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校分享式教学应用研究_李长坤.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275000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校分享式教学应用研究_李长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校分享式教学应用研究_李长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校分享式教学应用研究_李长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3 年第 21 卷第 2 期 收稿日期 2022 12 14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度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内蒙古高校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NGJGH2021258)作者简介 李长坤(1980),女,内蒙古锡林浩特人,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蒙古研究大学博士研究生,从事企业管理研究。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高校分享式教学应用研究李长坤1,2,李瑞华1(1 内蒙古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2 蒙古研究大学商业管理,蒙古乌兰巴托14200)摘要 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打破了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2、方法及形式,使得高校教育教学向实效性方向发展。基于新媒体背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交流、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分享式教学能够有效地实现高校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升。本文在剖析新媒体对高校教学的影响以及分享式教学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高校教学特点,设计出了分享式教学在高校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具体环节,并结合 零售学 课程探究了分享式教学实践过程,以期为高校教学模式改革做出有益的探索。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分享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5871(2023)02 0029 05网络互联环境的发展促使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以其传播的即时

3、性、实效性以及交互性等特征,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对于教育教学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模式等诸多方面的改革随着新媒体对教育的不断渗透,被赋予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将分享式教学运用到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目的是为了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交流分享智慧成果,从而实现共同成长。同时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功能,将分享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并促进分享式教学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用。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分享式教学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具体环节进行探究,力图为提高高校教学实效性、为分享式教学实践做出有益探索。一、新媒体对高校教学产生的影响(一)

4、新媒体促进了师生的双向交流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就是传播形式的交互性,这个特征使得处在新媒体背景下的高校教学过程由填鸭式教学的单向信息输出转化为双向或者是多向的信息传播。新媒体时代,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及网络可以获取大量教学信息以及众多名师的慕课,面对各种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如何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首先,教师在课前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潜心研究,同时也要主动地和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疑惑或者希望了解的相关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新媒体的多元化教学功能,实现师生的双向沟通,使得教学过程在师生共同探讨与学习的氛围中展开;最后,在课后

5、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与现代教育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教学效果进行精准的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并通过建立微信群、QQ 群等形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二)新媒体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不断更新升级的新媒体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是高校未来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化的新媒体技术是教师由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向“PPT+电子信息”92DOI:10.13895/ki.jimufe.2023.02.005的以教师引导为主、教学相长的新模式的重要教育手段。由于运行模式多样化、形式多元化的新媒体技术迭代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加之

6、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还需要掌握一定的互联网技术和技能,这就对教师在新媒体时代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教师一方面要积极参加新媒体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从而能够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教学结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进行创新,进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新媒体化。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转变教学理念,不能仅将新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而是要将新媒体技术与课程实现“形式与内容”的深度融合,探究新媒体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及教学评价等重要环节的融合路径以及融合的具体操作方法,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以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分享式教学,从而增强课堂的感染力1,提升教学效果。(三)新

7、媒体拓宽了师生知识获取的渠道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并不需要太多教学资源,并且也不具备教学资源多样化的传播途径,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强。新媒体环境下,教师能够获取大量教学资源,新媒体平台譬如微信公众号、微电影、微视频、微纪录片、沉浸式 V 体验,以及以新媒体技术开发运用为依托的微课、翻转课堂、雨课堂、智慧课堂等实现了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2,在极大丰富教学资源趣味性的同时也使得知识的前沿性增强,因为教学资源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新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新媒体环境下的教学环节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通过新媒体

8、平台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新媒介随时推送学习内容,并监督和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学与教的各个环节在新媒体环境下有机地融为一体。二、分享式教学的内涵与特征(一)分享式教学的内涵所谓分享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激励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展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智慧与成果,分享自己的思考与经验,享受认同与尊重,实现共同成长的互动过程3。分享式教学的创始人任景业老师将分享式教学界定为一种教育思想,即旨在促进学生去主动、积极以及创造性思考的教育思想,学生经过交流、讨论以及分享,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价值和成就感,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二)分享式教学的基本特征1 教师的导向作

9、用分享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分享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而在整个教学中起到更多的是指导、辅导、点拨的导向作用,同时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去探索、发现与交流。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人,可以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间、师生间可以建立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分享模式。2 学生的主动性分享式教学强调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分享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3 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分享式教学是以学生主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下的学习与思考,将自己的成果在课堂上以文章、调

