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NICU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规范.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2774935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ICU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NICU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NICU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NICU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NICU医院感染管理标准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NICU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一)目标:预防医院感染发生。 (二)依据:卫生部新生儿病室建设和管理指南、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三)适用范围:NICU(四)职责:感染办监管,科主任、护士长为责任人1、感染办负责监督检验和督促落实工作; 2、科主任、护士长负责指导检验和落实工作; 3、相关工作人员知晓并实施。 (五)内容: 1、工作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要求 进入NICU工作人员必需接收院感知识培训,掌握消毒隔离和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和技能,科室每十二个月对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考试三次,考试成绩报送院感科立案。 护士长应对本科保洁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指导和监督。 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输感染性疾病时,

2、应避免接触病人。 预防接种: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 (2)入室要求 医护人员入室前应换专用鞋、工作服、戴帽子、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在护理、诊疗操作、喂奶或诊治新生儿时必需戴口罩。工作服每七天更换2次,遇污染立即更换。工作鞋一人一穿一消毒,洁污鞋分开放置。 新生儿:通常病人:入室前沐浴,进行全方面体检,更换衣服、包被(衣服经高压灭菌),行常规眼护、口护、脐护、臀护及皮肤护理。有异常立即汇报医生; 危重患儿:先入室抢救待病情稳定后进行卫生处理; 特殊感染者:(如破伤风感染患儿)不进浴室及NICU室,置隔离室。依据病种进行隔离,隔离要求按各类要求实施。 2、探视管理 (1)尽可能

3、降低无须要访客探视。 (2)不许可家眷进入病室,探视新生儿应隔窗进行或天天给家眷反馈病情。 (3)特殊疾病患儿家眷需入室探视者,入室人员需换鞋、换隔离衣、戴口罩、帽子。 (4)探视期间,尽可能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5)探视者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避免进入NICU探视。 3、病人管理 (1)应将感染和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标标识。如房间不足,能够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4)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它特殊感染病人

4、,应分组护理,并固定人员。 4、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管理 (1)放置病床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应相对独立。 (2)NICU科应配置单人房间,用于隔离病人。 (3)NICU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得少于6m2,床间距应不少于90cm: (4)配置足够手卫生设施。采取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并配置擦手纸和手套。每张病床旁须放置手部消毒装置。 5、严格实施手卫生标准 (1)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物品后。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显著污染时,必需洗手。无显著污染时应手消毒。摘掉手套以后、医护操

5、作在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必需进行手卫生。如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趋势时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2)手套使用: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物品时,戴清洁手套。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一样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医疗操作步骤管理 (1)留置针护理: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消毒范围直径大于8cm,注明穿刺日期、时间,留置时间小于72小时,留置期间保持穿刺部位无菌,观察无红肿、渗液、渗血,如有异常立即处理(更换

6、敷贴或拔除,如有脓性分泌物汇报医生,必需时取尖端培养)。 (2)留置胃管护理:遵医嘱插胃管,注明插管时间,留置期间保持清洁和通畅。每次注食前检验胃管是否在胃内,注食后用少许温开水冲管,并在护理统计单上表现。留置胃管每七天更换2次,注食注射器一人一用。 (3)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戴口罩、帽子、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快速手消毒剂擦手。选择适宜穿刺点,消毒穿刺点皮肤,消毒范围直径大于8cm。更换穿刺点敷料间隔时间,无菌纱布为2天,专用贴膜可用7天,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更换。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时更换导管。留置导管日常护理

7、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人员负责,天天评定能否拔除导管,并在病程统计上表现。 (4)留置导尿:尽可能避免无须要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降低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病人,采取密闭式引流系统。不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品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液引流系统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和集尿袋接口。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天天评定能否拔除导尿管,并在病程统计上表现。 (5)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呼吸机螺纹管每七天更

8、换2次,有显著分泌物污染时应立即更换。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目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立即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天天评定是否能够撤机和拔管,并在病程统计上表现。 (6)放置引流管应严格实施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密闭性,降低因频繁更换而造成污染机会。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病人,水封瓶每七天更换l次,更换时应严格实施无菌操作,操作后在病程统计中统计。引流管应注意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 (7)除非紧急情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清创术等,应尽可能在手术室中进行。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外科无菌技术。 7、物品管理 (1)呼吸机及隶属物品:50

9、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壳,按钮、面板则用75酒精擦拭,天天l次。耐高热物品如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热物品如些种类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嘴,可选择2戊二醛、0.1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无菌水冲洗晾干密闭保留备用。 (2)其它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物体表面,如仪器按钮、操作面板,应天天仔细消毒擦拭,用75酒精消毒。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3)护理站桌面、病人床、床栏、床旁桌、诊疗车、

10、药品柜、门把手等,天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定时用75酒精擦拭消毒。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l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腐蚀,消毒15min后,应使用清水擦抹。 (4)新生儿床单位每七天更换一次,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立即更换。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预防体液浸湿污染。病人出院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5)婴儿使用眼药水,应左、右眼分开使用,扑粉、油膏、沐浴用具及诊疗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拆褓和打褓应严格分台,洗澡池专池专用,避免交叉。 (6)哺乳用具应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并双消毒。婴儿奶瓶、盛奶器等

11、清洗洁净后,经消毒后备用,奶嘴用清水冲洗洁净并煮沸消毒,达成清洁干爽,无油腻、无油垢、无污物,并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及致病菌。 (7)使用中温箱每日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每日更换水槽灭菌蒸馏水。温箱垫、温箱每七天更换一次,出温箱后终末消毒。 (8)传染病或感染患儿使用后物品,应按传染或感染处理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8、环境管理 (1)空气: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保持NICU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最好方法。NICU病室,开窗换气每日不少于4次,每次30min。 (2)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不许可出现霉斑。通常见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l000mgL含氯消

12、毒剂擦拭消毒。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3)地面:全部地面,包含病房、走道、污物问、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天天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擦。对于多重耐药茵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必需采取l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最少一次。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所污染,用l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不一样房间使用清洁工具,应分开放置,天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 (4)严禁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室内严禁吸烟、进食。 (5)不宜在室内及走廊铺设地毯,不宜在入口处放置踏脚垫并喷洒消毒剂,门把手上严禁缠绕布类并喷洒消毒剂。 9、抗菌药品管理参见卫生部抗

13、菌药品临床应用指导标准。 10、废物和排泄物管理 (1)处理废物和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预防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 (2)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输到生活废物集中处理地点。医疗废物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搜集、密闭运输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 (3)NICU室内盛装废物容器应保持清洁。 (4)传染病或感染病人废物和排泄物,应按传染或感染处理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11、监测和监督 (1)应常规监测N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情况等。 (2)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对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3)应进行NICU抗菌药品应用监测,发觉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干预方法。 (4)每个月进行NICU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监测。 (5)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常常巡视NICU,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方法落实,发觉问题立即纠正处理。 (6)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流行和实施有效干预方法:短期内同种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苦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并采取有效感染控制方法,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