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题 目: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考 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系 专 业: 工商企业管理 南 昌 大 学毕业学位论文独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程冬弟 2013年7月31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
2、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摘 要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志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成为摆在各级领导同志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成功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市场取向。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形势好于预期,实现全年“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目标具备了较好的基础,但由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与外部关联度不断提高,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我国农业
3、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性、结构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日益凸显。本文对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明及分析,并就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及推动农业产业化等各项建议。关键词:农村经济 三农问题 农业产业化 阶段性 区域性 结构性AbstractThe party 14 big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indicates that the caus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of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a new his
4、torical stage. How to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market economy,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market,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front of leading comrades at all levels.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is the foundation of rural re
5、form success, but more important is the rural economic system reform to the market orientation. Current our country rural economy overall st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situation better than expected, to meet the annual food, income and strong foundation, the peoples livelihood goal has a go
6、od foundation, but because our country agricultural rural economy and increasing external corre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spons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the pha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and uncertainty is highlighted. In th
7、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larifying and analyzed, and promot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Key words: The rural economy the problem of agri
8、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phased regional structural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前 言1第一章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11.1 改革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11.2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1第二章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12.1 农村经济集体化12.2 农村市场的开发和发展的重要性12.3 关注农村教育1第三章 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13.1 农民收入问题13.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状况13.1.2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13.1.3 促进农民收入增
9、长的政策建议13.2 农村市场消费问题13.2.1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13.2.2 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13.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13.3.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1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对策1结 论1参考文献1III前 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社会经济和国家安全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样的形势下,三农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热门问题,引起强烈反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万家富;农村定;天下定”。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
10、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因此“三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尽快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迫在眉睫的紧要任务,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它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 “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
11、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二、它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三、它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
12、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1。第一章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农牧业是国民经济、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较大比重,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问题是关系到我过 全局的重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都将其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当前,发展我国农牧业的途径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就在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无经济结构,让广大群众共同享受改革的成果。我国的三农问题今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摆到很高的位置,农村
13、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务之急2。1.1 改革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改革前,不少农副产品的价格严重背离其价值,连简单再生产都难以维持的价格水平,必然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农副产品价格相继放开。在新形势下,面对金融危机可能存在的长期的,潜在的影响,以及日益趋紧的资源和市场约束,我国需要在保持相关政策基本稳定的同时增强政策调控的灵活性,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1.2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非常突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
14、。如果说“三农”存在问题,则问题并不在“农业”本身,而在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导致“农民“增收难,农村财政增长慢。当前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需要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问题,二是农村市场消费问题,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第二章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中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道路。集体化是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是促进农业“第二次飞跃”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15、济条件下,农村市场的开发和发展将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1 农村经济集体化集体化经济就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建立集体规划,公共管理,大家共同制规矩,设程序,定制度,有政府部门负责实施,村民负责监督。由村委会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的合作化经济发展模式。把科学发展观和农村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建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的一体化经济。是原来单一的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转变。是科学技术进驻农村。是农村实现科学种田,科学管理,科学发展,并且集体化经济能集中力量统筹协调,提高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生产力进步。它能够组织资源开发和协调资源
