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一语文4月周练.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78655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4月周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4月周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4月周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4月周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语文4月周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一第二学期4月语文周练一、基础题(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笤帚(tio) 鬈曲(jun) 祛除(q ) 有史可稽(j). 烧灼(zhu) 冠冕(min) 汨罗江(m) 层峦叠嶂(lun). 沼泽(zho) 譬(p)如 趿拉(j) 一蹴而就(c). 干瘪(bi) 赊账(sh) 纾祸(sh) 玲珑剔透(t)1(鬈曲(qun) 趿拉(t) 干瘪(b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疏浚 黜恶 孱弱 盅惑人心B汲水 夔州 掳掠 消声匿迹C颓垣 齑粉 羁靡 残羹冷炙D逡巡 滞笨 攻讦 礼尚往来2 D(A蛊惑人心 B销声匿迹 C羁縻)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

2、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西方人也有 的艺术精品,但在很大程度上,西方式的艺术常常被科学化或体育化了。一篇好的作品,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透,要理解的透,必须多 。艺术家跟 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像的要紧密得多。 A琳琅满目 揣摩 陶冶 B美不胜收 捉摸 熏陶C美不胜收 揣摩 熏陶 D琳琅满目 捉摸 陶冶3 A(琳琅满目侧重于“满眼都是”,美不胜收侧重于“来不及看”。揣摩:反复思考推敲;捉摸:猜测,预料;揣测。陶冶: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熏陶: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品行、习惯变得一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A林书豪的成功毕

3、竟不是电影,他以自身实力为基础,以球队当时的境况为机遇,顺利地融入了集体之中,令全队发生“化学反应”。他的成功是拼出来的。B90%以上未得过麻疹和没接种过麻疹疫苗的人,在接触麻疹病人后都会发病,因此这些人应及时接种疫苗,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C西西弗斯是希腊神话中由于反叛冥王而被惩罚将一块巨石推上陡峭的高山,每次他拼尽全力将要把巨石推至山顶时,巨石就会滑下来,一路滚回原处。D“神马”、 “杯具” 、“腐败”、“童鞋”等网络词汇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4 A(B表意不明,“90%以上”存在歧义,可将其放到“在接触”前面;C成分残缺,缺宾语,应在“高山”后加“的一位神”

4、; D. “主要原因是所造成的”句式杂糅。)5模仿下面例句的句式和修辞手法,另选两个陈述对象,再写两组与例句意思相连的句子,以构成连贯的排比。(3分)例:蓝天有深邃的灵魂,才能吸引星月;山峰有高昂的头颅,才能俯视原野;5 大地有慷慨的心肠,才能哺育万物;海洋有宽广的胸怀,才能容纳百川(江河)。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西当太白有鸟道, 。(李白蜀道难)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间关莺语花底滑, 。(白居易琵琶行)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5、。(柳永雨霖铃) ,处涸辙而相欢。(王勃滕王阁序)丰草绿缛而争茂, 。(欧阳修秋声赋)二、古代诗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指南录后序(节选) 宋文天祥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

6、物色,几从鱼腹死;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至通州,几以不纳死;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

7、,道中手自抄录。使北营,留北关外,为一卷;发北关外,历吴门、毗陵,渡瓜洲,复还京口,为一卷;脱京口,趋真州、扬州、高邮、泰州、通州,为一卷;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为一卷。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

8、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是年夏五,改元景炎,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悲叹) B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到,往) C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盘查) 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文饰)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北与寇往来其间 相如闻,不肯与会 B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越国以鄙远 C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项王按剑而跽 D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独五人之曒曒,何也9. 对作者将他作品命名为指南录的原因的

9、分析,有错的一项是(3分)A. “指南”,即指向南方(心向南方),指作者即使身陷北方的元军,但心里想的始终是南方的宋王朝。B. “指南”表明作者尽管在北方遭受了种种坎坷和险境,也时时面对死亡的威胁,但哪怕历尽九死一生,也无法改变对南宋朝廷的忠诚。C.“指南”表示作者的心就像指南针一样,始终不渝地向着南方的宋王朝,说明作者对南宋朝廷的无限忠诚。D.“指南”表明作者虽然人在北方的元朝,但他坚信自己一定能重回南方,重新见到南宋的皇帝、皇后。10.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 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10死就死了,不过境界危难

10、险恶,层叠交错的出现,不断发生,不是人世间所能忍受的。所要求做个孝子,用父母赐予自己的身体去冒险,即使死了也是有罪责的。阅读下面的五言律诗,完成11-12两小题。(6分)绣岭宫词【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野棠开尽飘香玉。绣岭宫前鹤发翁,犹唱开元太平曲。注释:绣岭宫,是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修建的一座行宫,是唐代中期皇帝东巡的行宫之一。李洞,唐末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指棠梨,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园”(因广栽梨树而得名)培训乐队。玄宗临幸华清宫,乐队居绣岭,也曾想于此广栽梨树,但梨树必须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因于绣岭种棠梨。11.有人认为,“野”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

11、常传神。试简要分析之。(2分)11. “野”字写出了棠梨栽后无人管理自身漫长的情景(原为御地之树,今为无主之林),极力渲染了御地无主、梨园零散后的荒凉。1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手法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请选择其中的两种加以分析。(4分)12. 乐景哀情:首句写游绣岭宫的季节、天气以及满眼新绿的景致,似乎表现了阳春舒缓,风和日丽的美景,但让人感受到的却是荒草披径的荒凉之境。寓情于事:诗通过鹤发老人对太平盛世的缅怀,委婉表明唐朝衰落已久,人民生活痛苦,缅怀盛世,表达诗人对祖国命运无限关切与担优的真挚感情。借古讽今:讽刺当朝统治者不思汲取唐玄宗的教训,荒淫更甚唐玄宗,寄寓着诗人自己对时政的深沉叹惋。(其他

