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铁及其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87209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铁及其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5-铁及其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 铁及其化合物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 100分)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 ( ) A.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说明不含Fe2+ B.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C.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 Fe2+,不含有Mg2+ 【答案】C 【解析】向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只能说明含Fe3+,故A错误;FeCl2中Fe2+、Cl-都能使KMnO4溶液褪色,故B错误;Fe3+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故C正确;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能证明是否含有Mg2+,故D错误。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Fe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Al、Fe、Cu三者的单质放置在空气中均只生成氧化物 C.Al、Fe、Cu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C、P、S、C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答案】D 【解析】A.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铁反应产生氯化铁,而稀盐酸和铁反应产生氯化亚铁,错误;B.Cu放置在空气中生成铜绿,是碱式盐,错误;C.Al2O3是两性氧化物,错误;D.C、P、S、Cl的非金属性增强,因此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也逐渐增强,正确;答案为D。 3.将几种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加入100mL、7mol•L―1的盐酸中。氧化物恰好完全溶解,在所得的溶液中通入0.56L(标况)氯气时,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完全转化为Fe3+,则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72.4%      B.71.4%       C.79.0%       D.63.6%  【答案】B 【解析】铁的氧化物和盐酸恰好反应生成氯化物,根据电荷守恒,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0.1×7/2=0.35摩尔,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6/22.4=0.025摩尔,根据电子守恒,混合物中的+2价铁的物质的量为0.025×2/1=0.05摩尔,根据电荷守恒分析,混合物中+3价铁的物质的量为(0.35×2-0.05×2)/3=0.2摩尔,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0.05+0.2)×56/(0.05+0.2)×56+0.35×16]=71.4%,选B。 4.下列推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已知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推测Cu与S可直接化合生成CuS B.已知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推测CaS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C.已知Br2与Fe反应生成FeBr3,推测I2与Fe生成FeI3 D.已知Fe与CuSO4溶液反应,推测Fe与AgNO3溶液也能反应 【答案】D 【解析】A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铜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产物,不选A;B、亚硫酸钙和硝酸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生成二氧化硫,错误,不选B;C、碘的氧化性比溴弱,与铁反应只能生成碘化亚铁,错误,不选C;D、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正确,选D。 5.将一定量的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反应后收集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后生成的盐只有Fe(NO3)2 B.反应后生成的盐只有Fe(NO3)3 C.反应后生成的盐为Fe(NO3)2和Fe(NO3)3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D 【解析】将一定量的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反应后收集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说明反应过程中硝酸的浓度变稀或全部参加反应,若硝酸过量,则溶液里只含有Fe(NO3)3,若硝酸全部反应,且溶液里发生了Fe+2Fe3+=3Fe2+,则溶液里就生成了Fe(NO3)2,甚至此反应完全,溶液里就只有Fe(NO3)2,答案为D。 6.下列物质可通过化合反应一步得到的是 ( ) ①FeCI3 ② FeCI2 ③ Fe(OH)3 ④ CuS A.只有②③ B.只有①④ C.①②③④能得到 D.①②③能得到 【答案】D 【解析】①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I3,属于化合反应,①正确;②铁与氯化铁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I2,②正确;③氢氧化亚铁、氧气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OH)3,③正确;④CuS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备,铜与硫化合生成硫化亚铜,④不正确,答案选D。 