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项目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楼、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华融湘江银行营业用房
建设单位
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长沙市芙蓉区建湘路黄金之城南栋2层
联系电话
传真
/
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
长沙市天心区湘江中路与白沙路交汇处的东南角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及代码
房地产开发经营K7210
占地面积(平方米)
30653.63
绿化面积(平方米)
7600
总投资(万元)
2000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353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18%
评价经费(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一 项目由来
长沙市是湖南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也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在“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影响下,长沙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地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满足商业用房需求量的增加,推动经济增长,完善天心区长沙湘江风光带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拟在长沙市天心区湘江中路与白沙路交汇处的东南角建设华融湘江银行营业用房。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按照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该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于2015年8月委托我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环评技术人员按照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通过现场踏勘、收集资料、走访调查、分析评价,在建设方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 项目概况
1 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为区域性股份制银行总部营业用房,规划总占地面积30653.63m2,净用地面积20000m2,总建筑面积 171438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9900m2(其中办公楼建筑面积89838m2,培训中心建筑面积30062m2),地下建筑面积51538m2。
项目建设包括:2栋塔楼,塔楼A为地上42层的银行主体办公楼,房屋高度199.6m,裙房4层,建筑高度22.2m;塔楼B为地上21层的培训中心主楼,房屋高度 99.0m,裙房3层,建筑高度22.2m。办公楼11层、21层、32层为避难层。办公楼和培训中心两部分的裙楼通过通道相连。
地下室设置为设备用房和地下停车库。
项目组成见下表:
表1-1 项目组成一览表
项目组成
建设内容及规模
主体工程
办公楼塔楼A
1栋,地下3层,地上42层。其中裙房1F为大厅,裙房2F为后勤办公及营业性用房、裙房3F为职工餐厅、裙房4F为会议区,5~42F为办公区
培训中心塔楼B
1栋,地下4层,地上21层。其中裙房1F为大厅等综合服务性用房,裙房2~3F为餐厅及厨房,裙房4F为会议区,5~12F为培训区,13~17F为客房区(供本银行外地培训员工使用,约125个床位),18~19F为洽谈室、会议室,20F为游泳区,21F为机房区
公辅工程
车库
地上车库:停车位数量30个;地下车库:停车位数量920个
供水
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供给,从西侧湘江中路和北侧白沙路两个方向各引入1条DN300 市政水给水管,形成二路供水。供生活和室内消防用水使用
热水:办公楼裙房餐饮及培训中心均采用4台商用燃气承压锅炉供应生活热水
供电
由市政供电电网提供,并在办公楼及培训楼的高、中、低区各设变电站,为办公楼及培训楼的各区域供电。
设置2台低压柴油发电机组(每台容量 900kW)为消防负荷及其他重要负荷的自备电源,为办公楼及培训楼供电
消防
设置完善的消防设施
供热供冷
培训中心设置集中供暖制冷,冷源采用电制冷螺杆机/离心制冷机,源热采用燃气真空热水锅炉,培训中心客房采用真空燃气锅炉供热水
通风系统与排烟
