇,又和近代以来的翻译语汇的意思是基本重合的。 文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文理,最早出现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象身有花纹袒胸而立的人,易.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月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均指此义。后又有若干层引申义。其一,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尚书.序所载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由是文籍生焉”。论语.子罕所载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玆乎”,都是典型的例子。其二,由伦理之说导出彩画、装饰,人为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所以尚书.舜典疏曰“经纬天地曰文”。论语.雍也称

1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三,在前两层意义之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郑玄说“文犹美也,善也”。化的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如庄子.逍遥游:“化而为鸟,其名曰鹏”。易系.词下:“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黄帝内经.素问;“化不可代,时不可违”。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等。归纳以上诸说,“化”指事物形态、性质的变化,后来引申为教行迁善之义。“文”与“化”二字的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象传,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即从文理演化而来。日月往来交错纹饰于天,即“

12、天文”,也就是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社会关系,人伦规范和风土民情等。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构成复杂网络,具有纹理表象。这段话是说治国者需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之变化,又需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行为止其所当止。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关联,以文教化的意思已经十分明确。西汉以后,“文”与“化”方合成一个整词,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其后晋人束皙在补亡诗.由仪篇中说:“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意思是言以文化辑合于内,用武德加于外远也。十分明显,在汉语系统中,文化一词的意思与武功、武力相对,与天造地设的自然、野蛮

13、、质朴对举,就是以文教化,就是以文德教化天下的意思。作为翻译语汇的文化,当初是借用了日文译词,其词原形是拉丁文Cultura,含有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多种意义。和拉丁语同属印欧语系的英文、法文也用Culture来表示改良土壤、栽培植物、种植树木等含义,并由此引申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育、修养 ,人类能力的发展,礼貌、知识、情操、风尚等意义,这就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化”一词所具有的“文治教化”的内涵比较接近,所以学者们用文化来对译Culture 这一外来语汇。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文化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而 Culture却是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生发,继而才引申到精神活动领域的 。从这层

14、意义上分析 Culture的内涵比文化更为广泛,而与中国语言系统中的另一个词汇“文明”更加接近。“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唐人孔颖达在疏解尚书舜典“睿智文明”时所说),文明是从人的物质创造(经纬天地)扩展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照临四方),实际上文明就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力及成果。简单来说,文明兼容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双重意义,接近于今天人们通常理解的广义文化 。中国与埃及、巴比伦、印度共称四大文明古国而不称文化古国,原因正在这里。文化与人类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人类文化。但是文化作为一个内涵无比丰富,外延无限宽广的概念成为众多学科探究阐发争鸣的对象,是

15、近代以来欧洲人开的端绪,一是反封建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文化它并非凝固不变,而是一个历史性动态变化的过程。二是由于地理大发现引起的海外探险和殖民活动令欧洲人发现,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大不相同,人类文化呈显纷繁班驳的共时性多样化状貌。文化在时间上的流变和在空间上的差异,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浓厚兴趣。三是近代以来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带来的研究手段和条件的极大改善,尤其是社会进步的大趋势对于精神养料的迫切需求,更直接促成专业化的文化研究长足进展,并已基本形成如下共识 :人与动物相区别并使自己的特征愈益明显的过程就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过程,在文化的创

16、造发展过程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是人与自然、 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存在于人自身之外并与之对立的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自然属性等自然性。文化的出发点是从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就是一种文化创造的活动)。举例言之,一块天然的岩石不具备文化意蕴,但经过人工打磨,便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劳动技能,从而进入文化的范畴。人打磨石器的过程中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的提高,在劳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以及最后完成的这件包含着人的价值取向的石器,都是文化现象,均属文化范畴。因此文化的实质性含义

17、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所以我们认为:文化是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乃至人类自身的一切活动和结果。 二、 文化的分类与结构分类仅仅是我们记述和整理文化的一种手段,任何分类的标准和方法都是为特定的研究目的服务的,从各个学科发展的道路来看,分类往往是学科发展进步的标志,所以科学细致合理的分类必然带来学科研究的进步与提高。但是分类必须符合文化固有的线索、结构、和国情地情,不能盲目武断,要吸取前人的教训取长补短,既坚

18、持分门别类又照顾整体把握。但是文化的分类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罗威,A.Lawrence lowel,1856-1942)曾就这个问题感慨地说:“我被托付一件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范围它的意义,这正象要把空气抓到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处不在”。间文化如此的难以捉摸,难以把握,那么我们如何对其进行分类呢?研究者们以往做过不懈的尝试并形成了几种典型的分类:按包含范围分: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指人类

