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矿石加工厂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任务由来及评价目的11.2编制依据11.3 评价工作原则41.4 评价因子及评价重点41.5 评价级别51.6 评价范围61.7评价标准71.8控制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101.9 评价技术路线11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122.1 自然环境概况122.2 自然生态环境142.3 社会经济环境152.4 区域环境功能规划17第三章 工程分析203.1 拟建工程概况203.2 工程分析223.3污染源分析293.4污染物排放量35第四章 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分析384.1产业政策相符性384.2 清洁生产评价分析384
2、.3 循环经济分析44第五章 污染防治措施455.1废气污染防治措施455.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465.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475.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485.5排污口规范化设置495.5绿化方案495.6项目“三同时”环保措施50第六章 区域污染源调查516.1水污染源调查与评价516.2大气污染源调查与评价51第七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7.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27.2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537.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67.4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77.5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7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分析评价588.1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88.2 地表水环境影响
3、评述608.3 声环境影响评价608.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638.5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38.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67第九章 总量控制分析699.1总量控制目的和原则699.2总量控制区域和总量控制因子699.3本项目污染物排放量709.4总量控制方案709.5总量申报指标71第十章 事故风险评价7210.1事故发生原因、类型7210.2大气事故风险排放源强7210.3事故排放的影响预测评价7310.5废水外溢影响分析7710.6事故预防、应急对策措施77第十一章 项目选址及平面布置可行性分析7911.1选址可行性分析7911.2厂区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81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82
4、12.1 环境管理8212.2环境监测计划83第十三章 公众参与8513.1公众参与的目的8513.2公众参与方式8513.3公众参与调查结果8813.4公众参与结论与建议92第十四章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9414.1 社会效益分析9414.2工程带来的环境损失9414.3环境损益分析9514.4 结论96第十五章 结论与建议9715.1 项目概况9715.2 产业政策相符容性9715.3 厂址可行性9715.4清洁生产及循环经济原则的贯彻情况9815.5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及可达性9815.6环境质量现状及环境影响评价结果9815.7 总量控制9915.8公众参与9915.9 总结论10015.
5、10建议100附件:附件一:项目备案通知书附件二:*市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咨询单附件三:项目环评委托书附件四:项目土地利用协议附件五:项目工矿产品购销合同附件六:*市市环境监测站环境质量现状监测质保单27 第一章 总论1.1 任务由来及评价目的1.1.1 任务由来钢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产业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国防建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消费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1.1%。2008年,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占全球产量的38%,国内粗钢表观消
6、费量 4.53亿吨,直接出口折合粗钢6000万吨,占世界钢铁贸易量的15%。钢铁产业有力支撑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就业,对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和蔓延,我国钢铁产业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产需陡势下滑、价格急剧下跌、企业经营困难、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钢铁产业稳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工业化任务依然繁重,内需潜力巨大,钢铁产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为此,*市XX矿石加工厂拟投资500万元新建矿石加工项目,为利用外购铁矿石磁选精矿粉,年生产能力为铁精粉2万吨。为区域钢铁工业的发展提高更好的配件和原料。该选
7、矿厂的建设,不仅经济效益较为可观,而且可以安排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地方税收,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本工程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市XX矿石加工厂于2009年4月正式委托*环境科学研究所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附后),由*协作完成。1.1.2 评价目的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对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污染源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和标准,分析该项目建设和投产对周围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从环保角度对该项目工艺及环境可
8、行性进行评价,提出防治污染和减缓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可行措施,为项目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使工程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的目的。1.2编制依据1.2.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198922号令);(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主席200277号令);(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200032号令);(4)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200431号令);(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199677号令);(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公布;(7)中华人
9、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29日);(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53号);(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200887号令);(10)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国发199631号);(11)土地复垦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 1989年1月;(1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13)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54号;(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保总局第十四号令 ,2003年1月;(15)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省人大
10、会议1993年12月29日);(16)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1993年省政府38号令);(17)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1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规定(苏环委981号);(18)印发(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21015号);(20)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苏环控97122号);(21)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江苏省环境保护局,1998年9月;(22)关于推行清洁生产的若干意见(国环控19970232);(23)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0628号);(24)省政府
