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公司年产12万吨锦纶6功能性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2785106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1.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公司年产12万吨锦纶6功能性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某公司年产12万吨锦纶6功能性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工程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新化纤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 锦纶6功能性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XX新化纤有限公司 33 目 录 1总论 3 1.1项目由来 3 1.2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 3 1.3评价因子、预测因子和总量控制因子 4 1.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4 1.5 评价标准 5 2 建设项目概况 9 2.2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9 2.4 主要设备与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12 2.5 公用工程 14 2.6 环境保护工程 16 3工程和工程污染源分析 17 3.1生产工艺及污染物排放点位 17 3.2 新建项目污染源强分析 20 3.3 物料平衡分析 26 3.4 非正常和事故排放分析 27 4 清洁生产分析 30 4.1 主要原、辅材料的清洁分析 30 4.2 产品的清洁性分析 34 4.3 项目生产技术清洁性分析 34 4.4 原料单耗和能源消耗 35 4.4环境管理要求的有效性 37 4.5 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38 5城市区域发展规划概况 38 5.1地理位置 38 5.2XX市工业园区南区规划概况 38 6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1 6.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3 6.3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44 7 环境影响预测 46 7.2 废水纳管排放可行性分析 52 7.3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52 7.4 环境噪声影响分析 53 8企业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54 8.1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及效果评述 54 8.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处理效果评述 57 9事故环境风险评价 61 9.1事故风险识别分析 61 9.2评价范围 62 9.3 项目最大可信事故确定 62 9.4 事故源强 63 9.5 后果计算及评价 64 9.6 风险管理与减缓风险措施 68 10总量控制方案 69 11 项目建设规划相容性分析 72 11.1 与国家产业政策相容性分析 72 11.2 与长三角经济产业发展相容性分析 72 11.3与浙江省产业发展相容性分析 73 11.4 与XX城市发展规划相容性分析 73 11.5与XX工业园区(南区)规划相容性分析 73 12 公众调查和参与 75 12.1公众参与方法和形式 75 12.2调查对象 75 12.3调查结果和公众意见分析 76 12.5公众意见调查结论 79 13 评价结论与建议 80 13.1 评价结论 80 13.2 建议 83 1总论 1.1项目由来 XX新化纤有限公司由XX经济开发区精密锁具有限公司、金灿公司、飞鹰公司和三联公司整合重组而成。其中的XX经济开发区精密锁具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由国家安全部512所和XX经济开发区共同组建,并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项目的开发研制,经营范围包括电子锁、防盗门以及各类化纤原料和纤维产品。XX新化纤有限公司在充分市场调研基础上,决定在浙江省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筹建年产12万吨锦纶6功能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的工程项目。根据本项目的生产规模和中国“化纤行业预警系统”要求,年产10万t以上聚酰胺切片和3万t以上锦纶民用丝差别化纤维属国家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三废”污染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4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的有关规定,本建设项目属于C18“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作出必要的结论。