7.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对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 )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则一定没有固体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则一定有Cu析出 【答案】B 【解析】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铁粉,发生反应:2FeCl3+Fe=3FeCl2,Fe+CuCl2=FeCl2+Cu。A、若无固体等剩余,则溶液中可能有Fe3+,也可能不含Fe3+,A错误;B、若有固体存在,则溶液中一定有Fe2+,B正确;C、若溶液中有Cu2+,则可能没有固体析出,也可能有固体析出,C错误;D、若溶液中有Fe2+,产生的固体中可能有Cu析出,也可能没有固体析出,D错误。答案选B 8.34 g FeSO4·7H2O样品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5H2O B.温度为159℃时固体物质N的化学式为FeSO4·3H2O 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由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FeO+SO3↑ D.取适量380℃时所得的样品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两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2O3 【答案】D 【解析】8.34g FeSO4·7H2样品物质的量=8.34g÷278g/mol=0.03mol,其中m(H2O)=0.03mol×7×18g/mol=3.78g,如晶体全部失去结晶水,固体的质量应为8.34g-3.78g=4.56g,可知在加热到373℃之前,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则A、温度为78℃时,固体质量为6.72g,其中m(FeSO4)=0.03mol×152g/mol=4.56g,m(H2O)=6.72g-4.56g=2.16g,n(H2O)=2.16g÷18g/mol=0.12mol,则n(H2O):n(FeSO4)=0.12mol:0.03mol=4:1,则化学式为FeSO4•4H2O,A错误;B.温度为l59℃时,固体质量为5.10g,其中m(FeSO4)=0.03mol×152g/mol=4.56g,m(H2O)=5.10g-4.56g=0.54g,n(H2O)=0.54g÷18g/mol=0.03mol,则n(H2O):n(FeSO4)=0.03mol:0.03mol=1:1,则化学式为FeSO4•H2O,B错误;C.m(FeSO4)=0.03mol×152g/mol=4.56g,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由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FeSO4+H2O,C错误;D.加热至633℃时,固体的质量为2.40g,其中n(Fe)=n( FeSO4•7H20)=0.03mol,m(Fe)=0.03mol×56g/mol=1.68g,则固体中m(O)=2.40g-1.68g=0.72g,n(O)=0.72g÷16g/mol=0.045mol,则n(Fe):n(O)=0.03mol:0.045mol=2:3,则固体物质Q的化学式为Fe2O3,D正确,答案选D。 9.在AlCl3和FeCl3的混合液中,先加入过量的KI溶液,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所得到的沉淀物是 ( ) A.Fe2S3、I2 B.FeS、S、Al(OH)3 C.Al(OH)3、I2 D.Fe(OH)3、Al(OH)3 【答案】B 【解析】在AlCl3和FeCl3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KI溶液,会发生反应:2FeCl3+2KI=2FeCl2+2KCl+I2、再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会发生反应:FeCl2+Na2S=FeS↓+2NaCl、Na2S+I2=2NaI+S↓、3Na2S +2AlCl3 + 6H2O=NaCl+ 2Al(OH)3+3H2S↑,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沉淀是FeS、S、Al(OH)3,答案选B。 10.向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LNO(标准状况) ,往所得溶液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H2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所得的铁的物质的量为 ( ) A.0.21mol B.0.25 mol C.0.3mol D.0.35mol 【答案】B 【解析】因一定量的Fe、FeO、Fe2O3、Fe3O4的混合物中加入150mL 4mol/L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 ,根据氮元素守恒,硝酸亚铁中的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5L×4mol/L-2.24L÷22.4L/mol=0.5mol,所以nFe(NO3)2]=0.5mol÷2=0.25mol,由铁元素守恒可知,氢气还原混合物得到Fe的物质的量:n(Fe)=nFe(NO3)2]=0.25mol,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4分)【2016届北京市大兴区高三上学期期末】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 Fe3 + 与 Ag 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将适量的0.1 mol/L Fe(NO3)3 溶液加入到新制备的银镜中, 发现银镜溶解,同时无其它固体物质析出。 甲同学认为:Fe3+ 具有氧化性, 能够溶解单质Ag。 乙同学认为:Fe(NO3)3 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 也能氧化单质Ag。 (1)Fe(NO3)3 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请用离子方程式表述) (2)乙同学设计下述实验以支持其观点, 请填写下表内容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预期现象和结论 步骤I: ① 。 