12、答案言之成理皆可)三、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4分)西藏,说不完的梦境(1)西藏,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梦境。有人说它幽美,有人说它雄伟,有人说它纯净,还有人说它神秘。(2)到过西藏的人醉在眼前的梦幻里,没有到过的人醉在心灵的梦幻里。如果从太空遥望,你能看到这里是“世界屋脊”;如果从高空俯视,你能看到这里峰岭相连,苍山如海,江河细如丝线,缝缀在山脊深邃的阴影里;如果站在高山之巅往下看,碧蓝如水的晴空下一片冰雪苍茫,黄绿的草原连着天和地,星罗棋布的碧蓝湖泊和点点白云般的藏绵羊群散布其间。如果你深情地拥抱着这块神奇得近乎神话的土地,用心去看,还能看到什么?(3)那是藏东葱郁的原始森林,藏南

13、深切的河床峡谷,藏西广袤无垠的荒漠无人区和藏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4)那是拉萨河谷的村落农田,那是纳木错畔的玛尼石堆,那是米拉山口的风马旗,那是山南历史的沧桑图卷。(5)那是古格王朝的彩画和废墟,那是披着夕阳晚归的牧人,那是雅鲁藏布江的峡谷,那是阿里荒原的狼嚎。(6)西藏,这个被渲染着且将继续被渲染、被诠释着且将继续被诠释的地方,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呢?把梦枕上雪域高原,一起开始这个做不完的高原梦吧!(7)每每提到西藏,我们总会联想到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喇嘛们静坐于幽暗的酥油灯下,思索佛陀的教诲;朝圣者冒着严寒和风雪,朝着圣域拉萨磕着等身长头;襁褓中的婴儿在诵经中,接受活佛的摸顶赐福;手持转经筒

14、的老人拖着夕阳的余晖,围着神山圣湖转山朝拜(8)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经幡还在山口飘荡,这是藏民精神世界和神灵世界交流的媒介;寒冷的清晨,大昭寺和扎什伦布寺的寺门还没敞开,长跪磕头的藏人已经挤满广场的水泥地。在山水草木虫鱼鸟兽一切生灵面前,“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是全部的声音,一种原始的纯粹的声音(9)面对那一张张被高原紫外线雕饰过的脸,面对他们雪山般清澈、纳木错样晶莹的双眼,你只能震惊,直指心灵的宗教为无根的灵魂铸建了风雨中歇脚的小屋。当我们拖着沉重的肉体被痛苦、绝望、悲伤和迷惘困扰在尘世之网时,西藏和西藏的人们正静静地仰望着那圣殿的图腾,诵经祷告。(10)在西藏,你应该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

15、去诵,用心去嗅,用心去走,你才能看到古老宗教的支流汇聚着释迦牟尼、莲花生、宗喀巴、松赞干布的身影,流入藏传佛教的海洋。这是人与神的世界。(11)有人问我:“什么最能代表西藏?”我一时语塞。(12)是布达拉宫,那标志性的耸立山巅的红白相间的雕楼式建筑?是大昭寺和八廓街,这两个西藏人眼中最“拉萨”的地方?还是神山圣湖的美丽景色,那些上苍洒落人间的珠玉翡翠?(13)西藏,一个匆匆的游客带走的无非是一袋石头、一声鹰的鸣叫、一片西天的落日,留下的却是满山冈、满大路、满寺院的脚印,和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14)是的,有了人的西藏才是西藏,有了藏民族的西藏才是扣动灵魂的西藏。八廓街的老阿妈转动着岁月的

16、经轮,青藏线上的朝圣者用身体丈量到圣地的距离,桑耶寺佛学院的年轻僧人露了红袍一角笑着转身而去,羌塘草原帐篷里的孩子奔跑在清晨太阳的光辉里。雪域高原养育的藏民族,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迎着呼呼作响的风马旗献上洁白的哈达。他们唱着天籁般的牧歌,跳着动人的锅庄舞,喝酸奶过雪顿节(15)什么是西藏?她是镜子里的卓玛,她是风中的扎西,她是佛铃下的强巴。13.指出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2分)(1)直指心灵的宗教为无根的灵魂铸建了风雨中歇脚的小屋(1)比喻。宗教可以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可以让彷徨浮躁无所皈依的心灵得到寄托,得到安宁。(2)留下的却是满山冈、满大路、满寺院的脚印,和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2

17、)游人们留下了足迹和对藏民族的精神世界的思考。14. 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梦”字?结合全文,你觉得西藏的梦境(或梦幻)体现在哪些方面。(5分)14. “梦”字强调了西藏具有梦幻般神秘的特点。照应了题目。(1)它是世界屋脊,它峰岭相连,面积辽阔,天地苍茫,充满着神秘色彩。(2)它历史悠久,习俗独特。(3)那里的人们有着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特别的精神世界、精神追求。(4)那里的人们对宗教拥有特别虔诚的心理。15第2段写到“用心去看,还能看到什么?”,第6段写到“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呢?”(4分)(1)你觉得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能看到什么?如果告诉了我们,那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1)看到了藏族人内心的追求和他们的精神世界。(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文章主题突出,结构紧凑,看上去好像写了西藏很多方面的内容,其实中心都在强调藏民族的灵魂(精神世界)。能紧紧抓住读者的阅读心理,让读者边阅读边始终思考这一问题。为下文写藏民族的灵魂作铺垫。16试分析第12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16承上启下。第12段采用设问的方式,回答上文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思考:这些都不能真正代表西藏。为下文写最能代表西藏的是藏族人的灵魂作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