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定稿.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77355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定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定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定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定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定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某大学 毕 业 设 计某大学毕 业 设 计毕业题目: 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某大学毕 业 设 计开 题 报 告专 业 : 设计方向 : 姓 名 : 指导教师审查意见: 。 指导老师签字:年 月 日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加强桥涵工程的试验检测,充分发挥其在质量控制评定中的作用,已成为桥涵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公路桥涵工程试验检测应以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施工规范和材料试验规

2、程为依据进行,对于一些新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桥梁,公路工程规程、规范没有相关条款规定的,可以参照执行国外或国内相关行业的规范和标准。桥涵试验检测的内容随桥涵所处的位置、结构型式和所用材料不同而异,应根据桥涵的具体情况按有关标准规范选定试验检测项目。对于各类常规桥涵,施工前要做好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构件的试验鉴定工作,看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对于每一座桥涵,从定位放样到每一道工序和结构部位的完成,都必须要通过试验检测,经检验达到质量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否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桥涵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测,做出质量等级评定,必要时还需进行荷载试验,

3、以对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做出评价。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 2、细集料试验 3、粗集料试验 4、水泥试验 5、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6、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 7、结论三、参考文献1重庆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合编.土木工程施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赵志缙等主编.建筑施工.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3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 建筑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江正荣.建筑施工工程师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江正荣.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6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7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土建上、下册四、设计时间安

4、排(1)确定题目:2013.02至2013.04(2)现场调研:2013.03至2013.04(3)查阅文献:2013.03至2013.04(4)资料整理分析:2012.02至2012.04(5)编写设计、总结:2013.03至2013.05(6)打印、提交、送审设计,准备答辩:2013.05至2013.06某大学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设计题目 : 学生姓名 : 专业班级 : 指导老师 : 学院 2013 年 05月 02日题目名称: 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任务内容:1、工程概况 2、细集料试验 3、粗集料试验 4、水泥试验 5、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6、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计划及时间安排: 1、

5、确定题目:2013.02至2013.04 2、现场调研:2013.03至2013.04 3、查阅文献:2013.03至2013.04 4、资料整理分析:2013.03至2013.04 5、编写设计、总结:2013.04至2013.05 6、打印、提交、送审设计、准备答辩:2013.05至2013.06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字:年 月 日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 年 月 日专业负责人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桥涵工程试验与检测 摘 要文章介绍了桥梁施工的相关实验,论文在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及工程特点的前提下,对水泥混凝土粗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重点做出了介绍,并在适

6、当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改善,及时调整,优化实验项目,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的安全。质量是工程的生命,试验检测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客观、准确、及时的试验检测数据,是工程实践的真实记录,是指导、控制和评定工程质量的科学依据。加强桥涵工程的试验检测,充分发挥其在质量控制评定中的作用,已成为桥涵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公路桥涵工程试验检测应以国家和交通部颁布的有关公路工程的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施工规范和材料试验规程为依据进行,对于一些新结构以及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桥梁,公路工程规程、规范没有相关条款规定的,可以参照执行国外或国内相关行业的规范和标准。桥涵试验检测的内容随桥涵所处的位置、结构型式和所用材料

7、不同而异,应根据桥涵的具体情况按有关标准规范选定试验检测项目。对于各类常规桥涵,施工前要做好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构件的试验鉴定工作,看是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对于每一座桥涵,从定位放样到每一道工序和结构部位的完成,都必须要通过试验检测,经检验达到质量要求时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否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或返工。桥涵工程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测,做出质量等级评定,必要时还需进行荷载试验,以对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做出评价。对于新桥型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必须通过试验检测鉴定,看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文件要求,以便为完善设计理论和施工工艺积累经验。试验检测是评价桥涵工程质量缺陷和鉴定