11、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25)关于切实做好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的通知(苏环管200698号),2006.7.3;(26) 关于印发镇江市工商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通知(镇政办发2007125号),镇江市人民政府,二00七年五月十八日;(27)镇江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镇政发1997161号);(28)镇江市水功能区划报告(镇江市人民政府镇政发2002136号);(29)关于严格控制重金属污染的函(苏环委2003189号)。1.2.2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
12、.4-9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998年2月;(5)工矿和工程建设区水土保持技术规范(DB/14-274-91)。1.2.3项目有关文件及资料(1)*市XX矿石加工厂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环境保护预审(登记)表;(2)关于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市经济贸易委员会,二00八年九月二日;(3)*市XX矿石加工厂委托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对年产2万吨铁精粉新建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委托书;(4)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技术资料;(5)*市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规划2
13、003。1.3 评价工作原则(1)以国家及地方环保法律法规为准则,以环评导则及技术方法为依据,对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为项目的工程设计和建设提供可靠的环保建议,同时为本项目的环保管理和监管服务。(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坚持贯彻 “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原则;(3)切实做好工程分析,对拟采取的污染物防治措施进行可达性、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分析;(4)充分利用近几年来周边地区已有的资料及环境例行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开展环境影响评价。(5)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原则,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为环境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为项目实施环保措施提供指
14、导性意见。1.4 评价因子及评价重点1.4.1评价因子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列于表1.4.11。表1.4.1-1 评价因子环境现状评价因子影响评价因子总量控制因子大气TSP、SO2、NO2粉尘(TSP)粉尘(TSP)地表水pH、COD、BOD5、CODMn、氨氮、总磷声等效A声级固废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1.4.2评价重点根据本项目特征,确定工程分析、生态影响、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总量控制、选址可行性分析和环保治理措施评价作为本项目评价工作的重点。在项目分析方面,重点评价建设项目的工艺特征和完善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1.5 评价级别(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经工程分析,
15、该拟建项目的主要废气污染物为工艺粉尘,根据HJ2.2-2008中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的定义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该项目废气粉尘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Pi及D10%值见表1.5-1。Pi=(Ci/C0i)100%式中:Pi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C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mg/m3;C0i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注:HJ2.2-2008中指出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本项目污染物(TSP)没有小时浓度,取其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为0.9 mg/m
16、3。表1.5-1 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及D10表污染物G1 粉尘项目下风向预测最大浓度(mg/m3)D10,mPmax(%)计算值0.04304.88C0i,mg/m30.9根据导则规定,计算得P粉尘=4.88%10%,参照HJ2.2-2008评价等级的划分原则,确定本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HJ2.2-2008评价工作等级级别判据表见表1.5-2。表1.5-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判据表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依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1.53锌0.050.51.05.05.04铁0.10.20.31.51.55镉0.00010
17、.0010.010.010.016铅0.0050.010.050.10.1(3)环境噪声:根据该区域地处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区域环境噪声参照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906-2008)中1类标准,见表1.7.1-4。表1.7.1-4 声环境质量标准 等效声级LAeq:dB类别昼间夜间15545(4)土壤环境:土壤环境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7.1-4。 表1.7.1-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主要指标值 单位:mg/kg项目标准pH汞镉铅镍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二级6.5pH7.51.00.3030050铬(旱地)砷(旱地)铜(农
18、田)锌200301002501.7.2 污染物排放标准(1)生产工艺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见表1.7.2-1。表1.7.2-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污染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排气筒高度二级监控点浓度颗粒物120mg/Nm315m3.5kg/h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mg/Nm3(2)废水:该项目生产中产生的精矿沉淀水及尾矿沉淀水经沉淀后回用于生产工艺,该行业对生产用水要求不高(主要为pH不能呈酸性及含过多的悬浮物),项目生活污水经SBR生化池处理后用作厂区的洒水抑尘,最终无废(污)水外排。该项目废(污)水处理后的
19、水质参考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7.2-2。表1.7.2-2 该项目废水处理后水质参照标准序号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l)参照标准1pH69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2COD1003SS706石油类5.0(3)噪声: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运营期项目厂界噪声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1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1.7.2-3和表1.7.2-4。 表1.7.2-3 施工噪声限值 单位: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限值(昼间)限值(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
20、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表1.7.2-4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类别昼间dB(A)夜间dB(A)15550(4)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1.8控制污染和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控制污染目标为项目建成后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区域环境无明显影响,污染物排放总量原则上应在区域内平衡,控制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之内,排污口设置符合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要求。项目拟建地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见表1.8-1,拟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见图1.8-1。表1.