地下车库、设备房设机械通风兼送风排烟系统;大楼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防烟。塔楼的避难间采用加压送风的方式进行防烟。
垃圾收集
每栋楼前设置1个垃圾筒,每日由物业管理人员运至地下室负一层的地埋式垃圾站(项目场界外的北侧)收集处理
环保工程
废水
餐饮废水和地下车库冲洗废水经区内的隔油池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进入长沙市第一污水厂处理达标。
废气
油烟:采用专用排烟管道引至裙楼楼顶排放
汽车尾气:地下车库排风系统引至地面绿化带排放
锅炉天然气燃烧废气:专用排烟管道引至裙楼楼顶排放
备用柴油发电机:专用排烟管道引至地面绿化带排放
噪声
减振、隔声等措施
固废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餐饮垃圾及废油脂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绿化
绿地率为38%,绿化面积为7600m2
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下表:
表1-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占地面积
m2
30653.63
2
净用地面积
m2
20000
3
总建筑面积
m2
171438
4
地上总建筑面积
m2
119900
其中
办公楼
m2
89838
培训中心楼
m2
30062
5
地下总建筑面积
m2
51538
6
基底面积
m2
7884
7
建筑密度
%
39
8
容积率
%
5.99
9
绿地率
%
38
10
机动车停车位
个
950
其中
地上
个
30
地下
个
920
11
自行车数量
个
320
12
广场面积
m2
1575
13
总投资
万元
200000
3 项目地址及外环境关系
本项目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湘江中路与白沙路交汇处的东南角,东临书院路,北临白沙路,西临湘江中路,南面110m处为杏花园小区及大椿桥社区公园,详见附图5项目外环境关系图。
4 公用工程
4.1 给排水工程
(1)给水工程
1)给水源
本项目供水水源为用地西侧湘江中路及北侧白沙路的城市自来水管道各引入1条DN300的给水管,经总水阀后接入用地红线,在项目内构成环状供水管网,供水压力为0.35MPa,可满足本项目生活及室外消防等用水要求。
2)给水方式
项目给水系统分为办公楼和培训中心楼两部分。办公楼的地上三以下层及地下室采用城市自来水水压直接供水,地上三层以上采用变频供水设备加压供水;培训中心的室内给水系统分为生活供水系统、生活净水系统和生活热水系统。
① 生活给水系统:1区(3层及以下)由市政水压直接供水;2区(4~12层)、3区(13~21层)由设在地下室的生活水箱和各自分区生活恒压变频调速泵组组成联合供水系统供水。
② 生活热水系统:客房和配套裙房采用集中生活热水系统,热水系统选取容积式换热器及闭式热水罐的形式,热媒来自真空燃气锅炉。
③ 生活净水系统:为保证培训中心给水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及舒适性,培训中心用水设置集中式净水系统,集中净水设备设置在20层。
培训中心20层设1座逆流式恒温泳池(为训练游泳池,不对外开放),有效容积为320m3左右,水温设定为26℃。游泳池循环周期为8小时,每天循环3次,循环水量约44m3/h;游泳池通过不锈钢均衡水箱补水,循环水泵自带毛发聚集器。采用循环(石英砂)过滤和加药的水处理流程,且循环水通过泳池机房内板式换热器加热,以恒定池水的温度。维持水温耗热量约50kW,初次加热的耗热量约240kW。
3)给水量
项目用水主要是培训中心客房用水、办公楼员工用水、餐饮用水、游泳池补水、地下车库冲洗用水、锅炉补水及绿化用水。项目在办公楼(12、1、2月份)及培训中心楼设置冬季供暖,热源来于4台1t/h的天然气锅炉(培训中心楼和办公楼各2台),锅炉蒸汽冷凝水回收循环使用,蒸汽在使用过程中会损失,需定期补充新鲜水,补充水量约为288m3/a(0.96m3/d);项目制冷采用冷水机组集中制冷的中央空调,共设置2台冷却塔,冷却塔总的冷却水量约为2270m3/h,冷却设备每天运行8h,补充水量为循环水量的2%计,则补充水量(蒸发损耗量+排水量)为363.2m3/d。项目其他用水指标参照《湖南省用水定额》(DB43/T388-2008)及相关规范,具体用水量见下表。
表1-3 项目日用水情况估算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用水定额
日用水量(m3/d)
备注
1
培训中心客房
床
125
200L/床·d
25
2
培训区
m2
11793.6
6L/ m2·d
70.76
3
办公楼
人
8000
45L/人·d
405
4
餐饮区
人
5000
50L/人·餐
750
5
车库冲洗
m2
50538
2 L/ m2·d
101.08
每月冲洗2次
6
游泳池补水
m2
/
320 m3
32
损耗量按照游泳池水容积的10%计
7
锅炉补水
4台
1t/h
按系统水容量的1%计
0.96
冬季供热使用,每天运行24h
8
冷却塔补水
总循环水量2270m3/h
363.2
补充水以循环水量的2%计
9
绿化
m2
7600
60L/(m2·月)
15.2
10
总用水量
1763.2
(2)排水工程
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分流制。
