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

上传人:a199****6536 文档编号:2752327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项目建设规划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附件3:机构代码 “机构代码”是指按照(教发函2010117号)文件要求编订的教育统计学校(机构)代码。项目编号 “项目编号”的前2-3位字母为本省市简称汉语拼音的首字母,例如,北京“BJ”、内蒙古(NMG);之后为年份;最后两位编号由各省市按照项目学校在本省市的排序填写。例如BJ201101。(申报项目学校名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规划方案编 制 说 明本文档内容传达至省级教育等有关部门,供其指导本地区申报项目学校编制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规划方案(以下简称规划方案)时参考,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和国家

2、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建设任务书的编制提供基础。各申报项目学校制定提交的规划方案作为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财政部组织专家遴选项目学校和确定项目学校建设资金预算的重要参考。本文档主要是制作规划方案的提纲框架,具体内容由省级部门指导拟申报项目的学校填写。有关部门和专家将对规划方案的制作要求作出说明。2一、 建设背景与基础(一)建设背景1.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批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海西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1月,福建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公开、完整地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而后海西之路在中央的支持下不断前进、拓展。2009年

3、,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再次表明海西战略从地方决策上升为中央决策,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全国战略,再次凸显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地位。国家对海西建设的政策支持,给、泉州、安溪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大交通高速时代加快安溪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福广、厦沙、双永、泉三高速公路连接线等高速公路以及长永泉高速铁路建设推进,我县已全面融入泉州、厦门“一小时经济圈”,有利于和泉州、厦门实现同城化发展,加速社会经济发展。(3)城镇化建设需求学校提高服务“三农”的水平我县面积广、人口多,正处于城镇化加速期,在龙门、湖头分别被列为省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后,我县进一步围绕“12

4、810”( 一个中心城区、两个新城、八个中心城镇和十个卫星城镇)城镇布局体系,全面推进城镇化进程。把“推进城镇化和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机制”,是泉州市国民二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这对承担全县主要职教任务的我校提出更高要求,要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发挥优势,更好的服务“三农”,推进城镇化进程。2.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需求大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安溪县是本市最大的山区县,人口达110多万,也是著名的茶乡。十几年来,茶产业飞速发展,成为安溪的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包装印刷、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等快速发展。在“茶业富民,工业强县”精神的指导下,各工业园

5、区迅速建成,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七匹狼、宝龙、旺旺、天伦等著名企业纷纷落户,全县形成了茶业、工艺业、建材冶炼业三大支柱产业,服装鞋帽、印刷包装、机械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和食品、医药、光电技术、商贸物流四大新兴产业的经济格局。一方面,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急需产业内部的提升与优化。例如茶产业,近几年,“小茶叶”舞出“大茶业”,一条涉及茶业加工、茶叶机械、茶叶包装、茶叶食品、茶叶旅游、茶叶科研等涉茶领域的全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到2011年,全县涉茶项目总投资概算近200亿元,安溪正由“中国产茶第一大县”,向“中国茶业第一强县”迈进。“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优化茶产业发展,创新茶产业管理模式,学习

6、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生产经营模式,建设10大铁观音庄园;培育发展安溪铁观音品牌族群,加强安溪铁观音同业公会建设,实现茶叶企业跨越发展;加快海峡两岸(福建安溪)茶业合作示范基地、茶博园建设,整合提升中国茶都、特产城、茶博汇等市场平台功能,使整个茶产业发展逐步迈向集群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茶产业的不断优化发展也需求大批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一些产业刚刚安家落户,如产业光电,斥资25亿的福建晶安光电蓝宝石衬底项目开工和威禹(安溪)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急需大量相应的专业技能型人员。再则,今年开春,泉州召开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大会,省市政府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就是希望引导企业继续

