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析.ppt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734544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解析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主讲内容主讲内容二、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意义修订的意义三、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基本框架及特征基本框架及特征四、四、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修订的主要内容一、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背景修订的背景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背景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背景 20122012年年2 2月月7 7日日,财财政政部部发发布布了了事事业业单单位位财财务务规规则则(财财政部令第政部令第6868号),自号),自20122012年年4 4月月1 1日起施行。日起施行。事业单

2、位会计改革事业单位会计改革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财政体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公共财政体制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金融危机引发主权金融危机引发主权债务危机债务危机“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理事会”(IPSASBIPSASB)于)于20112011年年1010月通过制定准则,旨在为政府和其他公共月通过制定准则,旨在为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建立关于基础设施的维持和改进重要的公共服部门建立关于基础设施的维持和改进重要的公共服务提供一种规范方式,以防范政府财务风险。务提供一种规范方式,以防范政府财务风险。国际背景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国内背景

3、1、会计改革与发展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事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和政府会计改革;业单位和政府会计改革;2、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指导意见(2011,3)已稳步推)已稳步推行;行;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2011,11)已发布实施。)已发布实施。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制度环境日益完善制度环境日益完善19981998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年提出建立公共财政框架;2003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公共财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政体制”

4、;党的十七大提出党的十七大提出“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一)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兰州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公共财政框架公共财政框架1 1、部门预算、部门预算2 2、政府采购、政府采购3 3、国库单一账户、国库单一账户4 4、收支分类改革、收支分类改革 部门预算制度是指由政府各部门编制,部门预算制度是指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政府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各级人民代表大经政府财政部门审核后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全部收入和全部会审议通过的,反映部门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支出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实行部门预算制度,需要将部门的各实行部门预算制度,

5、需要将部门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种财政性资金、部门所属单位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编制。这种完整而细化的预算能够入预算编制。这种完整而细化的预算能够全面反映公共收支状况和政府的活动范围全面反映公共收支状况和政府的活动范围与规模。与规模。建立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预建立编制、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预算管理机制。算管理机制。在扁平化财政体系(即中央、省、县三在扁平化财政体系(即中央、省、县三级财政框架级财政框架 )基础上,理顺事权与财权的)基础上,理顺事权与财权的关系关系 。规范财政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规范财政管理和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提高国家财政对财政资金的综

6、合调度能力高国家财政对财政资金的综合调度能力;增强政府的;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收入按照部门分类、支出按照功能分收入按照部门分类、支出按照功能分类;财政资金不再区分预算内外,统一类;财政资金不再区分预算内外,统一纳入预算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1 1、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义事业单位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或组织;不以盈利事业单位是独立的法人机构或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和社会效益为目的,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和社会效益的体现;投入资金不图经济利益的回

7、报。的体现;投入资金不图经济利益的回报。内控意识不强、内控制度弱化、会计基础工作内控意识不强、内控制度弱化、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分析工作缺失、内部监管不到位、薄弱、会计分析工作缺失、内部监管不到位、资产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率不高。资产管理混乱、资金使用效率不高。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是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

8、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事业单位的性质事业单位的性质事业单位的性质事业单位的性质事业单位管理中事业单位管理中事业单位管理中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意义义义义改改革革的的重重要要性性和和紧紧迫迫性性2 2、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事业单位改革的历程1992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年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20002000年,中央下发了深化

9、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明确了事业单年,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2002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二中、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分类推进事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二中、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20092009年中办印发的年中办印发的2010201020202020年深化干部人年深化干部人事

10、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事制度改革规划纲要和2010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年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20202020年),均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年),均对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求。20122012年年3 3月月2323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全面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启动事业单位全面改革。(1 1)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3 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7 7项)项)清理规范现有事

11、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划分现有事业单位类别。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

12、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细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卫

13、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类。3 3、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内容(2 2)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分开,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的关系。(3 3)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治)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探索建立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

14、公益目标实现。不宜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事业单位逐步实现事业单位逐步实现去行政化模式。去行政化模式。(4 4)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核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打破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人事

15、管理制度。全面实行公开招聘制度。打破事业单位“铁饭碗铁饭碗”规制。规制。(5 5)扩大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扩大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中编办、人保部等相关部委正在抓紧制定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6 6)正式启动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养老保险社会化制度,实行)正式启动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养老保险社会化制度,实行“老人老办法、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7 7)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和舆)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建立