21、8-1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环境要素保护对象方位距离#规模环境功能环境空气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 /地表水管山水库NW500小型水库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类水质标准项目厂界西侧小型水库E100小型水库声环境厂界四周/声环境质量标准(GB3906-2008)中的1类标准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 /注:# 为厂界至保护目标的最近距离;* 该拟建项目处于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与三级保护区交界地带1.9 评价技术路线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如图1.9-1所示。接受委托收集资料、现场踏勘开展现状调查总量控制分析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自然环境调查周围污染源调查项目工程分
22、析区域污染源调查大气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厂址可行性分析环境监控、管理计划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公众参与事故风险评价综合分析环保措施评述环境法规、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噪声监测报告书编制评审、修改图1.9-1 评价工作技术路线第二章 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概况2.1.1 地理位置*市地处太湖流域上游地区,座落在江苏省南部、镇江与常州之间,地处东经1192411954、北纬3145 3210;全市土地面积104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850.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1.2%,水域面积196.8平方公里,占18.8%;全市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32.5公里;东邻武进县,南毗金坛市
23、,西与丹徒县交界,北与扬中市隔江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和312国道横穿境内,京杭大运河横穿境内,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市XX矿石加工厂厂址位于*市后巷镇西南部低山丘陵区域,所属后巷镇管山村。根据*市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规划2003相关内容,项目所在地处于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二级保护区与三级保护区交界地带(*市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位于*市北部埤城镇、后巷镇、云阳镇境内,规划控制范围为市北界、高速公路以东、九曲河以北和埤城建山公路以西的区域,面积约90 km2。)。该项目厂址地理位置见图2.1.1-1,齐梁文化风景名胜区位置图及分级图见图2.1.1-2、2.1.1-3。2.1.2 地质、地貌*地处宁
24、镇低山丘陵和太湖平原交替地带,地层单元属扬子地层分区,为第四系沉积。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高程(吴淞高程)7m 左右。境内以平原为主,低山丘陵次之。东部、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属太湖平原湖西部分;西部与北部为宁镇丘陵东段,是低山丘陵区。境内土地肥沃,沟渠河塘较多,土壤为砂粘土。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7 度。2.1.3 气候气象特征*市处在亚热带与南温带的过渡性气候带中,具有明显的季风特征,四季分明,降水丰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C,年日照量为2021小时,无霜期230天,平均降水量为1058.4毫米/年。春秋两季为冬夏季风交替时期,常出现冷暖、干湿多变的天气;夏季盛行海洋来的东南风,以炎热多
25、雨天气为主,6月中下旬该地区进入梅雨期,天气闷热潮湿,雨量集中,多雷雨、大雨或暴雨;冬季以寒冷少雨天气为主。主要气特气象征见表2.1.3-1。表2.1.3-1 项目所在地主要气象气候特征项目单位数值气温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温度38.8极端最低温度-18.9最热月平均温度(7月)27.7最冷月平均温度(1月)1.9风速年平均风速m/s2.90最大风速m/s23.0气压年平均大气压kPa101.4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78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月)%8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1月)%74降雨量年平均降水量mm1058.4日最大降水量mm234.3年最大降水量mm1628主导风向常年主导风向偏东风
26、夏季主导风向E SW冬季主导风向NE NW2.1.4 水文水系*境内河道纵横,湖塘星罗棋布。太湖水系、长江水系以宁镇山脉为分水岭,分布在南部和北部,北部的长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10.7%,该区域河流短小,发源于宁镇丘陵,大多由西流向东,注入长江。夏季流量多而急,冬季流量少而慢。南部的太湖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9.3%,该区域河流由北向南,汇集了宁镇丘陵低山南麓和茅山北麓的地表水,注入金坛市的长荡湖和常州市的滆河,具有流量大、流速慢、水位变化小等特点。太湖水系的南部和东部地区,多天然湖塘。京杭运河和九曲河将两大水系连在一体。其中京杭运河*境内长28.6km,流域面积 543km2;
27、九曲河全长27.6km,流域面积326km2,都是*境内骨干河道。太湖水系的主要河流有丹金漕河(境内长18.4km,流域面积120km2)、香草河(境内长22.45km,流域面积112km2)、简渎河(境内长16.5)、鹤溪河、新鹤溪河、越渎河、新河)、和中心河等。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夹江(长12.5km)、太平河和超瓢港等。项目所在地河流短小,发源于宁镇丘陵,大多由西流向东,注入长江,属于长江水系。水系概况图及水质监测断面见图2.1.4-1。2.2 自然生态环境(1)陆生生态本项目所在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暖地带,光、热、水资源较丰富,宜于多种作物的生长繁育。低山丘陵地带以黄棕壤为主,平原