冷却塔排水约占循环水量的0.5%,则冷却塔排水为90.8m3/d,27240m3/a,作为清下水排放,因此项目废水主要是培训中心客房废水、培训区培训人员及办公楼的生活污水、餐饮废水。
除绿化外,其它按用水量的80%计,本项目总废水量为1681.47m3/d。其中培训中心客房废水量为20m3/d、培训区废水量为56.61m3/d、办公楼废水量为324m3/d、餐饮废水量为600m3/d、车库冲洗废水量为80.86m3/d。项目水平衡如下:
图1-1 项目水平衡图
培训中心客房、培训区、办公楼产生的废水水质相近,均视为生活污水。餐饮废水经隔油池隔油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预处理达到GB8978-1996三级标准,经区域市政管网进入长沙第一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达标后排入浏阳河。空调冷凝水、地面雨水经区内雨水管网收集后排入项目北面的白沙路市政雨水管网。
屋面雨水采用内落式重力流雨水排水系统,屋面雨水收集后经雨水管道排至屋面和室外建筑散水,接至室外雨水排水暗沟。室外场地雨水设雨水沟收集。本小区雨水排入市政雨水管道。
4.2 供电工程
(1)用电负荷等级
根据设计方案,本项目供电电源高压采用两路不同电网10KV独立电源,采用YJV铠装电缆埋地引入。消防水泵房、应急照明、防排烟风机、防火卷帘、公共区照明、车库照明、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设备等为一级用电负荷,暖通空调动力机房、自动扶梯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用电负荷。
(2)变配电系统
本工程设置1个10kV中心配电所(与空调、裙房、塔楼低区10/0.4KV变配电所合并设置),5个分变配电所,1个柴油发电机房。本项目引入两路10kV专线,所供负荷分别为17143~23861kVA。其中某条进线停电时,由另一条10kV进线供应所有一、二级负荷的用电。具体变配电室如下:
2栋大楼在地下一层各设10KV开闭所一座,塔楼A地下层B1、B2、21F、32F各设置1个变配电所,塔楼B的B1层设置变配电站一座。外电源由电缆引入开闭所后,以放射式或放射式与干线式结合的配电方式给各分变电所。10KV配电设备选用手车式真空开关柜,直流操作。
(3)备用电源
为确保运营期,项目用电安全,本工程设置两台低压柴油发电机机组(每台容量900KW),为消防负荷及其他重要负荷的自备电源;重要计算机系统用电,安防系统用电,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电话总机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用电等重要电子信息系统配置UPS供电,应急疏散照明采用集中式EPS电源供电。
4.3 消防
小区设计方案中组织完整的路网系统,道路联系成环,在环状管上设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120m,保护半径150m。所有建筑在消防电梯前室及走廊等公共场所均设室内消火栓箱,内置启动按钮、水龙带、水枪等,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40L/S。发生火灾时,火灾延续时间按2小时计。本项目拟于地下室设置独立消防专用水池,消防专用水池容积约756m3(共设2个池,每个池容积约378m3)。楼顶设有一个100m3消防专用水箱,分为2个供水区,低区:1层及以下的地下室、商业用房等由消火栓泵经减压后供水;高区:2层及以上的商业用房由消火栓泵供水。当火灾发生时,初期采用屋顶水箱—消火栓灭火,中后期火灾采用水池—消防泵—消火栓灭火。另外所有建筑室内均设足够数量的磷酸铵盐手提或移动式灭火器。
另外,项目在塔楼A楼顶设置有直升飞机停机坪,供消防救助用。其噪声仅产生于火灾事故,时间较短,且发生火灾时人群的嘈杂声及灭火声基本掩盖了飞机的噪声,因此本评价不对其产生的噪声进行评价。
4.4 通风、排烟
大楼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防烟。塔楼的加压送风系统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塔楼的避难间采用加压送风的方式进行防烟。平时各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常闭,火灾发生时手动或自动开启本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常闭型排烟口均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并与排烟风机联锁,当系统内任一排烟口开启时,排烟风机即能启动。
地下车库平时换气量按6次/小时设计,地下车库排气口拟设置于隐蔽的绿化带内且不朝向邻近建筑物和公共活动场所,消防排烟通道按6次/小时设计,配电间通风换气量按10次/小时设计,补风量不少于排烟量的50%。
4.5 暖通工程
办公楼和培训中心设置各自独立的冷热源和空调水系统,冷源均采用冰蓄冷、热源均采用真空热水锅炉。
办公楼采用低温离心式制冷机+冰蓄冷系统;培训中心采用2台离心式制冷机、1台螺杆式制冷机组作为夏季冷源,冷冻水设计供回水温度为7℃,13℃。制冷机组设置于地下室B2层,办公楼冷却塔设置在裙房屋面,培训中心冷却塔设置在主楼屋面。