10、查报告、PPT、视频或者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为了促进分享效果,老师和参与的同学都有对成果发表看法的权利,并与分享者进行互动,通过互相启发、互相交流来分享他人的思想与智慧,从而实现共同发展。三、分享式教学在高校课堂中运用的过程分享式教学的关键是小组成员之间分享智慧与研究成果,通过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与经验,从而达到共同进步,获得认同与尊重的过程4。新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与分享之中,也让分享式教学在提高高校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探究与学习兴趣方面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分享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为“问题思考分享”5,将分享式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教学过程中,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探究、

11、互动交流以及分享的积极性,在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因此,基于分享式教学的特点,结合讲授课程特点,需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对课前、课中以及课后各环节进行教学设计。课前,发布教学资源、组建教学小组;课中,明确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分享并归纳总结;课后,进行知识巩固与教学评价等教学活动。分享式教学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过程如图 103所示。图 1分享式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准备1 发布教学资源分享式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不同就在于课堂上很少会花时间让学生进行探索,而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时间表达自己以及小组的观点,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课前要将需要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录制

12、成教学视频,将课件及教学视频分享在新媒体平台,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课前学习并打卡签到,自学后完成在线自测,教师就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下一个环节做准备。2 组建学习小组教学资源发布平台将学生的学情以形象化、数据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师根据平台的分析结果,可以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精准的了解与掌握,据此组建学习小组,并任命小组组长。(二)教学实施基于分享式教学的教学模式,结合高校教学的特点,教学实施设置以下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明确问题。问题的提出是分享式教学开展的关键,能否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以及学习的主动性,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课程特点,

13、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问题,并对学生的整个完成过程提出要求。第二个环节,合作探究。合作探究环节需要小组内学生协作进行问题的探究。首先,小组组长将任务分为几个部分,按照自愿的原则完成任务分配,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任务后,通过微信群、QQ 群将成果进行分享,还可以借助腾讯会议、钉钉、学习通等交流平台进行组内讨论,小组内部对最初成果经过几轮的交流完善再交流再完善的过程形成最终成果6。成果可以是一篇专业论文、调查报告、设计方案或者一段表演。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起到引导、规范学生合作探索的作用。所有小组完成最终成果后,再将探究成果通过新媒体平台共享,利用问卷星或者学习通等平台汇总全班观点并进行评选,将评选结果前三

14、名用于课堂分享交流活动。第三个环节,交流分享。交流分享是分享式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一环节的完成情况决定着教学效果。新媒体环境下交流分享可以分为两条途径:线下交流分享与线上交流分享。线下交流分享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线上交流分享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与平台,分享平台可以根据教师与学生的使用习惯以及功能需要来选取。在上一个环节被评选出来的前三名小组发言人会在本环节将组内交流的成果与其他小组进行分享,重点分享新思路、新发现、有用的学习方法以及探索的规律,就探究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难点与疑点问题进行师生交流,教师则对学生进行点拨并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从而达到深层次的有效分享。第四个环节,归纳总结。在整个探究分

15、享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不系统的问题,且在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后,还需要学生梳理总结知识体系,并在共享平台或者课堂上进行分享,而梳理的过程就是学生系统化知识体系的过程,13教师从中可以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漏洞并予以补充完善。同时教师还需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将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以确保最终的教学效果。(三)课后活动1 课后知识巩固在课堂交流分享结束后,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习要求的情况在新媒体共享平台发布课后教学资源,要求知识点掌握好的学生对拓展性资源如有关知识点的热点、前沿短片等进行深入学习。知识点掌握相对较差的学生,课后需要对教师录制的教学微视频以及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巩固学

16、习。同时要求学生课后再进行一次小组交流,将探究过程中的经验与心得进行总结并分享到共享平台,这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2 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步骤,即利用新媒体强大的评价功能,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评价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方面是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平台产生的数据得到学生在线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测评成绩等数据信息,实现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另一方面则是在课堂交流分享过程中进行的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而教师评价要以鼓励为主7。通过客观以及高效的教学评价,帮助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下次分享式教学

17、的实施过程,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四、分享式教学在高校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基于分享式教学的基本运用过程,结合高校教育教学的特点,选取零售学 课程内容,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过程以及课后活动三个教学环节,呈现分享式教学运用在高校课堂中的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一)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以 零售学 商品陈列这节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将本节内容按照教学难重点录制成教学音频资料,每段录制大概 1015 分钟,录制完毕后将音频资料及本节内容的课件、大纲、教案以及测试题等教学资料上传至新媒体教学共享平台,并通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点的学习。在全部学生学习完毕后,通过新媒体教学平台如学习通的统计功能对学生学习情况以