8、工程质量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试验检测为质量缺陷和质量事故判定提供科学依据。如今在国家经济建设迅猛的发展的前景下,桥涵试验检测是大跨径桥梁施工控制,新桥型结构性能研究,施工质量评价重要手段,有利于推动我国桥梁建设水平,确保桥涵质量,提高建设投资效益,保障人民财产安全总之,桥涵工程试验检是桥涵施工控制、新桥型结构性能研究、各类桥涵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重要手段。认真做好桥涵试验检测工作,是试验检测技术人员肩负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每一位试验检测技术人员必须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感来对待试验检测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类桥涵的工程质量,提高建设速度,发挥投资效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9、。因此,加强桥涵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质量措施;等级评定;桥涵工程;大跨径桥梁目 录1. 工程概况101.1. 工程概况111.2. 施工总体目标112. 细集料试验112.1. 沙子的筛分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12.2. 沙子的密度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32.3. 沙子的含水率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72.4. 沙子的含泥量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173. 粗集料试验193.1. 石子的筛分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193.2. 石子的密度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10、223.3. 石子的含水率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243.4. 石子的含泥量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244. 水泥的试验264.1. 水泥的细度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264.2. 水泥凝结时间试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264.3. 水泥体积的安顿性试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数据的分析与处理)285.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296. 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317结论33参考文献附录 桥涵工程实验与检测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项目名称:省道七星至南岔公路浩良河至南岔段改扩建工程2、项目概况:路线全长71.916km,其中

11、主线69.316km,支线2.6km,概算总投资3.81亿元。公路起点于浩良河镇西侧伊春与佳木斯两市交界处,途经北阳村、白石山、晨明镇、桦阳经营所,终点于铁金公路汤旺河大桥东,设计采用二级公路技术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宽10m,路面宽8.5m,路面面层厚度24cm。3、建设时间:工程建设工期为2012年至2014年。4、建设单位:伊春市南部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5、参建单位:(1)设计单位:大兴安岭勘察设计院(2)监理单位:黑龙江建通公路工程监理公司(3)质量监督单位:佳木斯市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4) 施工单位:详见施工、监理单位中标一览表1.2.施工总体目标1.2.1.安全目标严格执行相关规

12、定。实现“六杜绝、三消灭、二控制、一创建”。六杜绝:杜绝职工因工或非因工重大亡人事故;杜绝多人重伤事故;杜绝重大机械设备事故;杜绝因我方责任造成的交通亡人事故;杜绝重大水灾、火灾事故;杜绝危爆物品爆炸事故。三消灭: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作业,消灭惯性事故。二控制:年重伤率和年负伤率控制指标以下。一创建:创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1.2.2.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要求符合设计文件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1.2.3.工期目标本工程的计划开工日期暂定为2012年,竣工日期暂定为2014年。本工程的实际开工日期以监理的开工令为准。1.2.4.文明施工目标严格执行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东北分公司相关规定。按现代化施工

13、管理要求,坚持文明施工、规范作业,使施工现场始终保持良好的环境和秩序,达到市文明工地标准。1.2.5.环境保护目标遵守国家及黑龙江省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采取各种措施,减少由于施工作业引起的污染、噪音和其他后果对公众和财产造成的损害与妨害。2.细集料的试验2.1沙子的筛分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对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可采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水洗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洗法筛分。2、仪具与材料(1)标准筛。(2)天平:称量1000g,感量不大于0.5g。(3)摇筛机(4)烘箱:能控温在1055。

14、(5)其它:浅盘和硬、软毛刷等。3、试验步骤3.1干筛法试验步骤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到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以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试样如为特细砂时,试样质量可减少到100g。 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不宜采用干筛法。 无摇筛机时,可直接用手筛。3.1.1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

15、底盘中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3.2水洗法试验步骤 3.2.1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m1),准确至0.5g。3.2.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3.2.3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将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有集料从水中溅出。3.2.4用1.18筛及0.075筛组成套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但不得将集料倒出。注:不可直接倒至0.075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环筛面。3.2.5重复4.2.24.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切小于0.075的颗粒全部倒出。3.2.6将容器中的集料

16、倒入搪瓷盘中,用少量水冲洗,使容器上沾附的集料颗粒全部进入搪瓷盘中,将筛子反扣过来,用少量的水将筛上集料冲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3.2.7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2)。准确至0.1。m1与m2之差即为通过0.075筛部分。3.2.8将全部要求筛孔组成套筛(但不需0.075筛),将已经洗去小于0.075部分的干燥集料置于套筛上(通常为4.75筛),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从最大的筛号开始,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筛上剩余量的0.1时为止,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入

17、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注:如为含有粗集料的集料混合料,套筛筛孔根据需要选择。3.2.9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O.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质量与筛分前后试样总量m2的差值不得超过后者的1。4计算4.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m1)的百分率,精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集料而言,O.15筛下部分即为0.075的分计筛余,由4.2.7测得的m1与m2之差即为小于0.075的筛底部分。4.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

