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内容 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的, 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 解放的科学理论, 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 说。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 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 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 的科学。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 马克思主义产
2、生的经济社会根源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经 济社会根源。(1 工业革命引起生产方式重大变革(2 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 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 烈的需求。(1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到首位(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进入到新阶段(3结论 :工人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4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和指导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 义产生的重要条件
3、。(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学 说,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三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1、马克思主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2、列宁在新的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 义。3、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先后产生了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 理论成果。3.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首先,辩证唯物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 辩证唯物主
4、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 基础(2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该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 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 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 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最后
5、,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4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 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章1.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世界万物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一切活动两大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 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问题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 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
6、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 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 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 基本流派。一元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物质或精神。一元论分为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说成是先于并独立于 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则是这种“客观精神”的 产物,因而是第二性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心灵、意识、观念等夸大为第一性的东西, 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只存在于个人心灵之中, 或是个人心灵的产物, 因而是第二性的。二元论:世界有两个互相平行、各自独立的本原 :物质和精神。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
7、认识现 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 不可知论。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知的不可知论:认为物质和意识不具有同一性, 否认思维认识世界或彻底 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人们面对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历史上又形成了有神论与无神论的观念, 反映了哲学思想中唯心论 与唯物论的对立。有神论:以不同的方式承认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存在,认为神是世 界的主宰,神支配和决定着人类的命运。无神论:以不同的方式肯定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否认超越物 质的神的存在和作用。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之后, 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么样存在的问 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
8、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根 据不同的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 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 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 存在和作用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它为研究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指导线索 , 为划分哲学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 是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锐利武器。 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 本原则。2. 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恩格斯:“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 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9、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 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 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意义第一、 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一元论, 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 了界线。第二、 坚持了彻底的可知论和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同不可知论划清了 界限。第三、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 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物质性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3.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
10、界的一切社会性的物质活 动。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要素是客观的;实践的过程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是客观的。(2自觉能动性:是指人的实践不同于动物盲目的本能活动,而是 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进行 ; 无论 是实践主体,对象、手段,还是实践的目的、方式、结果,都要以一 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为前提, 并受其限制; 人的实践活动又改变着原有 的历史条件 ; 实践的历史性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首先,实践是人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4. 从实践出发理
11、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的现实基础。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 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 自身的发展恩格斯:“ 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 即认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事物的发展过程, 从形式上看, 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 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功能和关系 上的更新5.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 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
12、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2、主观辩证法: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 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6.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一、原因和结果1.定义: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就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就 是结果。特点:前因后果2.辩证关系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同时又是不确定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a .一因多果,同因异果b .一果多因,同果异因c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3、方法论意义原因和结果范畴是唯物主义决定论原则的内在依据 , 反对宿命论和 神学目的论指导人类总结经验,预测未来,自觉地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二、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
13、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 势,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和确定性偶然性:是指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和偏离, 是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2.辩证关系:既对立又统一A. 对立表现在: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 主要的原因,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外部的、次要的原因,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 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B. 统一表现在: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 偶然性的背后隐藏着必然性; 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过渡,相互转化。3.方法论意义坚持唯物主义辩证决定论
14、,反对机械决定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首先要立足于必然性即客观规律的基础之 上不要忽视偶然性,而要善于利用有利的“机遇”和偶然性因素 三、可能性和现实性1. 现实性:指现在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实际存在性。可能性:指现实事物所包含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在不同的程度上有着客观的根据和条件不可能性:指一事物的出现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客观的根据和条件, 因 而它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东西现实的可能性与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与坏的可能性2.辩证关系对立性:一个表示的是客观情况,一个描述的是事物的发展趋势统一性: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新的现实。 因此,把握这一
15、对范畴的方法论意义,就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 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不利的 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3.方法论意义从现实性出发,并对可能性作出全面分析争取好的可能性,防止坏的可能性进行量的分析,把握可能性的大小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四、内容和形式1.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和形式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 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1 必须首先注重事物的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形式的