办公楼、培训中心的锅炉房分别独立设置于各自的地下室一层,办公楼设两台燃气真空热水锅炉提供冬季空调热源,培训中心设置两台燃气真空热水锅炉提供冬季空调热源以及培训中心全年生活热水。锅炉热水供回水温度为60℃和50℃。
热水锅炉的单台容量为700kW,采用天然气作为主要燃料;冷水机组的单台制冷量为350RT,在供暖季节为了节省能源,制冷机停止运行,采用冷却塔免费供冷系统,设置一台容积式换热器。
4.6 垃圾处置系统
生活垃圾实行垃圾袋装化,并物业管理部门运至地下室负一层的地埋式垃圾站(垃圾站设置于项目场界外的北侧处),再运至城市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
5 总平面布置
5.1 平面布置
(1)平面布局
建筑整体呈“一”字形布局,分为东西两个部分。用地西部为银行营业用房,主体塔楼沿湘江中路和白沙路布置在场地西侧。用地东部为培训中心,主体塔楼沿白沙路和书院路布置在场地东侧。银行和培训中心两部分通过通道相连。
①银行营业用房
银行主体塔楼首层布置门厅、企业文化展示区。主体东侧为四层通高的礼仪性大堂,南侧布置咖啡茶座。礼仪性大堂东侧为营业大厅。裙房二层为后勤办公和营业性用房,包括个贷中心,VIP 服务区,洽谈室等。裙房三层为职工餐厅,裙房四层会议区包括多功能厅和会议室各一间。
主楼主要为办公用房。主楼电梯设置分为高、中、低三区,在避难层进行转换。主体办公区两层通高的共享空间,布置绿化植物,为办公人员营造出舒适、温馨的氛围。地下一至三层均布置为设备用房及车库。
②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首层设计大堂、商务中心、纪念品商店等综合服务用房;裙房二层布置风味餐厅、自助餐厅及厨房。裙房三层布置宴会厅,包间及厨房。
主楼主要功能为客房(供本银行外地员工培训时使用,不对外开放),并在20~21F设置游泳池。
地下一层、三层和四层均设置为车库,地下二层布置车库和设备用房。
(2)交通组织
礼仪性大堂和营业大厅的主要出入口开向白沙路。员工入口布置在塔楼首层,开向湘江中路,用地北、西南和东南侧分别设三个地下车库出入口,与基地入口相协调。用地的南侧和北侧布置少量地面停车位。
另外,项目还设置4米宽的消防环形车道。
5.2竖向布置
建筑整体呈“一”字型布局,空间形态西高东低。银行塔楼沿江布置,培训中心沿书院路布置在东侧。考虑到北侧和周边用地建筑形态,东西两座塔楼与周边建筑在空间上相互契合,兼顾了城市沿江主要干道上的城市景观。裙房位于两座塔楼之间布置,中部四层通高的中央大堂把办公主体和裙房有机相连,从而实现功能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创造出高效便捷的办公模式。主体建筑沿临江面落地,建筑形态干净利索,挺拔有力。主体塔楼和裙房各部分体块相互环抱、紧扣。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项目用地现为地面停车场,将产生汽车尾气,但随着项目的建设,汽车尾气也消除。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湘江由南而北纵贯市区,分城市为东西两部分。长沙市东与江西省萍乡市接壤,北与岳阳市交界,西与益阳市相接,南与湘潭市、株洲市相联。
本项目位于长沙市天心区(见附图一),天心区地处湖南省会长沙的南大门,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融城的核心区域,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穿境而过,城市二、三环线紧紧相绕,距京珠高速公路不足2公里,距黄花国际机场仅20公里,交通便利便捷。
2 地形、地貌、地质
长沙市地处湘中丘陵东北部,地形起伏大,地貌类型多,东北部是幕阜——罗霄山系的北段,西北部是雪峰山余脉的东缘,南部和中部属长衡丘陵向滨湖平原过度的地带,北部平坦开阔,地势较低。据有关资料,该区山地占总面积的29.5%,丘陵占17.2%,岗地占23.3%,平原占25.3%。
天心区位于长沙城区南部,地形呈波状起伏,地势南北低、中部高,由东向西略斜,西部地势平坦,中部为丘陵地带。整个地势南北低平,中部属丘陵地带,略高。全区处于湘中丘陵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分布相对集中,山、丘、岗、平组合大体为2:3:3:2,适宜于农、林、渔和城建、交通用地的综合布局。
3 气候气象
长沙市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春湿多变、夏季酷热、秋季干燥、冬季严寒、暑酷热期长。其主要气象特征为:
(1)气温
年平均气温:
17.2℃
日平均最高气温:
38.1℃
日平均最低气温:
0.4℃
最热月平均气温:(7月)
29.4℃
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
4.7℃
极端最高气温:
43℃
极端最低气温:
-8.4℃
(2)降水量
多年平均降水量:
1394.6mm
最大年降水量:
1751.2mm
最小年降水量
1018.2mm
最大日降水量:
192.5mm
最大月降水量:
515.3mm
最小月降水量:
1.2mm
年平均降水天数:
149.5天
(3)蒸发量
年平均蒸发量: 1315.6mm
(4)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5%
