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乳腺分区和影像学表现PPT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2730140 上传时间:2024-06-0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分区和影像学表现PPT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乳腺分区和影像学表现PPT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乳腺分区和影像学表现PPT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乳腺分区和影像学表现PPT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乳腺分区和影像学表现PPT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乳腺分区和影像学表乳腺分区和影像学表现现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疾病,常见症状有:肿块、疼痛、乳头溢液等。超过90%的症状是由良性疾病所致,由于乳腺癌是女性第二位(上海男女癌症发病率排行公布,男性肺癌居首,女性乳腺癌排第一),并与许多乳腺良性疾病的表现相似,因此,对所有乳腺症状的检查目的就是为了绝对排除乳腺癌乳腺检查:外科乳房检查影像检查乳腺的影像检查始自1913年的X线摄影,至1967年法国采用钼靶代替钨靶,产生的X线波长增大,从而成为乳腺专用检查设备,也是最为有效可靠的手段。超声检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其特异性和准确率明显低于X线钼靶。1980年开始了MRI对乳腺癌的研究。现今钼靶X线、

2、超声机MRI已成为诊断乳腺病变的黄金三组合。乳腺的解剖:乳腺的影像检查方法:X线钼靶,CT,MRI,超声不做讨论乳腺X线投照位:内外侧位及头足位BI-RADS乳腺分型脂肪型见于生育次数多的中老年女性腺体退化呈纤细高密度影并可见血管影少量腺体型:多见于生育次数少的中年女性或未生育妇女多量腺体型多见于中年未生育女性,变现为斑片状致密影,中间夹杂透亮脂肪密度影致密型多见于年轻或未生育过的中青年女性,以腺体为主呈大片状致密影特殊检查方法:乳腺导管造影适用于非妊娠期、哺乳期乳头溢液的患者,可显示有无导管扩张或肿块乳腺CTCT的密度分辨率高于乳腺钼靶,CT图像可清晰显示乳腺的内部解剖结构,尤其是增强CT对

3、致密型乳腺的恶性病变检出率高于X线钼靶,同时CT的大扫描野可观察腋窝、乳腺后方、内乳和纵隔淋巴结的情况,但对于微小钙化灶的检出不如钼靶,放射剂量也明显增加,且有对比剂的使用提高费用,不宜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乳腺MR:乳腺脂肪组织称均匀双高信号,压脂呈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纤维腺体组织T1WI均呈低或中等信号,在T2WI称中等信号,压脂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弥漫性轻度渐进强化,经期可称中等或明显渐进强化乳腺病变的X线表现:肿块:是指一占位性病灶,在两个位置上均能见到,确定肿块后进一步描述其形状(shape)、边缘特征(margin)及密度(density)钙化:乳腺钙化在乳腺疾病诊断中具

4、有特殊意义,而钼靶X是检查乳腺钙化最敏感的方法,超声、CT及MRI均对细小钙化无能为力。1)典型良性钙化:皮肤钙化:乳腺下方皮肤褶皱腋窝及乳晕区血管钙化:动脉壁钙化,平行轨道样粗糙或爆米花样钙化:常由退化纤维腺瘤所致大的圆木状钙化:伴发导管扩张光滑线样直径1mm圆点状钙化:散在分布1mm时可考虑良性中心透亮的钙化:圆形或卵圆形中心透亮较蛋壳厚蛋壳样钙化:球形病灶表面肥波的良性钙化钙乳:微囊内沉着的钙盐,特征为不同投照位形态不同,头足位模糊圆形侧位新月状弧线形缝线钙化:手术后缝线的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放疗或外伤后乳房,形态不规则,粗糙2)中度疑为恶性钙化 a.不定形或模糊不清的钙化:indist

5、inct calcification 表现为细小或模糊不清而不能确认其形态归类的钙化。弥漫散在的不定性钙化多为良性;丛状、区域、线样或区段分布时应提出活检。b.粗糙不均密度的钙化:不规则明显的钙化,有融合趋势,但比不规则的营养不良性钙化要小,可伴发于恶性病灶也可在纤维化区和纤维腺瘤中出现。3)较大可能为恶性的钙化:细小多形性钙化:较不定形钙化明显,大学及形态各异,通常小于0.5mm细线样或细线样分支状钙化:线样或弧线样不规则钙化,不连续,宽带小于0.5mm,提示被乳腺癌不规则累及的导管内钙化4)钙化的分布:弥漫散在分布:钙化任意分布全乳,细针状及不定性钙化常为良性,通常为双侧性。区域性分布:钙

6、化散在分布于较大的乳腺组织容积内,可累及一个象限或超过一个象限,恶性可能性较小群集或丛状分布:在较小的容积内(1ml)至少有5枚钙化线样分布:钙化排成线样,提示导管内钙化,提升了恶性可疑程度区段分布:此种分布提示钙沉着在1支或多只支导管的分布区,如具有恶性形态特征更可疑乳腺叶或段内有广泛或多灶乳腺癌乳腺增生症(BI-RADS:I II III)乳腺癌导管内癌早期乳腺MRI:肿块:形状,同X线,边缘情况,同X线病灶内部信号:纤维成分含量高曾信号低,含水量多曾信号高,增强表现:a.强化方式:边缘强化除囊肿合并感染及脂肪坏死外均应高度提示恶性;无强化或内部低信号分隔提示纤维腺瘤。强化分布是否对称,导管样强化或段样强化常提示恶性病变,特别是导管内原位癌(DCIS),对称性弥漫性或区域性强化提示良性。b.动态增强曲线:流入型,平台型,流出型1.青少年纤维腺瘤2.分隔不强化纤维腺瘤3.表皮样囊肿不规则,分叶毛刺样边缘,诊断BI-RADS V类,病例为浸润性导管癌T1WI上可以看到结节内的小片高信号,结合其他序列判断为脂肪,诊断错构瘤明显不规则强化病灶,边缘毛刺,病理为浸润性小叶癌边缘毛刺样或蟹足样,并周边不均匀强化,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流入型病灶94%为良性流出型病灶87%为恶性平台型病灶64%或更低为恶性thats all,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