28、地带以水稻土为主。*地区植被有自然和人工植被两类。*境内自然森林植被遭人类长期破坏,后经自然恢复成为次生林,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主要有常绿落叶阔叶混合林、马尾松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等。人工用材林和薪炭林在境内平原地区和沿江圩,利用河岸、道路、渠道、隙地已营造农田林网。主要树种有意杨、枫杨、柳、水杉、池杉和柳杉等。人工经济林主要有杞柳、桑、茶、果等。杞柳主要分布于沿江圩曲的低地和滩地,以及河岸沟旁、渠道两侧。桑田主要分布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和岗旁田块。茶园主要分布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呈微酸性的丘陵岗地。市内囤甸茶场和后巷、埤城等地为茶园主要集中地。果树分布较广,平原地区以桃、梨 、葡萄为主,大
29、多散布于房前屋后。全市鸟类100多种。其他野生动物20多种。(2)水生生态*市水资源较为丰富,水气调节较为适宜。全市共有水面14.9万亩,大小河流110余条,总长603.3km。*市的气候条件适合各种淡水鱼类的生长,可养殖品种包括各种鲤鱼科类鱼、鲶鱼科类、甲壳类及两栖类等。养殖品种分布全市各个地区,目前,*市水产养殖面积约10万余亩,年产量近3万吨,其中特种水产养殖面积6.8万亩。水生动物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鳊鱼、鳗鱼、鳝鱼、虾、蚌、刀鱼、河豚等。2.3 社会经济环境2.3.1 社会概况*为古延陵、曲阿之地,据水陆之冲,控南北之要,历史延绵已达2500余年之久,为我国所建的最早邑县之
30、一。春秋之时,这里为吴季札封地,战国楚威王时设云阳邑,秦初改设云阳县,旋易名曲阿县,唐天宝元年(742 年)定为现名。*,又为三国吴大帝孙权和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之故里,因境内文物众多,而被称作“江南文物之邦”。其现存的南朝陵墓石刻有11处、26件,均为我国文物之瑰宝,皆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政区内除省属练湖农场外,经2005年乡镇合并后,目前,设市属镇13个,下辖村民委员会522个,村民小组6181 个。总户数283387户,人口800874 人,其中城市人口142916 人,占总人口的17.85%。2.3.2 经济概况*是一座现代化工贸城市,眼镜、五金工具、汽车零部件、木业
31、、医疗器械等产业规模较大,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铝箔、钻头、人造板制造基地。建有国家级眼镜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眼镜城、灯具城、汽配城等专业市场全国知名。2007年全市实现GDP356.64亿元,增长16.1%;财政收入41.54亿元,增长28.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392元,增长15.6%;农民人均收入8055元,增长13.3%;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8位,综合实力居江苏省十强县(市)第8位。*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江苏省生态农业市”。2007完成农业增加值18.10亿元,增长2.2%;粮食总产43.25万吨,增长2.6%;水产3.46
32、万吨,增长4.8%。在城市建设中,*集中彰显两个特色:一是工贸名城。目前,*正以开发区为核心、专业园区为支撑、工业集中区为基础,积极构筑承载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的园区体系。 “三区四园”(“三区”即:开发区、云阳高新区和滨江工业园区,“四园” 即:眼镜工业园、汽配产业园、化工集中区和出口加工区)建设重点推进,块状特色经济正加速形成。二是文化名城。*被称为江南文物之邦,当前正在致力于开发季子庙文化旅游区,弘扬春秋时期先贤季子的诚信文化;开发嘉山寺和六朝石刻旅游区,挖掘南朝齐梁文化;开发练湖、泰山水库、水晶山等自然资源,发展*的生态文化。2.3.3 自然资源*境内有大量的非金属矿产及少量金属矿产,
33、主要集中在北部低山丘陵区。金属矿种主要有铁、锰、方铅,但质低量少。非金属矿种主要有石英、陶土、泥炭、煤炭、砾石、斧劈、奇石、白云质灰岩和石灰岩,其中斧劈和奇石质量优良,蕴藏量达亿万吨。*境内的泥炭资源丰富,总储量为192.9万吨。*境内长江岸线长15km,被称为“黄金岸线”,具备建造5000吨至10000万吨泊位码头的条件,集疏运条件发达,能够满足大用水量、大运输量项目建设的需要。*市境内京杭大运河、丹金溧漕河纵贯南北,九曲河、香草河横穿东西,沟河相同、河江相连,使得涝能排、旱能灌,正常年份平原年均径流量9.2亿m3,除部分丘陵岗地水资源矛盾比较突出外,基本能满足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生长所需,但旱
34、年光靠地表水储水仍不能完全满足需要,需调集过境水解决。2.3.4 后巷镇后巷镇位于*市东北部,镇域面积63.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6万人,另有流动人口2万人,下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后巷镇素有“中国工具之乡”的美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工具钢和工具麻花钻的生产基地,华东最大的接插件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基地正在形成,特种板材产业集群正在形成。目前后巷镇已形成了五金工具、金属冶炼、包装印刷、电子通信、汽车配件等五大支柱产业板块。2000年起,后巷镇经济总量跃居镇江市第一位,2006年经济综合指标位居镇江市第一。近年来,该镇品牌效应已日益突显,有两只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品牌,五家