为此建设单位(XX新化纤有限公司)委托东华大学为本项目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评价目的和评价原则 1.2.1 评价目的 通过对项目的工程分析,确定“三废”排放特征和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源强;估算工程投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和事故风险可能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通过类比调查,分析本项目单位产品的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等指标,客观评价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对新建企业的选址、排污去向及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损益分析;在上述评价基础上,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分析本项目与城市及区域规划的相容性,预测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通过风险分析,了解本项目可能的环境风险源、可能的影响程度、预防风险发生的控制措施;通过公众参与调查,了解项目周边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最后,对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做出结论,并提出项目污染控制的对策和建议。为企业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及主管部门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1.2.2 评价原则 评价工作中贯彻执行国家、地方相关环保法规政策,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划相容”、“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质量不发生级差变化”为主要原则。 1.3评价因子、预测因子和总量控制因子 1.3.1 评价因子和预测因子 通过工程分析得出本项目的排污特征及其产生的污染物种类,以及根据《大纲》评审咨询意见,确定下列因子为评价因子: (1) 大气环境评价因子:SO2、NO2、PM10、己内酰胺 (2) 声环境评价因子:连续等效A声级LAeq (3) 固体废物评价因子:工业固废、废水处理污泥、生活垃圾的排放量,固体废物的分类、毒性鉴别、处置途径和措施。 (4) 废水排放分析因子:根据本项目的生产特点、选取SS、CODCr、BOD5、TOC、NH3-N、己内酰胺、石油类作为废水排放分析因子。选取pH、DO、CODcr、BOD5、氨氮、总磷、氟化物作为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 (5) 影响预测因子:A声级LAeq、SO2、NO2 1.3.2 总量控制因子 (1)大气环境总量控制因子:SO2、烟尘 (2)水环境总量控制因子:氨氮、CODCr (3)固体废物总量控制因子:工业固体废物量 1.4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1.4.1 评价范围 (1) 考虑到该工程将设立热媒炉烟囱,排气筒的排放高度拟定为40m,其影响范围将达到1.6km左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三级评价范围要求评价区域边长为4km。为此,根据工程废气排放情况和附近区域自然社会情况划定大气评价范围为16km2,即以锅炉烟囱为中心,东西南北各2km,合计4km×4km的正方形区域。 (2) 噪声评价范围为拟建项目厂界外1米处和周边半径50m内的可能敏感点。 (3) 结合专家咨询意见,地表水评价范围将结合项目周边地表水体使用功能、实际分布情况、项目排水经秋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最终排放水体—XX江(婺江)的调查监测断面来确定。 1.4.2 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项目周围主要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是一些比较村庄,本项目污废水不直接排入地表水体,噪声对周围的影响范围也比较小,因此主要为可能受大气污染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根据规划,很多居民点要整体搬迁。在规划资料调研、现场踏勘、图上量算基础上,确定本项目环境保护敏感目标见表1-1及附图。 表1-1 项目周围主要的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序号 名 称 位置描述 保护等级 特征描述 1 吕献塘 东北,约1000 m 二 级 居住,现状布局一般,房屋质量差,人口870人 2 马鞍山 东北,约1900m 二 级 居住,现状布局一般,房屋质量差,人口730人 3 黄园 西偏北,约1900 m 二 级 居住,现状布局一般,房屋质量差,人口700人 4 吕塘下 西北,约2200m 二 级 居住,现状布局一般,房屋质量差,人口1600人 5 吕塘水库 西北,约1600m 二 级 主要功能为农田灌溉,非饮用水源地 1.5 评价标准 1.5.1 环境质量标准 Ø 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版的二级标准。