16、利用,兴办农村集体企业。它能够组织农民,服务农民,灵活采用各种经营模式 ,实现劳动者自助能力,对刚兴起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建设,在内外部关系的设置和运行规则上,起到依托、中介和对照作用。国家在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全局高度研究和解决三农问题,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同时,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尤为重要。农村集体化经济可以集中土地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村和平质量和竞争力。实现科技种田,集中管理。建立第三产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和销售。这样农民的收入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转化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多方面。且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创立自己的品牌
17、。开拓销路,提高价格。使得新型工业在农村得以发展。在1955年全国25省区进行的“百县百村”问卷调查显示:有74%的从干部和农民认为有必要建立健全全乡村的集体化经济组织。这就说明集体化经济关系着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本人来自马铃薯之乡,虽然家乡胜产马铃薯,可农民从中获得的经济收入很少。经我的分析有以下原因:(1)对马铃薯的种植仍采用传统的模式,使得产量不高;(2)种子品种更换不勤,是同一品种在同样的土壤中产生适应性,不适合生长。使得马铃薯质量和产量大幅下降;(3)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只从是对马铃薯的种植,价格不高。而大部分利润被中间商和加工商获得。这使得农民收入不高。如果农村实现集体化
18、经济有以下好处:(1)种植模式可以由原来的传统模式向科学种植转化,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种植,这样可以增加农民的种植技能知识,实现科学种田;(2)建立马铃薯育种基地,每年培育优良品种,让农民种植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马铃薯产量、质量和市场竞争力。(3)同时建立对马铃薯进行加工、销售,以减少中间利润的流失。这样农民的收入将从单一的生产向加工、销售多方面。且能切实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是农村由农业向新型工业转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条件3。2.2 农村市场的开发和发展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下的社会主义中国,当前农村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我国有56%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市场的发展必将会
19、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政府应重视农村市场的发展。鼓励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农村加快经济结构转型,使得农村市场又好又快发展。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维护农村市场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农村要积极加快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消费,吸引企业进军农村市场,加快农村的发展。国家在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这一政策上,给农村市场带来了机遇。农村政府部门要抓住这一机遇,在加快经济转型,提高农民收入上下大功夫。是农村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4。2.3 关注农村教育早在1978年,邓小平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可见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农村教育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
20、展,而当前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使得一大批孩子不能很好的接受教育。为农村的全面发展造成影响。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是农民切实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做好孩子第一任教师的工作。为孩子成长受教育做出积极贡献。农村教育水平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必将加快。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将会取得新胜利。农村集体化道路和农村市场的开发,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中国的发展方向问题,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前途命运。我们应该思考和规划这个问题,为农村的发展出一份力。次仅为本人的一点想法5。 第三章 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3.1 农民收入问题 目前,
21、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且增长缓慢,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村稳定和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深入探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和较快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3.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的增长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状况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农民收入高速增长,年均增长159。生产增加和收购价格提高是促成这一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阶段(19851991年):农民收入在波动中缓慢增长,年均增长42。这期间农民收入增长的显著特征是跌宕起伏,有的年份增长93(如1988年),有的年份则为负
22、增长(如1989年为16),总的趋势是增速减缓。从1985年到1988年,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力量来自收购价格提高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约为42。1989年至1991年间农民收入增长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上涨较快、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下降以及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等。第三阶段(19921996年):农民收入增长反弹回升,年均增长56。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农业产出增加、国家大幅度提高粮食等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和乡镇企业快速发展。据统计,这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5,1994年和1996年农产品收购价格分别提高3
23、99(其中粮食为466)和222(其中粮食为41),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吸纳了近3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都为推动农民收入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第四阶段(1997年至今):农民收入增速明显下滑,年均增长3左右,明显低于前三个阶段。这期间农民收入的突出特征有三个:一是增速连续4年下滑。19972000年,农民收入增速分别为46、43、38和21,比上年分别下降44、03、05和17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增速连续4年下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二是来自农业的收入连续3年负增长。19982000年,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分别比上年减少28元、53元和48元。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连续3年绝对减少,这也是
24、改革开放以来从未有过的。三是纯农户和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人均纯收入连续2年绝对减少。19992000年,纯农户和以农业为主的兼业户人均收入分别比上年减少13元和20元。今年上半年农民收入增长势头虽然较好,但增长点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长仍然不快,全年的增收形势仍不很乐观。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了800美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远远超过了2倍,这说明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明显超过了国际经验标准。农民收入增速下滑,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不仅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计算表明,在农村人口份额未