16、取舍、 改造和创新,反对只注意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形式主义。2 根据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的原理, 我们要善于利用、 发现、 改造、 创新有利于表现和促进内容的各种形式,反对形式虚无主义。五、现象和本质1.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2. 辩证关系对立性:A 、现象是个别、片面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 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深藏于事物内部;B 、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C 、现象可以直接感知,本质只能用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统一性: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现象从属于本质,从不同的侧
17、面表现事物的本质。3.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对现象及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偶然性是必然性相对应的哲学范畴。二者辩证联系 , 不可分割 .科学探索的任务是揭示事物的规律,即通过大量偶然性发现必然性。 偶然性是科学活动中的“机遇” ,对科学发现有着重要作用。把偶然 性看作科学的敌人就无法认识必然性,实际也就取消了科学。7. 规律及其特点1、 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想反,人的 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不管人们是否承认,
18、认识的到,它都客观 存在着并以一定的方式起作用8.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1、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都是客观的。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9. 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含义:意识能动性指人的意识具有能动的反映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的能力。表现:(1意识赋予人的活动以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本身是一个能动创造性过程。(3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4意识活动对人本身的调控和改造作用。第二章1. 实践和认知的主体与客体实践活动是以
19、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 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 方法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等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1.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2. 实践主题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 一定的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3. 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的方向运行2.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
20、、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反映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坚持从“物到感 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和认识能力是先于感觉经验、和实践的,是先 天就有的。它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4.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 从认识到实践; 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一从实践到认识1.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 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感性认
21、识有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而引起的一种最简单的反映形式。 知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综合反映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感性形象。感性认识的特点直接性:感性认识与客观对象之间不存在中介, 是人们感觉器官对事 物的直接感知。具体性:感性认识是以感觉、知觉、表象这样具体形象的形式,反映 事物的表面现象。2、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 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思维形式。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有
22、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和抽象性3.辩证关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在实际认识过程中,二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认识过程中第一次能动的飞跃(二从认识到实践1.认识过程中第二次能动的飞跃2.第二次飞跃的意义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加以检验、修正和发展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3.实现第二次飞跃的途径(1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2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变为群众的行动(3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2.认识运动的无限性原因:1.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
23、制,往往不是一次 完成的2. 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 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就算完成了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 践和认识之每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意义:(1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坚持群众路线的认识方法5.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绝对性、 无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本性能够正确反映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2.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 有条件性从广度看, 任何真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一领域、 某一过程的正确反 映从深
24、度看, 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 一定层次的近似正 确的反映3.辩证关系(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 绝对 之中有相对(3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到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6.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真理的本性来说, 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 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 起来,才能进行检验。就实践的特点来说,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能充当主观和客 观的桥梁,并加以对照和检验。7. 时间作为检验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 只有实践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此外再无别的标准。2.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
25、性:即相对性,实践对真理检验具有条件性3.实践标准和逻辑证明的关系(1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2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检验8.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际必须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 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有效改造 世界的根本途径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主管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 最根本的矛盾, 是人 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26、第三章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总和。(2社会存在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3 自然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4生产方式则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存在和发 展的内在根据和决定力量。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人 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包括一切政治、法律思想和一切道德、 宗教、艺术、哲学和科学等多种意识形式。(1社会存在反映的不同层次来看,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 形式。(2社会意识的主体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3从对经济
27、基础的不同关系来看,可以分为社会意识形态和非社 会意识形态的其他社会意识形式。3.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和派生。(2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而实现的。(4正确而充分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 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4. 社会意识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 还有 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第一,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第二, 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
28、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 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第五,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 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意义(1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 的基础。(2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宣告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 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 物质社会关系2. 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联系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 织和设施上层建筑
29、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3. 辩证关系(1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首先,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根源。其次,经济基础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特征。再次,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反作用任何上层建筑总是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相适应的, 为其服务, 因而 对它始终起着维护和巩固的作用。当上层建筑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即对经济基础变革的要求 相适应,就能够对它们起着促进的作用;否则,就会起阻碍和破坏作 用,甚至使社会经济遭到崩溃。4. 矛盾运动经济基
30、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不断地产生而又解决, 解决而又产生。 在 这个矛盾运动过程中, 贯串着一种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即上层建筑 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5.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分析社会, 制 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 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客观依据。它也是我 们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客观依据。6.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意义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分析社会, 制 定战略策略、方针和政策, 以及改造社会的重要客观依据。它也是我 们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客观依据。3.