18、和,准确至0.1。4.3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4.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4.5天然砂的细度模数按式(T0327-1)计算,精确至O.01。MX= (T0327-1)式中: MX砂的细度模数;A0.15、A0.03、A4.75分别为0.15、0.3、4.75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4.6直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2.2沙子的密度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用坍落筒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

19、、石屑)在23时对水的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饱和面干相对密度)。1.2用坍落筒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处于饱和面干状态时的吸水率。1.3用坍落筒法测定细集料(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的毛体积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饱和面干密度)。1.4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以下的细集料。当含有大于2.36的成分时,如04.75石屑,宜采用2.36的标准筛进行筛分,其中大于2.36的部分采用T 0308“粗集科密度与吸水率测定方法”测定,小于2.36的部分用本方法测定。2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0.1g。(2)饱和面干试模:上口径403,下口径903,高753

20、的坍落筒(见图T 0330-1)。(3)捣捧:金属捧,直径253,质量340g15g(图 T0330-1)(4)烧杯:500mL。(5)容量瓶:500mL。(6)烘箱:能控温在1055。图 T0330-1 饱和面干试模及其捣棒(尺寸单位:mm)mmmm)1-捣棒;2试模;3-玻璃扳(7)洁净水,温度为231.7。(8)其它:干燥器、吹风机(手提式)、浅盘、铝制料勺、玻 璃捧、温度计等。以排除气泡,静置24h。3.3细3试验准备3.1将来样用2.36标准筛过筛,除去大于2.36的部分。在潮湿状态下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细集料至每份约1000g,拌匀后分成两份,分别装入浅盘或其它合适的容器中。3.

21、2注入洁净水,使水面高出试样表面20左右(测量水温并控制在231.7),用玻璃棒连续搅拌5min,心地倒去试样上部的水,但不得将细粉部分倒走,并用吸管吸去余水。3.4将试样在盘中摊开,用手提吹风机缓缓吹入暖风,并不断翻拌试样,使集料表面的水在各部位均匀蒸发,达到估计的饱和面干状态。注意吹风过程中不得使细粉损失。3.5然后将试样松散地一次装入饱和面干试模中,用捣棒轻捣25次,捣棒端面距试样表面距离不超过10,使之自由落下,捣完后刮平模口,如留有空隙亦不必再装满。3.6从垂直方向徐徐提起试模,如试样保留锥形没有坍落,则说明集料中尚含有表面水,应继续按上述方法用暖风干燥、试验,直至试模提起后试样开始

22、出现坍落为止。如试模提起后试样坍落过多,则说明试样已干燥过分,此时应将试样均匀洒水约5mL,经充分拌匀,并静置于加盖容器中30min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试验,至达到饱和面干状态为止。判断饱和面干状态的标准,对天然砂,宜以“在试样中心部分上部成为23左右的圆锥体,即大致坍塌13左右”作为标准状态;对机制砂和石屑,宜以“当移去坍落筒第一次出现坍落时的含水率即最大含水率作为试样的饱和面干状态”。4试验步骤4.1立即称取饱和面干试样约300g(m3)。4.2将试样迅速放入容量瓶中,勿使水分蒸发和集料粒散失,而后加洁净水至约450mL刻度处,转动容量瓶排除气泡后,再仔细加水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

23、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量(m2)。4.3全部倒出集料试样,洗净瓶内外,用同样的水(每次需测量水温,宜为231.7,两次水温相差不大于2),加至500mL刻度处,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量(m1)。将倒出的集料样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取干样的质量(m0)。5计算5.1 细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a、表干相对密度s及毛体积相对密度b按式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a = s = b = 式中:a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 s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无量纲; b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 m0集料的烘干后质量(g); m1水、瓶总质量(g); m2饱和面干试样、水、瓶总质量

24、(g);m3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5.2细集料的表观密度a、表干密度s及毛体积密度b按式计算至小数点后3位。a=(a-T) s=(s-T) b=(b-T) 式中:a集料的表观密度(g3); s集料的表干密度(g3); b集料的毛体积密度(g3); 水在4时的密度(g3)。T试验时水温对水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按附录B表B-1取用;5.3细集料的吸水率按式(T0330-7)计算,精确至0.01。x = (T0330-7)式中:X集料的吸水率(); m3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 m0烘干试样质量(g)。5.4如因特殊需要,需以饱和面干状态的试样为基准求取细集料的吸水率时,细集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按式