年最小相对湿度:
14.2%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月)
75%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1月)
81%
(5)风
主导风向和平均风速:
全年
NW
2.7m/s
夏季
S
2.6m/s
冬季
NNW
2.8m/s
实测最大风速:(NW,1980.4.13)
20.7m/s
(6)年平均气压 1008.2 hPa
(7)霜期
年平均有霜天数 84.5天
年平均无霜天数 280.3天
(8)最大积雪深度 20cm
(9)最大冻土深度 5cm
(10)年平均雾天 26.4天
(11)年雷暴日数 49.5天
(12)平均全年日照时数 1677.1 hr
4 水文
长沙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口位于浏阳河,浏阳河是湘江的一级支流,属长沙水系,发源于浏阳市大围山地区,自东向西流经浏阳市、长沙县、长沙市,最终于长沙市开福区落刀咀、陈家屋场汇入湘江,全长约为222km。长沙段全长约25km,河面宽220~400m,平均水位30.29m,最高水位38.7m,最低水位28.61m,最大流量510m3/s,枯水期流量(保证率95%)11.5m3/s。
项目西侧的湘江,湘江为湖南省最大河流,发源于广西省临桂县海洋坪龙门界,经金沙入湖南省东安县,流经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然后自岳阳入洞庭湖,于城陵矶入长江,全长856km。湘江长沙段南起暮云市、北止乔口,全长75km,湘江长沙段是长沙市的主要供水源。
湘江江面宽500~1500m,一般水深6~15m,河床多砂砾石且坡度平缓,河水流速慢。其流量分平、洪、丰、枯四个水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洪水期多出现在5~7月,枯水期多出现在12~翌年2月。湘江既是长沙市的主要供水水源,又是长沙市的污水最终受纳水体。保护好湘江长沙市区段的水环境质量,是保证长沙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主要水文参数如下:
年平均水位 27.31m
平均最高水位 36.65m
平均最低水位 23.25m
历史最高洪峰水位 37.37m
平均径流深 7.76m
年平均流量 131m3/s
平均最大流量 12900m3/s
历史最大洪峰流量 23000m3/s
平均最小流量 248m3/s
枯水期流量(90%保证率) 410m3/s
历史最小流量 120m3/s
最大流速 2.6m/s
最小流速 0.3m/s
年平均流速 0.45m/s
枯水期平均流速 0.18m/s
平均含砂量 0.1-0.2kg/m3
5 植物及动物多样性
本项目拟建地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东距书院路5m,西距湘江中路16m。项目所在场地现为地面停车场,在用地范围内有少量野生的草本植物,草本植物以狗尾草、车前草等为主,场地周围为居民区,人类活动频繁,因此基本无野生动物活动。项目周边为住宅区及城市道路,土地利用率高,主要树种为城市园林绿化,街道和空隙地的观赏树木和花草,绿化树种为广玉兰、樟树等。区域生物多样性较差,区域内无天然分布的珍惜濒危动、植物种类。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本项目选址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
1 天心区社会环境概况
(1)行政区划和人口
天心区,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也是湖南省政府所在地。天心区位于长沙市区南部,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前沿阵地,因著名古建筑天心阁在境内而得名。截至2013年,天心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48.16万,下辖12街道和66个社区。
(2)交通状况
长沙大道是连接长、株、潭三市的主干道,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穿城而过,湘江倚区北上汇入洞庭,一、二、三环线环环相绕,距黄花国际机场仅20公里,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3)社会经济
天心区是长沙百年商贾繁荣的起源地和聚集区,火宫殿、杨裕兴等20多家百年老字号云集于此,黄兴南路步行商业街、解放西路酒吧街、坡子街民俗名食街、汽车6S街区等10条特色产业街区发展迅速,平和堂、王府井、友阿奥特莱斯、中信悦方等大批商业航母竞泊天心,中信城市购物广场、华远·华中心等大型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呈现出传统商业和现代商贸交相辉映、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天心区成功引进了中国建筑、中化石油湖南分公司、华能电力湖南总部、华菱天心区文化产业园集团、现代投资等大型企业集团,引进亿元规模以上项目150多个。