特征污染物联苯-联苯醚环境标准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作为依据,居住区联苯及其氧化物的一次最高容许浓度为0.01 mg/m3。己内酰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参考前苏联(1977年)标准:居住区环境空气中最高浓度限值:0.06mg/m3(1hr浓度)。 己内酰胺、联苯-联苯醚的车间空气浓度标准采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作为依据。“联苯-联苯醚”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7mg/m3,车间空气中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1.5mg/m3。己内酰胺车间空气最高允许浓度:12.5mg/m3,车间空气中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5mg/m3。 各因子浓度限值列于表1-2。 表1-2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采用和参考的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mg/m3 (标准状态)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标准来源 TSP 年平均 日平均 0.08 0.12 0.20 0.30 0.30 0.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PM10 年平均 日平均 0.04 0.05 0.10 0.15 0.15 0.25 SO2 年平均 日平均 小时平均 0.02 0.05 0.15 0.06 0.15 0.50 0.10 0.25 0.70 NO2 年平均 0.04 0.08 0.08 日平均 0.08 0.12 0.12 1小时平均 0.12 0.24 0.24 联苯-联苯醚 居住区最高浓度:1次:0.01mg/m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7mg/m3,车间空气中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1.5mg/m3。 己内酰胺 居住区最高浓度:1次:0.06mg/m3 前苏联标准(1977年) 车间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12.5mg/m3,车间空气中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限值:5mg/m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 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都不应超过的浓度。 另外,根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为比较全面评价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列出工业区环境空气特征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表1-3)。 表1-3 环境空气特征污染物浓度限值 污染因子 标准限值(mg/Nm3) 标准来源 1次浓度 日平均 年平均 氟化物 0.02 0.007 /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氨 0.20 / 0.0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氯化氢 0.05 0.015 0.08 硫化氢 0.01 / / Ø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XX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业园区(南区)排水进入秋滨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在XX江的公路桥-排埠头段排放口集中排放,根据资料调查,该段水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根据《XX工业园区(南区)环境影响报告书》规划环评的要求,园区东面的湖海塘水质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园区内部的吕塘水库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4。根据资料调研,XX江的公路桥-排埠头段水质除应执行表1-4的III类标准外,还应执行表1-5的补充项目标准。 表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pH无单位) 序号 分类 标准值 项目 Ⅰ类 Ⅱ类 Ⅲ类 Ⅳ类 Ⅴ类 1 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 6.5~8.5 6~9 3 溶解氧 ≥ 饱和率90% 6 5 3 2 4 高锰酸盐指数 ≤ 2 4 8 10 15 5 化学需氧量 ≤ 10 15 20 30 40 6 生化需氧量 ≤ 2 3 4 6 10 7 氨氮 ≤ 0.5 0.5 1.0 2.0 3.0 8 总磷(以P计)≤ 0.02 (湖、库0.005) 0.1 (湖、库0.025) 0.2 (湖、库0.1) 0.3 0.4 9 铜 ≤ 0.01以下 1.0(渔0.01) 1.0(渔0.01) 1.0 1.0 10 铬(六价) ≤ 0.01 0.05 0.05 0.05 0.1 11 挥发酚 ≤ 0.002 0.002 0.005 0.01 0.1 12 石油类 ≤ 0.05 0.05 0.05 0.5 1.0 13 总砷 ≤ 0.05 0.05 0.05 0.1 0.1 表1-5 补充项目和特定项目标准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1 氟化物(以F-计) 1.0 2 己内酰胺 3.0 Ø 声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所在的区域属于工业区,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评价(表1-6)。 