16、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论监督。(三)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要求(三)政府及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要求1、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历程()奠基阶段(1950 1965年):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预算会计制度;()初步成型阶段(1965年1988年):基本形成了一个以总预算会计为主导,以单位预算会计为补充,区别于企业会计的独立会计体系。()调整阶段(1988年 1997年):将单位预算会计改称为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成为核算和监督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事业行政单位预算执行及其经济活动的会计,明确了事业单位会计在预算会计体系中的地位。()改革与完善阶段(19972006年):将预算会计划

17、分为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实现了行政单位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分离,并且在会计要素、核算原则等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从而标志着我国现代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框架的初步形成。()稳步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正式将预算会计改为政府会计,从而标志着我国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改革进入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全面提速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改革全面提速 财政部早在财政部早在20082008会计管理工作要点就提出:会计管理工作要点就提出:“稳步推进稳步推进政府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配合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改革措施的政府和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配合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稳步推进相关会计改革。实施,

18、稳步推进相关会计改革。”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会计改革与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20082008年年7 7月在全国月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第公开征求意见,第9 9条指出:条指出:“建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建立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体系。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求,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体系。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系要求,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绩效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效益,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进财政绩效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效益,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稳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稳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2011 2011年年9 9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

19、展月,财政部发布了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十二五”规规划纲要,着重强调划纲要,着重强调“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荐服务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荐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2012 2012年年1212月月6 6日以财政部第日以财政部第7272号令正式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号令正式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并于准则,并于20122012年年1212月月1919日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日发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 2、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内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内容事业单位会计规范体系事业单位会计规范体系(一)新增财政改革政策涉及的会计核算(一)新增财政改革政策涉及的会计

20、核算(二)配合财务规则做出相应修改(二)配合财务规则做出相应修改(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四)进一步完善会计科目设置和相关会计核算(四)进一步完善会计科目设置和相关会计核算(五)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会计报表格式(五)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会计报表格式 制定依据制定依据制定依据制定依据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财务规则财务规则落实落实新事业单位会计账户、报表的变动情况新事业单位会计账户、报表的变动情况 账户及报表账户及报表新增科目新增科目调整科目调整科目1 1、资产类科、资产类科目目“累计折旧累计折旧

21、”、“文物文化文物文化资产资产”、“在建工程在建工程”、“累计摊销累计摊销”、“待处置资产待处置资产损益损益”、将原将原“材料材料”、“产成品产成品”合并为合并为“存货存货”2 2、负债类、负债类“应缴税费应缴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将将“应缴预算款应缴预算款”调整为调整为“应缴国库款应缴国库款”;将将“借入款项借入款项”区分为区分为“短缺借款短缺借款”和和“长期借款长期借款”;将将“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区分为区分为“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和和“长期长期应付款应付款”3 3、净资产类、净资产类“财政拨款结转结余财政拨款结转结余”、“非非财政拨款结转财政拨款结转”、“事业结转事业结转

22、结余结余”、“经营结转结余经营结转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非财政拨款结余”“固定基金固定基金”下设下设“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文物文化资产文物文化资产”、“在建工程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和和“资产折耗资产折耗”等等5个明细科目个明细科目4 4、收入类、收入类未变动未变动未调整未调整5 5、支出类、支出类“其他支出其他支出”“事业支出事业支出”下设下设“财政拨款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和和“非财政拨非财政拨款支出款支出”2个明细科目;个明细科目;取消了原取消了原“结转自筹基建结转自筹基建”、“成本费用成本费用”、“销销售税金售税金”等科目。等科目。会计报表会计报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

23、收入支出表”(会(会计事业计事业03表,年报)表,年报)“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会计事业(会计事业01表,月报、年报)、表,月报、年报)、“收入支出表收入支出表”(会计事业(会计事业02表,月报、年报)表,月报、年报)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意义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意义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法律、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对事业单位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业务进行计划、组织和法规、政策对事业单位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等业务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等项工作所规定的基本行为规范。控制等项工作所规定的基本行为规范

24、。(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概念(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概念 1 1、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 2、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具有国家法律性质的制度(部门规章)。、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具有国家法律性质的制度(部门规章)。3 3、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4 4、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范和涵盖范围包括事业单位所有财务活动,、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范和涵盖范围包括事业单位所有财务活动,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规范。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规范。2024/6/2 周日周日(二)(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