35、企业获得省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6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2家企业的有关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图谋跨越,“十一五”期间,后巷将实现“三个百亿工程”:2007年起全镇工业销售突破百亿元,到2010年形成2家销售超百亿元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培养一批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或工业集中区。2.4 区域环境功能规划(1)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江苏省沿江开发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广泛吸纳外商资本和国内各类资本,推进两岸联动开发和苏南产业转移,建设基础设施,开发产业园区,发展沿江产业,构筑生产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形成沿江基础产业带、集约型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发达基础设施网、现代物流网的“两带两
36、区两网”开发格局。到2010年,本区国内生产总值预期达到128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2%左右,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4:53:43,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调整为21:39:4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万元左右,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增长2被,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沿江大开发的关键是产业的发展和聚集,以临江产业园为载体,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形成装备制造、化工、冶金、造纸、材料、物流六大产业集群。(二)*市城市总体规划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城市规划要点可概况如下:(1)城市定位: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交汇处的重要节点城市,沪宁
37、线上以五金工具、视光学、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丝绸家访、木业等产业集群为主导,以专业市场为特色的现代化工贸城市:南京都市圈内以浓郁齐梁文化为底蕴,独具地方特色和人为个性的现代中等城市。(2)工业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工业发展战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全面提高*市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发展纺织丝绸、服装加工、机械电子、新型化工、机电一体、生物工程等主导产业。城区(含开发区):重点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无污染或轻污染加工业。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升级;继续发展有市场竞争力、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沿江地区:依托现有优势产业重
38、点发展五金工具、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机械制造和冷轧板产业。西部地区:依托现有优势重点发展视光学产业集群,丹西公路沿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沪宁沿线地区(除城区外):东南部至常溧公路沿线重点发展家纺业、精细化工业;运河沿线重点发展皮革制造业、粮油加工业、精密合金制造业。(3)环境质量目标水环境质量目标:到2020年,通过综合整治,使九曲河水质达到类水标准;长江夹江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地表水环境均满足相应功能要求。固体废弃物控制指标:至2020年,固体废弃物产生综合利用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大气环境控制指标:至2020年大气环境质量为二级标准。噪声控制
39、标准:区域各环境功能区噪声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相应功能区要求。(4)后巷镇总体规划镇区功能定位:后巷镇以机械和电子工业为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科技产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经济外向化、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后巷镇城镇建设的基本定位是:以发展外向型机械工业为基础的现代化、园林式的城镇。镇区用地规划:后巷镇现状12个行政村。东方、前巷、五星、丰裕、飞达行政村局部位于镇区范围,其它行政村均位于镇区外围。考虑到镇区远景的发展,镇区建设控制区范围规划为东至九曲河、南至庙巷、西至跃进河、北至太平河。后巷镇具有较强的工业经济基础,尤其是村级经济比较发达。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镇区及镇区东侧,为
40、了合理优化镇区用地结构,规划在镇区东侧保留原工业用地,并规划为工程园区,同时积极引导镇区零散工业企业及村庄零散工业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区集中发展。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划:后巷镇尚无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根据*市城镇体系规划,后巷镇拟集中建设镇区及周边区域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规划设计处理能力约3万t/a,今年年内可建设完成。各规划居民点的生活污水近期采用合流制就近排放,远期采用分流制经污水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河道。各工业企业的工业废水自行处理并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后自行排放或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后巷镇没有集中供热的规划。各工业企业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燃煤或燃气锅炉供热。逐渐淘汰区域内小型燃煤供热锅炉,小型用热单位原则上采用燃气锅炉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