表1-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单位: LeqdB(A)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类 别 昼 间 夜 间 0 50 40 3 65 55 1 55 45 4 70 55 2 60 50 其中: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1.5.2 污染物排放标准 Ø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设两台热媒炉,根据《XX市城市天然气利用规划》,2007年本项目基地接通天然气,因此本项目拟利用天然气作为燃料加热热媒,热媒采用联苯-联苯醚。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工业炉窑的定义:工业炉窑是在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冶炼、焙烧、烧结、熔化、加热等工序的热工设备可知,本项目热媒炉属于加热工业炉窑的范畴,因此本项目热媒炉烟气排放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类区标准,详见表1-7。 表1-7 热媒锅炉(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炉窑类型 标准级别 排放限值 烟尘mg/m3 SO21) mg/m3 烟气黑度(林格曼级) 无组织排放3)烟尘最高限值mg/m3 非金属加热炉 一 502) 禁排 1 5 二 200 850 1 5 三 300 1200 1 5 注:1)由于本项目拟以天然气为燃料,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没有燃气锅炉的二氧化硫排放限值,因此本次评价参考燃油炉窑的二氧化硫排放限值。2)仅限于市政、建筑施工临时用加热沥青炉窑。3)无组织排放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工业炉窑所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并选浓度最大值,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监测点应选在距离烟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5m处,并选浓度最大值。 根据标准要求,本项目工业炉窑的过量空气系数规定为1.7,其排气筒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5m。本项目拟定烟囱高度为40m,可以满足标准要求。 另外,本项目排放的己内酰胺和添加剂粉尘无组织排放浓度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参考其中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颗粒物(其他)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1.0mg/m3)进行评价;对热媒循环系统产生的无组织排放低沸物(苯)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4mg/m3)进行评价;对热媒循环系统产生的无组织排放低沸物(甲苯)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2.4mg/m3)进行评价;对热媒循环系统产生的无组织排放低沸物(酚类)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新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08mg/m3)。 Ø 废水排放标准 项目建成后,污废水经过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项目排水中没有第一类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纳入城市污水合流管道,然后进入秋滨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排放。本项目废污水排放执行三级标准(表1-8)。 表1-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单位:mg/l 污 染 物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pH* 6~9 SS 70 150 400 CODCr 100 150 500 BOD5 20 30 300 NH3-N 15 25 / 石油类 5 10 20 TOC 20 30 / 注: pH值无单位。无己内酰胺废水排放标准。 