25、(T0330-8)计算,精确至0.01,但需在报告中注明。x = (T0330-8)式中:x集料的饱和面干吸水率(); m3饱和面干试样质量(g); m0烘干试样质量(g)。6精度与允许差6.1毛体积密度及饱和面干密度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大于0.01g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6.2吸水率以两次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与平均值之差大于0.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2.3沙子含水率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1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细集料的含水率。2仪具与材料(1)烘箱:能控温在1055。(2)天平:称量2,感量不大于2g。(3)容器:浅盘等。

26、3试验步骤由来样中取各约500g的代表性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质量(m1)的干燥容器中称量,记下每盘试样与容器的总量(m2),将容器连同试样放入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量(m3)。4计算按式计算细集料的含水率,精确至0.1。= 式中:细集料的含水率(); m1容器质量(g); m2未烘干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 m3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总质量(g)。5报告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2.4沙子的含泥量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仅用于测定天然砂中粒径小于0.075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含量。1.2本方法不适用于人工砂、石屑等矿粉成分较

27、多的细集料。2 仪具与材料(1)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1g。(2)烘箱:能控温在1055。(3)标准筛:孔径0.075及1.18的方孔筛。(4)其它:筒、浅盘等。3 试验准备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约1000g,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约400g(m0)的试样两份备用。4试验步骤4.1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筒中,并注入浩净的水,使水面高出砂面约200,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砂粒分离,并使之悬浮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至0.075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

28、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注:不得直接将试样放在0.075筛上用水冲洗,或者将试样放在0.075筛上后在水中淘洗,以难免误将小于0.075的砂颗粒当作泥冲走。4.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砂样洗出的水清澈为止。4.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的颗粒;然后将两筛上筛余的颗粒和筒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怛重,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的质量(m1)。5计算砂的含泥量按式计算至0.1。Qn= 式中:Qn砂的含泥量(); m0试验前的烘干试样质量(g); m1试验后的烘

29、干试样质量(g)。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渣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3. 粗集料试验3.1石子的筛分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可采用干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必须采用水洗法试验。 1.2本方法也适用于同时含有粗集料、细集料、矿粉的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如未筛碎石、级配碎石、天然砂砾、级配砂砾、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材料、沥青拌和楼的冷料混合料、热料仓材料、沥青混合料经溶剂抽提后的矿料等。(1)试验筛:根据需要选用规定的标准筛。(2)摇筛机。(3)天平或台秤:感量不大于试样

30、质量的0.1(4)其它:盘子、铲子、毛刷等。2试验准备按规定将来料用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至表T0302-1要求的试样所需量,风干后备用。根据需要可按要求的集料最大粒径的筛孔尺寸过筛,除去超粒径部分颗粒后,再进行筛分。表T0302-1筛分用的试样质量3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干筛法试验步骤3.1取试样一份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0.1。3.2用搪瓷盘作筛分容器,按筛孔大小排列顺序逐个将集料过筛。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为止;当采用摇筛机筛分时

31、,应在摇筛机筛分后再逐个由人工补筛。将筛出通过的颗粒并人下一号筛,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应确认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残余量的0.1。 注:由于0.075筛干筛几乎小能把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通过率的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筛的筛下部分全部作为0.075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O.075通过率假设为0。3.3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时,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轻轻拨动颗粒,但不得逐颗筛过筛孔。3.4称取每个筛

32、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0.1。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相比,相差不得超过m0的0.5。4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集料水洗法试验步骤4.1取一份试样,将试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0.1。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取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4.2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淹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分散剂或表面活性剂。4.3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他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4.4根据

33、集料粒径大小选择组成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075标准筛,上部为2.36或4.75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尽量不将粗集料倒出,以免损坏标准筛筛面。注:无需将容器中的全部集料都倒出,只倒出悬浮液。且木可直接倒至0.075筛上,以免集料掉出损坏筛面。4.5重复5.25.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为止,必要时可采用水流缓慢冲洗。4.6将套筛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全部回收在一个搪瓷盘中,容器上不得有沾附的集料颗粒。注:沾在0.075筛面上的细粉很难回收扣入搪瓷盘中,此时需将筛子倒扣在搪瓷盘上用少量的水并助以毛刷将细粉刷落入搪瓷盘中,并注意不要散失。4.7在确保