19、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文化:指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成果。)按时间分: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按空间分:外国文化、中国文化;大陆文化、海洋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按内在逻辑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二分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分说;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分说;物质、社会关系 、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分说。目前最普遍得分类是四层次说:物质文化,通常也称之为物态文化,这是人类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即“物化的知识力量”。物质文化以满足人们生存发展所必须的衣食住行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

20、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总结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 和思维方式的总和,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来说,心态文化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部分。社会心理指人们的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物化形态通常是著作或艺术作品固定下来,播之

21、四海,传于后世。行为文化,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行为模式。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制度在内。前面对文化的分类从表面看起来似乎都很合理,但是仔细分析则问题很多。首先,把文化氛围广义和狭义破坏了文化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日本有一个很有名的文化史专家叫石田一良的,他说:“对文化的最大误解,是将文化视为相对于政治及经济的有关宗教艺术等的狭义的文化现象,从而把文化史看作是部分地或综合地记述该类历史的一种特殊史”实际上她的意思是要我们把

22、人类的全部历史当作文化进行整体考察正是这个整体性才能克服就是叙事诗的个别性和独特性,从而发现文化发展的一般原理。原因是政治、经济、宗教、哲学风俗习惯、伦理道德、文学艺术、学术思想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研究,犹如将一个人肢解以后再去研究他的生理活动一样。第二,种种分法使我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把文化理解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二分法或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六分法等初看起来无可挑剔,但他无异于告诉人们只要把人类创造的这些财富纤芥无遗地罗列出来就构成了一部完善的文化史,这样的文化史仿佛把我们带进一座人类文化的展览馆,我们只看到琳琅满目的陈列品,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创造了这

23、样而不是那样的文化,这些陈列品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第三,所谓物质、精神、制度、行为文化之分他纯属概念领域的东西,在历史和现实中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纯粹的物质文化的产品,也无法找到一个纯粹精神文化的产品更找不一个纯粹行为文化的产品。有形实物与无形精神以及行为等早已熔铸在一起,难解难分。那么我们在认识和研究文化时应该如何去做呢?这就要用文化史学研究的新策略:首先既注重分门别类又以全部人类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和背经景;其次不仅描述罗列文化的诸事象,而且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文化要素之间的结构与联系;第三以概括文化原理和规律为追求的最高目标。三、 文化的特征从文化的含义出发,我们可以把文化看成人们共同创造的物质或

24、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一定具有普遍性特点。同时文化又是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的,这又使文化具有了种种不同的差异性。对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概括研究,可以发现它有如下几个特征:1、同一性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人类的创造活动,文化的创造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所以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是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汇聚,它为人类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共同享有。中国是礼仪之帮,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西方近代以来的声、光、化、电都是全人类共有的文化,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的社会进步.2、时代性(差异性) 文化是人类在不同时代的创造和积累,每一时代的人的社会需要审美情趣不同,会创造出

25、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周秦汉唐宋元明清都有颇具时代性的文化。3、传承性(扩布性),一是从时间上下一时代对上一个时代文化的继承,一是从空间上此一地区对彼一地区文化的继承,高位文化向低位文化区的传播)4、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从民族的概念就可以分析中国文化、日本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山地文化、草原文化、;中原文化、关中文化、北方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都是文化地域性的典型例证。四、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1、中国文化 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是与外国文化相对举的概念。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上创造出来并传播到世界各地的文化总和。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两个问

26、题:第一,中国文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概念;第二,中国文化并非外来,有着自己的文化渊源。中国一词,最初并不具有国家实体的含义,而是一个地域(地旺)的文化的概念。中国的国字本意是城邑。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铜器铭文,指的是以洛邑为中心的地区。早在龙山时代(距今约5000-4000年),我国南北各地都已发生了由氏族到国家的转变,各地的氏族首领都筑城而居,又由于国君都住在城里,因此城都是甲于一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龙山晚期由于居住于黄河一带的夏人所处地望居中,所以最早的中国指夏人所居之城,最早的中国人是夏人。说文:“夏,中国之人也”。商人灭夏之后,占有了广阔的黄河中下游一带,商人所居之地便被视为中

27、国。1963年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曰:“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尚书.梓材记成王语曰:“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显而易见,周初文献上的中国,指商人故地,中国人指商人。西周立国后,其版图范围较之于夏商,更为宽广,西周版图以外称为四方,或称四国。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又曰惠此京师,以绥四国”。这里的中国指西周及其臣民,四方和四国指的是周边各族政权及其民众。中国一词与四方和四国对举只是一个地望上和文化上的概念。西周以后各代无论哪一个古族,只要能入主中原,都以中国自居,如十六国北朝之际在中原立国的诸北族政权,均以中国正统自居,而斥东晋南