3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科学是由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等构成的理性认识的逻辑体系,是 理论化、系统化了的关于事物规律的知识。技术是科学的转化形态,是用来为社会服务的各种物质手段、方式、 方法,是工艺技巧、操作方法、程序规划和劳动经验的总和。(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马克思:科学是 “历史的有力的杠杆” , 是 “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1.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2.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3. 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既能够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 也可以在一 定条件下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4. 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32、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1、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构成的。2、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3、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人民群众从质上说, 凡是顺乎社会历史潮流, 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 要,成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推动力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人们,都 属于人民群众。从量上说,它是社会中的大多数人。作用:第一, 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力量, 首先表现在他们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 他们自己
33、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 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第四章1.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矛盾, 引起了农村自然经济和城市行会组织的瓦 解,导致城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途径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用暴力手段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5世纪后 30年(开始 16世纪(高潮 19世纪初(结束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封建专治越来越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发展, 新
34、兴资产阶 级通过暴力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继尼德兰革命之后,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 主立宪制。随后, 在英国爆发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 工业。2.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恩格斯:随着生产分为农业和手工业这两大主要部门, 便出现了直接 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立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 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 生产的经济形式,就是商品经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它是为了直接满足 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特点:以分
35、工和协作为前提开放、进取商品经济产生条件:社会分工(基本条件不同的利益主体(决定性条件商品经济的类型: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4. 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1. 商品: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任何商品都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 任何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 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是一切劳动产 品所共有的属性价值:价值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不同商品的价值只有量的不同并无质的差别。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 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 使
36、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按一定比例相交换, 是因为它们都具有 价值。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1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3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3. 交换价值与价值(1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 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2交换价值和价值关系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5. 劳动的二重性(1具体劳动: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 目的和形式的劳动, 就是具体劳动。内涵:具体劳动过程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物质, 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维
37、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同特定的社 会生产关系无关。(2抽象劳动:撇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叫抽象劳动内涵:抽象劳动是抽掉了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源泉,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是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社会属性。(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统一:在时间上、空间上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 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 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当商品卖不出去 ,抽象劳动
38、和具体劳动的矛盾激化。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决定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决定价值(4 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 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劳动价值论方面的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论 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2. 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3. 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6. 商品的价值量与价值规律(1 商品的价值量与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简单劳动是不必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复杂劳动是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2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39、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3 价值规律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 商品交换 以价值为基础。要求:律体现着商品经济发展运动过程的必然趋势, 它是商品经济的 基本经济规律。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作用: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的分配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分化消极后果:第一,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第二, 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第三,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 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7. 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
40、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首先,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 程其次,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使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8.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 即存在于人的身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劳动力的作用即劳动。条件:可能性:劳动者有人身自由必要性: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9.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盛产、 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 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包括三个部分(1 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 为维持劳动者家属
41、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购买的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劳动 劳动是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它本身并不是商品10.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劳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含义: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即运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 工,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创造出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的 过程 特点:第一,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 第二,劳动的成果或者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值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2、, 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 方面 含义: 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的形成过 程 一部分是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补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1.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实践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 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2.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资本循环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 来出发
43、点的运动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购买阶段,属于商品的 流通过程,在这一阶段,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在这一阶段,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相结合生产物 质财富并使生产资本得以增值,执行的是生产资本的职能 第三阶段是售卖阶段,即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在此阶段 资本所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通过商品买卖实现商品的价值,满 足人们的需要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值,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 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 1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社会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是资本主
44、 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 机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 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而不是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这种基本矛盾具体 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 表现为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 缩小的矛盾 第二, 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 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 本内容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政治统治的职能 国家除了对内发挥政治统治职能之外,还具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国际交往与维 护好、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职能 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是资产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