另外,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清洁废水排放量较大,根据《大纲》专家咨询意见,可以考虑项目的中水回用,此处给出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T48-1999)(表1-9) 表1-9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项目 pH SS BOD5 CODcr NH3-N 冲厕所、绿化 6.5-9 10 10 50 20 洗车、扫除 6.5-9 5 10 50 10 Ø 噪声排放标准 噪声执行《工厂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即昼间65dB,夜间55dB(表1-10)。 表1-10 工厂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类别 昼间 夜间 Ⅰ 55 45 Ⅱ 60 50 Ⅲ 65 55 Ⅳ 70 55 注:Ⅰ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Ⅱ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Ⅲ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Ⅳ类标准适用于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另: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如排气噪声)。其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0dB(A),夜间偶然突发噪声(如短促鸣笛声)峰值不准超过标准值15dB(A)。 建设期的建筑施工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表1-11)。 表1-1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单位: LeqdB(A) 施工阶段 主要噪声源 噪声限值 昼间 夜间 土石方 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 75 55 打 桩 各种打桩机 85 禁止 结 构 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 70 55 装 修 吊车、升降机等 65 55 2 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及投资情况 项目名称:浙江XX新化纤有限公司年产12万吨锦纶6功能性切片(聚酰胺)及差别化长丝工程。 建设单位:浙江XX新化纤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浙江XX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工业园区(南区)内M-03-04地块。 投资及资金筹措方式:本项目总投资97, 807万元,含外汇4, 141万美元。 2.2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 2.2.1 生产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12万吨锦纶6功能性切片(聚酰胺)和年产5.2万吨锦纶差别化长丝。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切片385吨,年操作时间333天,年产切片128, 205吨。操作弹性60~115%。 2.2.2 产品方案 (1) 聚合装置 本项目聚合装置设两条日产160吨聚酰胺6生产线和一条日产65吨聚酰胺6生产线,按年开工333天计,年产聚酰胺6切片128, 205吨,其中商品切片74,925吨/年,用于纺丝的切片53,280吨/年。产品方案见表2-1。 表2-1 聚合装置产品方案 生产线 品种规格 单位 产量 备注 1线(160吨/天) 纤维级半消光切片 t /a 53, 280 用于纺丝 2线(160吨/天) 纤维级大有光切片 t /a 53, 280 商品切片 3线(65吨/天) 工程塑料、膨体纱、 地毯丝切片 t /a 21, 645 商品切片 合 计 t /a 128, 205 注:第二条生产高粘度的工业丝、膜级切片时,产能有所下降。 (2) 纺丝装置 本项目纺丝装置设置十条纺丝生产线,产品方案见表2-2。 表2-2 纺丝装置产品方案 生产线 品种规格 单位 产量 备注 锦纶6 POY丝 (2条生产线) 8~20 D t /a 500 预取向丝 30~150 D t /a 9, 500 预取向丝 锦纶6 HOY丝 (4条生产线) 8~20 D t /a 600 高取向丝 30~150 D t /a 19,400 高取向丝 锦纶6 FDY丝 (3条生产线) 8~20 D t /a 500 全牵伸丝 30~150 D t /a 19,500 全牵伸丝 涤锦复合 POY丝 75~150 D t /a 2, 000 预取向丝 总结 t /a 52,000 (3) 加弹装置 本项目加弹装置设置20台加弹机,其中14台加弹机加工10, 000吨/年,将锦纶6 POY丝加工成DTY丝;6台加弹机加工2, 000吨/年涤锦复合POY丝成为DTY丝。加弹装置产品方案见表2-3。 表2-3 加弹装置产品方案 产品 品种规格 单位 产量 备注 锦纶6 DTY丝 8~20D t/a 500 牵伸假捻丝 30~150D t/a 9, 500 牵伸假捻丝 涤锦复合DTY丝 75~150D t/a 2, 000 牵伸假捻丝 合计 t/a 12, 000 2.3 主要构筑物及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构筑物见表2-4。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5。 