28、朝政权为南伪。因此中国古代,并不存在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因为在古代中国,所有的朝代都不以中国为国名。晚明清初之际,来自西方的传教士们开始称明清帝国为中华帝国,简称即为中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廷与沙俄签定了尼布楚条约,中国首席代表索额图的全衔是:中国大圣皇帝钦差大臣分界大臣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这是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用于处理国际事务的滥觞。鸦片战争之后,随着中国国门的洞开和大量西方文化的不断涌入,当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于是出现了西学和中学的对举,西学指西方文化,中学指中国文化。在此之后,中国文化才渐渐成为一个与外国文化对举的有实质意义的概念

29、。关于中国文化的起源,自古以来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概念,认为黄河中下游的一带的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的摇篮。近代以来,诸多外国学者提出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来自埃及、西亚、中亚、南亚、西伯利亚等外族的种种说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考古学和人类学 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系列重大考古新发现和可靠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回答中国文化起源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学术界通常的观点认为,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的,完成这个转变的时间是在距今约400万年以前。在400 万年的漫长发展历程中,人类的体质进化经历了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和现代人等发展阶段。其中,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相当

30、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 ,至现代人时期,历史已经进步到了新石器时代,这是近万年以来的事情。目前,我国各地,普遍都发现有丰富的旧石器文化遗存,分布面积广达27个省、市、自治区。其中年代距今100万年以上的,至少有山西西侯度旧石器遗址,云南元谋人文化、河北小长梁和东谷坨旧石器文化遗存等处,各地发现的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化石材料,构成一条相对完整的人类进化链,证明了中国古人类体质发展的连续性。数百个旧石器文化遗存材料,反映了近200万年间,中国旧石器时代发展的各个阶段,有着共同的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些材料表明,中国是人类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中国人的主体部分是东亚大陆土著居民,中国文化是土生土长的土著文

31、化,有着近200 万年的历史渊源。由于中国大陆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各地在气候、物产等方面客观上存在诸多自然差异。因此至迟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各地的文化面貌即已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初步分化成若干相互区别的文化类型。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到了距今约10000-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在中国大陆东西南北各地居住、生息的不同文化族团,创造出了若干即相联系又有区别的地域文化,这些不同的区域文化,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他们在后来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的、复杂的撞击、裂变、整合、相互影响,不断更新,最后殊途同归,凝聚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与世界上其他不同的文明古国发展模式不同,数千年来,尽管

32、国祚频移,危机迭现,但中华文明的传统却一脉承袭,延绵不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多元一体的建构格局,筑就了中国文化异乎寻常的凝聚力,并赋予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的生命力。2、中国传统文化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的自我认同的凝聚力。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

33、、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综汇百家优长、兼集八方智慧的特点。这个特点不仅体现在它的形成之际,也还保留在它的发展之中。所以不论在哪一个历史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都能够及时地吸收时代精神之要义,不断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成功地保护和维系了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世界历史的进程发展到近代,西方社会在文艺复兴之后,又实现了资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近代文化和近代科学迅速地发展起来。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封建地主阶级文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得到了充

34、分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巨大的惰性,对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但是,这时的中国,同样也出现了一批以李贽、何心隐、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方以智为代表的早期启蒙学者,掀起了早期启蒙思潮。可惜的是清朝初年的政治形势无法容忍启蒙思潮的发展,中国历史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西方世界整整超过了一个时代。到了1840年 ,西方列强以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打倒了一向自大的中华天朝帝国,中国传统文化由于政治上,经济上出现的全面危机而陷入了空前的困境。五四前夕,一大批一流的中国知识分子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之后,探索中华民族的新出路,他们面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在西方文化面前显现出来的捉襟见肘和

35、软弱无力,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当时新文化的概念,是指即不同于中国以往的旧文化,也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体现中国人的存在价值,代表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新文化。就是这样一种社会历史条件下,才产生了具有确切含义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概念,它的最初含义,指的是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创造的旧文化。但是中国的历史并不终止于1840年,还有近代以来的这100余年。从历史演进的角度上讲,这100多年已是历史而不是现实,在这期间延续下来的文化,与通常意义上的传统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随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运动的开展,中国文化走上了现代化道路。特别是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被社会普遍接受,中国的