25、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发展历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发展历程1515 未真正建立起独立、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大多未真正建立起独立、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大多是依照行政单位财务制度执行。是依照行政单位财务制度执行。1949-1989年年1989-1997年年 1989年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规定(财政部定(财政部2号令),标志着初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统一的号令),标志着初步建立起相对独立、统一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之后又印发了全额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办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之后又印发了全额预算单位财务管理

26、办法、差额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办法、自收自支单位财务法、差额预算单位财务管理办法、自收自支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办法四个配套性办法。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收入管理办法四个配套性办法。2号令的意义:首次颁布了具有法规地位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号令的意义:首次颁布了具有法规地位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标志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开始从行政单位剥离;确立的三种预标志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开始从行政单位剥离;确立的三种预算管理形式影响巨大(直至算管理形式影响巨大(直至1997年)。年)。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不是系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三种但也存在不足之处:不是系统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三种预算单位没有实行统一

27、的收支科目和报表格式;体现行业事业预算单位没有实行统一的收支科目和报表格式;体现行业事业单位的特点不突出,未从行业、事业特点角度构建事业单位财单位的特点不突出,未从行业、事业特点角度构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框架。务制度框架。1997年至今年至今 1997年实施的财政部第年实施的财政部第8号令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真正建号令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真正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独立的、统一的、完整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独立的、统一的、完整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形成了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形成了“三位一体三位一体”事业单位财务制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体系。度体系。(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

28、修订原则(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修订原则 1.保持现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框架体系不变(丰富了内容)2.2.体现了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体现了财政改革的相关成果 3.突出了事业单位公益属性(财政拨款的使用)4.突出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四)(四)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意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意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修订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修订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规范事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一件大事,对于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加强基础工作、促进财务单位财务行为、加强基础工作、促进财务管理、推动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管理、推动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义。1、扭转事业单位

29、财务管理的现状 v财务工作不受重视、财务人员地位不高财务工作不受重视、财务人员地位不高;v财务人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缺乏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财务人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缺乏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v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单一、大多数仍停留在算账、报账层面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单一、大多数仍停留在算账、报账层面;v财务工作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债务风险大。财务工作缺乏现代财务管理手段,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债务风险大。政府部门政府部门认识不足认识不足认识不足认识不足监管不足监管不足监管不足监管不足动动动动力力力力不不不不足足足足单位法人单位法人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单位财务管理的现

30、状分析2 2、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1 1)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2 2)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坚持勤俭办事业的方针;(3 3)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的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关系。关系。3 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1)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2)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3)建立健全财务制

31、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考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4)加强资金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5)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框架及特征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框架及特征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共十二章六十八条,各章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共十二章六十八条,各章分别是:总则、单位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支出管分别是:总则、单位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事业单位清算、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负债管理、事业单位清算、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财务监督、附则。财务监

32、督、附则。以预算为主线的流程控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以预算为主线的流程控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决算。决算。以会计为主线的重要项目控制以会计为主线的重要项目控制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等。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等。(一)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框架(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特征(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基本特征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向企业财务通则趋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在向企业财务通则趋同,但公益首选,是第一位的。但公益首选,是第一位的。事业单位应以七大管理要素为对象,着重从事业单位应以七大管理要素为对象,着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

33、单位财务管理与监体制、机制、制度上解决单位财务管理与监督问题,改变过去督问题,改变过去“重资金,轻预算;重会重资金,轻预算;重会计,轻财务;重核算,轻管理计,轻财务;重核算,轻管理”的倾向。的倾向。(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创新(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创新1 1、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2 2、固定资产确认与后续计量有突破。、固定资产确认与后续计量有突破。3 3、严格了投资管理。、严格了投资管理。4 4、加强了财务监督。、加强了财务监督。5 5、财务分析多元化。、财务分析多元化。2024/6/2 周日周日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三、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主讲内

34、容主讲内容2424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二章第二章单位预算管理单位预算管理第三章第三章收入管理收入管理第四章第四章支出管理支出管理第五章第五章 结余及其分配结余及其分配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二章第二章单位预算管理单位预算管理第三章第三章收入管理收入管理第四章第四章支出管理支出管理第五章第五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2024/6/2 周日周日四、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修订的主要内容2525第六章第六章 专用基金管专用基金管理理第七章第七章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第八章第八章负债管理负债管理第九章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事业单位清算第十章第十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第六章第六章 专用基金管专