表2-4 本项目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物名称 生产类别 耐火等级 占地面积 (m2) 建筑面积 (m2) 备注 1 聚合车间 丙类 一级 1, 380 9, 660 高层建筑7层 2 纺丝车间 丙类 二级 11, 330 35, 420 4层建筑 3 加弹车间 丙类 二级 5, 700 11, 400 2层建筑 4 切片库 丙类 二级 5, 100 5, 100 单层建筑 5 成品库 丙类 二级 6, 600 6, 600 单层建筑 6 化工料库 丙类 二级 1, 000 1, 000 单层建筑 7 机物料库 丙类 二级 1, 000 1, 000 单层建筑 8 已内酰胺库 丙类 二级 7, 200 7, 200 单层建筑 9 已内酰胺泵房 丙类 二级 70 70 单层建筑 10 已内酰胺罐区 丙类 810 11 燃料油罐区 丙类 250 12 热媒站 丙类 二级 1, 600 80 单层建筑 13 综合动力站、热力站 丙类 二级 4, 410 3, 210 单层建筑 14 综合给水站 戊类 二级 2, 550 1, 500 单层建筑 15 循环冷却水站 戊类 二级 3, 150 1, 000 单层建筑 16 污水预处理 戊类 二级 2, 400 500 单层建筑 17 维修间 戊类 二级 720 720 单层建筑 18 综合楼 二级 1, 000 4, 000 4层建筑 19 食堂 二级 600 600 4层建筑 20 倒班宿舍 二级 300 900 3层建筑 21 车库 二级 900 900 单层建筑 22 自行车棚 400 400 23 门卫 二级 40 40 单层建筑 合 计 58, 510 91, 300 表2-5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厂区占地面积 m2 120000 2 建筑物占地面积 m2 58510 3 建筑面积 m2 91300 4 建筑系数 % 48.3 5 道路面积 m2 16900 6 绿化面积 m2 24000 7 绿化系数 % 19.8 2.4 主要设备与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2.4.1项目主要设备 本项目主要生产装置包括聚合装置、纺丝装置和加弹装置。聚合装置主要包括已内酰胺熔融、聚合、切片生产、萃取、切片干燥等;纺丝装置主要包括切片加料、挤出熔融、纺丝、卷绕、分级包装和产品输送;加弹装置主要包括牵伸假捻、包装和成品贮存;公用工程装置主要包括蒸汽减温减压站、综合给水站、循环冷却水站、污水预处理站、综合动力站等。项目主要设备见表2-6,主要公用工程设备见表2-7。 表2-6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一 聚合装置 1 已内酰胺熔融 用于三条聚合生产线 1套 国产 2 已内酰胺卸料和储存 用于三条生产线 1套 国产 3 TiO2制备 用于160吨/日两条线 1套 引进 4 高性能添加剂制备 用于160吨/日两条线 1套 引进 5 已内酰胺和添加剂计量 用于160吨/日两条线 2套 引进 6 浓缩添加剂制备 用于65吨/日生产线 1套 引进 7 连续聚合(一段式) 能力:160吨/日 2套 引进 8 连续聚合(二段式) 能力:65吨/日 1套 引进 9 热媒排空/进料系统 用于三条聚合生产线 1套 引进 10 切片生产 能力:80吨/日 4套 引进 11 切片生产 能力:65吨/日 1套 引进 12 连续萃取 能力:80吨/日 4套 引进 13 连续萃取 能力:65吨/日 1套 引进 14 连续干燥 能力:80吨/日 4套 引进 15 连续干燥/固体缩聚 能力:65吨/日 1套 引进 16 连续输送和贮存 用于三条聚合生产线 1套 引进 17 萃取水蒸发 用于三条聚合生产线 1套 引进 18 除盐水去空气装置 用于三条聚合生产线 1套 国产 19 热水系统 用于三条聚合生产线 1套 国产 二 纺丝装置 1 锦纶6 POY生产线 每台36位,10头/位 2条 引进 2 锦纶6 HOY生产线 每台36位,10头/位 4条 引进 3 锦纶6 FDY生产线 每台36位,12头/位 3条 引进 4 涤锦复合丝POY生产线 每台24位,头/位 1条 引进 三 加弹装置 1 锦纶6加弹机 14台 引进 2 涤锦复合丝加弹机 6台 引进 表2-7 主要公用工程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 位 数 量 设备来源 1 热媒炉 台 2(1用1备) 新购设备 2 加压水泵 台 4(3用1备) 新购设备 3 循环泵 台 7(5用2备) 新购设备 4 冷却塔 台 4 新购设备 5 消防水泵 台 3(2用1备) 新购设备 6 10/0.4kV变电所 座 2 新购设备 7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 台 7(6用1备) 新购设备 8 空气压缩机 台 24(22用2备) 新购设备 9 深冷空分装置制氮 套 1 新购设备 10 污水处理站 座 1 新建装置 11 电信网络 套 1 新购设备 12 恒温恒湿型空调机 台 1 新购设备 13 复合式空调机组 套 14 新购设备 2.4.2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本项目主要原料是已内酰胺,主要辅料有消光剂、添加剂、纺丝油剂、加弹油剂、热媒、过滤砂等,拟采用进口或国产。其他辅料为包装材料。原辅材料消耗见表2-8。 表2-8 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吨产品消耗指标(kg) 年消耗量 (t/a) 备注 1 已内酰胺(CPL) 999 128,190 2 苯甲酸 0.9 114 3 二氧化钛 3.50 444 4 液相热媒(聚合用) — 140 初装量 5 气相热媒(纺丝用) — 25 初装量 6 切片(锦纶纺丝) 1, 040 53, 280 7 聚酯切片 1, 000 1, 000 8 锦纶6-POY专用油剂 12 120 9 锦纶6-HOY专用油剂 12 240 10 锦纶6-FDY专用油剂 12 240 11 锦纶6-DTY专用油剂 32 380 12 锦纶6复合丝专用油剂 12.5 25 合 计 184198 本项目拟采用联苯-联苯醚混合物为热媒。 