7、专注于实体经济,通过先行先试,探索、突破民营经济发展新模式,支撑下一个30年泉州民营经济的发展。3.教育事业内部发展态势需要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十二五”期间,我县教育各类事业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从教育大县向教育强县迈进,争取提前一年即2015年实现“教育强县”这一目标。作为安溪县职教中心的依托校,作为全县职教的龙头老大,进一步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改革,提升内涵建设,才能更好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县职业教育整体发展,为实现“教育强县”添砖加瓦。今年,建安大道延伸段建设刚好从我校经过,学校的两栋学生宿舍楼及食堂正在拆迁重建,借此机会,重新规划学校的校园建设,科学合理划分各

8、个功能区。在加快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更需要进一步提升内涵建设,通过国家中职改革示范校建设,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模式、评价模式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实现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二)建设基础福建省安溪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是一所农村综合性职业学校,地处安溪县城建安大道与二环路交叉路口,位居城乡结合部。学校创办于1987年,二十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自强不息,攻坚克难,不断发展,由创办之初的服装一个专业发展至今涵盖服装、电子、计算机、财会、药剂等十多个专业(群),现有在校生4355人,教职工256人。现有校园面积220亩(折14064

9、0),建筑面积32185.42,在建食堂及学生宿舍楼3栋,计建筑面积12456。近几年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不断创新,推进改革,办学特色彰显,办学效益突出,得到上级部门和各企事业单位广泛赞誉,是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1月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学校。1.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构建服务平台。立足茶乡安溪,服务海西建设,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形成融职业中专、大学本专科函授、大学本专科开放教育、职业培训、技能等级考试、技能等级鉴定于一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模式。目前,学校大量开展农村劳动力转

10、移、阳光工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面向社会举行评茶师、茶艺师、电工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配合县财政局举办会计电算化培训等,各种中短期培训年达3500多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年达2000多人次。联合集美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莆田学院等高校举办法学、会计学、药学、护理等专业本专科,也是是安溪电大的依托校,现有成人教育在校生1600多人,为我县及周边县市的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提升学历搭建方便之桥。同时,学校还是安溪县社区学院、安溪县党员就业创业培训中心的依托校。2.年富力强的教师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学校拥有一支能适应时代发展、学高艺精的教师队伍。坚持校内培养与校外引进并重、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原

11、则,现有专业教师220人,其中专任专业教师121人,企业兼职50人,高级职称47人, “双师型”教师达97人。学校始终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制定安溪华侨职校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培训,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职业道德和学科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制定安溪华侨职校“双师型”教师管理办法鼓励教师自我建设成“双师型”教师,强化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跟班实践和专业技能学习,个别专业教师已成为该行业的行家里手,参加该行业的技能竞赛频频获奖。3.不断创新的教学改革,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开辟有效途径以适应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必需、够用”

12、为度,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不断进行课程改革,一方面组织教师编写数学、英语校本课程,另一方面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积极推进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场景教学法和模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利用校企合作资源在服装专业实行“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室与车间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技能熟练、特长突出的技能人才。4.内外共建的实训基地,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造条件学校坚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齐头并进。现拥有校内实训基地总面积10000平方米,各专业实训室30个,设备总价值1650万元

13、。其中电子、计算机、服装实训基地是省重点扶持的实训基地。电子类实训设备计200万元,包括PLC、单片机、电子电工、电力拖动等实训室;计算机类实训设备计500万元,有综合布线实训室、计算机维修、830台电脑等;服装类的实训设备150万元,有电脑平板车、形体室、服装车间、服装CAD等。同时,和佳胜针织有限公司、新华都集团、儒家茶业公司、亿海汽车有限公司建立1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各专业的实训场所和设备设施能适应专业发展规模,量足质优,完全能满足所有专业教学、实训的需要。5.紧密深入的校企合作,为优化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拓宽途径学校主动对接企业,长期与儒家茶业、安溪河鹏制衣有限公司、七匹狼、三安光电