2013年,天心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91.68亿元,同比增长12.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亿元,同比下降18.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1.75亿元,同比增长10.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58.92亿元,同比增年13.4%。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4.5和7.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GDP贡献率分别为-0.3%、36.5%和63.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123165元,同比增长11.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2:39.2 :60.6。GDP总量在全市的占比为8.3%。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77.54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48亿元,同比增长17.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7.68亿元,同比增长16.2%。
(4)教育文化
截至2013年,天心区拥有普通中学8所,普通小学36所,幼儿园94所。普通中学在校学 生9796人,教职工780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22861人,教职工1177人;幼儿园入托儿童12392人,幼师1865人。小学生毕业合格率达100%。
天心区是楚汉名城长沙及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聚集了长沙60%的历史文化景点,素有“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的美誉。
截至2013年,天心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40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街道文化站12个,示范性街道综合文化站4个,示范性社区(村)文体活动中心30个,绿色上网场所67个,农家书屋13个,艺术表演团体81个。
(5)文物保护
天心区是楚汉文化名城长沙的主要发源地,历史文化悠久。天心区内拥有众多的人文历史景观。例如:天心古阁、白沙古井、走马楼、宋福王墓、何绍基墓、贾谊故居等。
三、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
1 环境空气质量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情况,本评价采用长沙环境保护监测站2014年1季度的常规监测资料,收集位于本项目东北向4.3km处的火车站监测点位的大气环境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监测项目为SO2、NO2、PM10,监测结果详见下表。
表3-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 (mg/m3)
监测点位
监测项目
浓度范围
最大超标倍数
超标率
标准值
火车站
SO2
0.001~0.116
/
/
0.15
NO2
0.018~0.167
0.39
3.3
0.08
PM10
0.011~0.612
3.08
23.33
0.15
由表3-1可看出,除SO2日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外,NO2、PM10浓度均超标,NO2超标率为3.3%、最大超标倍数为0.39,PM10超标率23.3%、最大超标倍数3.08。NO2超标的原因主要是城区部分路段汽车尾气排放过多,PM10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基建工地施工和道路交通扬尘,随着工程建设的完工,道路建设及绿化的完善,PM10污染将得到控制。
2 地表水环境质量
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该区域城市污水将纳入长沙市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将排入浏阳河,为了解浏阳河水环境质量现状,本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2014年2季度浏阳河长沙段黑石渡断面和三角洲断面常规监测资料,具体统计数据及监测结果见下表。
表3-2 地表水监测结果 (mg/L,pH为无量纲)
断面
项目
pH
CODCr
NH3-N
石油类
总磷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粪大肠
菌群
浏阳河
黑石渡断面
浓度范围(mg/L)
7.30~7.47
12.4~17.8
1.22~1.45