25、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农村(县以下)商品零售额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50左右下降到1990年的37,2000年又下降到258;农村消费和投资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80年代初期的平均455,下降到90年代末期的22左右。另外,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和城乡经济差距的扩大,还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村人口依然占绝大多数的国家而言,没有农村的稳定,就不会有整个国家的稳定。所以,要高度认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全局性问题来对待6。3.1.2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持续下降的原因分析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持续下降的原
26、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农业和农村经济内部的原因,又有来自农村之外的影响。直接原因:1、农产品价格下跌对农民收入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2、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减弱3、农民进城打工的门槛抬高。4、农民负担制约农民增收5、农民收入存在高估现象深层原因:1、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变对农民增收形成了制约。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影响农民增收。3、农村城市化滞后对农民增收十分不利。4、宏观经济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3.1.3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建议(一)直接面向农民的政策措施。1稳定粮食保护价水平,切实做到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不断下
27、降的形势下,国家应该从大局出发,对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进行必要的支持,这既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村需求可较快见效的政策措施,2以农村电网改造为契机,采取财政出资或财政补贴的办法,逐步解决农村的供水、道路和电视信号接转台等问题。3由政府承担费用,免费向农民提供优质良种和有关科技服务。这样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是,由于我国农产品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弹性都很小,农产品市场波动一般大于农产品生产波动,或者说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幅度一般大于农产品生产增长的幅度。4对购买大型农机具、修建住房的农民提供消费信贷。政府对购买大型农机具的农民提供优惠贷款和其他支持,这是许多国家的通行做法,我们也应该借鉴
28、。当前农民的建房需求非常大,但由于积蓄不够而处于等待状态。5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在当前农民增收面临较多困难的情况下,保护农村生产力,保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政策思想,就是对农民多给予、少索取,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二)有关宏观经济政策措施。 1.充分利用WTO规则内的“绿箱”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与WTO规定的“绿箱”政策具体范围及项目相对应基金的主要使用方向是:(1)对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2)扶持出口导向型农产品的生产;(3)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支持。 2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扩大农产
29、品出口。要重点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各级财政部门应在财政支农资金增量中安排一定数量,用于支持龙头企业引进、研究开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应研究制定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税收政策。3调整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促进乡镇企业再次腾飞。应对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和发展战略实施重大调整 4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战略措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决不能刮风和盲目扩张。5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业和农民的格局。从目前我国农业与国民经济关系的现状看,尽管近几年国家财政对
30、农业的投入力度有所加大,但国民收入分配不利于农业和农民的格局尚未从总体上得到根本转变7。3.2 农村市场消费问题 农村消费是国内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最直接、最快速、最有效和成本最低的方法。农村居民是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最大消费群体。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如何进一步启动农村消费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2.1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现状农村居民纯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19492010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从40元左右增加4382元,增长101倍,年均增长9.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
31、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农村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农民生活质量逐步提升。近年来,我国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日趋合理,农村小城镇建设较快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迈向新台阶,农民生活消费也由生产型向实用型和发展型转变。农村消费品市场发展稳定,居民消费品零售额逐年上升。随着政府对“三农”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市场消费增速明显加快,农村消费品市场增幅与城市市场的差距不
32、断缩小。3.2.2 拓展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 (一)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商品化,降低农民生产经营成本。二是提高农民在粮食生产至最终零售整个过程中的收入分配份额,如大力发展农村粮食经济合作组织,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及农民在粮食收购过程中的议价能力。三是进一步规范和培育农村粮食流通主体,培育科学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四是通过组织、指导农户以“期货+订单”的方式参与期货市场,把还没有长出来的粮食先卖个好价钱,以此稳定农民收入预期。 (二) 加强财政补贴“三农”力度,稳步推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展中国现代化农业,提升农民生活水平,必须加强政府支持
33、。一是加大种粮补贴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柴油补贴,根据生产资料价格涨幅等进一步扩大补贴。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风险防范和保险机制,推动农业保险发展,扩大承保范围,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风险。三是提高财政对“三农”的支出比重,向现代农业、农村教育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三)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是要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人口城镇化水平,着眼于农业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业规模经营、产业化经营创造条件。二是要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扩大劳务输出规模,鼓励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二三产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 (
34、四)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农民消费后顾之忧。一是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农村弱势群体后顾之忧。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搞好贫困地区救济和监测工作,满足贫困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二是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打造坚实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三是加快农村养老保险,同时制定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研究和推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四是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和贫困学生就学帮助制度。只有充分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从根本上构建民生“保护网”,才能让广大农村百姓真正打消关于生存的后顾之忧,从而培养合理稳定的
35、未来支出预期。 (五)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一是加强农村水、电、路、通讯等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整顿农村电价,降低用电成本,鼓励农民对家电的消费,为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电和大型农机具进入农村创造条件。二是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拓宽农村流通渠道,逐步构建以城镇为中心,以专业批发为特色,以农村集贸市场为依托,合理布局的农村商业辐射网络。三是建立健全农村消费品市场物流配送体系。政府应采取投资参股的方式扶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农村建立一批股份制商业企业,建立健全农村消费品市场物流配送体系,从而减少中间环节,使不法商贩无机可乘7。3.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3.3.
