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形成性评价机制_罗磊.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5001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形成性评价机制_罗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形成性评价机制_罗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形成性评价机制_罗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食品工业 2023 年第44卷第 4 期 270 专题论述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形成性评价机制罗磊*,程伟伟,康怀彬,刘丽莉,肖枫,陈俊亮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加工与安全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洛阳 471023)摘要为实现毕业设计过程的面向产出评价和持续改进,通过完善涵盖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审阅、评阅和毕业答辩全过程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体系,重构评价内容,明确评价结果对课程目标支撑的对应关系,构建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机制,从而能够明晰毕业设计(论文)培养过程,准确掌握学生能力达成情况,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产出评价和持续改进。关键词

2、学生能力达成;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The Forma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Graduation Design Based on Students Ability AchievementLUO Lei*,CHENG Weiwei,KANG Huaibin,LIU Lili,XIAO Feng,CHEN JunliangCollege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Nationa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Center of Food Processing and Safety

3、,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Luoyang 471023)Abstract To achieve output oriented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graduation design process,construct a forma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graduation design(thesis)based on th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y by improving the forma

4、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graduation design(thesis)cover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topic selection,opening report,mid-term inspection,review,evaluation and graduation defense,reconstructing the evaluation content,and clarifying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the support of cours

5、e objectives.Thus,it can clarify the process of graduation design(thesis)cultivation,accurately grasp the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ability,and realize the output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eachers“teaching”and students“learning”.Keywords student competence attainment;graduation design(

6、thesis);formative evaluation mechanism;research and practice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推动高等院校进行工程教育改革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也是我国大学与国际接轨和“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成果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在认识层面已有广泛共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2022版)明确要求,接受认证专业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评价方式,核心是基于学生学习产出的课程质量评价机制。高校教学评价体系更多的是围绕传统的教学评教展开,即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学生学习效果而进行的

7、评价,这就无法实时、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的能力培养效果,不能达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产出评价和持续改进。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学生融会贯通专业知识技能、解决现实中复杂问题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检查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学习过程。原有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对最终论文和答辩的评价给出结论,有必要全程跟踪学生的设计(论文)进展,记录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并有针对性指导学生,实现面向产出的评价和持续改进。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年、2019工程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育,2021(20):13.2 刘竹

8、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1):7.3 张茂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创新人才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9):2.4 鲍永杰,王永青,钱希兴,等.新工科“以学生为中心”实践探索性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20,23(4):5.5 刘香萍.民办工科院校“三层次,双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8):3.6 孙国勇,左映平,张榕欣,等.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J.轻工科技,2022(4):3.7 孙海涛,邵信儒,刘鹏.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

9、改革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22,39(19):3.8 于雷,杨瑞,曹云龙.产学研合作提升食品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以吉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3.271 专题论述食品工业 2023 年第44卷第 4 期年连续2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该专业在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等制度基础上,开展面向产出的毕业设计(论文)评价和持续改进研究与实践,所有论文类的毕业设计(论文)均采用大论文小设计的形式进行,及在论文研究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工厂设计或机械设计实践。为达成这一目的,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工程教育认证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涵盖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

10、、审阅、评阅和毕业答辩的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评价,丰富评价内容,明确评价结果对课程目标支撑的对应关系,构建了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机制。1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机制改革与实践1.1现状与存在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建立校、院、系三级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运行和质量控制机制(见图1)。教务处负责全校毕业设计(论文)的宏观组织管理工作;学院负责学院学生的全过程管理,包括审核指导教师资格、审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工作的进度和质量等;基层教学组织(系)负责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该机制规范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促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提高。但面

11、对产出导向的OBE理念,现有毕业设计(论文)所采用的基于论文和答辩的终结性评价,与基于学生能力达成质量评价需求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一方面,现有的终结性评价是根据论文完成后由指导教师给出的审阅成绩(30%)、评阅教师的评阅成绩(20%)和答辩小组给出的答辩成绩(50%)综合评价的结果,此时即使发现存在的问题,也无法进行针对性的纠正或帮扶。另一方面,由表1可以看到,最终基于论文评价的成绩占到总成绩的63%,答辩过程占到25%,而整个论文指导过程仅占总成绩的12%,过程评价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图1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组织过程1.2改革与实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是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

12、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全程跟踪与进程式评价,从而“获得反馈信息、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掌握尚未掌握的内容”,需要建立起“对学生的表现给出反馈以提高和促进后续学习的一种评价模式”。为实现这一目的,完善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性评价制度,对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进行调整(见表1),强化指导过程中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部分的评价。1.2.1完善制度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参与度和知识能力目标自我实现的意识,及时了解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纠正帮扶,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在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多元化、激励性、可行性的原则下,建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生学习