35、用基金管理理第七章第七章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第八章第八章负债管理负债管理第九章第九章事业单位清算事业单位清算第十章第十章 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第十一章第十一章财务监督财务监督第十一章第十一章附则附则第十二章第十二章附则附则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一、主要变化一、主要变化(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一)加强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1 1、实行绩效管理、实行绩效管理(评价评价););2 2、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产、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资产;3 3、防范财务风险、防范财务风险.(二)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强化决算管理(二)严格预算执行管理强化决算管理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之诠释总则之诠释二、事业单位财

36、务规则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制定目的的制定目的规范规范财务行为财务行为法人治理法人治理法人治理法人治理加强财务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管理和监督风险防范风险防范风险防范风险防范提高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使用效益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保障保障健康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任务2、绩效评价、绩效评价3、风险防范、风险防范1、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合理编制单位预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依法组织收入,

37、努力节约支出;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资产流失;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督,防范财务风险。险。第二章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单位预算管理一、主要变化一、主要变化(一)新增结转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一)新增结转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二)将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纳入本年预算(二)将以前年度结转和结余情况纳入本年预算编制的依据编制的依据;(三)严格事

38、业单位预算管理程序(三)严格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程序,强调预算编制、强调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决算审批、执行和决算;(四)特别增加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和审核。(四)特别增加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制和审核。第二章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之诠释单位预算管理之诠释收入预算收入预算二、事业单位二、事业单位预算预算支出预算支出预算第二章第二章 单位预算管理之诠释单位预算管理之诠释三、预算三、预算管理办法管理办法核定收支核定收支以收定支以收定支以收定支以收定支定额或者定额或者定项补助定项补助机动补助机动补助机动补助机动补助超支不补超支不补严禁赤字严禁赤字严禁赤字严禁赤字结转和结余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按规定使用结余留用结余

39、留用结余留用结余留用四、预算管理程序四、预算管理程序预算预算编制编制预算预算审核审核预算预算执行执行预算预算决算决算预算应当预算应当自求收支自求收支平衡,不平衡,不得编制赤得编制赤字预算。字预算。根据年度事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预算编制的规定,提出规定,提出预算建议数,预算建议数,经主管部门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1 1、财政补助收、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般不予调整。2 2、非财政收入、非财政收入预算需要调整的,预算需要调整的,由单位自行调整由单位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并报主管部

40、门和财政部门备案。财政部门备案。1 1、按照规定编、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制年度决算,由主管部门审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政部门审批。2 2、加强决算审、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保核和分析,保证决算数据的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真实、准确,规范决算管理规范决算管理工作。工作。审计监督审计监督第三章第三章 收入管理收入管理一、主要变化一、主要变化(一)收入定义未作变更,范围得以扩大,体现(一)收入定义未作变更,范围得以扩大,体现完整性要求;完整性要求;(二)收入分类方面:修改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二)收入分类方面:修改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收入的具体内容;收入的具体内容;(三)收入

41、管理要求方面:对事业单位应上缴资(三)收入管理要求方面:对事业单位应上缴资金的管理作了相关规定。金的管理作了相关规定。第二章第二章 收入管理之诠释收入管理之诠释二、收入的含义及特征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特征:1、是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而取得的 2、是依法取得(取之有道)3、是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取得的 4、具有非偿还性三、收入的类型三、收入的类型事业收入事业收入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收入经营收入经营收入收入收入四、收入管理原则四、收入管理原则1、事业单位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单位预

42、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2、事业单位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第四章第四章 支出管理支出管理一、主要变化一、主要变化(一)修改支出的定义,事业支出范围扩大化,将支出区别为基本支(一)修改支出的定义,事业支出范围扩大化,将支出区别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出和项目支出;(二)在保留事业支出的基础上,增加其它支出;(二)在保留事业支出的基础上,增加其它支出;(三)根据支出管理的需要,专门增加了(三)根据支出管理的需要,专门增加了4 4条支出管理要求,并对部条支出管理要求,并对部分支出管理的条款作了修改。分支出管理