36、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富农惠农举措,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但我们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审计调查中发现,有关部门在培训业务和培训补助资金管理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培训工作缺乏统一规划。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相关管理部门有农业局、农委、扶贫办、劳动局、财政局等单位,由于缺乏有效协调,存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互不连通的情况,使培训工作陷入无序和盲目状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也造成了资源浪费。二是培训机构不合规。有些培训点是无培训资质、无办学地和相应设备、授课老师无相应资格的“三无
37、”机构,培训时利用学校假期,租用学校的场地、设备和聘用学校的教训,使培训机构成为临时拼凑机构。三是培训课时不足,培训内容的正对性不强。审计才抽查结果表明,部分培训班的办班时间达不到规定的210课时,培训的对象也大部分是放假的学生,他们利用假期免费学点东西,开学后继续返校上课,并不是需要通过培训提升技能就业的对象。四是培训主管部门变相降低培训补助标准。资金拨付部门把培训补助资金拨付到各个培训点后,培训主管部门又向各培训点按人定额收取技能等级鉴定费,无形中降低了补助标准,影响了培训效果。五是职业培训内容单一,培训质量不高。职业培训时只注重了专业知识培训,未注重公共知识培训。教师只求完成任务,不求学
38、员是否学到知识,培训后的就业率和经济效益也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3.3.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的对策针对上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一是建立健全职业培训领导机制。成立由政府统筹、农业或劳动部门牵头、其他部门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室,统筹规划,集中资金,有效整合各类培训资源,统一下达培训任务和计划,各地各部门实行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使职业培训工作效益最大化。二是清理和完善职业培训市场体系。对不合规的职业培训机构要在体制上进行完善,扭转“三无”现状。严格职业培训机构招投标程序,促使其提高自身竞争力,提高培训质量和搞好培训后的引导安置工作。三
39、是强化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宣传力度。政府要通过广播电台、报刊杂志等媒介大力宣传职业培训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大农民群众和下岗失业人员积极主动参与培训,真正学到专业知识和技能。四是开展多元化技能培训。不但要对参训学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对参训学员进行法律知识、生活常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综合培训,以提高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就业创业的能力。五是提前介入、跟踪监督。劳动、财政、审计等部门应提高介入,动态跟踪,加强对职业培训就业再就业补助资金的管理,对每次开办的培训教学情况开展不定期检查,要求培训机构提供学员通讯联络方式,随时进行电话调查,避免弄虚作假套取培训专项资金8。结 论总之,农村经济的
40、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国现阶段和将来的一项重要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富强,才能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需要国家的正确方针政策,到底该怎样解决农村经济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还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进行研究和实践。一号文件”和温总理的报告都高度重视了农村经济的问题,我想,有国家的重视和那么多农村经济学者们的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我们的农村经济问题应该是能较快解决的。让我们期待和祝福我们的农村经济早日走出困境,实现真正的繁荣与富强!。 参考文献1 寇丽. 对我国的“三农”问题的解析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0
41、1) .2 丁祥艳. 中国现代化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浅谈J. 铜陵学院学报, 2003,(04)3 伍泽平. 破解“三农”问题的思考J. 达州新论, 2006,(02) 4 李慧. 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J. 新疆职业技术教育, 2008,(03)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2007-10-25(1).6 阴月灵. 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09,(06) .72003年第6期(2-23)经济研究参考8 李艳民. 三农问题的症结与对策J. 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目录第一章项目基本情
42、况3一、项目情况说明3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8一、项目建设背景8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第三章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7一、项目区生猪养殖和养殖粪污的利用现状17二、禽畜粪污产量、沼气及沼肥产量调查与分析18三、项目产品市场前景分析20第四章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21一、养殖场概况21二、资产状况21三、经营状况21第五章项目地点选择分析23一、选址原则23二、项目选点23三、项目区建设条件24第六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27一、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27二、处理工艺的选择29三、项目工艺流程31四、主要技术参数35五、主要设备选型39第七章项目建设目标4
43、0一、项目建设目标40二、项目建设规模40第八章项目建设内容42一、建安工程42二、仪器设备46第九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48一、投资估算的范围48二、投资估算的依据48三、投资估算49四、资金使用计划54五、资金筹措54第十章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55一、项目建设期限55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55第十一章土地、规划和环保57一、土地与规划57二、环境保护57三、安全防护60第十二章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63一、项目建设组织管理63二、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66三、项目运行费用67第十三章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69一、经济效益分析69二、项目风险评价72三、生态效益75四、社会效益76五、附表77第十四章招标方案78一、编制依据78二、招标范围78三、招标方式78四、招标组织形式79有关证明材料及附件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