2.4.3能源消耗情况 项目能耗情况见表2-9。 表2-9 能源消耗 序号 名 称 单位 消耗指标 备注 1 生产水 m3 /h 278.2 2 冷冻水 m3 /h 3, 779 循环量 3 冷却水 m3 /h 9, 777 循环量 4 除盐水 m3 /h 6.35 5 电(计算负荷) kWh/h 19, 510 装机23, 820kW 6 工艺压缩空气 0. 6MPa Nm3 /h 55, 385 1. 2MPa Nm3 /h 6, 900 7 仪表压缩空气 Nm3 /h 48. 2 8 氮气 Nm3 /h 911 9 蒸汽 0. 3MPa kg /h 240 1. 1MPa kg /h 15, 400 10 燃料油 kg /h 270 11 氢气 Nm3 /d 2 制取高纯氮 2.5 公用工程 2.5.1 供电 根据整个生产装置的用电负荷估算,本项目全厂用电总量为19, 510 kWh/h,其中,聚酰胺装置装机容量为6030 kW,长丝装置装机容量为20100 kW,公用工程装机容量为13530 kW。XX市经济技术开发园区变电站提供本工程用电要求,10kV电源送至本工程界区内。 本工程界区内设二座10kV开关站,其中一座设在动力站,供聚酰胺装置及公用工程装置用电,另一座设在长丝车间,供长丝装置负荷用电。 2.5.2 给排水 1、给水:项目所用生产、生活及消防用水均由开发区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供水压力0.3MPa,分别从敷设在厂区北侧、东侧的给水管网进入界区,管径为DN250。可满足本项目用水要求。为了满足工艺和厂区其他公用工程设施用水要求,本项目需要新建循环冷却水站,生产、消防水加压泵站和除盐水制备装置。本项目界区外所有给排水管线均由开发区统一规划和建设。 2、排水:根据污水的水质和清浊分流原则,本项目拟设置如下三个排水系统:雨水系统,接纳厂区非污染雨水和清洁废水;生活污水系统,接纳厂区各建筑物内卫生器具及厕所排放的污水;生产废水系统,接纳聚合装置、长丝装置的污水和化工料罐区初期污染雨水。 项目所产生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清洁废水、雨水均排入厂区相应管网系统。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进入厂污水预处理站,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输送到XX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最后排入XX江。厂区雨水和清洁废水排入开发区雨水系统。 2.5.3 供热 一、热媒站:本项目所需热负荷2, 550 kW(220×104 kcal/h),选用热媒炉的出力为3, 490 kW(300×104 kcal/h)。正常生产时,一台热媒炉运行,一台热媒炉备用。热媒供给温度300℃,回流温度265℃。 热媒系统设有热媒储槽、热媒排放槽、热媒膨胀槽和热媒循环泵、热媒补充泵及燃料油加热器等辅助设备。 (1)热媒系统:从热媒炉出来的高温液相热媒,送到用户使用后再返回热媒炉,是密闭的压力循环系统,由热媒循环泵来保证热媒的正常运行。为了事故时的紧急排放和一些设备、管道停用时的排空,热媒站设有低点热媒排放槽,以利于热媒的排放。热媒储槽与热媒排放槽均配有蒸汽加热器,同时为防止热媒高温氧化变质,还设有氮气保护。 (2)燃烧系统:考虑到项目所在地区为“两控”区,严禁使用重油,故热媒炉燃料采用优质轻柴油,每小时消耗燃料油0.27kg,由厂区储油罐通过管道将燃料油输送到热媒站,再通过燃烧油加压泵和燃烧油加热器,将油加压加热至热媒炉所需的参数,供给热媒炉燃烧使用。为适应热媒炉负荷变化,输送油管路需有回油系统。两台热媒炉合用一个烟囱。 (3)控制系统:热媒炉设有完备的自动控制系统,热媒炉的点火、燃烧、熄火、停炉均由自动控制完成。热媒站设有控制室,对热媒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4)布置:热媒站采用露天布置。热媒储槽和热媒低位排放槽布置在围堤内。 热媒站设有控制室,对热媒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5)公用工程消耗量:公用工程消耗量见表2-10。 表2-10 公用工程消耗量 序号 项目 单位 平均消耗量 备注 1 生产水 t/h 2 2 循环冷却水 t/h 8 3 压缩空气 m3/h 50 4 氮气 m3/h 40+50 50为事故用 5 电 kW 370 装机 6 燃料油 t/h 0.27 7 蒸汽 t/h 0.5~1.0 二、热力站:本项目工艺生产、空调等有关设备所需蒸汽,由开发区(南区)规划建设的热电厂供给,需求量为19, 642kg/h。厂区设置热力站一座,负责全厂的蒸汽分配、蒸汽的减温减压,还负责凝结水的回收和输送,减温水优先使用凝结水,无凝结水可使用脱盐水,多余的凝结水送回至热电厂。 2.5.4 综合动力站 本项目中的制冷系统、空压系统及制氮系统统一建成综合动力站。 一、 制冷 (1)制冷量及冷水规格:制冷量及冷水规格见表2-11。 表2-11 制冷量及冷水规格 序号 用 户 制冷量(kW) 冷水进口温度 (℃) 冷水出口温度 (℃) 备注 平均 高峰 1 聚合装置 4197 4197 12 7 四季 2 长丝装置 872 959 12 7 四季 3 空调 16900 16900 12 7 夏季 4 合计 5069 16900 5156 16900 12 7 四季 夏季 (2)主要设备选型:根据上述参数制冷系统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