34、细粉不散失的前提下,小心泌去搪瓷盘中的积水,将搪瓷盘连同集料一起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4),准确至0.1。以m3与m4之差作为0.075的筛下部分。4.8将回收的干燥集料按干筛方法筛分出0.075筛以上各筛的筛余量,此时0.075筛下部分应为0,如果尚能筛出,则应将其并入水洗得到的0.075的筛下部分,且表示水洗得不干净。5计算5.1干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 5.1.1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0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m5=m0-(mi+m底)式中: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35、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 m底筛底(0.075以下部分)集料总质量(g)。5.1.2干筛分计筛余百分率 干筛后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按式(T0302-2)计算,精确至0.1。式中: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0用于干筛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5.1.3干筛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以上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0.1。5.1.4干筛各号筛的质量通过

36、百分率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Pi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5.1.5由筛底存量除以扣除损耗后的干燥集料总质量计算0.075筛的通过率。6.1.6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结果P0.075的差值超过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6.2水筛法筛分结果的计算5.2.1按式计算粗集料中0.075筛下部分质量m0.075和含量P0.075,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结果P0.075的差值超过1时,试验应重新进行。m0.075=m3一m4P0.075=式中:P0.075粗集料中小于0.075的含量(通过率)(); m0.075粗集料中水洗得到的小于0.075部分

37、的质量(g); m3用于水洗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m4水洗后的干燥粗集料总质量(g)。 5.2.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率记入表。若损耗率大于0.3,应重新进行试验。m5=m3一(mi+m0.075)式中:m5由于筛分造成的损耗(g); m3用于水筛筛分的干燥集料总质量(g); mi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g); i依次为0.075、0.15至集料最大粒径的排序;m0.075水洗后得到的0.075以下部分质量(g),即(m3一m4)。5.2.3计算其它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质量通过百分率,计算方法与6.

38、1干筛法相同。当干筛时筛分有损耗时,应按6.1的方法从总质量中扣除损耗部分(见报告示例). 6.2.4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平均值表示3.2石子的密度试验目的、方法和步骤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粗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密度、表干密度、毛体积密度,以及粗集料的吸水率。 2仪具与材料(1)天平或浸水天平:可悬挂吊篮测定集料的水中质量,称量应满足试样数量称量要求,感量不大于最大称量的0.05。(2)吊篮:耐锈蚀材料制成,直径和高度为150 左右,四周及底部用12的筛网编制或具有密集的孔眼。(3)溢流水槽:在称量水中质量时能保持水面高度一定。(4)烘箱:能控温

39、在1055。(5)毛巾:纯棉制,洁净,也可用纯棉的汗衫布代替。(6)温度计。(7)标准筛。(8)盛水容器(如搪瓷盘)。(9)其它:刷子等。3试验准备3.1将试样用标准筛过筛除去其中的细集料,对较粗的粗集料可用4.75筛过筛对2.36-4.75集料,或者混在4.75以下石屑中的粗集料,则用2.36标准筛过筛,用四分法或分料器法缩分至要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对沥青路面用粗集料,应对不同规格的集料分别测定,不得混杂,所取的每一份集料试样应基本上保持原有的级配。在测定2.364.75的粗集料时,试验过程中应特别小心,不得丢失集料。3.2经缩分后供测定密度和吸水率的粗集料质量应符合表T0304-1的规定。表T0304-1测定密度所需要的试样最小质量公称最大粒径()4.759.5161926.531.537.56375每一份试样的最小质量()0.81111.51.5233 3.3将每一份集料试样浸泡在水中,并适当搅动,仔细洗去附在集料表面的尘土和石粉,经多次漂洗干净至水完全清澈为止。清洗过程中不得散失集料颗粒。4 试验步骤4.1取试样一份装入干净的搪瓷盘中,注入洁净的水,水面至少应高出试样20,轻轻至搅动石料,使附着在石料上的气泡完全逸出。在室温下保持浸水24h。4.2将吊篮挂在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水槽的溢流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