14、、中国移动安溪分公司、新华都购物广场等几十家企业合作办学,定期组织学生到各企业参观实习,让学生更早了解专业,更好认识企业,更快走进行业。聘请了三安光电的卢燕祥、新华都集团的王凯文、中国移动安溪分公司的沈君来等20位企业高管为学校专业建设顾问参与了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和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与完善。还积极创新合作模式,将安溪河鹏制衣公司引入学校,实现学校与企业零距离,车间就是教室,老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徒弟,作品就是产品。学生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二、 建设目标与思路(一)建设目标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

15、业为导向、以内涵发展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抢抓海西经济建设战略机遇,根据安溪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凝练学校办学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打造有较大影响、区域特色鲜明的农村职业教育品牌。2.总体目标严格落实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为宗旨,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办学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改革评价模式为重点任务,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核心,以计算机及应用(网页设计、网站维护方向)、服装、电子

16、(光电方向)和茶叶(营销与茶艺表演方向)4个重点专业和茶艺、家居工艺两个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把我校建设成“在全省、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成为福建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引领、骨干和辐射作用。3.具体目标(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学做人、学做事、学技能”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推进校企一体化合作机制,完善和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

17、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能力、岗位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达培养“会做人、会技能、会创新”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2)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将服装专业的“学校与企业合一、教学与生产合一”的教学模式推向其他专业,实现专业教学与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继续推行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场景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和岗位教学法,通过数字仿真、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普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学质量。(3)改革办学模式围绕市场办专业,在校企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上大胆创新。一

18、方面,抓住建安大道延伸片区建设,学校校园重新规划建设的大好时机,留足、留够各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用地,采用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吸引和引导企业、行业共同参与,在各重点建设专业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构建贴近专业,具有特色的合作模式教学与生产融合,学校和企业共赢。另一方面,各重点专业选择一所规模大、生产管理规范、又急需提升技术水平的企业,建立“岗位教学班”,把学校办到企业上。(4)创新教育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与行业企业合作,把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提炼并转化为具有教学价值的学习任务,

19、共同编写校本课程,每个重点专业要编写3本以上校本课程,创新教材展示方式,实现教材、教辅、课件和网站等多种介质的立体化融合。(5)加强队伍建设在各重点专业建设一支带头创新的教学骨干队伍,立足茶乡特色,在茶叶专业造就一批国内、行业内、有影响力的专业领军人物,并创建教师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继续推行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使“双师型”教师达到90%,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继续从行业、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骨干或能工巧匠参与课程开发、实施教学、指导实践课程。(6)实行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定,根据安溪华侨职校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实施精细化

20、管理,做到“五精四细”。“五精”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四细”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促使学校高效运转。(7)改革评价模式建立以就业为导向、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创建质量监控评价信息数据平台,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二)建设思路1.工作原则(1)深化改革,坚持创新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创新是改革的灵魂,在创建国家中

21、职示范校的过程中,必须高举改革创新的伟大旗帜,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强大,才能发挥引领、辐射、示范的作用。(2)内涵建设,提升质量文化建设是根本,发展教师是关键,精细化管理是策略,领导班子建设和制度建设是两项基础工程。在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内涵建设,才能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3)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全校上下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齐心协力,意志上坚定不移,发扬“爱拼才会赢”闽南人风格,才能攻坚克难,达到预期效益。(4)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创建过程中坚持按章办事,以制度管人,在档案整理、项目建设、资金使

22、用等方面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充分发挥监督小组的监督作用,加强监控力度,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完成。2.工作思路按照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和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着力提高育人效益。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急需人才为目标, 学校重点建设与泉州市和安溪县经济社会联系紧密、与产业发展对应度高、人才需求量大、影响力强的计算机及应用(网页设计、网站维护方向)、服装、电子(光电方向)和茶叶(营销与茶艺表演方向)4个重点专