36、文化面貌更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但是这一切毕竟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实现的。而且,对于今天来说,这一段历史文化,也同样成了传统文化,不可与封建文化或所谓的“旧文化”混为一谈。在现代的中国社会,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积淀,仍然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不论在何时何地,它都在制约、影响着当代中国人。为我们继续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提供历史的依据和现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世界文化涌入中国之后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获得独立的确切的概念的。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的是正确认识世界上、历史上的中国,从而把握好现在的中国,安排好未来的中国。五、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意义中国文化史意在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了解祖国悠久丰

37、厚文化遗产的简明的窗口,通过它使同学门对中国文化的常识应该有所积累,对中国文化的观念、精神、特征应有所把握,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创新问题能够引发思考;对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应加深理解。我们不企求同学们学习全部的内容,接受全部观点。只是希望能通过文化史启发同学朝气蓬勃的探索,在思想和方法上以启迪和引导,通过文化史给同学增加一种关注现实理解现实或是参与现实的方式与途径。我的有些观点或许是错误的,但若能以我的错误引发大家的认真思考,最终导出正确的认识来,也将证明这门课是很有意义的。文化史是一门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的课,更是一门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课程。学好它:1、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2、有助于更

38、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3、有助于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未来思考题:谈谈你对文化概念的认识。 第二章 文化的解释教学目的:反思以往用政治、经济、哲学、地理环境、心理等因素单独解释文化的偏狭理论指出用文化解释文化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教学重点:各种解释的缺陷,用文化解释文化。教学难点:各种解释文化理论的缺陷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教学时间:4课时主要内容:许多文化的人物、文化的事件、文化的现象都属于历史范畴,由于去今久远,这些文化的事象对于几百年上千年后的后人来说就显得支离破碎、模糊不清、意义不明了,而人类天生的好奇心必然驱使他去做不屈不挠的整理、恢复和解释。自从有

39、了文化史以来人们对文化的解释就没有停止过,但是由于政治的干扰和哲学的引导;又有经济或生产力的解释,还有地理环境和心理决定论等偏狭理论的影响,使得以往的解释和研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既不能作出确定不移的答案,又不能够提供给我们有益的启迪和智慧,更不能发现科学正确的文化原理、法则和规律以指导社会的正常合理运行。为了正确地解释文化,也就是为了建立一个新世界,必先打破一个旧世界,所以我们必须首先分析以往文化解释中存在的缺陷。第一节、 文化解释中存在的问题一、 政治和哲学的解释1、摆脱政治的束缚是文化走向科学的第一要务(1)旧史皆详于政事略于文化 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都是政治史。政治史的选材范围是一切

40、有关国家的盛衰兴亡的事情,这些被认为是最富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因而排除了千百万下层人民的酸甜苦辣和衣食住行。造成了历史文化的不完整。所以梁启超说:“旧史皆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又说“二十四史二十四姓之家谱也”。(2)政治如何歪曲了文化A、为政权制造意识形态,论证政权存在的合理性一直以来历史文化都充当着政治驯顺的奴仆,当其为政治服务时却遗失了自我,在为政权制造意识形态,论证统治者权位合法性、合理性的时候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历史文化应该以历史文化的标准去解释,而不能以政治标准歪曲事实。B、从文化中汲取经验教训,以史为鉴以史为鉴这是中国文化的传统,是上智下愚都树立起牢不可破的信

41、念。但是这个经验不好借鉴,若理解借鉴为照搬前人的成法,则由于历史文化的变化性使今天的事实和历史的事实必然不同,因而不能照搬;若理解为从历史上的某个事件中总结出某种道理为日后所用,则由于处于事件水平的因果分析并不能做出确定不移的答案。事实是吸取了历史经验教训的人们也往往是适得其反,在文化的因果关系中有一个能动的人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并不像自然界因为甲结果乙这么简单明了。C、把文化事象作为道德教育的材料中国文化一直以来把维持人伦道德秩序作为自己的任务,所以文化的事件和现象就成为他们口诛笔伐或鸣冤叫屈进行品评道德的工具。孔子写春秋242年1.6万字,开启了道德仲裁的端绪,这种传统在秦汉以后一直被继承下来

42、,历代正史中若干类传,比如孝行、贞女、隐逸、忠臣是国家鼓励效法的典范,而奸臣、叛逆、酷吏就是鞭挞的对象。历史上的人在历史的法庭已经被审判过了,但是好多人借口编历史,像法官似的到处奔忙,到这里来判刑到那里去赦免,以为这就是他们所有的职责,就是文化的职责。严格来说,道德是一个历史文化范畴,也就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不同的立场没有一致认同的道德。在中国理想的君主必须能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而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夫妻反目将他的几个妻子处以死刑,他本人是声、色、犬、马无所不好,按照中国的道德他既不能修身,也不能齐家,然而这并不影响他在英国臣民中