步骤II:配制与0.1 mol/L Fe(NO3)3 溶液所含c (H+)、 c (NO3-) 相同的溶液,取适量此溶液放入到新制备的银镜中。 ② ,乙同学的推测 成立;反之,则不成立。 (3)甲同学通过验证产物,证实了Fe3+ 能够氧化单质 Ag,请帮助甲同学写出实验方案 (要求: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 (4)丙同学进一步研究 Fe3+ 与Ag反应的程度。按下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 ① 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石墨作 (填“正极”或“负极”)。 ② 当指针归零后,向左侧U型管中滴加几滴 FeCl2 浓溶液,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写出此时银电极的反应式 。 ③ 结合上述实验分析,写出Fe3+ 和A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④ 丙同学进一步验证其结论:当指针归零后,向右侧U型管中滴加数滴饱和NaCl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1)Fe3++3H2OFe(OH)3+3H+(2分) (2)①测定0.1 mol/L Fe(NO3)3溶液的pH (1分) ②银镜溶解(1分) (3)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证明有Fe2+产生,证实了Fe3+能氧化单质银。(2分) (4)①正极 (2分) ② Ag+ + eˉ = Ag(2分) ③Ag + Fe3+ Ag+ + Fe2+ (2分,不写可逆号,扣1分) ④出现白色沉淀,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2分) 【解析】(1)Fe(NO3)3 为强酸弱碱盐,Fe3+水解,所以溶液显酸性,Fe3++3H2OFe(OH)3+3H+;(2)乙同学认为:Fe(NO3)3 溶液显酸性,该条件下NO3- 也能氧化单质Ag。所以乙同学需要测出0.1 mol/L Fe(NO3)3溶液的pH ,配制与0.1 mol/L Fe(NO3)3 溶液所含c (H+)、c (NO3-) 相同的溶液,看银是否溶解。②如果银镜溶解,乙同学的推测成立;(3)若是Fe3+氧化了单质 Ag,则溶液中应该生成Fe2+,甲同学需要检验溶液中的Fe2+;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3Fe(CN)6]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证明有Fe2+产生,证实了Fe3+能氧化单质银。(4)① K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石墨作正极;② 当指针归零后,向左侧U型管中滴加几滴 FeCl2 浓溶液,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银棒做正极,此时银电极的反应式Ag+ + eˉ = Ag。 ③ 结合上述实验分析, Fe3+ 和Ag反应为可逆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g + Fe3+ Ag+ + Fe2+ 。④ 丙同学进一步验证其结论:当指针归零后,向右侧U型管中滴加数滴饱和NaCl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溶液中Ag+浓度减小,Ag + Fe3+ Ag+ + Fe2+平衡正向移动,Ag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12.(14分)A、B、C、D为四种单质,常温时,A、B是气体,C、D是固体。E、F、G、H、I为五种化合物,F不溶水,E为气体且极易溶水成为无色溶液,G溶于水得黄棕色溶液。这九种物质间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四种单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    B_______    C______    D______ (2)写出H+B→G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G+I→H+D+E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工厂用B制漂白粉。 ①写出制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 ②为测定该工厂制得的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某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称取漂白粉3.0g,研磨后溶解,配置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加入到锥形瓶中,再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硫酸(此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静置。待完全反应后,用0.2mol·L-1的Na2S2O3溶液做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生成的碘,已知反应式为:2Na2S2O3+I2 =Na2S4O6+2NaI,共用去Na2S2O3溶液20.00m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答案】(1)A H2 (1分) B Cl2(1分) C Fe (1分) D S (1分) (2)2Fe2++Cl2 = 2Fe3++2Cl-(2分) (3)2FeCl3 +H2S =2FeCl2+S↓+2HCl(2分) (4)①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分) ②2H++2I-+ClO-=I2+Cl-+H2O (2分) 47.67%(2分) 【解析】A、B、C、D为四种单质,常温时,A、B是气体,C、D是固体,E、F、G、H、I为五种化合物,G溶于水得黄棕色溶液,则G中含铁离子,由元素守恒可知,C为Fe,F不溶于水,F为FeS,D为S,E为气体且极易溶于水成为无色溶液,则E为HCl,HCl与Fe反应生成氢气,则A为H2,B为Cl2,G为FeCl3,H为FeCl2,I为H2S,G与I反应生成FeCl2、S、HCl,据此回答。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2,B为Cl2,C为Fe,D为S。 (2)由FeCl2和氯气反应生成FeCl3 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 = 2Fe3++2Cl-。 (3)FeCl3和H2S反应生成FeCl2 、S和H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 +H2S =2FeCl2+S↓+2HCl。 (4)①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②漂白粉中的ClO-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Cl-和水,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2I-+ClO-=I2+Cl-+H2O;加入过量的KI溶液和过量的硫酸与漂白粉溶液反应发生2H++2I-+ClO-=I2+Cl-+H2O,由2Na2S2O3+I2 =Na2S4O6+2NaI,得关系式Ca(ClO)2~2Cl2~2I2~4Na2S2O3 , nCa(ClO)2]=1/4n(Na2S2O3)=20.0 mL×10-3 L•mL-1×0.2 mol•L-1×250/25]÷4=0.01 mol,则该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01mol×143g/mol÷3.0g×100%=47.67%。 13.(12分)有关FeSO4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无关物质已略去)。 FeSO4 固体 △ NaOH溶液 I II III IV FeSO4 溶液 固体Y 气体X 溶液1 稀硫酸 溶液2 已知:① X由两种化合物组成,将X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通入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② Y是红棕色的化合物。 (1)气体X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 (2)反应I的反应类型属于(填序号) 。 a.分解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化合反应 e.氧化还原反应 (3)溶液2中金属阳离子的检验方法是 。 (4)若经反应I得到16 g固体Y,产生的气体X恰好被0.4 L 1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 收,则反应IV中生成FeSO4的离子方程式是 。 【答案】(12分,每空3分) (1)SO2、SO3 (2)a、e (3)取少量溶液2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 (4)2Fe3+ + SO+ H2O =2Fe2++SO+ 2H+ 【解析】(1)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生成气体X,X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有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钡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是三氧化硫,所以气体为SO2、SO3。(2)从硫酸亚铁受热分解的方程式可以看出,硫酸亚铁一种化合物分解,生成三种化合物,使分解反应,硫元素从+6价变到产物中的+4价,铁元素中+2价变为+3价,所以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a、e。(3)溶液2中金属阳离子使有氧化铁溶于稀硫酸得到硫酸铁,检验金属阳离子,实际就是检验铁离子,所以利用铁离子与硫氰化钾显红色的性质进行,所以取少量溶液2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3+。(4)经反应一得到16可固体为氧化铁,为0.1摩尔,产生的气体X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由方程式之他们各位0.1摩尔,恰好别0.4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氢氧化钠为0.4摩尔,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恰好反应,则亚硫酸钠和硫酸钠都为0.1摩尔,反应四中为亚硫酸钠和硫酸铁反应,即生成硫酸亚铁,离子方程式为2Fe3+ + SO+ H2O =2Fe2++SO+ 2H+ 14.(10分)如图1所示,此装置可用来制取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时必须使用铁屑和6mol/L的硫酸,其他试剂任选.填写下列空白: (1)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试剂是 .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a (填“打开”、“关闭”). (3)简述生成Fe(OH)2的操作过程 . (4)实验完毕,打开b处活塞,放入一部分空气,此时B瓶中发生的反应为 . (5)下列图2各图示中 能较长时间看到Fe(OH)2白色沉淀. 【答案】(1)铁屑(1分)Fe+2H+=Fe2++H2↑(2分)(2)打开(1分) (3)关闭活塞a,在气体压强的作用下,A中含有硫酸亚铁溶液被压人B中,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分) (4)4Fe(OH)2+O2+2H2O=4Fe(OH)3(2分)(5)①②③④(2分) 【解析】(1)A中应预先盛放固态反应物铁屑,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H+=Fe2++H2↑; (2)实验开始时,应先打开活塞,使生成的氢气进入整套实验装置中而排出空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故答案为:打开; (3)A中反应发生后,为保证硫酸亚铁进入B中和氢氧化钠混合,要借助氢气产生的压强,所以需要关闭活塞a,在气体压强的作用下,A中含有硫酸亚铁溶液被压人B中,硫酸亚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OH﹣=Fe(OH)2↓,生成Fe(OH)2白色沉淀; (4)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实验完毕,打开b处活塞,放入一部分空气,出现白色沉淀先转化为灰绿色最后转化为红褐色,反应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 (5)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要较长时间保存Fe(OH)2沉淀,必须在制取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和空气接触,对比四个选项明显可以发现选项③、④加入有机物作隔离层和空气接触少,②中Fe和稀硫酸生成氢气能排出装置中的氧气,所以也能减少与氧气接触,根据(4)分析①也能减少与氧气接触,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化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