23、业和茶艺、家居工艺两个特色项目。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内涵建设,规范管理体制,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效益,彰显办学特色,把学校办成全省、全国农村职业职业学校的知名品牌,在农村职业学校中发挥引领、辐射、示范作用。3.工作路径-“以建促管理、以建促创新、以建促质量、以建促发展、以建促效益”,走“全面动员、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全面提升”的工作路径,迅速组织全体教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示范校的建设工作中去;-建立主管部门、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建设工作机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组成建设项目咨询、监测、督导小组,积极发挥校企合作到位在建设中的指导和支持作用,加强项目建设的指导和质量监控;-以建安大道延伸段

24、片区建设为锲机,进一步扩大校园的建设规模,重新规划校园建设布局,科学、合理地划分各个功能区,采用联合、共建、融合等方式,吸引和引导企业、行业共同参与,建立多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机制;-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改革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办学模式、评价模式,创新教育内容、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以4个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对照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根据建设目标逐一落实,以形成具有农村特色的专业品牌;-以2个特色项目建设为切入点,传承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三、 重点建设内容(一)重点专业建设计划1.

25、 专业一:计算机及应用(茶叶网站开发方向)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一)专业需求优势1.国内需求分析:在全球化、 信息化日益深化的今天, 网上交易已经成为不可的趋势,商家希望尽可能多的展示自己的商品,而网络就是最佳的平台。2.周边需求分析:茶叶产业是当前安溪县第一大支柱产业,历经千年积淀、百年发展、十年飞跃,安溪茶产业已到了一个较高的发展平台,但同时也进入一个加快转变转型、突破提升的关键时期。传统营销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茶农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茶农富裕,电脑也开始普及,越来越多的茶农开始尝试通过网络销售自产茶叶,取得了可观效益,如此一来又进一步影响、促动周围茶农网络销售茶叶。网络营销作为21

26、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商业运作模式,茶农借助网络进行网络推广营销,拓展更为广泛的销售渠道,则成为发展的趋势。因而对茶叶网站的设计和运营人才需求巨大。(二)学校建设本专业的优势1.办学历史悠久:本专业自1999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有13年办学历史,13年来本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几千名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操作型人才。2.设施设备日趋完善:我校计算机实训中心面积750多平方米,有各种计算机设备设施和网络设备设施830余台套,其中350台为高档机,满足教学需要,计算机学术报告厅2个、计算机基础实训室7个、计算机专业实训室8个、计算机网络实训室2个以及网络信息中心,配备相应的实训工具和设备,满足

27、教学需求。3.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先:(1)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2)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3)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4)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二、建设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中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现有专业教师要定期到茶叶网站运营企业学习和实习,地方和学校要为教师的企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要特别注意聘请企业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有条件茶叶网站运营企业通过举办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培训班、接收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技术资料等途径,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

28、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要求,转变工作角色,努力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组织动员者和咨询者。学校将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师轮训机制,保证专业教师每三年得到一次专业培训,专业组也要组织参加学习的教师回校后举办技术讲座,使更多的教师得到学习的机会。(二)人才培养目标面向茶叶网店行业和传统的茶叶企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悉网店开办流程、网站设计过程,网站运营方式,能从事网站设计发布和网站运营的专业人员。三、建设思路(一)专业建设模式1.以就业为导

29、向,加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加强学生能力、素质为中心,项目驱动,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2.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结合项目教学、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开发课程,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3.校企合作共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业师资建设团队。(二)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1.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具备完善的计算机茶叶网站开发、设计和运营的工作室模式的实训中心。2.“政府主导、行业扶持、学校主体”三方互动,通过“自建、共建、捐建”,完善工作室建设,并实现“共享、共赢”。 3.建成“标准化、产权型、共享型”的专业

30、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四、建设内容(一)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真正实现校企对接在校企合作中,构建符合企业、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订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1:1的教学时数基础上,开拓学生深入企业认识实习,顶岗实践和生产流程上的有效空间。并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真正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或培养高职称(教授)、高学历(研究生)的专业人才,聘请具有

