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筹划
(——第二学期)
紫都台学校
安妮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筹划
一、学生基本状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2)班班主任,一年(2)班有学生22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7人。通过师生上一学期共同努力,绝大某些学生上课可以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问题,下课可以按规定完毕作业,具备一定基本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某些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发言,作业不能及时完毕,经常拖拉作业,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获得联系,共同做好这某些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种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减少了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们学习数学难度。退位减法是一种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步也是此后竖式减法重点所在。因此在简介: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办法中,学生们喜欢用什么办法不统一规定,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简介这些办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数”。通过数花生、数豆子等活动,经历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数模型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可以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寻常生活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详细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摸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涉及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共计算办法,并且可以对的计算;能依照详细问题,预计运算成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朴问题,感受加减法与寻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测物体”。学生将通过观测身边简朴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测物体所看到形状也许是不同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当前平面图形过程,结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活动,进一步结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拼图,用它可以拼出诸多图形,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种大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本学期我将借助这两项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在“分扣子”这一课我会让同窗们从形状不一、大小不同、扣眼数量不同一大堆扣子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方式选取自己喜欢办法分一分。在“填数游戏”这一课当中我会通过学生们喜欢做游戏方式让同窗们在高兴氛围中学知识。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依照事物非本质、表面特性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依照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特性进行不同方式分类,增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同步,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测能力训练,感受数学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纯熟计算二十以内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可以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寻常生活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涉及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办法,并能对的计算;能依照详细问题,预计运算成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朴问题,感受加减法与寻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详细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可以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寻常生活密切联系。
2.摸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涉及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办法,并能对的计算;能依照详细问题,预计运算成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朴问题,感受加减法与寻常生活密切联系。
3.观测身边简朴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测物体所看到形状也许是不同,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过程,结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晤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朴问题,感受数学在寻常生活中作用,感受加减法与寻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步获得某些初步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能力。
(二)过程与办法:
1.通过教科书里理解更多关于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办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发展是息息有关。
2.让学生在摸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游戏乐趣,激发学生对数学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运用学到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实际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信心。
2.在教师组织和指引下,通过自己积极摸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在教师详细指引和组织下,可以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她人。
五、教学办法: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运用学生熟悉、感兴趣和富有现实意义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加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倡导学法多样性,关注学生个人体验。
2.加强基本知识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本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摸索并理解基本计算办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练习,协助学生形成必要计算技能,同步注意教材之间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学习状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协助她们树立学习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5.能掌握某些常用数量关系和应用题解答办法,逐渐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
--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表
任教年级: 一年级 科目:数学 任课教师: 安妮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备注
1
3.1--3.2
买铅笔;
2
3.5--3.9
捉迷藏;高兴小鸭;开会啦;
3
3.12--3.16
跳伞表演;美丽田园;练习一;
4
3.19—-3.23
做个减法表;看一看(一);看一看(二);
5
3.26---3.30
数花生;数一数;
4.2—4.4
清明假期
6
4.8—4.13
数豆子;谁红果多 ;小小养殖场;
7
4.16--4.20
做个百数表;练习二;结识图形;
8
4.23—4.28
动手做(一);动手做(二);动手做(三);
4.29--5.1
五一假期;
9
5.2--5.4
整顿与复习;小兔请客;采松果;
10
5.7—5.11
青蛙吃虫子;拔萝卜;
11
5.14—5.18
收玉米;回收废品;练习三;
12
5.21—5.25
分扣子;填数游戏;
13
5.28—5.30
图使馆;摘苹果;
14
6.4—6.8
练习四;阅览室;
15
6.11—6.15
跳绳;练习五;
6.16--6.18
端午假期
16
6.19--6.22
总复习;
17
6.25--6.29
综合复习;
18
7.2--7.6
综合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