0.01
0.21~0.29
0.10~0.13
9.2~24
超标数(个)
/
/
/
/
/
/
3
均值
7.42
8.2
0.232
0.01
0.16
0.12
14.86
超标率(%)
/
/
/
/
/
/
100
超标倍数
/
/
/
/
/
/
13
Sij值
/
0.41~0.59
0.81~0.97
0.2
0.7~0.97
0.2~0.26
9.2~24
IV类标准
6~9
30
1.5
0.5
0.3
0.5
1
浏阳河
三角洲断面
浓度范围(mg/L)
7.28~7.46
11.9~14.9
1.20~1.36
0.01
0.19~0.30
0.10~0.19
9.2~24
超标数(个)
/
/
/
/
/
/
3
均值
7.36
13.4
1.28
0.01
0.25
0.15
14.86
超标率(%)
/
/
/
/
/
/
100
超标倍数
/
/
/
/
/
/
13
Sij值
/
0.39~0.49
0.80~0.91
0.2
0.63~1.00
0.2~0.38
9.2~24
IV类标准
6~9
30
1.5
0.5
0.3
0.5
1
备注:黑石渡和三角洲监测断面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标准。
上表监测结果表明:2014 年2 季度浏阳河黑石渡断面和三角洲断面的粪大肠菌群超标率均为100%,最大超标倍数均为13 倍,其余各因子可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粪大肠菌群超标与浏阳河沿岸部分污水排入有关。目前浏阳河下游各大污水处理厂正在扩容提质改,建成后浏阳河水质将会改善。
3 声环境质量
(1)监测点位布设
为了解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本次评价于2015年8月18~19日对项目场界外各1米及敏感点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声环境现状监测,共设置6个监测点。监测时段:按环评技术导则规定,分别测定昼间(07:00~22:00)和夜间(22:00~06:00)环境等效A声级,监测仪器为HS5628A型统计积分声级计,监测点位分布情况见表3-3。
表3-3 声环境监测点位布设
序号
位置
执行标准
标准限值
1#
项目所在地东面界外1米
执行GB3096-2008
4a类标准
昼间≤70、夜间≤55
2#
项目所在地西面界外1米
3#
项目所在地北面界外1米
4#
项目所在地南面界外1米
执行GB3096-2008
2类标准
昼间≤60、夜间≤50
5#
项目东南侧110m杏花园
6#
项目东南侧120m星城书香苑
(2)方法及方法来源
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见下表3-4。
表3-4 监测方法、方法来源、使用仪器及检出限
项目
监测方法
方法来源
使用仪器及编号
检出限
环境噪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HS5628A型
30dB(A)
(3)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下表3-5。
表3-5 噪声监测结果表
点位编号
点位位置
监测项目
测量值
标准
18日
19日
1#
项目所在地东面界外1米
Leq(A)昼
70.6
71.1
70
Leq(A)夜
50.18
51.02
55
2#
项目所在地南面界外1米
Leq(A)昼
54.6
53.1
60
Leq(A)夜
44.6
45.9
50
3#
项目所在地西面界外1米
Leq(A)昼
73.3
74.2
70
Leq(A)夜
53.3
54.5
55
4#
项目所在地北面界外1米
Leq(A)昼
60.5
59.2
70
Leq(A)夜
47.6
48.6
55
5#
项目东南侧110m杏花园
Leq(A)昼
56.1
56.8
60
Leq(A)夜
44.5
43.1
50
6#
项目东南侧120m星城书香苑
Leq(A)昼
57.3
56.2
60
Leq(A)夜
45.2
44.6
50
(4)评价结果
从表3-6可知,项目除东面、西面测点昼间声环境现状超标外,其余监测点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相应标准要求,超标原因是东面书院路和西面的湘江中路白天车流量较大导致。
4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位于天心区南湖片区,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
表3-6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类别
保护目标名称
方位
离场界最近距离
功能及规模
保护级别
大气环境
杏花园小区
SE
110m
居住区,约500人
GB3095-2012
二级标准
大椿桥社区公园
SW
110m
社区公园
星城书香苑
SE
120m
居住区,约1000人
谊苑小区
E
570m
居住区,约2000人
天心区曙光小学
E
440m
教育区,约1000人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
NE
150m
教育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