31、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选派教师到重点院校进修,到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实践锻炼,培养为骨干教师。(三)拓展“工作室”实训基地,加强实践育人以工作室模式的实践核心。工作室的教师通过社会承接项目,组织学生参与,或以实题虚做的形式把实践项目融到教学中。工作室导师负责工作室的教学计划等的编写,并制定工作室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使工作室教学监督和检查有制度可依。在教学评价方面,主要包括对学生学的评价和对教师教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重点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主,如完成实训项目的态度(占40%)、数量(占30%)、质量(占20%)、效益(占10%)相结合,这种评价既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又遵循了

32、能力的形成规律。而对于教师“教”的评价,应采用发展性评价,即在充分尊重教师的前提下进行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四)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就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每年对企业人才质量的评价意见、反馈材料,以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研讨,为教学质量管理、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企业最新需求等提供坚强保障。五、规划资金项目年度计划及经费使用主要内容使用年度所需经费(万)1.实训室建设:茶多网共建网站运营工作室一间201220

33、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一间201380楼宇自控实验室一间2014502.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2012-20133骨干教师培养201332014320153教师培训2013520145201553.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201223201388201466合计177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实施该专业建设。下设各个项目工作组和项目建设团队,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2.成立由企业、行业领导、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3.成立课程开发团队,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工作。(二)制度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科

34、学的管理责任体系,明晰工作标准,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奖惩落实。2.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的各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3.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依法立章、照章办事、违章必纠,确保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能够按照建设方案的要求落实到位。(四)政策经费保障措施学校对本专业建设加大财力投入,并按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分工,明确规定上级划拨的专业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并优先安排资金给予经费配套,主要用于实验实训设备、教学科研

35、、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保证项目建设工作正常、顺利进行。2. 专业二:服装设计与工艺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一)专业需求优势:1.国内需求分析: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衣着消费方面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对服装的做工、版型、款式、色彩、质地等有了更高的品位追求。2.周边需求分析: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泉州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泉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走过了从“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和“品牌经济”的跨越。使得服装行业由人才密集型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技术型人才为主,这给泉州地区周边的职业院校,特别是开设服装专业的职业学校提供了较大的人才培养空间。(二)学校建

36、设本专业的优势:1.办学历史悠久:本专业伴随我校创办成长,至今已有25年办学历史,25年来本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几千名中高级服装设计、制版、管理、生产、销售人才。2.设施设备日趋完善:有画室2间、服装校企合作一体化缝制车间1间,专用电脑CAD机房1间,服装立裁室1间,服装打版室1间。配备相应的实训工具和设备,满足教学需求。3.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先:(1)经常进行课程设置调研,紧密结合市场对课程开设适时作出调整;(2)推行校企一体化教学模式,该模式已经实施二年,取得良好的效果;(3)教学中也经常运用项目法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二、建设目标(一)专业发展目标通过“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的

37、实施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争使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办学特色更加鲜明。1.创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高素质、创业型、实用性的服装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2.建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通过教师的创新理念和实践技能转化,、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3.加强“校中厂”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较高的服装技能操作水平和设计思维能力,有较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使学生熟练掌握服装缝制、设计、打版、软件应用。能适应服装

38、企业在管理,企划营销,设计开发,生产加工方面的工作。三、建设思路(一)专业建设模式1.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加强学生能力、素质为中心,项目驱动,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模式。2.以案例教学为主体结合项目教学、现场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实践性教学开发课程,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3.校企合作共建专兼职教师队伍,形成以专业带头人为龙头、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业师资建设团队。(二)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1.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使之成为具备完善的服装专业实习、实训、研发的功能。成为服装制作、服装设计制版服装表演等项目的省重点实训中心。2.“政府主导、行业

39、扶持、学校主体”三方互动,通过“自建、共建、捐建”,完善服装制作、服装设计、服装表演等中心建设,并实现“共享、共赢”。 3.建成“标准化、产权型、共享型”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四、建设内容(一)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真正实现校企对接在校企合作中,构建符合企业、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订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1:1的教学时数基础上,开拓学生深入企业认识实习,顶岗实践和生产流程上的有效空间。并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