43、的条款作了修改。1 1、加强经济核算(成本核算);、加强经济核算(成本核算);2 2、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3 3、加强绩效管理;、加强绩效管理;4 4、加强票据管理。、加强票据管理。第四章第四章 支出管理之诠释支出管理之诠释支出是事业单支出是事业单位开展业务及位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发生其他活动发生而的而的-非交易非交易性活动性活动二、支出二、支出的内涵的内涵支出是事业单支出是事业单位的资金耗费位的资金耗费和损失和损失-非补非补偿性偿性三、事业单位支出类型三、事业单位支出类型对附属单位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补助支出事业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经营支出其

44、他支出其他支出上缴上级上缴上级支出支出第四章第四章 支出管理之诠释支出管理之诠释基本支出基本支出是指事是指事业单位为了保障业单位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其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出和公用支出。事业支出事业支出的类型的类型项目支出项目支出是指事是指事业单位为了完成业单位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所发生的支出。四、支出的管理原则四、支出的管理原则事业单位应当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支出的绩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提高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有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效性事业单位应当事业

45、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国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度等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事业单位应当依法加强各类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确票据管理,确保票据来源合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不使用正确,不得使用虚假票得使用虚假票据。据。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票据管理票据管理第五章第五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结转和结余管理一、背景:一、背景:1 1、现行财务制度不完善,全国缺乏统一的规定;、现行财务制度不完善,全国缺乏统一的规定;2 2、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不力,当年结转和结余规模、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不力,当年结转和结余规模过大;过大;3 3、造

46、成年终突击花钱。、造成年终突击花钱。二、主要变化二、主要变化1 1、引入、引入“结转资金结转资金”概念概念,将原将原“结余结余”区分为区分为“结转结转”和和“结余结余”;”;2 2、强化结转结余的管理、强化结转结余的管理,确立了管理的基本原则确立了管理的基本原则;3 3、特别强调对事业基金的管理要求。、特别强调对事业基金的管理要求。第五章第五章 结转和结余管理之诠释结转和结余管理之诠释结转资金结转资金是指当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或者因未完成,或者因故未执行,下一故未执行,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资金。三、结转和结三、结转和结余的概念

47、余的概念结余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或者因已完成,或者因故终止,当年剩故终止,当年剩余的资金余的资金。四、事业基金的管理原则四、事业基金的管理原则遵循收支平衡遵循收支平衡基本原则基本原则 统筹安排统筹安排计划计划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效率效率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节约节约合理性合理性全面性全面性有效性有效性经济性经济性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主要变化1、增加了专业基金管理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2、细化了修购基金的计提范围和标准,凸显了区别对待的原则;3、取消了医疗基金,体现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社会化精神。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 一、

48、专用基金内涵一、专用基金内涵 (一)概念:(一)概念: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二)特征:(二)特征:1.1.按规定提取(或获得)按规定提取(或获得)2.2.按限定用途使用按限定用途使用 3.3.使用均属于一次性消耗,无循环周转使用均属于一次性消耗,无循环周转 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三)专用(三)专用 基金管理原则基金管理原则 先提先提先提先提后用后用后用后用 专门规定专门规定专门规定专门规定单独单独单独单独核算核算核算核算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重要性专款专款专款专款专用专用专用专用 限制性限制性限

49、制性限制性收支收支收支收支平衡平衡平衡平衡 量入为出量入为出量入为出量入为出 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 二、专用基金的构成及其管理办法二、专用基金的构成及其管理办法 (一)修购基金的来源与使用(一)修购基金的来源与使用 1.1.来源:(来源:(1 1)按两收(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比例)按两收(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比例计提(各列计提(各列50%50%)()(2 2)按规定转入)按规定转入 2.2.计提:计提:提取额提取额=事业收入事业收入计提率经营收入计提率经营收入计提率计提率中央级事业单位修购基中央级事业单位修购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主管金的提取比例,由主管部门根据单位收入状况部门根据单位收入状况

50、和核算管理的需要,按和核算管理的需要,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核定,报财的一定比例核定,报财政部备案。政部备案。地方事业单位修购基金的提取地方事业单位修购基金的提取比例,由省级财政部门参照财比例,由省级财政部门参照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的有关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确定。规定,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第六章专用基金管理之诠释 3.3.管理:管理:(1 1)足额提取,按年一次性也可按月提取;设置专门)足额提取,按年一次性也可按月提取;设置专门账户进行管理。账户进行管理。(2 2)按规定使用,仅限于固定资产的修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财经会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