13、过程形成性评价制度。该制度要求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程指导和评价,涵盖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和毕业设计(论调整前调整后考核类型考核项目分值/分评价来源考核类型考核项目分值/分评价来源设计(论文)过程(12%)选题质量4评阅设计(论文)过程(28%)选题质量(评阅)4评阅开题报告0开题报告6审阅工作量与态度6+2审阅+评阅工作量与态度6+2审阅+评阅中期检查0中期检查10答辩答辩过程(25%)报告10答辩答辩过程(25%)报告10答辩答辩15答辩答辩15答辩论文评价(63%)论文质量15+10+25审阅+评阅+答辩论文评价(47%)论文质量10+10+

14、15审阅+评阅+答辩能力水平9+4审阅+评阅能力水平8+4审阅+评阅注:表中分值为百分制评分。表1调整前后毕业设计(论文)评价项目及比例*通信作者;基金项目: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般项目“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地方高校食品类专业学生学习产出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2021SJGLX380),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重大项目“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地方高校食品类专业学生学习产出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2021BK005);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地方高校食品类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E-SPNL20202319),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

15、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教高厅函201946号),河南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新工科人才培养实践创新平台建设探索与实践”(2020JGLX021),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组织达标创优建设项目“河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教高20181058号)食品工业 2023 年第44卷第 4 期 272 专题论述文)答辩等环节,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通过形成性评价,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改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1.2.2开题报告课题调研是学生在接到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后进行的第一个步骤,其任务是对设计目标及实现目标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和全面

16、的了解,分析需求的性质与特点,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提出对各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得到给定条件下的最佳解决方案,形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的,原有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对该部分没有评价,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因此将指导教师最终给出审阅成绩的20%,也就是总分的6分分配给开题报告,以反映学生在课题调研阶段的工作情况,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是否科学合理,开题报告是否达到要求。1.2.3中期检查实施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强化过程监控,汇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相应的导师和学生。但由于原有的中期检查没有评分,且由基层教学组织实施

17、,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渐流于形式。针对这种情况,将中期检查任务分配给答辩小组负责完成,同时将最终答辩成绩的20%,也就是答辩评分表中的10分分配给中期检查,从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或从事有关调研、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和工作态度3个方面进行评价(见表2)。同时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指导力度进行检查,保证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表2毕业设计(论文)的中期检查评分表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教师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工作态度认真负责一般指导教师指导力度学时/生、周2次学时/生、周2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展状况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或从事有关调研,进度符合要求,翻译准确、流畅5分研究(实验)方案的设

18、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科学合理3分工作认真努力,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务实,协作能力强2分1.2.4实践效果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毕业设计(论文)评价体系中(见表1),论文指导过程占总成绩的比例从12%提高到28%,整个过程评价的比例从37%提高到53%,而论文质量评分所占比例从63%降低到47%。实现涵盖开题、中期检查、审阅、评阅和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整个过程跟踪和评价的形成性评价机制。该机制的实施保障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能够实时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帮扶,保证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持续改进,提高学习效果。2形成性评价机制对学生能

19、力达成的支撑2.1毕业设计(论文)课程目标制定毕业设计(论文)全面检查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项重要学习过程,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工程认证标准及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制定课程目标如下。目标1:结合课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分析食品工程问题,建立合理可行的方案。目标2:结合课题,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关研究和设计,以图纸、毕业设计(论文)等成果形式体现创新意识。目标3: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研究或工程设计,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获得可靠结论。目标4:引导学生利用中国知网等中外文数据库查阅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本课题研

20、究现状与最新进展。目标5:结合课题,引导学生利用CAD等制图软件进行工程设计,利用SPSS等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探明研究结果与实际工程的差异。目标6:要求学生提交书面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口头陈述和答辩,对质疑的问题要能够正确理解并做出清晰的解答。目标7: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对研究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掌握食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目标8: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引导学生建立解决因社会发展产生不断产生新问题的正确方法,养成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习惯,实现终身学习。2.2毕业设计(论文)对课程目标支撑为保障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对学生能力达成的有效支撑,在调整评价

21、项目及比例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审阅、评阅和答辩评分表,从2个方面进行重新设计(见表3表5)。一是原审阅、评阅和答辩评分表占总分比例分别为30%,20%和50%,但每张表仍按百分制计分。修改后,在审阅、评阅和答辩评分表中,总分直接记为30,20和50分。二是原表中评价结果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未明确,计算时等比例分配,其结论模糊,可靠性差。因此按照实际评价的内容,重新进行分类设计,明确评价结果对对应课程目标的支撑,构建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形成性评价机制。273 专题论述食品工业 2023 年第44卷第 4 期来源分类评价内容分值/分课程目标审阅(原)能力水平独立查阅文献资料或从事有关调研;研究(实验)方案

22、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科学合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翻译准确、流畅;开题报告符合要求301001,2,4,5,7和8论文质量文题相符,构思完整;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论证严格;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使用专业术语准确,图表清楚,符合要求;成果有理论或实际价值50工作量与态度工作量饱满,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认真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协作能力强20审阅(改)能力水平研究(实验)方案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运用科学合理48301独立查阅文献资料或从事有关调研;翻译准确、流畅2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27论文质量构思完整,观点明确