40、真正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或培养高职称(教授)、高学历(研究生)的专业人才,聘请具有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选派教师到重点院校进修,到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实践锻炼,培养为骨干教师。(三)拓展“校中厂”实训基地,加强实践育人通过新建与增建服装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充分接触企业,了解技术和企业的发展,适应就业需求。(四)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就业(用人)单位、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每年对企业人才质量的评价意见、反馈材料,以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

41、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研讨,为教学质量管理、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企业最新需求等提供坚强保障。五、规划资金项目年度计划及经费使用主要内容使用年度所需经费(万)1.实训室建设:服装设计作品展厅一间20124立体裁剪设计室一间20128高级电脑制版实训室一间201325服装材料库20134绣花与编织工作室201416摄影实训工作室2014102.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2012-20136骨干教师培养201322014220152教师培训2013220142201523.专业建设: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20121020

42、131012014265合计1316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措施1.成立专业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实施该专业建设。下设各个项目工作组和项目建设团队,落实人员,明确责任,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2.成立由企业、行业领导、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3.成立课程开发团队,全面负责课程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建设工作。(二)制度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责任体系,明晰工作标准,做到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方案落实、资金落实、奖惩落实。2.建立健全包括专业建设管理、教学督导及教学检查、教师队伍建设、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毕业生就业指导等一系列制度,使专业建设的各

43、个项目及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3.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做到依法立章、照章办事、违章必纠,确保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能够按照建设方案的要求落实到位。(四)政策经费保障措施学校对本专业建设加大财力投入,并按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分工,明确规定上级划拨的专业建设经费专款专用,并优先安排资金给予经费配套,主要用于实验实训设备、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等,保证项目建设工作正常、顺利进行。3. 专业三:电子技术应用(光电方向)重点专业建设计划一、需求论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各类电子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电子设备制造、装配、调试和质量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在

44、厦漳泉,电子类产品,电子类产品的生产厂家众多,给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就业的机会。(一)调查的方式1.走访企业(公司),与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人员交流、座谈;2报纸调查:对福建省大型报纸,如泉州晚班、东南早报、海峡都市报等报纸所载信息进行了查阅和汇总。(二)调查的对象这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厦漳泉地区的家电产品、信息产品生产企业(公司),网络及报纸。既涉及大中型企业,也有小型企业。这些企业主要是:漳州万利达电子厂、厦门三安电子厂、泉州市安溪鼎泰光电科技、泉州市安溪晶安光电科技、泉州文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三)调查结论1福建的大型家电企业对应用电子类毕业生有大量需求泉州

45、文创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漳州万利达电子厂这二家公司,就需要大量的从事电子产品的安装、检测的技术人员,他们的人力资源经理都表示毕业生有多少要多少。2信息类产品的销售、电子类产品的销售需要电子信息专业的毕业生 在调查中发现,在专业的电子信息类商场,需要大量的熟悉信息类、复杂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产品、LED屏的销售等,但这些产品的销售还包含调试、安装和技术培训等内容,显然,没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是不可能胜任的。3光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近些年兴起的光电子技术产业,就近的鼎泰光电科技、晶安光电都急需要此专业的毕业生。4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调查中发现,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道

46、德品质与团结协作的精神;2普遍强调的还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因为这是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3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4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企业明确表示,这些毕业生有培养成为第一线的生产管理人才的需求。二、建设目标(一)培养目标面向电子及相关行业,培养具备胜任相关岗位需求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生产、管理、经营和服务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专业的

47、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质全面提升,符合高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三)专业发展规模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现有学生人数共380人。计划到2012年在校生人数达到600人。(四)专业建设总体目标应用电子技术建设的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大专业核心理论和技术课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根据专业的特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拟重点建设光电技术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与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使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全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三、建设思路紧跟时代要求,切实注重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及质量标准。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使本专业特色突出,成为优势明显的品牌专业。四、建设内容1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