18、及本节内容知识点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通过统计结果,在了解学生对这节内容的掌握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搭配成组,分组依据也可以灵活掌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组。2 学生准备学生在完成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及测试后,根据教师分组与其他小组成员对本节内容的难重点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交流与分享,为接下来的问题探究做好知识储备。(二)教学实施过程分享式教学的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四个环节,结合本节内容设计如下。1 问题的提出由于商品陈列是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需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实践观察分析能力。将分享式教学运用在此知识内容中,探究问题的设计就成为重中之重,如结合本节课程特点及教学目标,要求学生选取一种零售

19、业态的实体店铺,观察分析其商品陈列的特点,将此问题作为学生分享探究的问题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学生可以通过制作 PPT 或者文档,以图文的方式将所考察的零售店铺的商品陈列的情况以及特点予以展示分析,也可以通过录制影像资料的形式予以展示分析。2 合作探究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探究问题,接下来就要通过小组的合作完成探究。小组组长首先组织小组成员拟定计划方案,在制定计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让大家的想法能够碰撞出火花。计划拟定完毕后交由教师最终把关,教师对方案提出修改意见,确保后期实地调查的顺利开展。由于本次探究问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小组成员组队到选取的如

20、便利店、超级市场或者标准超市等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调查结束后,按照计划方案中的分工完成各自任务。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需要进行多轮的小组间的探讨与成果分享,直至任务完成。各小组全部完成后,将各组的最终成果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展示分享,分享后利用腾讯投票发起投票。由于本次探究内容是选取不同业态,分析其商品陈列的特点,所以23投票按照学生选取的业态大类来进行投票,每种业态的投票第一名将用于课堂分享交流。3 交流分享课堂上,被评选出的小组发言人将小组合作探究成果与其他小组分享,在分享过程中,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在分享最终成果后,还可以对这家店铺商品陈列的优缺点进行分

21、析。教师在小组演示完毕后还可以对探究问题进一步挖掘,如要求大家比较分析不同业态商品陈列的异同,通过共同探讨分享,达到对本部分知识的全面及深入的掌握。4 归纳总结在各小组演示完毕后,教师需要对演示的各组进行点评以及归纳总结。教师的总结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需要对各小组探究过程中好的做法以及思路予以肯定并推广,同时对存在的问题也需要总结原因,以防止下次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另一方面,需要对本节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从而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对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三)课后活动1 学生活动在结束课上的交流分享后,课后需要每位学生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复习。课堂上分

22、享的小组,要整理其他小组以及教师的建议,以完善最终成果同时归纳总结在探究过程中的心得与收获,并上传至共享平台。未在课堂上分享的小组,则可通过在线上的分享收集建议对成果予以完善,同样将探究心得与收获上传至共享平台。2 教师活动教师课后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与考核,本节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在实体店铺的观察以及分析能力,考核的比重要向这个方面倾斜,同时在分享交流过程中,各组的表现也是评价的重点,这对下次的分享式教学的顺利开展以及效果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还有部分小组的成果未能在课堂上分享,对于这部分小组成员的评价与考核需要以课堂上他们与其他小组的交流以及线上分享交流的情况为依据。五、结语新媒

23、体时代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使得分享式教学向实效性方向发展。在新媒体背景下探索分享式教学在高校教学的应用与实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以及学习的趣味性。未来还需挖掘适合分享式教学的新媒体软件,将新媒体技术更好地运用到高校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参考文献 1 周红,巩倩倩 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路径探析 J 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0):89 93 2 袁进霞 新媒体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的若干思考 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97 101 3 薛忠慧 分享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及实施策略 J 辽宁教育,2015,(8):12 15 4 顾虹,王释云,朱鹏举 大学生经验分享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19(4):107 110 5 黄磊,杨九民,蒋玲 信息化环境下分享式教学在大学课堂中的应用J 中国电化教育,2016,(3):131135 6 王星,吴姜,张勤茹 基于微信平台的泛在分享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 大学生计算机基础 实验课为例 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0):54 58 7 叶蔚萍 分享式教学在高职经管类课程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4):20 22 责任编辑:张淑敏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