23、,论据充分,数据可靠,论证严格,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使用专业术语准确4102图表清楚、图纸质量高,格式符合撰写规范45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际价值,达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27工作量与态度工作量饱满,按期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认真努力,遵守纪律,工作作风严谨务实,协作能力强668开题报告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科学合理;开题报告符合要求661注:表中原审阅表总分为100分,改后审阅表总分为30分。表3调整前后毕业设计(论文)审阅表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来源分类评价内容分值/分课程目标评阅(原)选题质量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题目难易适度;有一定的理论或实际价

24、值201001,2,4,5,7和8能力水平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或从事有关调研;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科学合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翻译准确、流畅;开题报告符合要求20论文质量构思完整,文题相符,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格,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使用专业术语准确,图表清楚、符合要求;成果有理论或实际价值50工作量工作量饱满,圆满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10评阅(改)选题质量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际价值24207题目难易适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28能力水平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科学合理;开题报告

25、符合要求141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或从事有关调研;翻译准确、流畅14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并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27论文质量构思完整,文题相符,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格,层次分明;语言流畅,使用专业术语准确4102图表清楚、图纸质量高,格式符合撰写规范35成果有理论或实际价值37工作量工作量饱满,圆满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228注:表中原评阅表总分为100分,改后评阅表总分为20分。表4调整前后毕业设计(论文)评阅表对课程目标的支撑来源分类评价内容分值/分课程目标答辩(原)报告思路清晰,论点正确,重点(创新点)突出,语言表达准确;报告时间符合要求201001,2,3,4,5,6,7和8答辩回答

26、问题有理有据,基本概念清楚;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有深度30论文质量工作量饱满;达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内容翔实,实验方案正确、数据可靠,论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表达准确、流畅;图纸质量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际价值;格式符合撰写规范50答辩(改)报告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格,重点(创新点)突出510502思路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报告时间符合要求56答辩回答问题有理有据,基本概念清楚7153主要问题回答准确、有深度86论文质量内容翔实,论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表达准确、流畅3152实验方案正确、数据可靠33表5调整前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表对课程目标的支撑转下页食品工业 2023 年第44卷第

27、4 期 274 专题论述2.3形成性评价机制对学生能力达成的支撑效果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2届毕业生王*冉为例,其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为牡丹花蕊油凝胶研究及工厂设计,最终审阅、评阅和答辩评分三表的成绩分别为90,95和80分,按照30%,20%和50%计算总分为86分,评价良好。原有评价方法只能反映该学生论文完成较好(审阅和评阅成绩优秀),而答辩小组评价为良好,未能准确反映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能力的达成情况。该学生性格内向,表达和接受能力较弱,工作进展较慢,论文提交较晚。但学习态度积极认真,在听取老师意见后反复修改,最终论文质量较高。通过修改后的形成性评价机制进行评价(见图2),从可以看

28、到课程目标18分别对应的学生能力达成情况得到清晰反映,与该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图2学生能力达成评价图3毕业设计(论文)过程评价从图3可以看到,整个毕业设计(论文)过程得到有效监控,选题质量符合要求,但由于学生表达和接受能力较弱,工作进展较慢,因此开题和中检评分不高,但随着指导教师根据反馈的对应性指导,最终论文评分较高。学生工作态度积极认真,因此过程评价成绩较好,但表达能力最终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答辩评分最低。3结语研究完善涵盖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指导教师审阅、评阅教师评阅和毕业答辩全过程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体系。论文指导过程评价所占比例从12%提高到28%,整个过程评价的比例从37

29、%提高到53%,从而确保指导教师能够实时观察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帮扶,提高学习效果。对评价内容进行重构,明确评价结果对课程目标支撑的对应关系,构建基于学生能力达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形成性评价机制,实现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实时、全过程和多次数的评价,不但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升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能准确、清晰地反映学生能力的达成程度,反映了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过程的培养质量。参考文献:1 白艳红.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课程目标的形成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9(12):60-63.2 黄茹,舒新峰,王春梅,等.面向工程认证的

30、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软件导刊,2022,21(3):20-25.3 王迎.基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本科毕业设计改革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22,43(3):135-138.4 冯桂兰,黄昌清,沈为民,等.形成性评价在综合课程设计中应用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41(3):133-135.5 张烈平,冯兵,李德明.地方本科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93-197.6 谢雨婷,代秀云,黄先莉,等.基于学生成绩的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研究,高等理科教育J.2021(1):60-63,115-124.来源分类评价内容分值/分课程目标图表清楚、图纸质量高,格式符合撰写规范35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或实际价值,达到综合训练基本要求37工作量饱满,圆满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38中期检查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研究方法和手段运用科学合理5101广泛查阅文献资料或从事有关调研;翻译准确、流畅34工作认真努力,遵守纪律,作风严谨务实,协作能力强28注:表中原答辩表总分为100分,改后答辩表总分为50分。接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