43、的崇高威望。先秦和秦汉统一以后君主和大臣的关系就很典型。在人类学调查中那些落后的甚至野蛮的民族同胞兄妹结为婚姻司空见惯,并不受当地道德的谴责,舅父与外甥女发生关系也没人过问,但在我们的道德里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我们要以历史文化作为宣扬道德的工具,在众多的道德标准之中必然陷于进退两难的地步。由于积习难返,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许多历史书中看到絮絮不休的道德说教,还把历史人物的道德评价作为自己的第一任务。但是我们应该明白我们是学习和研究历史文化的,你若把它当艺术、政治或别的什么来看,怎么都行;倘若以一门科学来看,就应该将道德教化交给思想政治工作者去做。道德家往往是

44、根据他所生活的时代的社会需求略去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谈论抽象的人格,如无条件的克己奉公,无前提的爱国主义,我们却不能无视这种背景而使自己前后矛盾。我们不反对道德家用历史上的人和事去进行道德教育,却不赞成搞历史文化的以此为第二职业。D、用文化影射现实用历史文化影射现实建立在借古讽今,以古喻今这类肤浅的类比的基础之上。历史具有影射的妙用似乎已经被司马迁发现了,在史记中他把屈原和贾谊这两个生非同时的人物放在一起,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大体相同的经历和遭遇,所以章学诚指出屈贾列传叙屈之文非为屈氏表忠,乃在恶绛、灌之谗。影射在历代不乏其例,但是在上个世纪似乎运用的更为充分,例如在上个世纪50到60年代曾经高举历

45、史主义旗帜抵制极左思潮的翦伯赞先生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不止一次操起影射史学这个非历史主义的武器与国民党政府进行斗争,桃花扇底看南朝、贪污列传序、论明代的阉宦及阉党政治等文章无一不是针对南京政府的丑恶行径而写的。他本人有一段自白式的:“暴力抓住了作家的头发,但并不能抓住作家的心灵。思维,是最善于找到自己的出路的。你不准他谈政治,他就谈恋爱;你不准他问人间,他就谈天上;你不准他谈现在,他就谈过去。反正他总要找条出路。”解放后,他改变了自己的做法,他在一篇题为关于历史人物评论中的若干问题的文章中说:“我在解放前,也常用以古喻今的方法去影射当时的反动派。其实这种以古喻今的办法,不但不能帮助人们对现实

46、政治的理解,而是相反模糊了人们对现实政治的认识。特别是今天的现实与历史上的现实已经起了本质上的变革,把历史的现实与今天的现实等同起来,那不是把历史上的现实现代化使之符合于今天的现实,就是把今天的现实古典化去迁就历史上的现实,两者都是非历史主义的,因而都是错误的。 ”我们可以把这番话理解为作者在理论认识上达到了新的高度,也可以理解为在新的形势下政治态度的转变,无论怎样,这个例子都足以证明影射史学历来都是政治斗争中投向敌手的一支没遮没拦的暗箭,而毫无客观科学可言。由此看来,政治影响下的文化史学既没有客观真实性可言,也没有科学价值,更缺乏哲理和启示。政治说透了是一种实用的东西,今天政治需要白可以变黑

47、,明天政治不需要黑可以变白。这种历史学的形式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的其他有些国家很早也已产生。这些起源很早的信念沉淀在历史学家意识的底层,至今仍然支配着关于历史文化学的性质、功能、方法的看法。我们主张扬弃政治史带来的关于文化的种种谬见,但并不意味着把人类历史以往的一切政治、道德、意识形态统统划在文化之外。而是对它们要改换一种处理方法。也就是要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去解释诸种文化事象。2、哲学解释下的文化中国最早的成体系的历史哲学应该是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创立的五德终始论,这个理论的自然哲学基础是朴素的五行说。在邹衍以前构成世界的物质元素被认为是木、火、土、金、水。古代人是非常崇敬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的原因是它们关系到人们的经济生活 ,所以把五行以及由它们发展协调而生长出来的谷物合称为六府。战国时代古老的天命有德的神权历史观被抛弃了,于是五德终始便以哲学的历史观取而代之。邹衍指出自天地剖判,人类降生以来,每一个朝代或时代都秉承了五行之一德,在传说时代,从太皥(hao)到颛顼是按木、火、土、金、水所谓五行相生之序进行德运流转的,到尧舜之际,文明的萌芽已经破土而出,邹衍依据他所接受的道家学说把这个时代看成是对淳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